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6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3 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突
2、破 6 亿人,其中青少年占大多数。网络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这是主要方面,但网络中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并且长时间沉溺网络也会损害身心健康、妨碍学业。这里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道理是( )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矛盾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事物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 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A)(B) (C) (D)4 孙子曰:“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段话说明了( )
3、(A)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B)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质(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5 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坦然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着眼睛。借钱人“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的借口实际上( )(A)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状态(B)
4、承认了事物运动的无条件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D)承认了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含6 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7 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8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下列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组是( )(A
5、)思想、道德、艺术、国家政治制度(B)艺术、哲学、道德、军队、法庭(C)道德、政党、思想、艺术(D)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9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0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最初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11 资本的本质是( )(A)商品物(B)一定历史形态下的生产关系(C)剩余价值(D)货币12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
6、获得的(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高额利润(D)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13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
7、,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A)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B)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C)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D)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15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6 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首诗蕴含的哲
8、理有 ( )(A)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C)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D)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17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A)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B)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D)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18 毛泽东同志说:“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这一论断揭示了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
9、的不同(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D)理性认识能够检验感性认识是否正确19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20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 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关于“全球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问题 ”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B) “全球问题” 不仅是个自然问
10、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C)解决 “全球问题” 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D)解决“全球问题 ”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21 马克思指出:“ 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的场合。” 这段话是说明 ( )(A)价格和价值不相一致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C)从长期交换的过程看,价格和价值相一致是不可能的(D)商品交换在个别场合不一定等价交换,但从长期交换过程看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22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
11、益和要求的“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 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这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B)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的丰富精神文明成果(C)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而创造出来的(D)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23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趋势明显(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4 在俄围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
12、主义进行过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许多精辟的论述,具体有( )(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C)提出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网上疯传的食疗误区。90的人中招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我们日常服用的药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于是,很多天然的“ 药品” 受到全民热
13、捧,看上去可以让你远离副作用的困扰,朋友圈里也时不时有人分享这类文章。然而,大家对“食疗” 或一知半解或期望过高,也因此产生了不少认识误区。生命时报为此采访营养专家,总结出几大最常见的食疗误区,并加以解惑答疑。误区一:药食同源,食疗效果和药物一样好,且无副作用很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既然有“药食同源” 的说法,那么食疗是比药物更好的选择。顾中一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食物主要作用是提供营养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治疗疾病则是药物的责任。我们不否认食物对部分代谢性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有较强的干预能力,但在具体的应用时应基于实实在在的证据,而不是想当然或者迷信传统说法,一定得看“疗效” 。于仁文解释
14、,食疗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些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身体不适,例如便秘、口干舌燥等,通过规律饮食以及适当的食谱调整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选择食疗前必须要就医,通过诊断排除大病、重病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后才能进行。此外,对于科学已知需要服药治疗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饮食调整确实很重要,但切不可迷信食疗偏方,期望它们能彻底治愈,以免贻误病情。误区二:“万人一方 ”。别人吃这个好,自己也可以试在于仁文看来,这个方法很不可取。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营养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同一个方子也很难对症同一种疾病。以便秘为例,有些人可以多吃苹果,因为其中富含的果胶能够促进排便,但如果患者本身有胃溃疡等胃部
15、炎症,食用过多的苹果反而会刺激胃黏膜。顾中一也认为,由于个体差异、安慰剂效应、疾病自然转归的特点,他人吃了某种食物之后病情好转有可能并不是因为食疗方的功效。因此,不建议盲目使用他人推荐的方子。误区三:食疗无毒,多吃也没有问题不少人认为能当作一日三餐吃进肚子的东西,肯定没毒,多吃点少吃点都没事。于仁文告诉记者,任何食物吃太多轻则导致肥胖、营养失衡,重则引起疾病重症,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例如:豆制品有助于补钙和补充优质蛋白,但每天摄入太多,就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造成器官功能损伤。再比如,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能够改善由于缺乏维生素 A 导致的眼干眼涩,但如果每天超量食用,很容易食物中毒,造成发烧、皮肤
