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54KB ,
资源ID:86618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66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论刑事诉讼法的价值。2 论刑事诉讼的目的。3 外国有学者称刑事诉讼法为“宪法适用法”(Applied Constitutional Law)。请你运用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简要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北京大学 2004 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 论对抗制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主要区别。5 试论自由心证证据制度。6 试论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度、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历史变迁,这三种证据制度分别与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纠问式刑事诉讼模式、近现代刑事诉讼模式相对应。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是我国实行的证据制

2、度,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认为司法人员判断证据和认定案情必须符合案件的客观实际。7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8 试述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监督作用并给予评论。(北京大学 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二、名词解释9 执行的变更10 暂予监外执行11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程序12 辩诉交易13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14 引渡15 刑事赔偿请求权人16 赔偿委员会17 司法补救原则18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三、简答题19 简述补充侦查的方式。20 简述询问证人应当注意的问题。21 简述侦查监督的内容。22 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起诉案件应当履行的法律手续。(北京大学 200

3、4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3 简述提起公诉的条件。(中国政法大学 1999 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正确答案】 刑事诉讼法的价值,指的是刑事诉讼立法及其实施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的特定需要而对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主要包括功利价值和独立价值两个方面:(一)刑事诉讼法的功利价值刑事诉讼法的功利价值,又称刑事诉讼法的工具价值,是指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在能否形成好的裁判结果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如果刑事诉讼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刑事实体法所追求的实体正义、秩序、安全等价值目标的实现,我们就认

4、为它能够产生好的裁判结果或者具备产生好结果的能力,因而具有良好的功利价值。刑事诉讼法的功利价值,实际上隐含着刑事实体法对刑事诉讼法的绝对优势地位,刑事诉讼法只是保障刑事实体法实现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因此,如果刑事诉讼法仅仅具有功利价值,那么刑事诉讼很容易被视为一种治理国家、控制犯罪的工具,司法实践中也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从而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难以得到很好地保障,人民也会因诉讼过程的不公正而对裁判结果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司法的权威及法律信仰。(二)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又称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价值,是指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在评价和判断其本身是否良善方面所具

5、有的价值。裁判结果能否保证正义、秩序等实体价值的实现,并不能直接证明程序本身是否良善。现代法治国家一般认为,衡量刑事诉讼法是否良善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裁判者在诉讼中具有中立性和独立性,能够平等对待控辩双方,并且在裁判时只受法律和良心的拘束;(2)控辩双方享有平等参与诉讼的机会,并且通过参与诉讼,能够有效地影响诉讼结局;(3)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得到保护,尤其是那些可能受程序结果不利影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能够得到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14 条第 3 款确立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所应享有的最低程度的程序保障:获知被指控的罪名及案由; 获

6、得充分的时间与便利准备辩护并与辩护人联系;获得迅速审判; 有权委托辩护人,并获得公设辩护人的协助;有权与对方证人对质,并申请法院传唤他所提出的证人出庭作证; 有权获得翻译帮助;不得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4)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及运行符合诉讼效益的要求。“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及运行,应在及时有效地揭示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司法资源的投入和消耗。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能够保证刑事程序本身的正当性,使那些直接受裁判结论影响的人参与到裁判的制作过程,成为影响结论制作的诉讼主体和权利承担者,而不是被动和消极地承受国家追诉和处理的客体。刑事诉讼法的功利价值和独立价值相互影响、相

7、互作用:一方面,如果不追求实体正义,刑事诉讼法本身即使设计的再正当也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正当的刑事诉讼程序,较之不公正的诉讼程序,具有产生更好裁判结果的能力,并且正当的刑事诉讼程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当事人对案件不利结果的不满,从而赋予裁判结果正当化,增强了当事人对判决的可接受性。因此,刑事诉讼法不仅应该确保查明事实真相,而且应当使实体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知识模块】 概述2 【正确答案】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立法者在制定刑事诉讼法时预先设定的,期望通过刑事诉讼活动所要达到的关于刑事诉讼结果的理想目标。刑事诉讼的目的,集中体现了国家和社会主流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在弹劾式诉讼中,主流的价

