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77KB ,
资源ID:85127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12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6 年第 1 题)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

2、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2 (2016 年第 2 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用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 (2015 年第 1 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

3、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4 (2015 年第 2 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D)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5 (2014 年第 1 题)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 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6 (2013 年第 1 题) 有一副对联,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

5、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7 (2013 年第 2 题)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 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 羊吃草 ”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8 (2012 年第 1 题) 恩格斯说:“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

6、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9 (2012 年第 2 题)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 x90x90x90x90=?”其答案是约59。90 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10 (2011 年第 1 题)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

7、 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越长越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11 (2011 年第 2 题)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

8、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2016 年第 17 题)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 。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 表明(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13 (2016 年第 18 题) 唐朝诗人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4 (2015 年第 17 题)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

10、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A)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D)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15 (2015 年第 18 题)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 成为人们的“大智慧

11、”就要(A)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精确把握事物的度(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16 (2015 年第 19 题) 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A)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C)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D)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17 (2014 年第 17 题) 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这里说的长江“ 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 贯通东流 ”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

12、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 10 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 2 300 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C)时间和空间是标志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8 (2014 年第 18 题) 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

13、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 慢慢相信,每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19 (2013 年第 18 题)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B)从质上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

14、推动作用的人们(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0 (2012 年第 17 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21 (2012 年第 18 题)2011 年 4 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

15、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 10 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22 (2011 年

16、第 17 题)1971 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 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 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 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

17、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3 (2016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摘自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 年 2 月 11 日)材料 2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

18、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 年 1 月 23日)材料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

19、会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似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的新要求。“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 ”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 年 4 月 1 日)(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20、 ?24 (2015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14 年 11 月 19 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 20 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 20 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目前,全

21、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 30 亿人,普及率达到 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地拉近了距离。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 的标配。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

22、盒? 这取决于 “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 20 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1 月 21 日)材料 2中国互联网从 1994 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 20 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 。对何谓“互联网思维 ”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式、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 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

23、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既然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 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 蚂蚁 ”,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 蚂蚁军团 ”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 大象” 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 蚂蚁” ,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能成为最后的胜者。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 年 5

24、月 5 日、5 月 26 日等)(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 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 命运共同体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 蚂蚁”与“大象”的关系?25 (2014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 ,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一、秸秆种蘑菇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 60 万亩,按亩产 500 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 30 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2009 年,该地通过招商引

25、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 1 00 公里范围的县市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 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二、延长产业链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 6 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

26、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而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三、“链接”到山林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后,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23,其中林荒山地有 6 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 2011 年开

27、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 5 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 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林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 年 6 月 22 日)(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中“巧”在何处?(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

28、例对你有何启示?26 (2013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小学老师雷夫.爱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 1967 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

29、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 年 3 月 16 日)材料 2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

30、 ,摘得了素有 “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 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 ”概念设计类奖。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凸透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戴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进发,想到“醒目药瓶” 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

31、能拿“国际红点奖” 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 ,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 主席 Peter Zec 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摘编自扬子晚报(2012 年 3 月 17 日)(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2)

3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27 (2012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 克的最少,110 克的稍多,011 克和 01 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 16 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 年 2 月

33、 21 日)材料 2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已经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 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 错误” 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它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

34、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 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 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

35、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 86 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摘编自扬子晚报(2011 年 6 月 27 日)(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 碎花瓶理论” 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28 (201

36、1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 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

37、变废为“ 宝”的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 年5 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 为名义的“绿色账户 ”活动。何为绿色账户 ?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 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

38、家小,我们只能“ 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 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题干中

39、愚人的做法正是没有掌握好事物的度,加一点盐可以使菜的味道变得鲜美,但盐加多了就过了,味道就变得又苦又咸。故 B 最符合题意。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持续的量变若没有超出度,则不会发生质变。故 A 表述不严谨。C、D 两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前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对自然规律正确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服务于人类。这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即随心所欲,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意志的作川,将意志看成是万物的基础,属于唯意志论的观点,故 A 符合题意

40、;B、C、D 表述错误,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袁隆平的这句话凸显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强调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所以 B 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A 说法与题意相反;认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错误的认识会误导实践,使实践失败,C说法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否转化为现实无法回答,因此

41、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次飞跃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所以 D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A 、B 、C、D 都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但只有 D 是其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B【试

42、题解析】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闪此,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是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故选 B;D 表述本身有错误;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A 是干扰项,相对真理是对

43、客观事物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爱迪生的每次实验获得的不一定是相对真理,也可能是真理的反面渗误,故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其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其二,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由此

44、可见 B、C 表述错误;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故 D 错误。根据题中的 “舟行洲不行”和“鸽飞阁不飞”可以知道,“舟的行”是参照了“不行的洲”,“鸽的飞”是参照了“不飞的阁”,既然是“参照”,就是一种衡量手段,也就是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对于观察者(静态) 而言,“舟行”正是因为“洲不行”,“鸽飞”正是因为“阁不飞”。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按通常的逻辑,羊草之所

45、以叫羊草,是因为这种草是羊吃的草两者之间明显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同时,正是“羊吃的草”这一现象引起了“割羊草”以人工饲养这一现象,可见,羊吃草和割羊草之间的联系属于因果联系。不是必然联系和本质联系,也不存在什么主观联系,所以 A、B 、D 不符合题意。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机械工程师正是把握了羊吃草和割羊草之间的联系,才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

46、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从理论上讲,人不仅有感觉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有理性认识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之所以高于动物,就是因为感官背后有理性思考在支撑。B、C 、D 三项虽然是正确观点,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可以直接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

47、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本题题干“9090909090 =?”可以理解为一系列连续的数量变化过程,而“答案是约 59”,可以理解为从 90 分到 59 分的“及格”与“不及格”的“性质”变化。A、C、D 虽然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但与题干无关,可以直接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

48、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认识度的意义在于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合适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本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对

49、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选项B、C 不符合题干要求。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也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所以 A 也不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由题干可知,人们肉眼中所看到的细沙与显微镜下的细沙呈现两种不同的面貌,显微镜下的细沙形态更加复杂多变,不如肉眼所看到的那么单一,这说明事物本身具有多样的属性,只不过人的肉眼不借助先进设备无法看到,但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并不会由于肉眼没有发现就不存在,故 A 正确;借助显微镜这个工具,能看到人的肉眼而无法看到的另一个“世界”,这说明虽然人的认识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但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来逐渐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通过对事物的认识进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故 C、D 正确;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