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52.50KB ,
资源ID:88706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870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肢体痿软,麻木微肿,足胫热气上腾,身体困重,胸脘痞闷,溲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A)肺热津伤(B)脾胃虚弱(C)肝肾亏损(D)湿热浸淫(E)阴损及阳2 痿证患者,发热后出现肢休痿软不用,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其证候是(A)肺热津伤(B)脾胃虚弱(C)湿热浸淫(D)肝肾亏损(E)气血不足3 某患者平素体虚,近日劳累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此时治法宜(A)补脾益气,健运升清(B)清热利湿,通利筋脉(C)补益肝肾,滋阴清热(D)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2、(E)以上都不是4 吴某,男,24 岁。病发热已五六日,热略减退,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步履艰难,心烦口渴,咳呛不爽,咽喉干燥,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证属(A)初期肺痈(B)风热犯肺型喘证(C)肺热津伤型痿证(D)虚热型肺痿(E)燥热咳嗽5 A枕中丹 B归脾汤 C六君子汤 D交泰丸 E黄连阿胶汤5 脾虚型多寐首选方为6 劳心过度型健忘首选方为7 A生铁落饮 B当归龙荟丸 C柴胡疏肝散 D丹栀逍遥散 E朱砂安神丸7 狂证属于肝胆火热偏盛者,治疗应8 郁证属于肝郁化火者,治疗应首选9 A二阴煎 B顺气导痰汤 C生铁落饮 D镇肝熄风汤 E养心汤9 癫证痰气郁结证主方10 癫证日久、

3、心脾两虚证主方11 A芳香化蚀,降逆和胃 B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C益气生津,降逆止吐 D暖脾温肾,降逆和胃 E温中健脾,和胃降逆11 脾胃虚寒型呕吐的治法是12 反胃的治法主要是13 A四磨饮 B五磨饮 C黄芪汤 D黄芪建中汤 E六磨汤13 治疗气滞便秘的最佳选方是14 治疗气虚便秘的最佳选方是15 A茵陈蒿汤 B茵陈五苓散 C茵陈术附汤 D鳖甲煎丸 E逍遥散15 治疗阳黄湿重于热,应首选16 治疗阴黄,应首选17 A目睛黄染 B皮肤发黄 C胁肋疼痛 D腹内积块 E腹大胀满17 诊断黄疸的主要依据是18 诊断积聚的主要依据是19 A疏凿饮子 B八正散 C龙胆泻肝汤 D加味二妙散 E薏苡仁汤19

4、 治疗水肿湿热壅盛证,应首选20 治疗湿热浸淫之痿证,应首选21 A清骨散 B八正散 C滋水清肝饮 D知柏地黄丸 E丹栀逍遥散21 治疗血淋虚证,应首选22 治疗内伤发热肝郁证,应首选23 A阴虚肺热咳血 B胃热壅盛吐血 C阴虚火旺尿血 D肝火犯肺咳血 E肾虚不固尿血23 百合固金汤主治24 无比山药丸主治25 A连理汤 B驻车丸 C黄土汤 D归脾汤 E补中益气汤25 治疗脾胃虚寒便血的主方为26 胃脘痛伴呕血,血色紫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细无力,宜选方27 A消渴方 B清燥救肺汤 C桑杏汤 D杏苏散 E沙参麦冬27 治疗肺热津伤之痿证,应首选28 治疗燥热伤肺之咳血,应首选29 A

5、定痫丸 B涤痰汤 C天王补心丹 D河车大造丸 E甘麦大枣汤29 痫证心肾亏虚何方常用30 痫证风痰扰动主方31 痫证痰火内盛证主方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不寐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

6、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2病因病机:(1)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为病因,但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2)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阴阳失交。(3)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3辨证要点:(1)辨脏腑。(2) 辨虚实。4治疗原则: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5分证论治:(1)心火偏亢,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朱砂安神丸。(2)肝郁化火,清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3)痰热内扰,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4)胃气失和,和胃化滞,宁心安神;保和丸。(5)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合

7、黄连阿胶汤。(6)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7)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0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癫病是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少动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2病因病机:情志所伤、痰气郁结、先天遗传所致,以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机逆乱为病机关键。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3临床表现:癫病

