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营气为(A)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2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易外感邪气(B)热性病变(C)血虚证(D)无汗、多汗、自汗3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A)生化血液(B)防御外邪(C)温养全身(D)调控腠理4 宗气的充盈与下列哪些有关(A)肺的功能(B)脾的功能(C)饮食营养(D)以上均是5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A)行呼吸(B)行血气(C)资先天(D)温分肉6 下列哪项是宗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血行瘀滞(B)虚
2、里搏动的异常(C)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D)以上均是7 元气是(A)先天之精命门处化生,水谷之精滋养补充(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8 下列哪项的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A)卫气(B)元气(C)宗气(D)营气9 脏腑之气的功能中属阴的部分是(A)温煦、推动、兴奋(B)凉润、宁静、抑制(C)构成脏腑的基本物质(D)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10 中暑大汗后乏力是因(A)“气随津脱 ”(B) “津随液脱”(C) “气随血脱”(D)“气血两虚 ”11 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是(A)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B)气的运行郁滞
3、不畅,血行障碍(C)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D)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12 下列哪项属于气和血的关系失调(A)气血不荣经脉(B)气随血脱(C)气血两虚(D)以上均是13 下列哪项不是血瘀的形成因素(A)阴虚(B)血热(C)瘀血(D)痰浊14 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的临床表现(A)皮肤干燥,毛发枯槁(B)手足麻木,运动无力,肢节屈伸不利(C)心悸怔忡,多梦失眠,健忘,甚则痴呆(D)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15 下列哪项不会因气不摄血导致(A)咯血(B)吐血(C)衄血(D)发斑16 患者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
4、,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A)五磨饮子(B)丹栀逍遥散(C)龙胆泻肝汤(D)柴胡疏肝散17 患者外伤后胁肋疼痛难忍,痛处固定而拒按,脉弦。治宜选用(A)膈下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桃核承气汤(D)血府逐瘀汤18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哪个为主(A)湿邪(B)疫毒(C)瘀血(D)气滞19 患者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治宜选用(A)茵陈五苓散(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大柴胡汤(D)茵陈蒿汤20 急黄的治疗方法是(A)疏
5、肝泄热,利胆退黄(B)清热解毒,凉血安神(C)清热解毒,利湿化浊(D)清热解毒,凉营开窍21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治宜选用(A)硝石矾石散(B)茵陈术附汤(C)黄芪建中汤(D)茵陈五苓散22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该证属于黄疸之哪种类型(A)热重于湿证(B)湿重于热证(C)湿热并重证(D)急黄23 患者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等。其诊断是下列哪种病证(A)疝气(B)胁痛(C)聚证
6、(D)积证24 患者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治宜选用(A)八珍汤合化积丸(B)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C)鳖甲煎丸(D)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25 患者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治宜选用(A)中满分消丸(B)实脾饮(C)滋水清肝饮(D)木香顺气丸26 偏头痛的病机多是(A)肾虚精髓不足(B)肝经风热上扰(C)气血亏虚,不荣于脑(D)瘀血阻滞脑络27 患者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滑精,舌
7、红少苔,脉细无力。其证属(A)肝阳头痛(B)血虚头痛(C)瘀血头痛(D)肾虚头痛28 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下列哪些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A)心、肝、肾(B)心、脾、肾(C)心、肝、脾(D)肝、脾、肾29 眩晕一证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下列那些脏腑相关(A)心、脾、肾(B)肝、脾、肾(C)心、肝、肾(D)心、肝、脾30 患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治当选用(A)肾气丸(B)大补元煎(C)左归丸(D)右归丸31 患者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
8、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治当选用(A)羚角钩藤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真方白丸子(D)天麻钩藤饮32 在五输穴中,所注为(A)井(B)荥(C)输(D)经33 五输穴中主“ 逆气而泄 ”的为(A)井(B)荥(C)输(D)合34 俞募穴分布在(A)胸腹部(B)背腰部(C)背部(D)躯干部腹部35 八脉交会穴中与冲脉脉气相通的是(A)内关(B)外关(C)公孔(D)足临36 八会穴中,腑会(A)膻中(B)中脘(C)章门(D)太渊37 “合治内府 ”载于(A)灵枢.根结(B) 灵枢.经脉(C) 灵枢.本输(D)灵枢.邪气脏腑病形38 郄穴除哪项外,都分
9、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A)梁门(B)梁丘(C)外丘(D)交信39 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A)腕踝关节附近(B)腕踝关节以下(C)腕踝关节以上(D)肘膝关节附近40 三焦腑之募穴为(A)石门(B)章门(C)梁门(D)关门41 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的补泻手法的是(A)难经.六十九难(B) 难经.六十八难(C) 难经.六十七难(D)难经.三十九难42 面瘫局部选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体现的选穴规律是(A)近部选(B)远部选穴(C)对证选穴(D)对症选穴43 体现“治病求本 ”的选穴规律是(A)近部选穴(B)远部选穴(C)对证选穴(D)对症选穴44 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所