8、值观认为犯罪仅是对私人利益的侵犯,因此刑事诉讼的唯一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以补偿被害人;在封建专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刑事诉讼的唯一目的在于惩罚犯罪,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近现代社会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宪政制度,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认为即使在刑事诉讼中,国家也不得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理由随意干预、侵犯人民的基本人权,因此刑事诉讼的目的演变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惩罚犯罪不仅可以恢复被犯罪行为侵犯的法律秩序,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而且可以通过对犯罪的惩罚震慑犯罪、预防犯罪,从而保护人民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保障人权包括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被害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权,前者是刑事诉讼人权

9、保障的主要方面。为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人权不受非法侵犯,各国刑事诉讼法除了要求追诉权力的行使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系列的诉讼权利,并将其中重要的诉讼权利如无罪推定权、辩护权、接受公正审判权等上升为宪法程序人权。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应当并重,片面强调惩罚犯罪,忽视人权保障,政府的权力就会无孔不入;片面强调人权保障,轻视惩罚犯罪,就会导致犯罪猖獗,人权最终无法得到保障。只有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统一起来,才能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当然,惩罚犯罪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权之间有时会发生激烈冲突,如非法获得的能够证明犯罪的证据材料是否应予排除,律师对获知的职业秘

10、密是否应当保密等等。当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无法兼顾时,各国立法或者司法都采取权衡原则,在综合考虑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作出倾向于犯罪控制或者人权保障的选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 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据此,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但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刑事诉讼保障人权的目的,主要表现为强制措施的适用不受司法制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性权利比较匮乏,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长时间剥夺人身自由的现象大量存在等等。因此,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应当进一步加强对

11、人权的保障。【知识模块】 概述3 【正确答案】 外国有学者认为刑事诉讼法是“宪法适用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表现为:(1)从宪法的最高法地位来看,宪法与刑事诉讼法是源与流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而不能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关于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基本人权的法律,刑事诉讼法中涉及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利的事项,都需要获得宪法层面的支持。因此,刑事诉讼法是宪法有关规定及宪法基本精神的具体化。(2)从基本人权的高位阶属性来看,宪法一方面肯定并保障基本权利,另一方面认为这个利益可能被滥用。对他人及公共利益产生威胁,所以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紧张关系” ,

12、这种紧张在刑事诉讼中由潜在变为现实。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及其他诉讼行为,就是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立法的形式允许国家在某些情况下对公民权利进行干预或限制。(3)从法的适用上看,我国宪法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法院不能引用宪法来处理具体案件,因此宪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部门法仅存在形式上的联系。刑事诉讼法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法律,其公法性质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与审判的职权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公民权利对追诉权力的防御及对审判权力的监督。这种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协调与冲突同宪法规范具有相同的特质。因此,宪法制约国家权力、保障人权的目的,在刑事诉讼中表现的最为彻底。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

13、,刑事诉讼法是人权宪法、应用宪法,其与宪法的联结优于一般部门法律。(4)从完善的角度看,一方面,刑事诉讼法由于欠缺具体规定而无法体现宪法中的某些原则,或者其制定与实际运作同宪法规定相违背,从而对宪法基本权利进行不当干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的侵犯宪法基本权利的情形,很难得到有效的救济。当事人不仅对管辖、回避、申请证据保全等一般性程序事项无权申请法院重新审查,而且对强制措施、搜查、扣押等严重限制当事人实体权利的行为也无权向法院表示异议;另一方面,近代各国宪法为抑制国家权力,保护被追诉人的利益,除在宪法上列举各种基本权利,并赋予基本权利直接效力外,还不断完善刑事程序基本权利体系并在条

