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计算题1 一个房产开发商位于一座机场旁边。开发商想在土地上修建一些房子,但机场的噪音影响了这片地的价值。飞行的飞机越多。开发商获取的利润就会越少。倘若用x 表示每天飞行的飞机数,用 y 表示开发商建造的房屋数,那么机场的利润为 36x一 x2,开发商的利润为 42y 一 y2 一 xy。 (1)假设机场跟开发商之间无法进行谈判协商,每一方均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那么机场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则每天会有多少架飞机飞行? 开发商要最大化自己的利润。会建造多少套房子? (2)假设开发商买下了这座机场,那么要最大化总的利润。会建造多
2、少套房子?每天有多少架飞机飞行? (3)假设开发商和机场保持独立运营。但是机场必须向开发商支付 xy,表示对其损失的补偿。为最大化净利润,开发商应该修建多少套房子?(上海财大 2013 研)2 假定两个人,初始财富是 wi,两人同时决定向公共项目贡献 ci,剩下的 wi 一 ci用于私人消费,福利函数为 ui=vi(c1+c2)+wici,i=1,2。 (1)社会福利函数为u=u1+u2,v(c 1+c2)= (c1+c2),求社会最优资源配置以及公共贡献总量。 (2)如果两人同时决定贡献量,找出纯策略纳什均衡,计算均衡下公共项目总量,并判断是否最好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上海财大 201
3、1 研)3 在一个社区内有三个集团,它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 T 的需求曲线分别是: W1=150T W2=2002T W3=250 一 T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每小时 200 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公共电视?二、论述题4 建立简单的经济模型。证明由于消费者面临产品质量的不完全信息,而只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平均” 质量时,信息的不完全将导致社会的均衡产量水平低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均衡产量水平。(人大 2004 研)5 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中山大学 2005 研)
4、6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 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华中科大 2003 研)7 运用委托一代理关系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问题。(华东师大 2004 研)8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并说明固定工资、奖金和期权等报酬制度在激励效果上的差异。(西南财大 2004 研)三、名词解释9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中山大学 2005 研;南开大学 2005 研;东北财大 2006 研;中科院 2007 研;对外经贸大学 2009 研;中央财大2010 研;北京理工大学 2013 研;深圳
5、大学 2013 研;东南大学 2014 研)10 柠檬问题(lemons problem)(中山大学 2004 研;东南大学 2015 研)11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北大 1997 研)12 信息的不对称性(人行研究生部 2002 研;中央财大 2012 研)13 外部性(externality)( 北师大 2004 研;北航 2004 研;南开大学 2005 研;四川大学 2006 研;对外经贸大学 2007 研;中央财大 2009 研;厦门大学 2011 研)14 公共物品(南开大学 2005 研;北京化工大学 2006 研;东北财大
6、2006、2007 研;上海交大 2006 研;厦门大学 2006、2015 研;北师大 2007 研;财政部财科所 2007研;中国传媒大学 2008 研;山东大学 2012 研;中央财大 2014 研)15 委托代理关系(财政部财科所 2013 研)四、简答题16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复旦大学2002 研;南开大学 2004 研;人大 2007 研)17 全世界每天消费大量的鸡,但没有人担心鸡会灭绝,相反没有多少人吃鲸肉。人们却时时刻刻担心鲸会灭绝。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鸡。却偏偏威胁到鲸的生存呢?(中山大学 2006 研)18
7、“外部性带来低效率 ”,那么:(1)请结合图形说明,外部性是如何造成低效率的?(2)“科斯定理”是如何有助于帮助克服这种低效率的 ?(湖南大学 2006 研;东北财大 2010 研)19 为什么要反垄断?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 北师大 2005 研)20 举一个柠檬市场的例子。并说明买方和卖方的不对称信息如何会导致市场失灵。(中央财大 2004 研)21 请结合“免费乘车者问题“说明:(1)为什么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会低于其最优数量。(2)“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有何联系与区别 ?(东北财大 2013 研)22 什么是寻租行为。寻租行为有什么样的特点?(复旦大学 2009 研)
8、23 比较保险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间的异同点,并回答:当其中一个不存在时,另一个可以存在吗?(厦门大学 2011 研)24 根据科斯定理。可以怎样解决外部性问题。(山东大学 2014 研)25 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人大 2002研)26 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怎样决定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生产上是失灵的?(复旦大学 2000 研;对外经贸大学 2014 研)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计算题1 【正确答案】 (1)单独经营时,机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362z=0,解得:x=
9、18 。 此时开发商的利润函数为: E=42yy2 一 xy=42y 一 y2 一 18y=24yy2,其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242y=0,解得 y=12。 (2)若开发商购买了机场,此时总利润函数为: = A+E=36x 一 x2+42y 一 y2 一 xy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x=10,y=16。 (3)若机场给开发商补贴xy,此时开发商的利润函数为: E=42y 一 y2,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422y=0,解得:y=21。 此时机场的利润函数变为: A=36x 一 x2 一 xy=36x一 x2 一 21x=15x 一 x2 机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15
10、2x=0,解得x=75 。 故达到社会最优量时的补贴为:xy=7 521=1575。【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2 【正确答案】 (1)社会福利函数为:u=u 1+u2=(c1+c2)+w1+w2 很显然,社会福利函数是 c1 的增函数,因此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条件就是 c1=w1,和 c2=w2,公共贡献总量为 w1+w2。 (2) 如果两人同时决定贡献量,对于第一个人来说,因为其福利函数为 u1= c2+w1,所以他的最佳选择就是自己不做贡献,而不管对方贡献多少。但是,对于第二个人来说,因为其福利函数为u1= c2+w2,所以他的最佳选择就是把财富全部贡献出来,而不管对方贡献多少,
