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0 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霍乱D食物中毒E伤寒下列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是:1 男性,16 岁。发热伴腹泻 2 天,大便每日 20 余次,量少,有黏冻及脓血,伴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感。2 男性,31 岁。持续发热 7 天,伴腹泻、腹胀,右下腹不适,大便日 56 次,稀便。体检:体温 40,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脾肋下 2cm。2 A肺炎B肝脓肿C肠出血D低血容量休克E中毒性休克下列传染病的主要并发症状是:3 阿米巴痢疾4 麻疹5 霍乱与副霍乱6 暴发型菌痢6 患者,男性,12 岁,因腹痛、脓血便 2 个月来诊。患者 2 个多月前从农村回到城
2、市后突然发热达 38,无寒战,同时有腹痛、腹泻,大便每日 10 余次,为少量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曾到附近医院化验大便有多数白细胞,口服几次庆大霉素和黄连素好转,以后虽间断服用黄连素,但仍有黏液性便,左下腹不适,自觉日渐乏力遂来诊。病后进食减少,体重似略有下降,具体未测,小便正常,睡眠尚可。既往体健,无慢性腹泻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检体:T 372 ,P 86次分,R 20 次分,Bp 12080 mmHg,无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咽(一) ,心肺( 一) ,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触及,腹水征(一),肠鸣音稍活跃,下肢不肿。7 该
3、患者急诊应做下列哪些检查(A)血常规(B)尿常规(C)电解质(D)肝、肾功能(E)大便常规8 化验结果:血 Hb129gL,WBC11410 9L , N78,L22 ,Plt21010 9/L,大便常规为黏液脓性便,WBC2030 个Hp,偶见成堆脓球,RBC35 个Hp。主要应该与那些疾病做鉴别诊断(A)霍乱(B)溃疡性结肠炎(C)直肠结肠癌(D)阿米巴痢疾(E)克隆病9 进一步做哪些检查(A)大便致病菌培养+药敏试验(B)腹部平片(C)肠镜检查(D)肛门指诊(E)腹部 B 超10 可以应用下列哪些药物进行治疗(A)环丙沙星注射液(B)青霉素(C)思密达(D)头孢哌酮钠(E)腹部 B 超1
4、1 痢疾志贺菌致病机理包括(A)易发生菌血症但极少发生败血症(B)释放内毒素引起毒血症状(C)释放外毒素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D)细菌侵入肠黏膜下淋巴组织致病(E)主要肠道病变在结肠,严重时可累及回肠下段12 肠阿米巴的发病机制为(A)吞噬作用(B)接触溶解作用(C)细胞毒素作用(D)细菌作用(E)免疫抑制与逃避13 对中毒型菌痢需要立即采取的抢救措施为(A)环丙沙星静脉滴注(B)物理降温(C)休克型应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D)山莨菪碱解除微血管痉挛(E)有脑水肿的给予脱水剂14 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类型有(A)河水型(B)丘陵地型(C)洪水型(D)稻田型(E)雨水型15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
5、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源主要是鼠及猪(B)带菌尿液污染水和土壤,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人体(C)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各型交叉免疫力(D)钩端螺旋体多价菌苗接种可保护易感者(E)流行季节在 79 月份16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B)临床类型与病原体型别无关(C)病人及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D)临床表现轻重主要取决于人体免疫状态(E)在国内肺出血型是主要死亡原因17 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病(A)后发热(B)肾小球肾炎(C)葡萄膜炎(D)反应性脑膜炎(E)闭塞性动脉炎18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是(A)寒战,发热,呕血(B)肝明显肿大、质
6、硬伴结节,腹水,AFP 增高(C)肝脾大,腹水(D)剧烈呕吐后呕血(E)上腹痛,反酸,烧心19 对钩端螺旋体病预防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是(A)圈猪积肥,加强犬的管理(B)灭田鼠(C)改造疫源地,防止洪水泛滥(D)预防接种多价菌苗(E)做好个人防护20 钩体病在病程缓解第 34 日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一后发热是因为(A)复燃(B)复发(C)先后二批病原体侵入(D)青霉素治疗后反应(E)迟发型变态反应21 女性,26 岁,养猪厂工人,因发热全身酸痛 5 天,于 7 月 22 日入院,T40 ,眼结合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有压痛,腓肠肌轻压痛,肝肋下可及轻叩痛,双肾区有叩击痛,尿蛋白(+),每高倍
7、视野有 RBC 23 个,WBC 12 个,诊断应首先考虑(A)钩端螺旋体病(B)流行性出血热(C)斑疹伤寒(D)伤寒(E)病毒性肝炎22 男性,40 岁,农民。突然畏寒发热 4 天伴头痛,全身肌肉痛,以腓肠肌痛为著,于 8 月中旬来诊。按“ 感冒 ”治疗,未见好转,3 天后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巩膜黄染入院。体检:体温 394,巩膜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 2em,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化验:WBC25210 9L,N0 80(80),血小板 25109L,尿蛋白(+),尿红细胞 2030HP ,血清总胆红素 532molL ,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钩体病(B)流行性出血热(C)急性黄疸型
8、肝炎(D)慢性肾炎急性发作(E)急性肾小球肾炎23 男性,35 岁干部。因洪水暴发下乡救灾,1 周后回市,第 5 天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随后尿少,尿黄,鼻出血住院。体检:体温 396,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 2 指,有压痛,脾未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验:总胆红素214molL,ALT200U , HBsAg(+),尿蛋白(+) ,尿 RBC 满视野,肥达反应“O”1:40。“H”1:320,血清凝溶试验 1:400,病人的诊断是(A)亚急性重症肝炎(B)急性重症肝炎(C)伤寒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D)钩体病黄疸出血型(E)流行性出血热24 患者,男,45 岁,发现慢性血吸虫病 10 年,近来体