8、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喃喃自喜,不知秽洁,不知羞耻为特征。发病一般较慢,部分患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常伴有失眠、纳差、便秘等症状;狂病以动而多怒、兴奋性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常以喧扰不宁,躁妄骂詈,不避亲疏,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至持刀杀人等凶狂之象为主。4鉴别诊断:(1)郁病,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为特征,与癫病表现相似,郁病不发作时千如常人。(2)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可自制,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3)蓄血发狂为瘀热交阻所致,多见于伤寒热病,具有少腹硬满

9、、小便自利、大便黑亮如漆等特征。5辨证要点:(1)辨明新久虚实。(2) 确定病性。6治疗原则:癫病以理气解郁,畅达神机为其治疗原则。狂病以降火、豁痰、活血、开窍以治标,调整阴阳,恢复神机以治本。7分证论治:癫病:(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柴胡疏肝散加味。(2)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加味导痰汤。(3)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调畅气机;养心汤送服越鞠丸。(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四君子汤送服大补阴丸。狂证:(1)痰火扰神,清泄肝火,涤痰醒神;程氏生铁落饮。(2)痰结血瘀,豁痰化瘀开窍;癫狂梦醒汤。(3)瘀血阻窍,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加味。(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10、二阴煎。(5)心肾失调,育阴潜阴,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有声无物曰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2呕吐的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是常见病因。(2)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基本病机都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3)呕吐的病机分虚实两大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气郁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

11、濡润,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初病多实,日久由实转虚、出现虚实并见3临床表现:呕吐常有恶心之先兆,其作或有声而无物吐出,或吐物而无声,或吐物伴有声音;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不消化之宿食,或呕吐涎沫,或呕吐黄绿苦水;呕吐之物有多有少。呕吐常有诱因,常伴有恶心厌食,胸脘痞闷不舒,吞酸嘈杂等症。4鉴别诊断:(1)反胃:反胃病机为胃之下口障碍,幽门不放,多系脾胃虚寒所致,症状特点是食停胃中,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食后或吐前胃脘胀满,吐后转舒,呕吐与进食时间相距较长,吐出量一般较多。(1)噎膈病位在食管、贲门,病机为食管、贲门狭窄,贲门不

12、纳,症状特点是饮食咽下过程中梗塞不顺,初起并无呕吐,后期格拒时出现呕吐。5辨证要点:(1)辨虚实。(2) 辨呕吐物,若呕吐物酸腐难闻,多为食积化热;吐黄水苦水,多为胆热犯胃;吐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吐痰浊涎沫,多为痰饮停胃;泛吐清水,多为胃中虚寒,或有虫积;只呕吐少量粘沫,多属胃阴不足。(3)辨应止应吐。 (4)辨可下与禁下。6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止呕。7分证论治: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和胃降逆;藿香正气散。暑邪犯胃可用新加香薷饮;若秽浊犯胃可吞服玉枢丹。(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若积滞化热,腹胀便秘,可用小承气汤;若食已即吐,胃中积热上冲,可用竹茹汤。

13、(3)痰饮内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若痰郁化热用黄连温胆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呕;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虚证: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若脾阳不振,畏寒肢冷用附子理中丸;若胃虚气逆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若中气大亏,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6)胃阴不是,滋养胃阴,和胃降逆;麦门冬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2病因病机:(1)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

14、密切相关。(2)病因包括: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气虚阳衰、阴亏血少。(3)便秘以虚实为纲,冷秘、热秘、气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所致的虚秘则属虚。基本病机是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3临床表现: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多干硬。其表现或粪质干硬,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次数减少,常三五日、七八日,甚至更长时间解一次大便,常伴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等症。4鉴别诊断:积聚、便秘均可在腹部出现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左下腹,而积聚的包块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可扪及条索状物,积聚则形状不定;便秘之

15、包块排便后消失,积聚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5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6治疗原则:原则是实证以祛邪为主,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均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用下法。7分证论治:实秘:(1)肠胃积热,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若兼郁怒伤肝加服更衣丸,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2)气机郁滞,顺气导滞;六磨汤。 (3) 阴寒积滞,温里散寒,通便导滞;大黄附子汤。虚秘。(4)气虚,补气润肠,健脾升阳;黄芪汤。(5)血虚,养血润肠;润肠丸,若血虚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