11、因此纯策略纳什均衡为 c1=0 和 c2=w2,公共贡献总量为 w2。 当然这对于公共项目来说不是最好结果,最好结果就是 (1)的结果,但是由于非合作博弈,个人理性占据上风以及个人忽视了公共项目的有益的外部性,所以结果只能是这一纯策略纳什均衡。【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3 【正确答案】 (1)由于公共电视属于公共物品,因此对其的需求曲线为不同集团的纵向加总,即同一产量水平下的价格水平的加总,由此可得对公共电视的需求曲线为: W=W 1+W2+W3=(150T)+(2002T)+(250 一 T) 整理可得: W=6004T 总收益为: TR=PQ=(6004T)T=600T4T 2
12、边际收益为: MR=600 一 8T 由于边际成本恒为 200,令 MR=MC 可得: MR=6008T=200T=50 因此,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 50 小时。将 T=50 带入三个集团的需求曲线,可以求得每个集团愿意支付的价格为 W1=100,W 2=100,W 3=200。 (2)若在竞争性的私人场合,则可将每个集团看做一个市场,因此存在着三个分割的市场。每个市场的需求曲线代表了该市场中人们在一系列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但对于公共电视运营商来说,它需要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向每个市场提供产品。 集团 1 的需求曲线为 W1=150T,总收益为 TR1=(150T)T=15
13、0T 一 T2,边际收益为 MR1=150一 2T; 集团 2 的需求曲线为 W2=2002T,总收益为 TR2=(2002T)T=200T 一2T2,边际收益为 MR2=2004T; 集团 3 的需求曲线为 W3=250 一 T,总收盗为TR3=(250 一 T)T=250T 一 T2,边际收益为 MR3=2502T; 令三个集团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求得: T=一 25 和 T=0 无经济意义,应该舍去。由此可见,在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上,公共电视的有效提供量为25,且只有第三集团的人才会购买。【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二、论述题4 【正确答案】 现在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这
14、个现象: (1)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形状 众所周知,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将不同质量的商品归为不同的商品,当商品的价格上升的时候,其需求量相应的下降;当价格下降的时候,其需求量相应的上升。但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能准确地确定商品的质量,只能根据商品的“价值” 来决定商品的需求量。价值就是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的比,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其质量也上升,但是其上升的幅度逐渐下降,所以可以通过图 117 表示价格与“价值” 之间的关系。 在价格尚没有升到 P的时候,价格的上升即意味着价值的增加,这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自然也就上升,但是随着商品价格继续上升,其价值随之
15、也就下降了,此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也就减少了。此时对应的需求曲线如图 118 的 D 曲线。(2)信息不完全导致产量低于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最优产量 由于假定不完全信息只出现在消费者一方,故只有消费者的需求方面出现“异常” ,生产者的供给方面仍然是与以前一样,不会有任何变化。 供给曲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它或者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相交,例如上图中的 S1 与 D 曲线相交,或者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部分相交时,例如图 116 中的 S2 与 D 相交。这里需要讨论的正是第二种情况,因为第一种情况正是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需求曲线的图形。但是当供给曲线为 S2,与需求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交时
16、,结果将与以前大不相同。此时,尽管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为 P2,但它并不是最优的价格。这是因为,如果把价格从P2 向上稍微提高一点,则根据需求曲线,就可以增加产量,而在较高的产量上,需求曲线高于供给曲线,即需求价格高于供给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价格也不能提高到超过 P*。如果价格超过了 P*,则根据需求曲线,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会减少,从而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因此,最优的价格应当就是 P*。但是,当价格为 P*时,生产者的供给将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出现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例如,当价格为P*时,产量为 Qd,但是在 Qd 上,需求价格超
17、过了供给价格,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为最后一单位产品支付的价格超过了生产者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也可以说,在产量 Qd 上,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上的信息不完全导致了生产过低的产量。【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5 【正确答案】 (1)市场失灵的原因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当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高于或低于生产商品的社会成本时,消费者的估价与社会估价出现偏差,社会资源并不会按社会估价的高低流动,而是按照市场价格流动,这时市场失灵。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
18、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外部经济效果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四个方面。在现实经济中,由于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存在,垄断普遍存在。在垄断市场上,由于企业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分离,所以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社会给予商品的边际评价是消费者支付给商品的价格,而社会为生产该商品支付的边际成本为企业的边际成本。这时,尽管消费者之问仍可以实现有效率的交换,但社会并不能用最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商品组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仅不能使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增加生产还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从而生产没有达到最优。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例如
