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藏象)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无答案)1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2009 年第 1 题)(A)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B)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C)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E)D2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 ,则可见( )(2008 年第 1 题)(A)泛泛乎万物有余(B)蛰虫将去(C)蛰虫周密(E)A3 根据“人与天地相应 ”的观点,下列除哪项外,均对人体产生影响( )(2006 年第 1题)(A)昼夜晨昏变化(B)地区方域不同(C)饮食偏嗜不同(D)阴居以避暑(E)D4 提出“邪祛则正安 ”观点的医家是 ( ) (2004 年第
2、 1 题)(A)李果(B)刘完素(C)朱震亨(D)李时珍(E)A5 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002 年第 1 题)(A)异病同治(B)审因论治(C)辨证论治(D)标本同治(E)D6 把病因区分为“ 外所因”、“内所因”与“不内外因”的医家是( )(2001 年第 6 题)(A)宋.陈无择(B)汉 .张仲景(C)晋 .陶弘景(D)宋.钱乙(E)B7 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是( )(1997 年第 14 题)(A)王叔和(B)孙思邈(C)巢元方(D)钱乙(E)C8 下列选项中,反映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 (2011 年第 1 题)(A)热极生寒,重阳必阴(B)阴在内,阳之守也(C)动
3、极者,镇之以静(E)D9 下列选项中,反映阴阳消长平衡关系的是( )(2010 年第 1 题)(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善补阳者,阴中求阳(C)善补阴者,阳中求阴(E)B10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是指( )(2009 年第 2 题;2006 年第 2 题)(A)阴阳消长平衡(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交感互藏(D)阴阳相互转化(E)C11 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的理论依据是( )(2008 年第 3 题)(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互为消长(C)阴阳相互转化(E)B12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 ( )(2007 年第 2 题)(A)对立制约(
4、B)交感互藏(C)互根互用(E)D13 素问.脉要精微论:“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说明了( )(2007年第 1 题)(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转化(E)A14 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 ) (2005 年第 2 题)(A)酸、苦、成(B)辛、苦、甘(C)辛、甘、淡(D)辛、淡、成(E)D15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 ,是凶为( ) (2005 年第 1 题)(A)人气长,长则胜邪(B)人气始衰,邪气始生(C)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D)人气抗邪,卫外为固(E)A16 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 ) (20
5、04 年第 2 题)(A)孤阴不生,独阳不长(B)阳在外,阴之使也(C)重阴必阳,重阳必阴(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E)D17 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2002 年第 2 题)(A)寒者热之(B)阴损及阳(C)重阳必阴(D)阴中求阳(E)B18 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1993 年第 1 题;1998 年第 2 题;2000 年第 1 题)(A)阳虚则寒,阴虚则热(B)阴盛格阳,阳盛格阴(C)阴损及阳,阳损及阴(D)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E)C18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刚” ,说明 B 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1992 年第 2 题;1997 年第 1 题
6、; 2003 年第 1 题)(A)阴阳互根(B)阴阳平衡(C)阴阳转化(D)阴阳制约(E)C19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 )(1991年第 1 题)(A)互根互用(B)互为消长(C)平衡协调(D)互相转化(E)B20 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 )(1992 年第 1 题)(A)阴和阳即是矛盾(B)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C)阴和阳代表相互对立叉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D)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物(E)D21 抑木扶土法的理论基础是( )(2011 年题 2 题)(A)五行相侮(B)五行相克(C)五行相生(E)A21 子盗母气的理论基础是( )(