14、件成熟时将其上升到宪法高度。将刑事程序基本权利以宪法规范加以体现,其目的在于:以基本权利的优位对抗刑事权力的非法侵犯,从而加大对人权的保护力度;可以防止立法机关随意制定法律,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可以预防国家权力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滥用诉讼权力,侵犯基本人权;透过人权保障,实现刑事诉讼与宪法的良性互动。【知识模块】 概述4 【正确答案】 对抗制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关键区别在于控诉、辩护、审判三大诉讼主体发挥各自功能的方式不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机理是通过控辩双方作用与反作用,达到制约政府权力、揭示案件事实真相的目的。当事人诉讼模式体现了证据调查活动中的竞争机制,这种带有强烈对

15、抗色彩的制度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即控辩双方的对抗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理想方式。职权主义的拥护者则认为,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防止诉讼受控辩双方法庭技巧甚至伎俩的影响而难以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法官主动依职权调查才是发现案件真实情况的法宝。这种见解偶尔也会受到英美国家法官的赞赏,如美国最高法院一位法官曾在判决书中表达不同意见说:“联邦法官不是拳击比赛的裁判员,而是审判官。” 这里所表达的观念与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官的功能的认识相接近。从实际功效上看,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都是发现案件事实的有效方式,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总的看来,在体现程序的公正性方面,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优

16、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在诉讼效率方面,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优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因此它们各有优点,又各有不足,很难断定孰优孰劣。【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5 【正确答案】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 ,是指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不作预先规定而由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加以自由判断的证据制度。最早提出在立法中废除法定证据制度的是法国的杜波耳。1790 年,杜波耳向法国宪法会议提出革新草案,建议废除书面程序及其形式证据,用自由心证制度取代法定证据制度。宪法会议经过辩论,于 1791 年通过了杜波耳提出的草案,发布训令明确宣布:法官必须以自己的自由心证作为裁判的唯一根据。1808 年制定的法

17、国刑事诉讼法典第 342 条率先较详细地规定了自由心证制度:“法律对于陪审员通过何种方法而认定事实,并不计较;法律也不为陪审员规定任何规则,使他们判断已否齐备及是否充分;法律仅要求陪审员深思细察,并本诸良心,诚实推求已经提出的对于被告不利和有利的证据在他们的理智上产生了何种印象。法律未曾对陪审员说,经若干名证人证明的事实即为真实的事实;法律也未说:未经某种记录、某种证件、若干证人、若干凭证证明的事实,即不得视为已有充分证明;法律仅对陪审员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已经形成内心的确信否?此即陪审员职责之所在。”现行法国刑事诉讼法 第 353 条对自由心证的文字表述作了简化,但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继法国

18、之后,其他许多国家立法也相继规定了自由心证制度。诉讼的过程既是一个发现、收集、运用证据的客观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判断证据、认识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的主观活动过程,在这一主观活动过程中,对于法官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力以及在作出判决时应处于何种认识状态,都是不应回避的问题。自由心证证据则把法官从法定证据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智和信念来判断证据和认定事实,从而为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创造了条件。需要指出,对于自由心证理解和运用不当,势必造成司法专横和主观擅断。因此,许多国家在赋予法官自由判断证据证明力的权力的同时,为防止法官利用这一权力主观擅断,对自由心证的形成规定了若干条件的限制,包括:

19、(1)内心确信必须是从本案情况中得出的结论;(2)必须基于一切情况的酌量和判断;(3)所考察的情况必须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它们的全部总和;(4)必须是对每一证据“依据证据的固有性质和它与案件的关联” 加以判断的结果。法官必须在证据调查和辩论的基础上,按照经验法则和逻辑要求合理地进行判断,否则,可以被列为上诉(上告)的理由被提起上诉(上告 )。【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6 【正确答案】 英美国家的证据法并不预先具体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而是确立一整套证据规则用以规范采用证据和判断证据的活动。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绝大多数的证据规则是以 17 至 18 世纪的判例为基础的

