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53.50KB ,
资源ID:88234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823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学类试卷]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学类试卷]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

1、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1 奇经八脉的作用为(A)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B)调节十二经脉气血(C)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机能调节(D)主司妇女带下(E)主持妊养胞胎2 冲脉的基本功能(A)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B)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联系(C)主持妊养胞胎(D)促进生殖(E)约束纵行诸经3 体质的构成要素包括(A)形态结构的差异性(B)生理功能的差异性(C)心理特征的差异性(D)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E)发病的倾向性4 督脉的基本功能(A)调节阳经的气血(B)调节阴经的气血(C)主持妊养胞胎(D)促进生殖(E)约束纵行诸经5 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2、(A)冲脉(B)任脉(C)带脉(D)督脉(E)跷脉6 被称为“血海 ”的经脉是(A)冲脉(B)带脉(C)任脉(D)督脉(E)阴维脉7 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少阴肾经(E)足厥阴肝经8 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胸(B)腹(C)头面(D)后背(E)四肢9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A)足少阳胆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大阴脾经10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A)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D)

3、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E)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11 行于腹面正中线的经脉是(A)足大阴脾经(B)手少阴心经(C)足阳明胃经(D)任脉(E)督脉12 体质是指人体的(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身心特性(D)遗传特质(E)形态结构13 决定子代体质因素的先天关键因素(A)父母的体质因素(B)父母的年龄(C)血缘关系近远(D)妊娠因素(E)养胎将息14 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可变性(B)稳定性(C)全面性(D)普遍性(E)复杂性15 功能较协调的体质是(A)偏阳质(B)偏阴质(C)阳虚质(D)阴虚质(E)阴阳平和质16 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A)季节性(B)地区性(

4、C)传染性(D)转化性(E)外感性17 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扰神18 风为百病之长是指(A)风邪致病,常见头身疼痛(B)风邪伤人多患风寒表证(C)风邪致病病情变化多端(D)风为其他邪气致病的先导(E)风邪致病,使腠理疏松而多汗19 湿邪与寒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易黏滞重浊(B)易凝滞收引(C)易于趋下(D)易损伤阳气(E)易阻碍气机20 暑邪伤人可见口渴喜饮,气短乏力是由于(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气,湿热弥漫(C)暑性升散,耗气伤津(D)暑邪挟湿,湿困脾阳(E)暑性炎热,腠理开泄21 六淫邪气中,易伤肺的是(A)风邪(

5、B)燥邪(C)湿邪(D)寒邪(E)火邪22 最易伤人阴位的六淫邪气是(A)风邪(B)暑邪(C)燥邪(D)湿邪(E)寒邪23 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病邪是(A)燥(B)暑(C)火(D)寒(E)风24 最易导致疼痛的病邪是(A)风(B)寒(C)暑(D)火(E)湿25 不属于疠气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特异性强(C)症状相似(D)气候反常(E)发病急骤26 恐则(A)气乱(B)气上(C)气下(D)气消(E)气缓27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肝(B)心(C)脾(D)肺(E)肾28 瘀血的疼痛多为(A)刺痛(B)灼痛(C)隐痛(D)闷痛(E)胀痛29 下列何种表现不是寒邪的致

6、病特点(A)气血运行不畅(B)恶寒(C)心烦(D)筋脉收缩而挛急(E)疼痛30 可引起神昏、痴呆的是(A)痰阻于肺(B)痰阻于心(C)痰火扰心(D)痰迷心窍(E)痰停于胃31 瘀血所致的出血特点为(A)血色浅淡(B)夹有血块(C)血色鲜红(D)血液黏稠(E)流血不止31 A手厥阴心包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少阳胆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32 手太阴肺经下接33 手少阳三焦经下接33 A头面B手足C胸腹D上肢E下肢34 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35 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36 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36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37 具有升腾上炎特性的邪气是38 具有数变特性的邪气是39 具有

7、升散特性的邪气是39 A重浊B干涩C易流行D升散E收引40 湿邪的特性是41 寒邪的特性是42 疫疠邪气的特性是42 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43 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44 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45 易致疮痈的邪气是45 A升散B重浊C凝滞D黏滞E开泄46 风邪的性质47 寒邪的性质48 暑邪的性质48 A怒则气上B悲则气消C喜则气缓D恐则气下E思则气结49 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狂乱、失神妄动为50 二便失禁摄纳不住为50 A气消B气结C气下D气收E气耗51 悲则52 思则53 劳则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汇编 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B,C【