7、2010 年题 2 题)(A)五行相克(B)五行相乘(C)五行相侮(E)A21 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 (2009 年题 3 题)(A)呼、歌、笑、哭、呻(B)筋、肉、脉、骨、皮毛(C)青、黄、赤、白、黑(E)A22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是指( ) (2008 年第 4 题)(A)相克(B)相侮(C)相乘(E)C23 下列治法中,与相克规律无关的是( ) (2007 年第 4 题)(A)培土制水(B)滋水涵木(C)佐金平木(E)C24 难经经释所说“ 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是指那种疾病传变形式( )(2007 年第 3
8、题)(A)子病犯母(B)相乘(C)相侮(E)D25 下列选项中,与相生规律无关的治法是( ) (2006 年第 4 题)(A)益火补土(B)培土生金(C)金水相生(D)培土制水(E)E26 按五行规律传变,“ 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 ,是指( )(2006 年第 3 题)(A)子病犯母(B)相乘传变(C)相侮传变(D)表里相传(E)B27 难经经释说:“ 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 ,是指( )(2005 年第 3 题)(A)子病犯母(B)相乘传变(C)相侮传变(D)表里传变(E)A28 根据五行规律,脾病及肝属于( )(2004 年第 3 题)(A)相侮(B)母病及予(C
9、)相乘(D)子病犯母(E)B29 关于五行相侮,下列哪种说法正确的是( )(2003 年第 2 题)(A)子气有余,传乘其母(B)气有余则制己所胜(C)气有余则乘侮其所不胜(D)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E)D30 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2000 年第 2 题)(A)恐胜喜(B)怒胜思(C)喜胜忧(D)思胜恐(E)A31 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 )(1999 年第 4 题)(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侮(D)反克(E)C32 在五脏之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999 年第 3 题)(A)心之变动为笑(B)脾之变动为哕(C)肺之变动为
10、咳(D)肾之变动为粟(E)B33 “培土牛金 ”的理论基础是 ( ) (1997 年第 2 题)(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侮(D)母病及子(E)B34 肝火犯肺属于( ) (1995 年第 3 题)(A)母病及子(B)相乘(C)相侮(D)以上都不是(E)D35 五行相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994 年第 1 题)(A)子气有余而乘其母(B)气有余则制己所胜(C)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D)其不及,则己所胜,侮而乘之(E)C36 下列不按照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 (1992 年第 3 题;1999 年第 2 题;2001 年第 1 题)(A)筋、脉、肉、皮毛、骨(B)青、
11、赤、黄、白、黑(C)角、徵、商、宫、羽(D)酸、苦、甘、辛、成(E)D36 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泻火补水法D培土制水法(2011 年第 83,84 题)(E)A(E)C37 A培土制水B抑木扶土C实则泻其子D虚则补其母(2010 年 83,84 题)(E)C(E)A38 A握B哕C粟D咳(2010 年第 81,82 题)(E)D(E)B39 A相乘B相克C子病犯母D相侮E母病及子 (2002 年第 73,74 题)(E)A(E)C40 A哕B握C忧D咳E粟 (2001 年第 75,76 题)(E)A(E)C41 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培土制水法E泻南补北法(1996 年第
12、 75,76;2000 年第 75,76 题)(E)A(E)E42 A哕B握C忧D咳E栗(1996 年第 73,74; 2000 年第 73,74;2011 年第 81,82 题)(E)B(E)E43 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 (2004 年第 71,72 题)(E)B(E)D45 A天地B男女C左右D水火E上下(2001 年第 73,74 题)(E)D(E)C45 A气与血B寒与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997 年第 99,100 题)(E)A(E)C47 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之间联系的是( )(1993 年第 121题)(A)五脏各有外候,
13、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B)通过经络联结内外,网络周身(C)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功能联结成整体(E)B,D48 “水曰润下 ”比类肾的功能,指的是 ( )(2009 年第 121 题)(A)主纳气(B)主水液(C)主生殖(E)A,C49 “土爰稼穑 ”所比喻的脾的生理功能有 ( )(2007 年第 106 题)(A)统血(B)运化水液(C)为气血生化之源(E)A,C,D50 下列各项哪些符合“ 木日曲直 ”的生理特点 ( )(1994 年第 121 题;2002 年第 121题;2006 年第 106 题)(A)肝体阴而用阳(B)肝喜条达(C)肝为刚脏(E)A,B,C,D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