20、。19 世纪和 20 世纪,英美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证据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证据规则复杂而精密是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突出特点。在英美法系国家,证据规则主要是由排除规则构成的。排除规则通常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排除那些与争议事实无关的材料;二是排除那些虽然具有相关性,但与案件事实只有微弱联系、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核实的证据,或者与案件事实相关、甚至也很重要,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会使一般人误以为其对事实的证明力大于实际证明力的证据以及违反正当程序、损害公民受法律保障的权利而取得的证据。在英美法系国家,证据规则主要有:诱导性询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证据的相关性规则、最佳证据规则、传闻证据规则、自白

21、和沉默权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英美法系国家的一整套证据规则,通常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确立起来的,其宗旨是保障发现案件的真实,防止冤枉无辜。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具有严格性,而且常常有利于保护被刑事追诉者的权益。这被认为具有极大的法制价值。一些证据规则,如米兰达规则,体现了当实质真实与正当程序存在矛盾时将正当程序置于实质真实之上的价值取向,反映出英美国家对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视。另外,证据规则与诉讼机制的设置存在密切关系,在英美国家,由于陪审团成员的非专业化,使法庭不得不建立起许多规则,以排除某些看来容易使他们受到错误引导的证据。证据规则通常由相应的判例所确立,这些证据规则内容繁琐、复杂,而且至

22、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英美法系国家通过一系列判例确立的证据规则,极大地丰富了诉讼证据法和诉讼证据法学,并对英美法系以外的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7 【正确答案】 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的表现。为避免司法权因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司法不公正,人民寻求以民主的方式来构建司法权,倡导每个人有权利接受“和自己同等的人 ”的审判。实行陪审制度,可以把人民本身,或至少把一部分公民提到法官的地位。这实质就是把领导社会的权力置于人民或这部分公民之手。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由在公民中选举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第一

23、审案件的审判制度。刑事诉讼法第 178 条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 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 3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 3 至 7 人或者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3 至 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同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上述规定表明,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实行陪审,也可以不实行陪审。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陪审的比例比较低,并且即使实行陪审,人民陪审员也大多陪而不审,成为法庭的摆设。因此,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处于被搁置及虚化的状态

24、。为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以保证司法公正,2004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 2005 年 5 月 1 日生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人民陪审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一)适用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范围人民法院审理社会影响较大以及刑事被告人中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及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二)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人民法院组织法第 38 条规定,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23 岁的公民,都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决定规

25、定公民担任陪审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拥护宪法;2年满 23 周岁;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4身体健康。此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执业律师,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等,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三)人民陪审员的挑选基层人民法院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在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中级、高级人民法院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在其所在城市的基层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四)人民陪审员的任免程序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审判案件的需要,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符合担任人

26、民陪审员条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或者本人提出申请,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人民陪审员人选,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人民陪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所在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查证属实的,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除其人民陪审员职务:1本人申请辞去人民陪审员职务的;2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审判活动,影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3经查证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27、的工作人员,执业律师,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或者被开除公职的人员的;4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徇私舞弊,造成错误裁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五)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审判员享有同等的权利,并且应当遵守法官履行职责的规定。人民陪审员同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其意见记入笔录,必要时,人民陪审员可以要求合议庭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六)人民陪审员的任职保障人民法院以及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由人民法院给与

28、补助。有工作单位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无固定收入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由人民法院参照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货币工资水平,按实际工作日给与补助。【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8 【正确答案】 我国宪法第 129 条的规定明确表述了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唯一有权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的司法机关。在我国奉行民主集中制、国家权利不可分割的体制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的唯一性必然反映在它的不可替代性上。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概括起来,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法的法律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案监

29、督。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2)侦查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的方式。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不符逮捕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防止公安机关滥用逮捕权。(3)审判监督。人民法院进行案件审判,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支持公诉,并对审判活动

