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57.50KB ,
资源ID:85133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13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49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49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4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论和辩证法(C)科学社会主义(D)政治经济学2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批评与自我批评(C)一切从实际出发(D)彻底的唯物主义3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

2、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的差别在于它是(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超越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D)主要用于改造世界的方法论4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 )(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B)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同处。唯物主义和

3、唯心主义的相同点在于( )(A)它们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联系(B)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可以被人所认识(C)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D)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只有一个本原6 唯物主义的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划分三者的重要依据是( )(A)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B)对 “物质” 的具体含义的认识不同(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认识不同(D)对世界状态的认识不同7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B)运动(C)时间和空间(D)对立统一8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他的这一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

4、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9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的哲学( )(A)是二元论的观点(B)是辩证法的观点(C)是不可知论的观点(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10 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容和形

5、式的关系(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具有第一性,意识具有第二性,所以意识( )(A)是特殊的物质(B)是物质的派生物(C)不如物质重要(D)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客观的1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 )(A)是一种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的存在(B)依赖于物质,重要性次于物质(C)是一种特殊的物质(D)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13 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6、。这说明( )(A)意识具有独立性(B)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就是一种模仿(C)意识都反映事物的本质(D)任何意识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14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 1845 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 18441846 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1847 年哲学的贫困和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与以往的哲学都不一样,是因为它( )(A)创立了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坚持了唯物主义(C)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

7、在具有同一性(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5 毛泽东在七律.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生动地描绘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静止的实质是不显著的运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B)运动包含静止(C)运动是静止的衡量尺度(D)运动和静止的对立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两者都是人们的一种观念形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新发现,编号为 Kepler 一452b 的行星成为人类

8、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另一颗地球” ,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像地球”的一颗类地行星。但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只能观测到行星的大小,以及距离恒星有多远,无法判定 Kepler452b 是否拥有与地球类似的大气、液态水、生物。这说明( )(A)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B)受制于条件,人类不可能认识全部宇宙(C)只有尚未被认识的宇宙,没有不能被认识的宇宙(D)认识的本质是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思考17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它( )(A)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否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D)坚持了可知

9、论18 恩格斯在运动的基本形式中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物质的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由此可见,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象的。”时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 )(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时空是无限的1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10、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类社会方面主要的缺陷在于( )(A)只是强调作为个体的人,并未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B)不能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过多地强调意识的作用(C)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割裂,否认人的自然属性(D)不能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20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 )(A)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21 人类实践活

11、动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包括( )(A)科学文化实践(B)哲学思考(C)阶级斗争(D)物质生产实践22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实践( )(A)是人所独有的活动(B)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和社会性(C)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D)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23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包括( )(A)自在自然(B)人类社会(C)属人的对象世界(D)人化自然24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12、。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 )(A)敬畏自然、还原自然(B)通过实践协调两者关系(C)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D)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自然界的潜能25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内在地包含(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关系(D)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26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 时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具有普遍性,

13、表现在(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C)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D)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创造出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7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原因是( )(A)新事物出现在旧事物之后(B)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否定了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合理因素(D)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28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B)对立统一规

14、律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C)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中心线索(D)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29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B)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着的对立面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D)矛盾着的对立面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3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两者的关系是( )(A)相互连接、相辅相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C)矛盾斗争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15、(D)矛盾同一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4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B 项有一定干扰性,但不够完整,唯物论和辩证法只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不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模块】 马

16、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B 项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D 项彻底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所以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 A 项和 D 项是所有哲学的共性,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的一种,也是系统化的

17、世界观和方法论,C 项否认了这一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科学性。所以 B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为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为世界本原的为唯心主义。所以 D 项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来区分的。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的是不可知论,所以 C 项为正确选项。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分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的为辩证法,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为

18、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区分也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辩证法,坚持辩证法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也称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一般学生都能掌握,但是反过来考查两者的共同点,有的同学反而糊涂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名称中的“唯”是唯一的意思,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这是两者的共同点,所以 D 项为正确选项。至于联系、可知、发展,唯物主义中有承认的也有否认的,唯心主义中也有承认的和否认的,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点。【知

19、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三种形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认识不同,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对世界的状态的认识不同,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对“物质”的具体含义的认识不同,或者说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是划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地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物质的构成单位原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性,将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

20、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唯一特性才是客观实在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对形而上学、辩证法有深入的理解。A 、B两项是极弱干扰项,误选的学生要反省,说明你做题根本不在状态,或者马原极弱。关键是一治一乱到底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很多学生会选辩证法,因为有运动、有变化,但是辩证法不但是强调运动、变化,还要有发展。“一治一乱”的意思是天下无非两种状态,盛世和乱世,两者交替循环,这是典型的循环往复论,只有循环,没有发展。所以这是形而上学,不是辩证法。【知识模块】