16、干燥甚至脱发等后果。请回答:25 运用矛盾精髓的原理分析为什么不能“万人一方”?26 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误区三:“食疗无毒,多吃也没有问题” 所蕴含的哲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6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孔子的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万事万物不断运动、变化,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故选择 A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7、概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题中“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所理解的“物质”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但它仍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
18、是世界的本原。故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 ACD 项错误。本题选 B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分为二看问题,因此选;网络的消极一面,即次要方面也对事物发展有影响,因此选;长时间沉迷,量变引起质变,损害健康,因此选。综合选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中“能”“不能”,“用”“不用”,“近”“远”分别是真相与假象,“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说明仅仅认识现象是不可靠的,还必须认识本质和规律,B 符合题意,当选。A、C、D 本身观点都正确,但与材料不符合,故不选。孙子兵法是一部充满
19、辩证法思想的杰出军事著作,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近年来以孙子兵法内容为引文的材料式选择题增多,既考查了古文基本功,又考查了哲学思维,体现了考查较高思辨能力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要能读懂引文,又要理解其深刻寓意,有较大的难度。【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故事里的希腊人借口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据此选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选项“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说法不正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D 两选项本身说法没有问题,但是与恩格斯的名言之间没有联系,恩格
20、斯这句话说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据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白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
21、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罔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22、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行政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式和设施。【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英雄史观属于唯心史观。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决定关系。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和 C 项私人
23、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都是商品内在矛盾;D 项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发生在货币形式阶段; A 项商品与商品的对立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最初外在表现形式,发生在简单或偶然价值形式阶段。据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是资本不是物,是一定历史形态下的生产关系。因此选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利润概念。垄断资本的实质就是获得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平均利润加上超额
24、利润,这就是垄断利润。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这样一来,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长期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一年之后他又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
25、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列宁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所以 B 项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6、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考查发展的实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质变而不是量变,故 A 选项排除;事物的量变由事物内部矛盾所引起,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逐渐的和缓慢的发展变化,而不是无形的,故 C 选项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 BD 选项正确揭示了质量变之间的关系。【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A 选项“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是提示人
27、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但此语不包含相互转化的含义,故排除。B 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与题意毫无关系。C 项老子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达了“福与祸”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符合题意,入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表达了“进步和落后”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虚心还是骄傲) 实现向对立面转化。【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冬青树等事物各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发展,有不同的规律。“种禾终不生豆苗”体现 A 选项观点;“凡物各自有根本 ”体现 D 选项观点;“岁晏花凋树不凋”体现
28、C 选项观点。B 选项为干扰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以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被发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A 项错误,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科学认识能推测未来,具有主动创造性;B 项正确,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C 项本身错误,认识的深化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 项正确,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
29、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
30、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说法错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应该是“有意义”,排除 C 项。D 项“理性认识能够检验感性认识是否正确”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检验认识(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予以排除。【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
31、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A 选项观点不正确。 B 选项观点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选 D。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认识世界,其统一性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故选项 C 符合。【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
32、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据此,本题 ABCD 全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33、 这段话是分析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下,价格和价值不相一致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在个别场合不一定等价交换,但从长期交换过程看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
34、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据此,本题选 A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C 选项观点明显错误,我们主张经济全球化,但是反对将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因此选 A。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因此选 B。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
35、资本流通、国际贸易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C 项是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观点。其他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矛盾也千差万别。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营养情况各不相同,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万人一方” 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矛盾的
36、精髓原理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 ”,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治疗疾病。【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 或“不及”。“ 不少人认为能当作一日三餐吃进肚子的东西,肯定没毒,多吃点少吃点都没事”,但是“ 凡事有度,饮食也是如此” ,超过一定度,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