19、,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从而社会为生产既定的产量花费较多的成本,垄断厂商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采取寻租行为等。市场失灵的第二个原因是经济社会需要一类被称之为公共物品的商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否则它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这就是说,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
20、会成本增加,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外部经济效果或外在性是造成社会估价与社会成本出现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外在性是指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噪音以及私人绿化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包括强加于他人的成本;同样,它的收益不仅包括它收取的卖出产品所获得的收入,而且包括给他人带来的但又无法收取报酬的好处。但是,按照市场的原则,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只会考虑他看到的收益和成本。结果,外部经济效果使得社会估价不等于社会成本,并且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也没有提供一种机制,让交易双方考虑对其他人所施加的经济效果。信息不对
21、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损失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逆向选择问题。它是指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必将把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当交易双方的其中任何一方对于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另一方知道更多时,就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第二,败德行为。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败德行为又称道德风险,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它会破坏市场的运行,严重情况下会使得某些服务的私人市场难以建立。第三,委托一代理问题。由于委托人不能确切了解代理人的行为,代
22、理人可能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一旦出现委托一代理问题,其后果不仅是使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会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因为在没有委托一代理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将生产出更高的产量。(2)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在这些行业中,要么是高成本的技术,要么是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因而大规模的经济是必需的。这时,
23、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于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如果在政府管制以后,企业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那么政府就应征收一定的特殊税收,以利于收入的公平分配。当然,对于这类垄断行业,政府也可以采取直接经营的方式来解决由于垄断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决定价格,以便部分地解决由于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针对市场决定公共物品供给量的困难,可供选择的对策是利用具有
24、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是由政府代表集体做出的决策,政府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政治市场的均衡。构成政治市场的需求者是公众、选民或者纳税人,而供给者是由政治家或者官员所组成的政府。与市场运行一样,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以协调人们的行动,反映人们的偏好。在现实经济中,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就公共物品的供给而言,集体决策即是投票表决,如果一项决策获得一致通过,那么意味着所有的投票人会因此得到好处,从而增进福利。如果一项方案只得到多数票赞成,那么这项方案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但可能是潜在最优的。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
25、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际外部利益的补贴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得厂商按照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决策。直接调节是政府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行控制外部经济的影响,也可以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以上解决外部影响的方案的关键是外部成本或利益内部化。此外,科斯定理的结论也被用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传统的方案并没有消除外部影响,所以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通过市场谈判就可以解决外
26、部影响。信息的不完全会带来许多问题,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就可以由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够确定他们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但是,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或者至少不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的和正确的市场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27、,以便他们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就“保护” 消费者方面来说,常见的政府措施就包括这样一些规定:发行新股票或新债券的公司必须公布公司的有关情况、产品广告上不得有不合乎实际的夸大之辞、某些产品必须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香烟上必须标明“吸洇有害健康 ”的字样,等等。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是根据不同的原因而设计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6 【正确答案】 (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 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不具有充分的信息。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称为非完全信息。这里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
