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58KB ,
资源ID:85141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14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2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25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性区别2 科学家指出,“ 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 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

2、在(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3 时间定格在 2017 年 9 月 15 日晚 23 时 23 分:中国“天眼” 之父、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因病去世,享年 72 岁。他的离开,就像他生前那般低调在一个缺乏耐心和专注力的时代,这名始终站在“天眼” 背后的科学家,倾注了生命中近 13 的时光,只为打造世界第一大、水平第一高的射电望远镜。2016 年 9 月在贵州平塘竣工的 FAST(全称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 ”的德国波恩 100 米望远

3、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 10 倍,FAST将在未来 2030 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B)人们的实践能力依赖于认识工具的发展(C)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认识工具的发展是人类获得真理性发现的关键4 关于“学习 ”有两种观点:其一, “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 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5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

4、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的寓意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 王夫之认为:“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D)主张行先知后7 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5、 的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8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9 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D)主观真

6、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10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毛泽东同志说:“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这一论断揭示了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C

7、)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D)理性认识能够检验感性认识是否正确12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原子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 19 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 1897 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 1900 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A)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B)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C)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D)任

8、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13 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A)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B)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C)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D)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14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B)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C)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D)人们对复杂历

9、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15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有( )(A)诱导作用(B)指导作用(C)解释作用(D)预见作用16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A)动力作用(B)诱导作用(C)激发作用(D)解释作用17 马克思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

10、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18 列宁说:“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B)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为可贵的品质(C)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D)任何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19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含义有(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

1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C)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真理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的20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相互转化(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21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 ,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 。这两种观点 ( )(A)共同错误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B)都是主观真理论(C)都是

12、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D)都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2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A)价值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为现实基础(B)价值是客体客观所具有的(C)价值必须以人的客观需要为前提(D)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一条消息被中国的网友们津津乐道:亚洲鲤鱼成为美国的灾难,奥巴马宣布斥资5150 万美元根治亚洲鲤鱼入侵,鲤鱼是中国人很爱吃的鱼类之一,鲤鱼美食那真是数不胜数,美国人怎么就把它当成灾难了呢?美国人之所以不喜欢吃鲤鱼,主要原因是中西

13、方烹饪方法差异很大,中国的红烧、清蒸等方法在美国人看来十分麻烦,其次鲤鱼小刺相对较多,这让美国人很反感。不过在中国人眼里,鲤鱼就是美味了!20 世纪 70 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后来这些鲤鱼疯狂繁殖,导致它们被美国视为入侵物种。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疯狂繁殖引发美国人恐慌,同时也令中国爱吃鱼的人们感到无奈。曾有不少中国网友甚至在网上发起了“ 到美国去,吃剁椒鱼头 ”的号召。2014 年 9 月 9 日至 12 日,美国亚洲鲤专家 Jim Garvev 和他的同伴们组团来中国寻找解决亚洲鲤泛滥的方法。他们参观了上海水产市场和武汉水产加工厂,也品尝了红烧鲤鱼和

14、鳙鱼头泡饼。因为了解中国人爱吃鲤鱼,Jim Garvey 甚至表示欢迎中国人去吃鱼。据悉,美国一直在寻找防亚洲鲤鱼进入五大湖的对策,设电网、投毒、甚至提案建水坝。然而,这一切都未能阻止亚洲鲤鱼。亚洲鲤鱼让美国民众十分紧张。在美国农业部的官方网站上,一本由美国亚洲鲤鱼地区委员会编写的手册中提到:不要持有活的亚洲鲤鱼;不要持亚洲鲤鱼进行跨州行动;即使是死的亚洲鲤鱼,也不要将它丢到新的水域中。材料 2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

15、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请回答:23 结合材料 1,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中国人的“美味” 却是美国人的“灾难”。24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2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据地质学报(英文版) 刊载封面文章介绍,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铀是核军工的基石,也是重要的核能原料。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铀广泛分布于地球中,但

16、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变价性,总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着,之前人们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有金属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光电能谱方法对产于我国典型热液型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成分和价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沥青铀矿中铀不仅有四价和六价形式,还以金属铀(零价)形式存在。热液型铀矿床中铀来自地球深部,由于地球内部的强还原环境,铀在地球内部以金属态或低价态形式存在。当成矿流体将铀带至近地表时,由于氧逸度不断提高,其中大部分铀与氧结合成四价或六价化合物,只有部分铀仍然保持金属态。李子颖认为通过零价、四价或六价铀在热液铀矿床矿石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反映矿石形成的深度。这一重大发现为揭示热液铀成矿作

