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4.50KB ,
资源ID:86677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667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司法类试卷]民事法律行为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司法类试卷]民事法律行为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1、民事法律行为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只要有人构成受贿罪,就有人构成行贿罪(B)只要是聚众犯罪,就有三人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属于教唆犯(D)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属于从犯2 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即使结果没有发生,也可能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A)破坏交通设施罪(B)煽动民族仇恨罪(C)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D)传授犯罪方法罪3 甲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误以为司机座位后的提包为自己

2、身边的乙所有(实为司机所有),乙中途下车后,甲误以为乙忘了拿走提包。为了非法占有该提包内的财物(价值 2 万元) ,甲提前下车,并将提包拿走。司机到站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丢失,于是报案。公安人员发现甲有重大嫌疑,便询问甲,但甲拒不承认,也不交出提包。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所以,甲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B)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因而投有盗窃他人财物的故意,甲的行为成立侵占罪(C)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所以,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D)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而甲又没有盗窃的故意,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又由于甲具有侵占遗忘物的故意,但提包事实上

3、不属于遗忘物,所以,甲的行为也不成立侵占罪4 下面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5 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B)犯罪时不满 8 周岁的人,即使罪行再为严重,也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已满 16 周岁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仅对刑法明文规定的几种犯罪负刑事责任(D)16 周岁是具备全部刑事责任能力的起始年龄,即自 16 周岁始对一切犯罪都要负担全部的刑事责任5 下列哪些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 )(A)放火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贪污罪(D)虐待罪6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是:( )(

4、A)醉酒的人(B)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D)发病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7 甲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甲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8 在以下所列情形中,行为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甲在其 16 周岁生日当天,盗窃某银行并窃得人民币 20 万元(B) 15 周岁的乙在南方某市打工。为向吴某索要欠他的工资,伙同 3 名工友将吴某捆绑在自己宿舍里。后来为防止吴某呼救,乙又用桌布

5、将其嘴堵住,致其窒息死亡(C) 15 周岁的丙和父亲一起经营一家超市。一次,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中,丙以暴力抗拒执法,将一名执法人员打成重伤(D)丁在 15 周岁时加入了某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久,在该组织实施的一次聚众“打砸抢”犯罪中,丁参与抢走了某企业的一辆奔驰轿车9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工作人员(C)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10 甲、乙素有嫌隙,一日因土地纠纷,甲扬言说总有一天会杀了乙。乙为了防备甲从其朋友家借来一砍刀。一天晚上 9 时许,乙听到屋外有

6、响声,遂提刀出门,此时乙发现自家院子里树后有一人影,乙误认为是甲,遂冲上前朝此人头部砍了一刀,此人当即倒地身亡。乙方发现此人系自己的邻居丙。下列有关乙的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属于对象认识错误(B)乙对丙的死亡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C)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乙的行为对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想象竞合犯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故意的有:( )(A)甲想杀死乙,用枪顶在乙的脑袋上射击,他明知这种行为必然致乙死亡而仍决意为之,追求乙死亡结果的发生(B)丙想枪杀丁,但只能于晚上趁丁返家途中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

7、较远,丙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打死丁没有把握,但又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希望能打死丁,并在这种心理态度下实施了射击行为(C)某甲在林中打猎时,发现一个酣睡的猎物,同时又发现在猎物附近有一个孩子在玩耍,根据自己的枪法和离猎物的距离,甲明知若开枪不一定能打中猎物,也可能打中小孩。但甲打猎心切,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又看到周围无其他人,遂放任可能打死小孩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向猎物开枪,结果子弹打偏,打死了附近的小孩(D)甲临时起意,不计后果,捅乙一刀即扬长而去,致乙死亡12 甲女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其嫂乙,某日,乙生病,甲女假意对乙关心,为其煮面条吃,趁机在面条中撒入毒药,乙怀疑面中有毒,遂

8、将该面条给前去玩耍的邻居的小孩丙食用。丙食用后中毒,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构成故意杀人罪13 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的是:( )(A)假想的犯罪(B)假想的不犯罪(C)对自己的行为在罪名上的误解(D)对自己的行为在刑罚轻重上的误解民事法律行为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行贿与受贿犯罪并非必须一一对应,如

9、在索贿的场合,国家工作人员只要实施索贿行为得到了财物,就可构成受贿罪,而行贿人只有在实际上获取了不正当利益时,才可构成行贿罪;虽然“聚众”是指聚集三人以上,但并不表明聚众犯罪就一定是共同犯罪;教唆行为也包括煽动行为,而煽动型犯罪又是独立于被煽动者的犯罪的,不以共犯论处;并非所有的帮助行为都以从犯论处,如组织卖淫犯罪的帮助行为协助组织卖淫行为属于独立罪名,协助者不以从犯论。【知识模块】 刑法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A,C 是危险犯,B,D 是举动犯,都不是结果犯。【知识模块】 刑法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没有盗窃他人财物的故意,但其提前下

10、车,并将提包拿走,因而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的侵占故意,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甲的行为成立侵占罪。【知识模块】 刑法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刑事责任能力和行为人的年龄并不完全对应,还要考虑行为人的精神状态。【知识模块】 刑法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这四种犯罪都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知识模块】 刑法6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发病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甲意图杀张某却烧死李某的情形,属于刑法理论上的对象认识错误。因为张某与李某都体现人

11、的生命权,因而不影响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而且误把体现相同社会关系的 A 对象当作 B 对象加以侵害,并不改变行为人的罪过形式。甲对张某之死所持的罪过是直接故意,因此,对李某之死所持的罪过也是直接故意。【知识模块】 刑法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238 条的规定,乙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并致使他人死亡构成非法拘禁罪。若要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必须使用暴力,B 选项显然不具有这一条件。根据刑法第 289 条的规定,聚众“打砸抢”中,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只对首要分子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而丁仅仅是参与毁坏财物,不是首要分子,因此不需负刑事责任。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且属致

12、人重伤的情形,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B 项不是国家工作人员,CD 项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知识模块】 刑法1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在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的场合,认识错误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至于究竟砍死的是甲还是丙,在法律上作同一评价,不影响乙某的直接故意的主观罪过的存在。【知识模块】 刑法1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间接故意在实践中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情况表现出来:一是行为人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三是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本题中,AB 项均属直接故意的范畴, CD 项属于间接故意。【知识模块】 刑法1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知识模块】 刑法1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是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知识模块】 刑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