16、五仁丸润滑肠道。(6)阴虚,滋阴润肠通便;增液汤。(7)阳虚,温阳润肠;济川煎,若老人虚冷便秘,可用半硫丸。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2病因病机:(1)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及肝胆结石、积块瘀阻等。(2)黄疸的发病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黄家所得,

17、从湿得之”的论断。(3)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也与脾胃阳气盛衰相关。3临床表现:证候特征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患病初起,目黄、身黄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肢体困重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为主,三五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出现尿黄与身黄。亦有先出现胁肋剧痛,然后发黄者。病程或长或短。发黄程度或浅或深,其色或鲜明或晦暗,急黄者,其色甚则如金。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4鉴别诊断:(1)萎黄的病因为大失血,久病脾虚等,病机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以身

18、面发黄且干萎无泽为特征,双目和小便不黄,伴有明显的气血亏虚证候。(2)黄胖多与虫证有关,请虫尤其是钩虫居于肠内,久之耗伤气血,脾虚生湿,致肌肤失养,水湿渐停,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身黄带白,但眼目不黄。5辨证要点:(1)辨阳黄与阴黄。(2) 辨阳黄中湿热的偏重。(3)辨急黄。6治疗原则:治疗大法为祛湿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故金匮要略有“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训。急黄则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解毒凉血开窍之法。7分证论治:(1)阳黄: 湿热兼表:清热化湿,佐以解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热重于湿:清热利湿,通腑化瘀,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健脾利湿,清热利胆,茵陈五苓汤。胆腑郁热:清热化湿,

19、疏肝利胆,大柴胡汤。疫毒发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需加神犀丹之类。如热入营血,心神昏乱,肝风内动,法宜清热凉血,开窍熄风,急用温病“三宝”:躁扰不宁,肝风内动者用紫雪丹;热邪内陷心包,谵语或昏愤不语者用至宝丹;热毒炽盛,湿热蒙蔽心神,神志时清时昧者,急用安宫牛黄丸。 (2)阴黄: 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利胆,茵陈术附汤。 脾虚湿郁:健脾益气,祛湿利胆,六君子汤加茵陈、柴胡。脾虚血亏:补养气血,健脾退黄,小建中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

20、,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2病因病机:(1)风邪外袭、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内盛、饮食劳倦、肾气虚衰可成水肿。(2)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与心有密切关系。(3)基本病机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因外邪、疮毒、湿热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肺脾;因内伤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脾肾。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此外,瘀血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往往使水肿顽固难愈。3临床表现:水肿初起多从眼睑开始,

21、继则延及头面、四肢、腹背,甚者肿遍全身,也有的水肿先从下肢足胫开始,然后及于全身。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或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如肿势严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见腹部膨胀,胸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唇黑,缺盆子,脐突、背平等症。4鉴别诊断:鼓胀:鼓胀的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疽、积证,血吸虫侵袭,劳倦过度,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

22、病机主要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而腹壁无青筋暴露。5辨证要点:辨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

23、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不烦渴,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6治疗原则: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三条基本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7分证论治:(1)阳水: 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宜肺解毒,利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胃苓汤合五皮饮。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若肿势严重,胸中有水,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若湿热伤阴,用猪苓汤。至于攻逐,原为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

24、应慎用,只宜于水势壅盛,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大便不通或干结,畏食,脉沉有力,正气尚旺,他法无效的患者。此时应抓住时机,急则治其标,用攻逐之法以直夺其水势,使水邪速从大小便而去,可选用十枣汤。(2)阴水: 脾阳虚衰:温阳健脾,化气利水,实脾饮。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病因病机:(1)膀胱湿

25、热、肝郁气滞、脾肾亏虚可导致淋证,“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2)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3临床表现: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基本特征。小便频急者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而每次尿量较少,或伴有发热,小便热赤;或小便排出砂石,排尿时尿流中断,腰腹绞痛难忍;或尿中带血或夹有血块;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滑腻如脂膏,种种不一。4鉴别诊断:(1)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1)尿血与血淋的要点是有无尿痛,一般将痛者称为血淋,不痛者称为尿血。(3)尿浊虽然小便浑浊,白如泔浆,与膏淋相似,