8、试题解析】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联系总任一身之阴经;带脉约束纵行诸脉。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有余时,则蓄藏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由奇经“溢出”及时给予补充。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注意选项 D、E 分别为带脉与任脉的功能,不是奇经八脉整体的功能。【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冲脉的基本功能:一是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贯

9、穿全身,为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二是冲脉起于胞中,又为“血海”,不仅与妇人月经有关,也与孕育机能有关,而选项 C 是伍脉的基本功能之一,选项 E 是带脉的基本功能之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体质的构成要素的掌握: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而选项 D、E 则是体质因素在病理上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督脉的基本功能:一是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故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又称“阳脉之海”。二是督脉循行于脊里,上行入脑

10、,并从脊里分出属肾,故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联系。【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带脉的基本功能:一是约束纵行诸条经脉;二是固护胞胎;三是主司带下。【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贯穿全身,为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称“血海”,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由于脏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因此,十二经脉之阴经与阳经亦有明确的脏腑属络和表里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这样就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

11、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交接;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四肢部的分布规律: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阳明、太阴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少阳、厥阴在中间。足厥阴在内踝上八寸以下在小腿内侧前缘。【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

12、,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他自内而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刘体质内涵的认识。体质反映着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机能活动之差异,是对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禀受母体气血的滋养而不断发育,从而形成人体。父母体内阴阳的偏倾和机能活动的差异(体质),可使子代也有同样的倾向性。【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A【试题

13、解析】 先天禀赋决定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阴阳平和质是机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体质类型。【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和某种性质的转化等方面。传染性是疠气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火邪的致病特点:火为阳邪

14、,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燥邪的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暑邪的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暑多挟湿。火邪与暑邪的共同点是耗气伤津,火、暑、燥三邪的共同点是伤津,因为燥邪只伤津,不耗气。【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寒邪的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湿邪的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

15、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二者共同致病特点是均为阴邪,易伤阳气。【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袭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则可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扰动心神,则见心烦闷乱而不宁。汗出过多,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多伴见气短乏力。【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损伤肺津,影响宣肃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及喘息胸痛等症。【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2 【正确答案】

16、D【试题解析】 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易袭阴位:是指湿性类水,水性就下,且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的阴位。【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会聚于局部组织,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说:“痈疽原是火毒生”。故曰火易致肿疡。【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寒性凝滞而主痛。因为人身气血周流不息全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则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知识模块】 中

17、医基础理论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如恐惧过度,导致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而伤精,可见骨酸痿厥,遗精等症状。知识点为:惊则气乱,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喜则气缓。【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如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心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瘀血致病的疼痛特点: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寒邪的致病特点:寒为阴

18、邪,易伤阳气: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机能减退的寒证,如寒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失于温煦,可见恶寒。寒性凝滞: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阴寒邪盛,阳气受损,温煦推动失职,则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而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寒性收引: “寒则气收 ”,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痰浊为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导致心神活动失常,出现某些神志病证,引起神昏、痴呆。而痰阻于心引起胸痹,痰火扰心可引起狂证,需注意区分。【知识模

19、块】 中医基础理论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瘕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正经流注次序: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循环无端。【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4 【正确答案】 B【知识

20、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交接;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行而数变。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21、中医基础理论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湿邪的重浊特性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沉,四肢酸懒沉重等症。湿邪留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碍,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之“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即感受湿邪,可见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其特性收引。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22、】 中医基础理论4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暑邪是指夏至之后,立秋之前的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所以季节性最明显。而湿邪是长夏居多(夏至到处暑湿气最盛),故言“暑多挟湿”。但湿邪四季均有,唯长夏居多。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会聚于局部组织,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8 【正确答案】 A【

23、试题解析】 考查六淫之邪的特性:暑邪升散,湿性重浊、黏滞,寒邪凝滞,风邪开泄,燥性干涩。【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组题目考查了“七情致病的特点”。情志所伤,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其紊乱。主要的病理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可见气逆作喘,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等。喜则气缓表现为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狂乱、失神妄动等。悲则气消可见精神不振,气短乏力等。恐则气下可见二便失禁,摄纳不住。惊则气乱表现为精神不安,惊慌失措,或遇事犹豫不决等。思则气结表现为食欲减退、脘腹胀满或腹泻便溏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伤病因中七情内伤致病特点的掌握。七情中悲伤致病,损伤肺气,抑制机能则气消:思虑过度,脾气不运,气机郁结;劳累过度,耗损正气。【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