9、检发现肝肋下 15cm,剑突下 4 指,脾达脐平,日本血吸虫血清循环抗体(+),肝功能ALT100UL,无黄疸。对病原体最有效的治疗为(A)护肝治疗(B)切脾手术治疗(C)护肝治疗后吡喹酮治疗(D)激素治疗(E)呋喃丙胺治疗24 男性,26 岁,农民,5 天来发热、畏寒,1 天来头痛、呕吐 2 次,于 8 月 15 入院,T 396,球结膜充血,颈有抵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腓肠肌有压痛,尿蛋白(+)。25 诊断应考虑(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出血热(D)钩端螺旋体病(E)急性肾炎26 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为(A)肾功能检查(B)钩体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C)做脑
10、脊液细菌培养(D)出血热病毒抗体(E)乙脑 IgM 抗体27 治疗应首选的药为(A)四环素(B)链霉素(C)复方新诺明(D)氯霉素(E)青霉素27 男性,26 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 3 天就诊。体检:体温 386,睑结膜充血,心率 90 次min,两肺 (一),按“ 上感”治疗,3 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化验:WBC21610 9LN0 90(90),血清凝集溶解试验效价 1:400,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28 本例临床类型是(A)脑膜炎型(B)肺出血型(C)黄疸出血型(D)流感伤寒型(E)肾功能衰竭型29 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A)长期发热、皮肤黄染(B)发热、头痛
11、、鼻塞、咳嗽(C)发热、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肿大(D)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瘀点(E)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疼痛30 当用青霉素 800000U 及链霉素 05g 肌注后 30 分钟,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 1148kPa(8660mmHg),此时诊断和处理是(A)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 300 nag 静脉滴注(B)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症状,继续用青霉素治疗(C)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D)为青霉素治疗有效证据,钩端螺旋体被杀灭,继续使用(E)链霉素过敏反应,即刻停用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 【正确答案】 A【
12、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7 【正确答案】 A,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8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9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0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1 【正确答案】 B,C,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2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3 【正确答案】 B,C,
13、D,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4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CDE 是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类型。【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夏秋季发病,有发热、全身痛、结膜充血、淋巴结、腓肠肌压痛及肾损害。【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病人
14、因洪水暴发下乡救灾后发病,表明发病是在夏季,通常为79 月份,并有疫水接触史。病人是城市人,对传染病比当地人易感。在灾区 1周,回市后第 5 天发病,疾病潜伏期为 512 天。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痛、黄疸、尿少、血尿、鼻出血、淋巴结及肝肿大。总胆红素升高比 ALT 明显,血清凝溶试验 1:400(+),符合典型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诊断。病人潜伏期短,无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可排除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伤寒潜伏期 10 天左右,可以有发热,肝肾功能损害,但本例肥达反应“O”效价正常。“H”效价升高可见于预防接种后,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回忆反应,结合病人有高效价血清凝溶试验,亦可除外伤寒或副伤寒。流行
15、性出血热可以有发热、头痛,出血及少尿,但从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不支持出血热的诊断。【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夏秋季发病,发热,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及脑膜刺激征,应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是钩端螺旋体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青霉素最敏感、价廉。但首次剂量不宜大,以免发生赫氏反应。【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16、】 传染病学2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钩端螺旋体对青霉素十分敏感。在首剂注射青霉素 800 000 U 后,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灭,释放毒素。通常在注射 30 分钟至 4 小时,病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并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此称为赫氏反应,此时处理是立即应用氢化可的松 200300 nag 静脉滴注,并给予镇静、降温及抗休克等治疗。应注意与青、链霉素注射后的过敏反应相鉴别。为减轻或避免赫氏反应,首剂应用青霉素剂量不宜过大,通常以 400 000 U 为宜,每天用 1 200 0001 600 000 U,分 4 次注射。重症病例需加大青霉素剂量时,每日 1 600 0002 400 000 U,分 4 次肌内注射,应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素。【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