28、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 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配置。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信息的交换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司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再购买它。这样,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即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带来了许多问题,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是不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从而导
29、致市场失灵。(2)信息不完全 (或不对称) 引起的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逆向选择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30、。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委托一代理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一代
31、理问题。由委托一代理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7 【正确答案】 (1)“委托一代理理论”简述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因委托人授权代理人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相应活动、处理有关事务而形成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权能与收益分享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
32、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一代理问题。一旦企业出现委托一代理问题,其后果不仅使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由委托一代理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2)国有企业的委托一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代理人掌握的信息比委托人更多一些,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和努力程度,更了解有关企业
33、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这些信息特别是一些专业信息、关于努力程度和决策的风险等信息,委托人是很难掌握的,或者即使能够取得也因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这就使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欺骗成为可能,委托人被迫承担因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对国有企业来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全国人民虽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但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众多,要掌握关于某一个国有企业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也因管辖着许多的企业而很难获得关于某个企业的详细信息。再加上其官员本身既是委托人也是代理人,与企业没有直接的所有关系,不会像非
34、国有企业的委托人那样,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获取各种关于企业的信息,所以其掌握的信息也是不够的。委托一代理链条的延长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信息优势去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放弃股东的利益的可能性也加大了,委托一代理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可以适当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尽可能地趋于一致。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假设,代理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在既定的制度下,代理人的行为目标是借助于委托人提供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代理人的行为取决于其生存的制度。有效的制度,能够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大体一致;相反,
35、则使代理人的目标严重偏离委托人的目标。但是在国有企业中,没有相应建立起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经理人员的责、权是不对称的。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择通常是一种干部任免,其收入与企业利益相关度很小,而且几乎没有设立经理人员的责任机制,经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可以不负担任何损失,其行为较少受到约束。一方面,经理人员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各种剩余损失,可以不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经理人员尽力工作花费心血,搞好企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去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得不到相应的剩余收入。相比较起来,少花费一些心血,少承担一些风险,自己的收益没有减少,或者即使收益减少了,但比起少承担的风险和多获得的闲