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很多同学一看到黑格尔就想到唯心主义,就是负面的印象,就会对辩证法这个选项视而不见。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但是唯心主义不一定:是形而上学,只要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就是辩证法,只不过黑格尔的世界不是物质世界,而是精神世界。还有一些学生不明白“二元论”,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和意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即认为世界的本原要么是意识、要么是物质,只能有一个。【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并非指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结构,而是从中抽象出共性来,这个共性就是客观实

22、在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错误,意识不能等同于物质,特殊的物质是人脑而非意识。 B项正确,物质具有第一性,所以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依赖于物质。C 项错误,第一性和第二性只是说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并没有说哪个更重要。D 项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依赖于物质,所以不能说它是一种不依赖于

23、物质的独立的存在,但反过来可以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存在,因为物质是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A 项错误。B 项错在“重要性次于物质”,我们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只是强调哪一个是世界本原,从来没有区分哪个更重要。C 项错误,人脑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但意识不是,意识是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同学们有时候看题干不仔细,会误读成意识是特殊的物质,而没有看到破折号后的内容。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所以意识的内容就是物质世界,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而且受人的主观状态(感情、兴趣、知识结构

24、、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的影响。个体意识具有差别性,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所以 D 项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创造性,有一定难度。意识具有创造性并不意味着意识可以脱离物质,或者意识可以决定物质,A 项中的 “独立性”错了,学生要特别注意这种比较隐蔽的干扰项,它不明说意识脱离物质,而是用“独立性”来表达。B项错在“模仿”,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仅仅是模仿,还有创造,它能反映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比如古代“龙”的意识。C 项是强力干扰项,考查学生能不能分清意识和现象,所有的现象都反映本质,包括假象。但是并非所有的

25、意识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比如虚幻的意识,像错觉、幻觉就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如果去掉“本质”二字,就是正确的,即无论何种意识都反映事物,有的是正确反映,有的是歪曲反映。D 项正确,因为意识依赖于物质,反映客观世界,即便“龙”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但是“龙”的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各个部位都能在现实存在的动物身上找到原型。【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坚持了辩证法,而且把唯物主义扩展到了人类社会,而此前的唯物主义是否认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的,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所以 D 项

26、为正确选项。A 项仅强调辩证法,唯心主义者也有可能坚持辩证法。B 项仅强调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坚持唯物主义。C 项仅强调可知论,主观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者。这些选项都不全面。【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一句文意浅显的诗句,意思是表面上人坐着一整天静止不动,实际上因为地球在自转,一天已经自转一周,赤道的周长约为 4 万公里,所以说人实际上运动了 4 万公里,也就是 8 万里。虽然题干中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其实并不是要求大家仔细研读诗句,大概意思知道就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不会考查大家的古汉语和古诗词功底

27、的。如果题干中出现古汉语、古诗词,要么是浅显易懂,没有难度的,要么就是对接下来做题没有多大影响,这点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精力放在诗句、古语上。A 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只要是物质都是运动的,所以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才是相对的。B 项正确,很多同学做马原的题目时盲目按常识做,一看运动包含静止,与常识不符,轻易排除了正确选项。做马原的试题不能盲目按常识做,要梳理概念问的关系。运动包含显著的运动和不显著的运动,而不显著的运动就是静止,所以运动是包含静止的。C 项错误,正好说反了,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D 项错误,运动和静止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观念形式。【知识模块】 马克

28、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A 项正确,体现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B 项错误,部分不可知也属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所以 C 项正确。D 项错误,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没有实践,只是思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内容丰富,有的同学

29、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也就是坚持物质决定意识,这就把很多重要的内容给忽略掉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不但坚持物质第一性,还有很多其他的突破,比如它的物质范畴要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宽得多,所有客观存在的,独立于意识的都是“物质”。所以 A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中的“物质”是与意识相对的,只要不是意识,必定是“物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从自然界扩展到了人类社会,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陷入了唯心主义。所以 B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还认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只

30、有尚未被认识的物质,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物质,所以 D 项正确,它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C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包含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它是从这些具体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不能说否定了两者的联系。【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很多马原真题都会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表述,同学们有时候会被这种表述吓到。实际上有很多的引用仅仅是引用,与解题关系不大。这道题目在引用完了之后,给出的问题才是本题真正想考查的,即三者的关系。同学们以后碰到题干中有引用的,不要害怕,先区分一下是

31、真的需要研读理解引文,还是仅仅是题干的非实质性内容。A 项错误,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B 项正确,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一旦分离,要么是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在运动;要么是形而上学,认为物质是不运动的,是孤立、静止的。C 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 项正确,时空是无限的,但具体到某一样事物,它的时空是有限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难度很大,要求学生对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有非常准确地把握。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未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它们最大的