30、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庭审活动违反法定程序,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以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通过第二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4)执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如果认为主管机关对罪犯监外执行的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对罪犯的减刑、假释裁定不当。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有关机关必须在法定期限内重新审查处理。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保障各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刑事诉讼;其次,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第三,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与其他形式监督相

31、比,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具有明显的法定性。这种法定性主要体现在:监督主体的法定性、监督内容的法定性和监督程序的法定性。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明显的国家强制性的特点。法律具有强制性,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监督活动也同样具有强制性。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强制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国家赋予其一定的司法权力,使其在监督中可以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在执法监督中纠正公安、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国家赋予其采取一定强制措施的权力,被监督的单位和公民必须认真接受和执行,并在法定的时限内作出相应的回答。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实践中存在检察机关违法、越权、滥用权力之事的发生。对检察权的约束薄弱。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公民的

32、权利,打击犯罪只是实现维护权利这一目的的手段。其次要用严格的程序限制检察机关只能为实现此目的才能行使权力,使这一国家权力能够真正起到维护公民的权利,维护社会民主的作用。【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二、名词解释9 【正确答案】 执行的变更,是指人民法院、监狱及其他执行机关对生效裁判在交付执行或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定需要改变刑罚种类或执行方法的情形后,依照法定程序予以改变的活动【知识模块】 执行10 【正确答案】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因出现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形,不宜在监狱等场所执行刑罚,暂时将其放在监外交由公安机关执行的的一种变通方法。暂予监外执行虽变更了执行场所及执行方

33、式,但罪犯的身份及所判刑期并没有变化。【知识模块】 执行11 【正确答案】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程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法定范围的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不同方式的从宽处理的程序。【知识模块】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12 【正确答案】 辩诉交易是指在刑事被告人就较轻的罪名或者数项指控中的一项或者几项作出有罪答辩,以换取检察官的某种让步,通常是获得较轻的判决或者撤销其他指控的情况下,检察官和被告人之间经过协商达成的协议。【知识模块】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

34、诉讼程序13 【正确答案】 涉外刑事诉讼程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具有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涉外因素” 主要是指诉讼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为外国人 (包括无国籍人、外国法人或组织),或者刑事案件发生在国外。涉外刑事诉讼程序属于特殊的诉讼程序,它除了遵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外,还必须遵循有关法律对如何办理涉外刑事案件作出的一些特殊规定。【知识模块】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14 【正确答案】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其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定罪判刑的人,根据有管辖权的国家的请求,在条约或互惠的基础上,移交给请求国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或执行刑罚的一项帆度。引渡属于广义上的刑事司法协

35、助,许多国家以专门立法的形式规定引渡问题。【知识模块】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15 【正确答案】 刑事赔偿请求权人是指有权提出申请,要求国家进行刑事赔偿的人。世界各国一般都规定刑事赔偿的请求原则上由受到实际损害的人向有关机关或法院提出,有的国家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知识模块】 刑事赔偿程序16 【正确答案】 赔偿委员会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的专门负责对赔偿请求进行最终处理的机构,它既不是刑事

36、审判形式,也不是民事审判形式。赔偿委员会负责处理赔偿请求人不服同级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以及赔偿请求人不服下级人民法院的赔偿决定或者下级人民法院逾期不作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赔偿委员会对赔偿请求的处理决定一经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赔偿请求人无权上诉。【知识模块】 刑事赔偿程序17 【正确答案】 司法补救原则是指由国家承担给予国际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或自由受到侵犯的人以有效的补救义务。【知识模块】 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18 【正确答案】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得以暴力、威胁、利诱和其他方法迫使犯罪嫌疑人及证人等自证有罪;二是被追诉人享有沉默权,即