36、暇来说,也是值得的。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很难有压力也缺乏动力去努力工作。有些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甚至通过国家赋予的特权来寻租,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个人利益。在企业内部发挥约束功能的主要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很不完善的。主要是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限制了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作用的发挥。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和行使独立监督权的监事会成员的任用,主要采取干部委派制,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更小,加之责任机制缺乏,对各代理人努力程度和业绩的考察、监督更困难。而且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也都会存在着“搭便车” 心理:一个人监督的成果要由很多人来享受,成本却只由一个人承担,而
37、没人监督也追查不出这个人的责任。这样比较分析的结果使国有企业所有者严重缺位,没人承担国有企业股东的责任,没人监督经理层代理人,董事会和监事会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加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本身运作不规范,各级代理人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经理人员越权,监事会成员地位不独立等情况时有发生,各级代理人之间缺乏制衡机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严重弱化。约束机制的完善还突出表现在外部约束制度的建立,其中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代理人施加外在压力,督促和鞭策代理人的行为。所有者及其代理人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利润、股票价格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代理人的经营业绩。一般来说,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股票价格稳定
38、增长,就说明代理人的经营业绩较好,代理人在市场上的价值就高;反之,代理人的价值就低。这种由市场来判定代理人业绩的做法,将代理人的行为与其未来潜在的收益直接挂钩,对代理人具有更大的约束功能也具有更大的激励动力。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非市场力量对企业经营行为还有一定的干预,产品市场还不能充分发挥其评价约束功能。加之国有企业中占最大比重的国有股不能流通,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代理人员还不能迫切地感受到接管的危险,失业的风险意识不强,资本市场的约束功能也被削弱。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也影响到代理人市场的发展。因为委托人难以获得关于代理人业绩的足够信息,对代理人的评价也就不
39、客观,所以很难从代理人市场上挑选到合格的代理人。(3)委托一代理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要转变思路,不是代理人不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工作,而是现行的制度决定了其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偏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总是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动的。作为国有企业最终委托人的政府,其任务不是去试图改变代理人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尽可能地建立和维护既有利于社会,又能保证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制度框架和竞争规则,使得代理人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能够达到其自身利益与委托人利益的最大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制度改变了,经济人的行为也将随之改变。这项制度主要是指一套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激励约束
40、制度,政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建立激励机制。要使委托一代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建立具有促进性的激励机制是首要的。这套机制的建立主要应该能够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其思路是使代理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委托人的利益也能够相应实现,也就是要追求两者利益的一致性。代理人的目标具有短期性,可以通过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办法使其拥有一部分剩余索取权,或者签订长期合同,把代理人的经济利益长期化。信息机制也可以发挥激励功能,将对代理人的激励信息包含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的合同中,使代理人在决策时,不仅需要参考原有已获得的信息,而且需要参考由信息激励机制所发生的新信息。这些新信息能够使代理人不会因为隐瞒私人信息
41、或显示虚假信息而获利,只会招致损失,从而保证代理人无论是隐瞒信息还是采用虚假的信息,都是徒劳无益的;反过来如果代理人根据信息激励机制的要求去做事,也一定有相应的收益,最终产生潜在的激励效果。建立约束机制。a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是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尽量减少通过干部任免制度来挑选国有企业的代理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通过代理人市场,根据市场的评价来进行选择。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人员的工资应该与企业的效益直接挂钩,董事会、监事会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其行为目标就将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其次,还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明确各级代理人的职责和义务,强化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在国家
42、与代理人签订的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代理人的职责及完不成职责应承担的责任,还要加入代理人保证不损害委托人的条款并要求代理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担保。当代理人没有完成职责或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时,可以直接追究其责任或用其财产补偿。这种措施主要是使代理人承担一定的代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剩余损失。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委托一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获取充足的信息量也可以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的合同中纳入尽可能多的必要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委托人信息的不足。进一步减持国有股份、分散股权、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也能促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国有股减持,并不是说要动摇国有股的控股地位,只是适当削
