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与社会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请问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不能成立?( )(A)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血缘、门第、权力、地域、民族、宗教之间的差别,推动了与这种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平等的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在经济分析法学的学者看来,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C)由于法是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常规形式,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就是法治政治,政
2、治必须采取合法的形式,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D)法学要研究社会中的法;把法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研究2 社区矫正是让 5 种罪犯(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在社区里完成余刑。2003 年,司法部选择了 6 个条件较好的省(市)进行了社区矫正的改革试点,2005 年又扩大了 12 个省(市)。从 2006 年开始,这些地方的社区矫正将进一步规范完善,建立有关规章制度,为社区矫正立法奠定基础。下列对此的哪一选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社区矫正的改革是通过扩大轻罪犯人的生活空间,尽量不使刑罚对其人生产生割裂性的影响,实现罪犯向正常社会生活的顺利复归(B
3、)社区矫正的改革是通过约束权利保障人权,明确表达着保障人的权利这一理念(C)社区矫正的改革试点正体现了法律中人道主义的要义(D)依法惩罚和震慑犯罪是法律应有之义,而对罪犯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是法治文明的一种理性彰显3 法律与宗教是两类关系非常密切的社会现象。下列哪一选项没有正确指出这两者关系?( )(A)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独立的法学消失了,这意味着法学思想的消失(B)在我国,宗教应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因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受法律规范的调整(C)自 13、14 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
4、方向发展和变革。一批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思想家把君主(而不是上帝)或人性(而不是神性)看做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使法律和法学从天国回到了人间(D)宗教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法律一样都起着调整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作用4 下列有关法律与社会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在当代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律具有积极而广泛的作用(B)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C)法律有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D)法是一定社
5、会阶段的一种社会调控手段,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5 关于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选项?( )(A)党的政策也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B)法律必须公开才具有约束力,党的政策则不需要向全社会公开而不影响其约束力(C)党的政策有时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D)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时候,应以国家法律为准6 下列选项哪一选项表述是正确的?( )(A)国家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法律的性质(B)法律的发展扩展了科学技术调整的领域(C)西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强调“法的正义性”和“合目的性” 优先(D)人权是人依其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而应该享有和必须享有的各项权利7 人权的原则有许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
6、于人权的原则?( )(A)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原则(B)基本的人道主义待遇原则(C)合理性原则(D)平等原则8 下列哪一选项没有正确揭示人权对法律的作用?( )(A)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B)人权是保证法制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手段(C)人权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非法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措施(D)人权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9 下列哪一位对美国的独立宣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 )(A)马克思(B)恩格斯(C)华盛顿(D)孟德斯鸠10 2003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
7、法,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由“收容遣送” 到“救助管理”,由把流浪乞讨人员视为城市社会稳定的威胁到把他们视为处于困境和弱势的“人” ,由把救助困难和弱势群体视为沉重负担到自觉作为政府应尽义务。关于这一变化,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 )(A)这体现了法律真正把人作为人、把处于不同社会层次的群体一视同仁地加以佑护的人性化关怀(B)这反映了我国法律如何看待公民的自由、安全和尊严方面的变化(C)这体现了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D)这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进展11 下列哪一项没有说明法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A)商品交换需要法律确认主体之间不平等的
8、法律地位和自由交换的环境(B)商品交换需要法律确认商品交换前所有权的归属问题(C)商品交换需要确认或规定一般的交换原则(D)商品交换后需要法律确认与规定解决可能出现各种纠纷的方法12 下列关于法律与宗教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A)法律可以作为国教的工具和护卫者,保障国教的发展;法律也可以作为异教的破坏力量,压制异教的发展(B)印度的婆罗门教直接影响着印度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印度法系的法律基础(C)宗教不具有行为规范作用(D)在一定意义上,宗教与法律的价值有某种相通之处,使人们的精神有一定的依靠13 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下列哪一选项没有体现这一点?( )(A)法律
9、规范必须要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B)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为立法指明方向(C)加强法律调整有助于弥补道德调整的不足(D)道德对法律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14 下列哪一学派认为法律可与道德分离,对法律的评价与对法律的描述并不必然一致,强调“ 法律的安定性 ”优先,强调法律的体系性和逻辑性,认为应当从法律本身来寻找和说明法律的效力的根据,从法律之外来讨论,法律就失去了安定性,稳定性或可预测性,人们将无所适从?( )(A)自然法学(B)实证主义法学(C)马克思主义法学(D)社会法学15 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A)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
10、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B)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C)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D)政治对法律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一定的政治活动影响法律的产生和运作,政治状况的变化也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16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表达这一点?( )(A)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B)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C)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D)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职能等方面的影响17 法律之所以具有强制的属性和普遍约束力,根源不在于法律本身,而在于
11、有国家暴力作后盾。对此,下列哪一位说得很清楚:“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么法律,无论什么选出的机关都等于零”?(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8 下列哪一选项关于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一定的法律的内容是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B)法律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不意味着它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C)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取决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变化(D)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必然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19 在西方,基督教推动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变革与发展,对近代西方形式主义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请问: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一影响之列?( )(A)法律的权威性
12、观念(B)法律的普遍性与自治性(C)契约的平等性和合理性(D)社会法的发展法与社会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区矫正的改革确实明确表达着保障人的权利这一理念,但是不是通过约束权利来保障人权的,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死刑核准制度与劳教制度改革是通过约束权利来保障人权的。【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 【
13、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错误。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 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而,独立的法学消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学思想的消失。如在托马斯.阿奎那的著述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阿奎那通过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法律思想糅合在神学中,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与社会一般关系的掌握。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 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知识模块】 法与
14、社会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与政策关系。共产党的政策不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国家政策则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而为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性质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性质,而非国家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法律的性质;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法律调整的领域,而非法律的发展扩展了科学技术调整的领域;西方的自然法学而非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强调“法的正义性”和“合目的性”优先。【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权的原则。合理性原则不是人权的原则,人权的原则还有法治原则、司法救济原则等。【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8
15、【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权对法律的作用。法律是保证人权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手段。【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关人权的知识。这是马克思说的。【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人权发展的实例题。这不能说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仅仅是迈出一步。对于比较绝对的说法要加以注意。【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商品交换需要法律确认主体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和自由交换的环境,所以 A 项没有说明法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交换的产物。【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与宗教关系
16、的理解。正是宗教具有的规范作用,使其与法律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宗教的规范作用主要针对人的心灵、思想。【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非“加强法律调整有助于弥补道德调整的不足”,而为“加强道德调整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是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的说法有问题,法律没有这样的能动性。B 项为干扰项。【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7、 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是从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角度讨论的。【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与国家关系方而的具体知识。【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才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并不必然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错误。基督教为近代形式主义理性法律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教会法的一些合理性因素,诸如法律的权威性观念、法律的普遍性与自治性、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的平等性和合理性、对犯人进行灵魂感化和道德矫正、合理的司法程序等,这些观念与规范,对近代西方形式主义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