37、拒绝陈述权。前者是最低标准,后者是进一步要求。【知识模块】 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三、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补充侦查有以下两种方式:(一)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等情形,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提出具体的书面意见,连同案卷材料一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对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侦查机关原侦查部门应当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和定性处理意见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查,然后根据不同情况,报县级以上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如下处理:(1)原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不够充分的,补充证据后,因当制作补充侦查报告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

38、对有些证据无法补充的,应当作出说明。(2)在补充侦查过程中,发现新的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新的罪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重新制作起诉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3)发现原认定的犯罪事实有重大变化,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重新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结果通知退回补充侦查的人民检察院。(4)原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不当的,应当说明理由,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二)自行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是指决定补充侦查的人民检察院自行对案件进行的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一般只适用于次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需要补充侦查,检察院可以退回公安机关,也可以自行侦查。在审

39、判阶段需要补充侦查,只能由检察院自行补充侦查,不能再退回公安机关,但必要时可让公安机关协助。【知识模块】 侦查20 【正确答案】 询问证人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及要求,否则将会影响证人证言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询问证人的程序及其要求主要有:(1)在侦查阶段,询问证人的主体只能是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其他任何机关、单位或个人都无权询问证人。(2)询问证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2 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询问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3)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 122 条的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但是,应当出示工作证件;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

40、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4)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 122 条的规定,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5)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 123 条的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要如实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6)侦查人员必须保证证人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和证言的条件;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提高证人作证的积极性、主动性。(7)询问证人应当采取合法、适当的方法。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一般应先让证人就他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作连续的详细叙述,然后对其陈述的事实,问明其来源和根据。(8)对有特别情况

41、的证人,需要保障他们的诉讼权利。(9)讯问证人应当制作笔录。【知识模块】 侦查21 【正确答案】 侦查监督的内容是指需要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予以发现和纠正的侦查机关或部门和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 381 条的规定,侦查监督的内容主要是:(1)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诱供的;(2)对被害人、证人以体罚、威胁、诱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3)伪造、隐匿、销毁、调换或者私自涂改证据的;(4)徇私舞弊,放纵、包庇犯罪分子的;(5)故意制造冤、假、错案的;(6) 在侦查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7)在侦查过程中不应当撤案而撤案的;(8)贪污、挪用、

42、调换所扣押、冻结的款物及其孳息的;(9)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规定的;(10) 违反羁押和办案期限规定的;(11) 在侦查中有其他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的。【知识模块】 侦查22 【正确答案】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起诉案件应当履行的法律手续包括:(1)制作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被不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 案件事实; 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有关告知事项。(2)不起诉决定书的宣读和送达。不起诉决定书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公开宣布,并送达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害人、移送起诉的侦查机关。(3)对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处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在收

43、到不起诉决定书后,应立即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和复核的,在人民检察院复议和复核期间,可以将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人民检察院自侦的案件,不起诉决定一经宣布,应当立即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4)对涉案财物的处理。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解除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5)被害人、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 7 日内,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 3 个月内作出复查决定,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不起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 7

44、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申诉。(6)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复议和复核。公安机关认为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有错误,要求复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 30 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公安机关认为复议决定有错误,要求复核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的意见书后 30 日内作出决定。(7)对不起诉人作出其他处分或移送其他机关处理。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知识模块】 起诉23

45、 【正确答案】 刑事诉讼法第 141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据此,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提起公诉,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这里指的是全部犯罪嫌疑人及全部犯罪事实,不能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也不应遗漏犯罪事实。司法实践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无法查清的;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符合起诉条件,

46、其他罪行无法查清的;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赃物去向,但有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中的主要情节一致,只有个别情节不一致且不影响定罪的。(2)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是指用以证明犯罪事实的每一证据必须客观存在,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真相,这是对证据质的要求;证据充分,是对证据量的要求,只要一定数量的证据足以证明犯罪事实,就达到了证据充分性的要求。(3)对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具有刑事诉讼法第 15 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不能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4)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应当符合审判管辖的规定。即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公诉。这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程序性要求。【知识模块】 起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