43、弱国有股权在企业治理中的发言权,改变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一家说了算” 的局面,适当引入其他股东进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其他董事与国有股代理人之间的行为制衡,强化对国有股代理人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功能的发挥。b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国有企业代理人的外部约束。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市场机制约束功能的发挥。政府应尽量避免对产品市场的干预,鼓励企业之间自由竞争,允许国有产权的自由流动,使其在市场的导向下自发进行产权交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企业经营不好,就由市场决定其兼并还是破产,以及由谁来兼并等问题,而不是由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委托人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上获得关于代理人的比较客
44、观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委托人还可以凭借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获得的信息,到代理人市场去挑选合格的代理人,减少行政任免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经营良好的企业价值高,经理的价值也就高;反之,经理的业绩差(排除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经营不良),经理的价值就低。不仅是委托人,代理人也可以通过市场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价值,这是与其未来的潜在收益直接联系的,其行为就不得不从仅仅追求自身利益转向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8 【正确答案】 (1)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而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
45、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会产生委托一代理问题。代理人是指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委托人是交易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测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这就使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2)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由国家(政府)代表全民:行使资产所有权职能。全民财产的庞大性、复杂性和分散性决定其最高的控制经营机构必
46、然会进一步寻找下一级代理人,代理人最终进入企业董事会,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形成企业所有权代理。同时,所有权代理也作为委托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下,委托代理人具体经营管理企业,形成经营权代理。我国国有企业同样存在着委托一代理关系,并且由于治理结构设计不合理,委托一代理问题更严重。多层代理关系与较高的代理费用。与个人股东为主组成的公司制相比,国有公司制度下委托关系表现为间接性、多层性、复杂性且协调关系繁琐。国家做为最终所有者,不可能对众多的国有企业直接行使监督权,只有借助多层代理关系间接加以管理。由于国有产权代表与各级产权代理间存在着权利和行为的界定问题,协调产权所有者与代理者目标不一致
47、的代理费用较高。代理关系选择的非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实质上处于代表国家(委托人)利益的代理人地位,他们既不具备私人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又无自主支配资产转让的实际权力,因而在选择代理人(经理)和约束其行为时,难以借助市场化自由契约特征,或多或少倾向于行政手段。目前,我国一些国有公司中董事会成员、经理均采用任命的方式,实际上使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完全缺乏市场选择的余地,使二者权力界定更困难,代理费用加大。国有产权代表缺乏风险责任能力。西方股份公司虽然也实行法人治理制度,但大股东仍能通过董事会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尤其是风险决策。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乏承担企业决策风险责任的物质基
48、础。因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因素,在缺乏企业风险责任联带机制的情况下,国有产权代理的决策行为难以与个人股东一样理性化。可见,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人一代理人关系比股份制公司的委托人一代理人关系更加复杂,改革难度也更大。(3)固定工资、奖金和期权等报酬制度在激励效果上的差异在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上,一般的方法是设立一个激励机制。任何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净收益必须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第二二,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程度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程度,即激励相容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报酬的激励制度无法满足这两个约束
49、条件。所以固定工资在激励效果上最弱,它不能解决国有企业中的代理人一委托人问题。从奖金方面看,奖金实际上相当于分成制。分成制是在一个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次优激励机制。如果要使代理人尽自己的努力工作,那就必须让报酬与产出相联系,这样就让厌恶风险的代理人承担了过多的风险,而风险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分配是低效的;但如果相对偏好风险的委托人承担一切产量波动的危险,那么代理人又没有动力工作,并且委托人无法及时地、完全地发现代理人的偷懒行为,或者其监督成本很高,生产将是低效率的。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产量完全确定地取决于劳动的真实投入量,分成制并不能使代理人满足委托人所期望的目标。但是在非对称情况下,分成制却是一种良好的折中方案。这足因为代理人的报酬与产出直接相关,但产量波动的风险分摊在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面。奖金是与代理人努力程度成正比的“非全额报酬 ”,由于非全额报酬部分的存在,代理人必须努力工作,以期其收入高于偷懒情况下的所得,尽管他创造的每一元产值都要在自已和委托人之间进行分配。从这方面看,奖金是一个次优的选择。再分析期权的激励效果。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除了需要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外,还应将产量波动的风险,按照委托人和代理人对风险的相对偏好或规避程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