10、体现的选穴规律是(A)近部选(B)远部选穴(C)对证选穴(D)对症选穴44 A气机不畅B气逆C气闭D气脱45 大汗、目闭口开多见于46 怒则46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生气D津能载气47 久吐久下病人的治疗中加补气药的生理基础是48 “治痰先治气 ”是因48 A肠道泌别B肺的宣发C脾胃运化D肾的蒸化49 水肿病人的病机之一“胃之关,关门不利” ,指的是50 津液若雾露之溉与哪个脏腑关系密切50 A肠道泌别B肺的宣发C脾胃运化D肾的蒸化51 张景岳认为肿胀的标是哪个脏腑功能的失常52 “利小便,实大便 ”是哪个脏腑出现问题时的治法52 A补中益气,升举清阳B补脾益气,和胃化湿C补脾益肾,益气
11、和营D补益气血,调养心脾53 眩晕动则加剧,唇甲不华,心悸少寐,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者,治法宜选54 时时眩晕,面白神疲,大便塘薄,小腹坠胀,舌质淡,脉细弱者,治法宜选54 A芳香化浊,辟秽理气B益气养血,扶正祛邪C软坚散结,祛瘀化痰D和解祛邪,调和营卫55 劳疟的治法是56 疟母的治法是56 A天麻钩藤饮B四逆散C通窍活血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57 治疗头痛之肝阳上亢证,应首选58 治疗眩晕之肝阳上亢证,应首选58 A化痰通络,凉营开窍B平肝息风,化痰通络C息风清火,豁痰开窍D通腑泄热,化痰祛瘀59 中风中经络的治法是60 中风中脏腑阳闭的治法是60 A柴胡疏肝散B龙胆泻肝汤C复元活血汤D一
12、贯煎61 肝络失养之胁痛的代表方是62 瘀血阻络之胁痛的代表方是62 A井穴B荥穴C输穴D经穴63 主体重节痛的是64 主喘咳寒热的是64 A昏迷,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B中风出现小便潴留时,先针刺中极、水道、秩边,急利小便C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治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D体虚感冒,选择补足三里、关元,泻合谷、风池、列缺65 体现“缓则治本 ”治疗原则的选项是66 体现“标本同治 ”治疗原则的选项是66 A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B治妇人病时多考虑调理冲脉、任脉等C寒冷地区,多用温灸,应用壮数较多D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应在春季之前进行治疗67 体现“因时制宜 ”治疗
13、原则的选项是68 体现“因地制宜 ”治疗原则的选项是68 A近部选穴B远部选穴C对证选穴D对症选穴69 下牙痛选大肠经的合谷穴,体现的选穴规律是70 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体现的选穴规律是71 与气的生成相关的脏腑为(A)脾胃(B)肺(C)肾(D)心72 下列对于宗气的描述中,正确的为(A)分布于壇中、气街、丹田(B)水谷之气和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C)温养全身(D)与语音、呼吸、血液的运行相关73 下列对于卫气的描述中,错误的为(A)能够调节腠理关闭(B)行于脉中(C)散布于全身(D)来于肺呼吸的自然界清气74 对于津的描述正确的是(A)起濡养作用(B)布散于骨节、脏腑(C)流动性
14、较大(D)充养血脉75 对于津液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滋润(B)化血(C)濡养(D)载气76 在目内眦相交接的两条经脉是(A)手太阳小肠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少阳三焦经77 下列关于奇经八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冲脉为十二经之海(B)阳蹁,阴蹁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C)阴维脉的作用为维系诸阴经,阳维脉维系诸阳经(D)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78 关于经别的论述,正确的是(A)循行于胸、腹及头部(B)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C) “离、合、出、人” 的循行特点(D)共十五条,加脾之大络功十六条79 下列对于“ 风为百
15、病之长 ”理解正确的是(A)常兼他邪合而伤人(B)致病最多(C)致病迅速,变幻无常(D)无孔不入,可遍及全身80 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A)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深部的联系(B)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C)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D)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81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A)足阳明经(B)足少阴经(C)足太阴经(D)任脉82 脏腑中有“ 大络” 的是(A)鹏(B)胃(C)肺(D)肝83 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A)足阳明经(B)足太阳经(C)手太阳经(D)手少阳经84 到达目内眦的经脉有(A)阳跷脉(B)膀胱经(C)肝经(D)阴跷脉85 环绕口唇的经脉有(A)任脉(B)胃
16、经(C)冲脉(D)大肠经86 下列选项中,符合眩晕病因的有(A)情志不遂(B)年高肾亏(C)病后体虚(D)跌扑损伤,瘀血内阻87 聚汪与积证之鉴别要点在于(A)胀痛有无固定部位(B)结块是否固定不移(C)有无脘肋不适(D)有无腹痛88 胁痛的治疗方法有(A)温经散寒(B)祛瘀通络(C)清热利湿(D)养阴柔肝89 导致黄疸病阳黄证转化为阴黄证的因素有(A)久嗜生冷(B)感受寒湿之邪(C)湿邪阻遏阳气(D)过服苦寒之药90 鼓胀的病因是(A)酒食不节(B)情志刺激(C)外感六淫(D)黄疸久治不愈91 胁痛的病理因素有(A)阴虚(B)血瘀(C)湿热(D)气滞92 胁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A)气滞(B)
17、血瘀(C)湿热(D)寒湿93 下列方剂可以用来治疗疟疾的有(A)何人饮(B)鳖甲煎丸(C)清瘴汤(D)加味不换金正气散94 患者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选方(A)消瘰丸(B)栀子清肝汤(C)四海舒郁丸(D)海藻玉壶汤95 患者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淡红,脉沉细。治宜选方(A)地黄饮子(B)左归丸(C)右归丸(D)八珍汤96 以下各选项体现“ 菀陈则除之 ”补泻手法的是(A)闪挫扭伤、丹毒等,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B)病情较重者