17、用本质机理和控矿要素提供了关键性依据,且具有重要实际价值。此次研究的沥青铀矿样品采自我国著名贵东 330 铀矿床和诸广 302 铀矿床。两矿床均产于广东省北部,属于重要的南岭铀成矿带。光电能谱方法是重要的表面分析技术,不仅能探测物质表面的化学组成,而且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价态。材料 2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学 2005 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时说:“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Reed 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不必去上正

18、规的课程,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 san-serif 和 serif 字体,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白间距,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种美好、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我发现那实在是太迷人了。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 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Mac 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

19、心悦目的字体间距。因为 windows 只是抄袭了 Mac,所以现在的个人电脑就不会有这么美妙的字形了。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把从前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豁然开朗了。再次说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联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联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与众不同。”请回答:25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蕴含什么哲学原理?26 “我跟着我

20、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

21、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真理和谬误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才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他们会相互转化。因此,AB 两项错误。真理和谬误是有所区别的,D 选项观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四个选项干扰性非常强,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子“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句子中的“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

22、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因此本题应选 C 项。仔细推敲 AD 两项,这两个选项实际上是错误观点,尚未探测到的事物,也有可能客观地存在着,有可能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无论存在与否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性推测是否可靠最终都要接受实践检验,而非看这一推测是否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B 选项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为人类探索的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表明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故 C 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 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表述与题意无关

23、。 B 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认识工具的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D 选项表述也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颜元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虽然幻想、想象、灵感等非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能力,但意志、情感等则不属认识能力因此 A 选项不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指向性、积极性具有影响。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标、选

24、择手段、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们对人的认识及其他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意志所具有的指向性和倾向性,能够推动认识主体的认识行为,影响认识的实际结果。题干中华罗庚的这句话正体现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王夫之这段话的意思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

25、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

26、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以具体性、内容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题干的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首先

27、,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题干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表达了他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最坏的证人”这句话的含义。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人们获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但是眼睛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而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认识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还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骗,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最坏的见证人”。其次,要正确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

28、,理性是感性的指导,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进行正确的评价,既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在认识过程中不能陷人另一个极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自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

29、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

30、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和真理观具体观点的辨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有多少个看法,就有多少个真理,不管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针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形成的不同认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表明人的认识主体的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

31、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要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

32、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说法错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

33、段,应该是“有意义”,排除 C 项。D 项“理性认识能够检验感性认识是否正确”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检验认识(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予以排除。【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基本属性。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赖,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

34、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它又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绝对真理。人们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观世界相一致,都有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明以前科学界通常认为的观点是错误的,说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说明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据此 BD 两选项入选。A 选项观点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而是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真理性的认

35、识,故排除。C选项本身观点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不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具体性,故排除。【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通过对历史学家观点的合理性分析,考查考生的认识论知识,着重考查考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哲学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故CD 两项正确,A

36、 项说法本身错误,B 项内容不是合理性的表现。【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的作用,属于记忆型考点。A 选项属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BCD 三项属于理性因素作用。同学们记忆时要注意区分。【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属于记忆型考点,难度不大。D 选项属于理性因素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

37、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即选B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C 项说法错误,D 选项内容与题意无关。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

38、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作用。 激发作用。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这句话正是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这种作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BD 两项的内容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A 和 C 两项的内容是真理客观性的含义。因此,选 A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A 项的后半句话“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真

39、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的结论,所以 A 项不是正确答案。 B 项的说法不对,在同一范围,真理和谬误不能转化。C 项指出了真理转化为谬误的条件,与题意一致。D 项指出了谬误转化为真理的具体条件,与题意一致。据此,本题选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马赫主义真理和实用主义观都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属于主观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格格不入,故不选 C 项。马赫主义强调多数人承认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强调有用即标准,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不选 D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40、】 A,D【试题解析】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选项 BC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表述。【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从真理与价值角度回答。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主体的需要,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哲学上的“ 价值” 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

41、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两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亚洲鲤鱼)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亚洲鲤鱼 ”这一客体对“中国人”和“ 美国人”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鲤鱼是中国人很爱吃的鱼类之一,鲤鱼美食那真是数不胜数,中国的红烧、清蒸等方法在美国人看来十分麻烦,其次鲤鱼小刺相对较多,这让美国人很反感。这就造成亚洲鲤鱼大量繁殖,最终危及生态,成了“灾难”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

42、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在中国的“美味”,到了美国,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就变成了“灾难”。验证了中国一句话“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黑格尔曾以下雨好不好为例说明真理的具体性,抽象、简单地说下雨好还是坏,都不是真理。如果久旱逢甘霖,说下雨好才是真理,因为它符合客观实际;如果霪雨不止,再说下雨好就不是真理,而成为明显的谬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变化发展

43、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一个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今天的中国,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不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的制度。【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金属铀存在于自然界,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人们本以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 ”,但 “最新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

44、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另外人类认识还具有无限性。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5、26 【正确答案】 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动力作用。其二,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其三,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