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54.50KB ,
资源ID:85151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1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6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6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9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对感性材料“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说明意识具有(A)目的性和计划性(B)对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C)能动创造性(D)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2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是(A)实践(B)规律(C)意识(D)人3 中国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一事实说明(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决定作用

2、(B)主体的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C)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主体没有选择的自由(D)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5 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6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具有(A)决定性(B)

3、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7 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8 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9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0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

4、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2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13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5、(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14 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15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的(A)必然联系(B)本

6、质联系(C)稳定联系(D)内部联系17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18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在的过程(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9 2009 年全球发生了甲型 H1N1 流感,经过科研人员的连续攻关,最终生产出了疫苗,并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实说明(A)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B)规律是可

7、以认识、把握与创造的(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D)通过实践,实现了意识自身的“物化”20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表明(A)意识先于物质,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1 18 世纪法国最激进、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一观点(A)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B)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D)认

8、为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规律2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哲学寓意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C)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性,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D)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23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24 传习录记载:“ 先生 (指哲学家王阳明) 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

9、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25 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26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

10、“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B)万物都是乏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2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的缺陷在于(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D)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28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是物质的属性(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根源于物质(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29

1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

12、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材料 2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30 阐述材料 1、2 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31 如何理解“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

13、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3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各门科学在 18 世纪已经具有自己的科学形式,因此它们终于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起来了。科学以哲学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牛顿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同样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启蒙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以实践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摘自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材料 2恩格斯曾说:“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又说:马克思 “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英国工业的这一次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的动力。民主主义党派与工业革

14、命同时出现。1769 年约.霍恩.图克创立了权利法案协会,自共和国时代以来第一次在这个协会中重新讨论民主主义原则。摘自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材料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32 阐述材料 13 所阐述的核心思想。33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9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大。四个选项都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但是只有 A、C 两个选项与题干有关。本

15、题考查的核心是对感性材料的“改造制作功夫”,这是典型的创造性的体现,只有创造性才能“改造制作”。同时,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的过程,也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恰好说明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因而 C 选项正确。很多考生将题干的核心单纯地放在了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性上,因而会误认为 A 选项正确。B 选项,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不选。D 选项,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也与题干无关,题干所说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还在认识范围内,还没有指导实践,所以也不能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

16、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而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但并不因此而否定主体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题干中“跨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选项 A 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选项 BC 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

17、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心不在焉”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只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题干指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夸大。所以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题干所说的符合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属于意识能动作用。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

18、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惠能所说即是精神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所以选项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BC 是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是正确说法,但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

19、活动的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可以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用客观同认识加以比较,就能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所以只有 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对物质概念作出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20、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见,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所以只有 B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引用的是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地球自转八万里,坐在地上不

21、动也会随地球自转走八万里,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的体现。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坐地”是相对的静止,“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绝对的运动。所以,D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意识的能动性。ACD选项明显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选项。工程设计图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施工实践把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转化为现实。转化的关键是实践环节。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的决定

22、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只有 B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辩证法的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其弟子克拉底鲁提出的,是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所导致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所以只有 C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中的原因和结果。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引起的现象。只有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才是因果关系。因果联系一定是前后相继

23、的,但是前后相继的联系,并不都是因果联系,只有引起和被引起的才是,所以 A 项是错误的;同时并存的现象没有前后相继的特点,肯定不是因果联系,所以,B 项是错误的。D 项反映和被反映的联系不是因果联系,所以,D 项也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范围。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形式,量变和质变各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只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所以,只有 C 项才是正确的答案。【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

24、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不是经常变化的、不稳定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部联系。所以,ABCD 都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规律的理解。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由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

25、的历史 (B),并且社会规律是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D) ,所以说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性的规律”。但是历史的发展方向不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题干中的“自然”表示的是客观,即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D)。自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由此选项 A 也正确。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是其与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由此选项 BC 错误。所以,本题的正

26、确选项为 A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意识的能动性。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A)。人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通过实践,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过程也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C)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物质的东西,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D)。所以正确选项是ACD。考生必须注意 C 选项,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意识可以创造客观世界”,而是在反映基础上的创造。【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27、】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题干中的话表明:建筑师(即人类 )的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B) ,同时也说明人的实践活动是以理论为指导的(C)。所以,正确选项是BCD。选项 A 的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从题干中霍尔巴赫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指出人要服从自然规律,但否认了人可以利用规律和驾驭规律,这就把人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存在,属于典型的机械决定论。所以 ABCD 全

28、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题干的意思是:即使再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这表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同时也表明“巧妇”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和具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即有米)。所以,正确选项是 A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A 项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决定意识,人脑只是意识的物质载体,不是源泉;B项也是错误的,是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把意识当做人脑的分泌物了,意识

29、和物质是对立的,不能把意识当做物质;CD 是正确的选项,意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即“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CD 选项都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主义的理解。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天下无心外之物”和“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王阳明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认识,AB 两项从主观出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所以是正确选项。 C 项是所有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D 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不是王阳明的错误观点。【知识模块】 马

30、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意识的本质问题的理解。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ABD 都是对意识本质的正确理解,符合题意,都是正确选项。个别考生会将 BC两个选项搞?昆。BC 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歪曲反映 ”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反映,有其客观原型。而鬼神不存在,所以 C

31、 选项没有原型,因而无法反映。【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物质观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虽然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但是也提出了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知道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所以ABCD 都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具体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

32、义的根本缺陷就在于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不知道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抹杀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ABCD 都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这是列宁的名言。意识从起源上说是物质的产物,从本质上说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由此,BC正确。意识依赖于物质,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改变客观世界,由此,D 正确。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意识是人脑 (一种特殊的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故 A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33、】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是统一的,所以 A 是正确选项;发展就是矛盾的转化,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所以 C 选项是正确选项;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属于典型的辩证法的观点,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 D 选项是正确选项;B 选项,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不能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所以 AC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34、理概论30 【正确答案】 材料 1、材料 2 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正确答案】 这句话体现了认识的客观性,认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社会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句话也体现了认识的历史性,社会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说明认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具有历史性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 【正确答案】 材料 13 所阐述的核心思想是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每一

35、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 【正确答案】 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