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62.50KB ,
资源ID:86722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672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祛暑剂)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祛暑剂)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祛暑剂)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 )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A)忧(B)思(C)悲(D)恐2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正气不足(B)正邪斗争(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阴阳失调3 下列关于湿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C)湿为阴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D)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胸闷、脘痞、二便不爽4 下列哪项不是暑邪的致病特点(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性升散,耗气伤津(C)暑多夹湿(D)暑热易生风动血5 七情首先影响(A)肝气(B)心神(C)脾气(D)肺津6 头胀头痛、

2、甚则呕血、昏厥,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7 心神耗伤,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8 “惊则气乱 ”,则(A)精神萎靡,气短乏力(B)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C)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D)心悸,惊恐不安9 惊惧过度,使肾气不固,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10 过度忧伤,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11 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

3、)恐则气下12 提出“六气病源 ”说,谓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A)张仲景(B)葛洪(C)巢元方(D)医和13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不内外因” 为(A)六淫(B)七情(C)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D)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14 提出病因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的是(A)张仲景(B) 黄帝内经(C)巢元方(D)陈无择15 张仲景的发病途径分类法为(A)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B)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C) (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情,(3)

4、不内外因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D)以上均不是16 内经中阴阳分类法,生于阳(A)得之风雨寒暑(B)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C)得之七情(D)得之阴阳喜怒17 内经中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A)脏(B)腑(C)上(D)下18 以“辛温复辛凉法 ”为其配伍特点的方剂是(A)清络饮(B)六一散(C)新加香薷散(D)香薷散19 夏季,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而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治疗常用(A)新加香薷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清暑益气汤20 夏季,恶寒发热,身重头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者,治疗常用(A)新加香薷散(B)香薷散(C)清络饮(D)

5、清暑益气汤21 清暑益气汤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22 清络饮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23 新加香薷散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24 香薷散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素问宣明论方25 六一散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素问宣明论方26 夏季,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治疗常用(A)新加香薷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清暑益气汤27 王氏

6、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与李氏脾胃论清暑益气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西瓜翠衣(B)黄芪(C)白术(D)麦冬28 清络饮的功用是(A)祛暑清热(B)祛暑解表,清热化湿(C)祛暑解表,化湿和叶(D)清暑解热,化气利湿29 六一散中,生甘草与滑石的用量比例为(A)6:1(B) 1:6(C) 1:1(D)1:230 清暑利湿的著名方剂是(A)香薷散(B)新加香薷散(C)清络饮(D)六一散31 使用祛暑剂时,最常配伍(A)清热之品(B)化痰之品(C)祛湿之品(D)益气之品31 A医和B葛洪C巢元方D陈无择32 提出“六气病源 ”说,谓 “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33 首次提出具

7、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是33 A医和B葛洪C陈无择D张仲景34 提出“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的是35 提出“外所因为六淫,内所因为七情,不内外因为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 的是35 A热B寒C风D火36 头痛、项强、鼻塞、咽痒、咳嗽的病邪是37 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是邪37 A热B寒C风D燥38 能让人一身尽痛、关节疼痛剧烈的病邪是39 能让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的病邪是39 A六一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新加香薷散40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方剂是41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的方剂

8、是41 A清络饮B新加香薷散C六一散D清暑益气汤42 祛暑清热的代表方剂是43 祛暑利湿的代表方剂是44 下列属于疫病发生的原因是(A)四时不正之气(B)情志因素(C)社会混乱(D)湿雾瘴气45 火与热的主要区别是(A)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B)火为内生,热为外受(C)火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其性炎上,热多泛及全身(D)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46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下列正确的是(A)外感性(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47 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有(A)头痛汗出(B)皮肤瘙痒(C)身重而痛(D)肢体麻木48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炎热(B)风为百病之长(C)

9、为阳邪,伤经耗气(D)为阳邪,易袭阳位49 下列属于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阴邪,易伤阳气(B)为阴邪,其性凝滞(C)为阴邪,其性收引(D)为阴邪,其性重浊50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湿性重浊(B)湿性凝滞(C)湿性黏滞(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1 火(热) 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为阳邪,其性燔灼趋(B)易扰心神(C)易伤津耗气(D)易生风动血致疮痈52 下列属于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升散(B)耗气伤津(C)为阳邪,善行而数变(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53 下列属于燥邪致病的临床表现的是(A)面色苍白(B)口鼻干涩(C)痰多不易咳出(D)痰中带血54 下列病因中