26、但排尿时尿出自如,无疼痛滞涩感,与淋证不同。以有尤疼痛为鉴别要点。5辨证要点:(1)辨明淋证类别。起病急,症见发热,小便热赤,尿时热痛,小便频急症状明显,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每次尿量少者为热淋;小便排出砂石,或尿道中积有砂石,致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砂石阻塞于输尿管或肾盂中,常致腰腹绞痛难忍者为石淋;小腹胀满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者为气淋;尿中带血或夹有血块,并有尿路疼痛者为血淋;淋证而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滑腻如脂膏者为膏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者为劳淋。(2)辨虚实。(3)辨标本缓急。6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淋证的治法,有

27、忌汗、忌补之说,淋证往往有恶寒发热,此并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所致,发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辛散发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有劫伤营阴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仍可适当配合辛凉解表之剂。至于淋证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7分证论治:(1)热淋: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石韦散,石淋日久,气血亏虚者,宜二神散合八珍汤;阴液耗伤者,宜六味地黄丸合石韦散;肾阳不足者,宜金匮肾气丸合石韦散。(3)气淋:实证宜利气疏导,虚证宜补中益气,实证用沉香散,虚证用补中益气汤。(4)血淋: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28、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实证用小蓟饮子,虚证用知柏地黄丸。(5)膏淋: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泄浊;虚证宜补虚固涩,实证用程氏萆藓分清饮,虚证用膏淋汤。(6)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血证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

29、的重要作用。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血证沦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2病因病机:(1)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之后,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 (2)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3临床表现:血证具有明显的证候特征,即表现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表现为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4辨证要点:(1)辨病证的不同。(2) 辨脏腑病变之异。(3)辨证候之寒热虚实。5治疗原则: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6分

30、匪论治鼻衄:(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胃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齿衄:(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1)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

31、汤。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理气活血,若湿热未尽而背阴已亏,选用清脏汤或脏连丸。(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尿血:(1)下焦湿热: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紫斑:(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若表现肾阴虚而火不甚可改用六味地黄九滋阴补肾,酌加茜草根、大蓟、槐花、紫草等凉血止血,化瘀消

32、斑。(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痿病系指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2病因病机:(1)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受损、肝肾亏损是痿病的病因。(2)病位虽在肌肉筋脉,但关乎五脏,尤以肝肾肺胃最为密切。3临床表现:本病以筋脉弛缓,肢体肌肉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证候特征。一般以下肢发病多见,也有见于上肢、肩背者,有影响窍隧,难于张口、睁目者,甚至瘫痪于床者。4辨证要点:(1)辨虚实。(2

33、) 辨脏腑5治疗原则:(1)独取阳明即指治痿病应重视调理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的精血来源于脾胃的生化,只有脾胃健运,津液精血之源生化,才能充养肢体筋脉,有助于痿病的康复。(2)泻南补北。(3)治兼夹证。(4)慎用风药。6分证论治:(1)肺热津伤:清热润肺,濡养筋脉,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清热燥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3)脾胃亏虚: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痫病是由先

34、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1病因病机:(1)胎气受损、七情失调、外感六淫、瘀血内留成痫。(2)痰、火、瘀为内风触动,致气血逆乱,蒙蔽清窍而发病。(3)心脑神机受损为本,脏腑功能失调为标,其脏气不平,元神失控是病机的关键所在。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3临床表现: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二便失禁或发则怪叫,移时苏醒,除疲乏无力外,一如常人。4鉴别诊断:(1)中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急骤,突

35、然仆倒不省人事,多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后遗症。(2)厥证发病急骤,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的主症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口中怪叫之见症,一般神昏时间较短,临床上不难区别。5辨证要点:(1)辨病情轻重。(2) 辨证候虚实。6治疗原则:病发以开窍醒神豁痰治其标;平时病缓则去邪补虚拟治其本,是谓本病之大法。7分证论治:发作期:(1)阳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送服定痫丸。(2)阴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五生饮。休止期: (1)痰火扰神,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2)风痰闭阻,涤痰熄风镇痛;定痫丸。 (3)气虚血瘀,补气化瘀,定风止痫;黄芪赤风汤送服龙马自来丹。(4)心脾两虚,补益心脾为主,辅以理气化痰;归脾汤合温胆汤。(5)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大补元煎。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