18、,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C)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D)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97 下列各选项中体现“ 因时制宜 ”的是(A)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B)按照子午流注针法针刺(C)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应在春季之前进行治疗(D)乳腺增生症患者在经前乳房胀痛较重,治疗也应在经前 1 周开始98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上下配穴法” 的是(A)胃脘痛取内关,足三里(B)左侧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C)阴挺取百会,三阴交(D)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取曲池,太溪99 以下腧穴五行属“ 金” 的是(A)至阴(B)间使(C)少泽(D)少府100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郄穴的是(
19、A)阳交(B)跗阳(C)金门(D)水泉101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募穴的是(A)巨阙(B)命门(C)章门(D)期门102 常用的配穴方法是(A)本经配穴法(B)表里经配穴法(C)同名经配穴法(D)前后配穴法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营气为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达全身,作用为:化血液、营养全身。【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
20、,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但若卫气在局部运动受阻,郁积不散则可出现阳盛的热性病变。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卫气的这一调控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卫气虚弱,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
21、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循行都有推动作用,因而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和活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及脉搏强弱节律等,都与宗气盛衰有关。【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22、 B【试题解析】 元气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生理作用,与肾气的功能类同。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元气不足则易于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及末老先衰的病理改变。【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结合事物的阴阳属性来理解。【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津能载气,血脉之外,气必须依赖津液的载托。例如,中暑大汗后乏力是因“气随津脱”。【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指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23、】 D【试题解析】 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指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个方面。【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滞、寒凝、血热、气虚、痰浊等,均可形成血瘀。同时,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原因。【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血虚是指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因失血过多或化源不足。表现为面色淡白,唇、舌、爪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槁,手足麻木,运动无力,肢节屈伸不利或出现心悸怔忡,多梦失眠,健忘,甚则痴呆
24、。【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不摄血的概念是,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胁痛之肝郁气滞证。其病机为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治宜疏肝理气。其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故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胁痛之瘀血阻络证。其病机为瘀血停滞,肝络痹阻。治宜祛瘀通络。代表方为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
25、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疸的形成,关键是湿邪为患。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阳黄之胆腑郁热证。其病机为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治宜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其代表方为大柴胡汤加减。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黄疸之疫毒炽盛证即急黄。其病机为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故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
26、于阴黄之寒湿阻遏证。其病机为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治宜温中化湿,健脾和胃。其代表方为茵陈术附汤。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热重于湿证表现为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農,腹部胀闷,口:f 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湿重于热证表现为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急黄表现为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故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分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本题所述病证为聚证之肝气郁结证。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积证之正虚瘀结证。其病机为癥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治宜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其代表方为八珍汤合化积丸。故 A 为正确选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