10、,能致汗出的病邪为(A)风(B)寒(C)暑(D)燥55 下列属于属与热共见的表现为(A)耗气(B)热象(C)疮疡(D)伤津56 下列哪项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病情危重(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57 下列哪些是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A)湿雾瘴气(B)食物污染(C)疫毒痢(D)社会动荡不安58 痰饮的,病理属性是(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59 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有(A)呕吐清稀涎水(B)胸膈胀闷,气喘息涌,不能平卧(C)胃中振水音(D)肠鸣漉漉60 新加香薷散与香薷散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香薷(B)连翘(C)厚朴(D)白扁豆61 下列祛暑剂中,出自黄帝素问宣

11、明论方的是(A)清络饮(B)六一散(C)清暑益气汤(D)桂苓甘露散62 清暑益气汤中君药是(A)西瓜翠衣(B)麦门冬(C)荷梗(D)西洋参63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络饮药物组成的是(A)鲜扁豆花(B)鲜银花(C)鲜竹叶心(D)丝瓜皮64 清络饮的君药是(A)鲜扁豆花(B)鲜银花(C)鲜竹叶心(D)丝瓜皮65 下列选项中,主治“ 暑湿证 ”的是(A)香薷散(B)六一散(C)桂苓甘露散(D)清暑益气汤66 六一散证的临床表现可以见到(A)热(B)渴(C)泄(D)淋67 下列选项,属于“ 祛暑剂 ”分类内容的是(A)祛暑利湿(B)祛暑解表(C)祛暑清热(D)清暑益气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祛暑剂)模拟试卷

12、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素问.举痛论原文。【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为寒邪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为火邪的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13、 B【试题解析】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2)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一一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一一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5)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6)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C【知

14、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情。(3)不内外因 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15、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经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1)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2)生于阴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部分类法:脏喜怒不节则伤脏;上风雨则伤上;下清湿则伤下。【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加香薷散:辛温芳香之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以除寒热“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又佐以辛温之厚朴,合香薷以化湿除满而解胸闷,去腻苔;鲜扁豆花、银花、连翘之辛凉芳香,取其清透上焦气分之暑热,以除热解渴。即,本方之配伍是辛温与辛凉合用,使邪从外走,即原书所说“辛温

16、复辛凉法”。而香薷散只含有辛温之香薷和厚朴,以及甘平之白扁豆。【知识模块】 方剂学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夏季,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暑温初起,复感于寒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新加香薷散香薷、鲜扁豆花、厚朴、金银花、连翘。【知识模块】 方剂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恶寒发热,身重头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者一阴暑(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香薷散香薷、厚朴,白扁豆。【知识模块】 方剂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清暑益气汤一王士雄温热经纬与李东垣脾胃论。【知识模块】 方剂学22 【正确

17、答案】 A【试题解析】 温病条辨吴瑭。【知识模块】 方剂学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方剂学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方剂学2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方剂学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夏季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为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西洋参、麦门冬、石斛、粳米、甘草、西瓜翠衣、荷梗、黄连、知母、竹叶。新加香薷散暑温初起,复感于寒祛暑解表,清热化湿;香薷散阴暑(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清络饮祛暑清热暑伤肺经气

18、分轻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炒曲、橘皮、白术、麦门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一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证。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西洋参、麦门冬、石斛、粳米、甘草、西瓜翠衣、荷梗、黄连、知母、竹叶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津两伤证。二者虽然同名且都具有清暑益气的作用,但是,王氏清暑益气汤于清暑益气之外,重在养阴生津,宜于暑热伤津耗气之证;相比较而言,李氏清暑益气汤清暑生津之力梢逊,而是侧重于健脾燥湿,用治元气本虚,伤于暑湿之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功用:祛暑清热主治:暑伤肺经气分轻证。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新加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一一香薷散;清暑解热,化气利湿桂苓甘露散暑湿证(重证) 。【知识模块】 方剂学2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方剂学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六一散(滑石、生甘草)清暑利湿,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药性平和,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小伤阴,是清暑利湿的著名方剂。香薷散和新加香薷散均为祛暑解表,清络饮祛暑清热。【知识模块】 方剂学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暑病挟湿最为常见,故使用祛暑剂时,每多配伍祛湿之晶,是为常法,但亦应注意其主

20、次轻重。如暑重湿轻则湿易从热化,祛湿之品不宜过于温燥,以免燥灼津液;如湿重暑轻,则暑为湿遏,祛暑又不宜过用甘寒,以免阴柔碍湿。【知识模块】 方剂学【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记忆题。六气病源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也要记忆温病各大家的学术特点和成就。【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记忆题。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陈无择的观点更符合现在的情况重视情绪、饮食致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2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体现为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的特点。风邪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移不定且发病迅速,变幻无常。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常兼他邪合而伤人。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特点。风邪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移不定且发病迅速,变幻无常。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滓液,所以易