32、问题就是没有引入实践的观念,实践是人类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人的意识作用于物质,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基础,而实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意识发挥作用并不是凭空的,而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否定了实践,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类社会时就会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每个人都有意识,非草木,而对于个人而言,意识是决定性的,这样实际上就在社会历史范围内陷入了唯心主义,而且没有看到人类的共性,过分强调了个体。所以 ABD 是正确的。另一种错误倾向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无视人的意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视作自然界的附庸,以此来统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所以C 项错误,因为一部分近代形而上学唯

33、物主义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相反,还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将人和动物等同。【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虽然实践并不是物质,实践具有物质性,因为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 、实践的手段(工具) 都是物质的,所以 A 项正确。而实践的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 C 项也正确。实践除了具有物质性以外,还有意识参与其中,这是为什么实践能够连接主观(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客观(作为实践对象的物质)的原因,所以实践还具有自觉能动性,它与无意识的动物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实践的主体人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并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所以实

34、践还有社会历史性。【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生产实践,比如农产品的生产、工业生产,都属于物质生产实践。第二种是社会政治实践,主要是指人们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比较重要的社会政治实践就是阶级斗争。第三种是科学文化实践,比如实验室的实验,虽然它不直接生产产品,但是也属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且从长远看也会对物质生产实践产生影响。所以 ACD是正确的,B 项错误,哲学思考仅仅是停留在意识范围,没有主观见之于客观,所以不是实践活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A,B

35、,D【试题解析】 本题难度很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处于基石性的地位,很多同学重视它,只是觉得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前提。其实,实践对于我们认识人的本质、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分化和统一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实践的观点没有被引入前,对人的本质都是认识不清的。唯心主义者拼命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特殊性,因为人有意识,意识起了决定性作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反过来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即与动物、与自然界相同的那部分特质,认为人的活动都是被动的,为自然界所驱使的,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没有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了实践的观点,证明了实践具有物质性,避免了唯心主义过分强调意识的倾向。但是同时实

36、践又不等同于物质,里面还包含有意识的因素,这样实践就把人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完全区分开了。这时候,人的本质既不是自然属性,也不是唯心主义者强调的完全的主观性,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又是人类所特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既分化,又统一的,分化体现在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自然界,统一体现在都具有物质性。所以 AB 是正确的,C 项是错误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强调人的自然属性。D 项的表述很别扭,所谓对象世界实际上指的就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但是因为有了实践,就有了实践的主体人,同时也就有了实践的对象,所以将作为人类

37、实践对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的世界称为属人的对象世界。【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自然界包含人类活动未触及的自在自然,比如深海,也包括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所以 AD 两项正确。B 项错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但是自然界是不包括人类社会的。难点在 C 项,属人的对象世界指的就是客观世界,只不过这个客观世界是作为人类的实践对象,而人类的实践对象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类社会,所以 C 项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因为实践而形成的,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协调,

38、不能只靠主观能动性,一味蛮干,也不能面对自然界自缚手脚。所以 A、D 两项都是错误的。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失衡并不是因为实践,而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过多,又排放了自然界无法自净的污水、废气等。所以要调节两者的物质交换,而怎么调节依然要靠实践才能确定。【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当实践的对象属于自然界时,那么实践就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实践的对象属于人类社会时,比如阶级斗争,实践就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无论实践的对象属于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实践都包含了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因为实践的结果,在实践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的头脑中作为目的以意

39、识的形式存在了,而这个实践的目的又决定了实践者的实践方式和实践方法。所以实践中还包含意识和实践者之间的关系。ABD 为正确选项,C 项“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关系”与实践无关,自在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尚未达到的领域,所以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某个具体事物内部,事物内部不同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人体的手和脚。第二个层面是在两个事物之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只不过有的联系明显直接,有的联系相对不容易发现。第三个层面是在所有事物之间,所有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这种联系使

40、其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所以 ABC 都是正确的。D 项错在“创造”,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创造和臆想出来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这里的新事物和旧事物,绝对不能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理解。A 项对新、旧事物的理解是表面上的因而是错误的。新事物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作用、转化,造成质变后出现的事物;旧事物是指尚未产生质变时的事物。所以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发生质变后产生的,它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否定了消极因素。所以 BC 正确。D 项是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的特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案】 A,B,C,D【

41、试题解析】 实际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只是提出了三大规律,并未明确指出辩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对此进行阐述和论证的是列宁,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运动的动力来源于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而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分析法都必须承认事物由矛盾着的对立面构成。【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矛盾的同一性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它包括: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处于同一事物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用的例子是“磁铁的磁场”,两极同处于一块磁铁中。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 ABD 正确。C 项把矛盾着的对立面说成是相对的,实际上否认了矛盾斗争性的存在,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矛盾的这两种基本属性共同构成了事物,有斗争性矛盾的双方才会相斥,才会产生相互作用,而这个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了同一性,矛盾的双方才能共存于同一事物中,才能让这个事物保持相对的平衡和静止,不会超出限度成为另一个事物。B 项正好说反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