22、导致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其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方剂学4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方剂学4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一一主治: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新加香薷散香薷、厚朴、鲜扁豆花、金银花、连翘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六一散滑石、甘草清暑利湿一暑湿证;清络饮祛暑清热暑伤肺经气分轻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知识模块】 方剂学4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方剂学43 【正确答案】 C【

23、试题解析】 清暑益气汤是清暑益气的代表方剂;清络饮一一祛暑清热代表方剂;新加香薷散祛暑解表代表方剂;六一散祛暑利湿代表方剂。【知识模块】 方剂学4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疫病发生的病因。疫病的产生有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气候因素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地震等。二是环境因素水源、空气污染,食物污染、饮食不当。三是预防措施不当对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与积极有效的治疗的患者,预防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不当。四是社会因素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所以此题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

24、查的是火邪与热邪致病特点的不同。二者的相同点是:二者的本质都是阳邪,致病基本相同。但是区别是: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热属阳,其性弥漫,临床多全身弥漫发热征象;火属阴,其行结聚,临床多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并且临床上对二者的治法是不一样的。火翼宣散,热宜清之。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一般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而传染性则是疠气的致病特点,故 ABD 正确。【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

25、腠理开泄头痛汗出;风邪郁于肌肤,则皮肤瘙痒;风邪袭于肌腠,筋脉不利则肢体麻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阳邪,其性开泄。【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为阴邪,其性重浊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凝滞是寒邪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火(热) 邪的

26、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阳邪,其性燔灼趋;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故 ABCD 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暑邪的致病特点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3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燥邪致病特点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临床可见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风性开泄,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临床可见汗出、恶风等;寒邪

27、袭表,阻遏卫阳,临床可见恶寒、无汗;暑性升散,易致;皮肤腠理开泄而汗出;燥性收敛,侵犯人体,伤津耗气,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官窍干燥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暑与火相类,其致病均为热象显著,耗气伤津,但暑易挟湿,而火易生风动血,发为肿疡。【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疠气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外感性、季节性、相兼性则是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

28、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故 ABCD 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痰饮的形成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肺、脾、肾、肝、三焦、膀胱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聚而生成水湿痰饮,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阴盛。【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饮证流动性大,可留积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痰饮(狭义)是指饮留肠胃以呕吐清稀涎水,脘痞腹胀,胃中振水音,肠鸣漉漉,大便泄泻等为主要症状。【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0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新加香薷

29、饮香薷散去扁豆,加银花、连翘、鲜扁豆花而成。【知识模块】 方剂学6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清络饮温病条辨,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知识模块】 方剂学6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其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两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知识模块】 方剂学6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鲜荷叶边、鲜银花、丝瓜皮、西瓜翠农、鲜扁豆花、鲜竹叶心功用:祛暑清热主治:暑伤肺经气分轻证。【知识模

30、块】 方剂学6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清络饮功用:祛暑清热主治:暑伤肺经气分轻证。其中鲜银花辛凉芳香,清解暑热;鲜扁豆花芳香清散,解暑化湿,共为君药。丝瓜络清肺透络,再配以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解渴;共为臣药。暑气通心,故用鲜竹叶心清心而利水,再配以鲜荷叶用边者,取其祛暑清热之中而有舒散之意;共为佐使药。【知识模块】 方剂学6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六一散和桂苓甘露散均可用于暑湿证的治疗,但是,六一散只有 2味药,药力单薄,宜于暑湿轻证,桂苓甘露散足在六一散基础上合五苓散(祛湿剂),再加石膏、寒水石而成,清暑利湿之力较大,宜于暑湿俱盛,证情较重者。香薷散阴暑;清暑益

31、气汤暑热气津两伤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6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六一散(滑石、生甘草)清暑利湿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其中,滑石甘淡性寒,体滑质重,既可清解暑热,以治暑热烦渴,又可通利水道,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泄,以除暑湿所致的小便不利及泄泻。生甘草甘平偏凉,能清热泻火,益气和中,与滑石相伍,一可甘寒生津,使利小便而津液不伤;二可防滑石之寒滑重坠以伐胃,为臣药。二药合用,清暑利湿,能使二三焦暑湿之邪从下焦渗泄,则热、渴、淋、泻诸症可愈。【知识模块】 方剂学6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祛暑剂祛暑解表代表:新加香薷散;祛暑清热一代表:清络饮;祛暑利湿一代表:六一散;清暑益气一一代表:清暑益气汤。【知识模块】 方剂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