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0 A润泽肌肤B化生血液C温煦脏腑D充养脑髓E化生神志1 津的生理功能是2 液的生理功能是3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说的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E)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4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相互转化(D)消长平衡(E)交感合和5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下列哪一个(A)事物的对立统一(B)事物的对立(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E)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6 “阳病治阴 ”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一种
2、病证(A)阴虚阳亢(B)阳盛伤阴(C)阳损及阴(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7 培土生金法的原理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乘(C)五行制化(D)五行相克(E)五行相侮8 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 的是(A)春(B)长夏(C)夏(D)秋(E)冬9 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A)营养血液(B)化生血液(C)运行血液(D)固摄血液(E)以上都不是10 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A)肺输精于皮毛(B)肺朝百脉(C)肺主宣发和肃降(D)肺司呼吸(E)肺主一身之气11 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A)肝失疏泄(B)神不守舍(C)肝升太过(D)髓海空虚(E)心神不足12 有主宰生长发育功能的脏是(A)肾(B)
3、肝(C)脾(D)肺(E)心13 与君相安位有关的两脏是(A)心与肺(B)心与肾(C)脾与肝(D)肺与脾(E)肺与肝14 下列具有“ 水火既济” 关系的是(A)肝胆(B)脾胃(C)肝肾(D)心肾(E)肝肺15 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A)肺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元气16 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液(E)精17 “亡血家不可发汗 ”的告诫,是哪一项理论的实际应用(A)精血同源(B)气血同源(C)肝肾同源(D)津血同源(E)血汗问源18 正经是指(A)任脉(B)冲脉(C)十二经脉(D)十二经别(E)督脉19 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A)
4、食指端(B)小指端(C)目外眦(D)目内眦(E)鼻翼旁20 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A)列缺(B)内关(C)大包(D)公孙(E)丰隆21 下面何气能兼其五气(A)风(B)湿(C)寒(D)暑(E)热22 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A)风邪(B)湿邪(C)寒邪(D)燥邪(E)火邪23 属于“不间脏 ”传变的是(A)肝病及心(B)脾病及肺(C)肺病及脾(D)肺病及肝(E)心病及脾24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生活和工作环境(B)正气(C)饮食习惯(D)地域因素(E)邪气25 反治法指的是(A)逆着疾病的现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B)反常的治疗方法(C)逆着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顺从疾病的假
5、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E)顺从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26 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哪种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A)时令(B)寒暑(C)阴阳(D)冷然(E)昼夜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津的功能是滋润濡养。【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液的功能是充养血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宇宙即气,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精气是宇宙万物共同构成的质料元素。自然界之清阳之气上升为天,自然界之浊阴
6、之气下降为地。互藏互寓是阴升阳降以致天地二气氤氲交感合和之态势产生的内在机制。天地阴阳二气升降有序,运行和谐,则阴阳的交感相错处于最佳状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事物。【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阳病治阴”是指由于阴虚导致的表现阳热一类的病症,应当治疗阴液。【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知识模块】 中
7、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五行属性,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肺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为通调水道,主要由肺气的升降运动来实现,即“肺主宣发和肃降”。【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郁症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情志不舒致病,主要是心、肝、脾三脏受累及气血失调所引起。郁怒伤肝,肝失条达,则气机郁滞;肝气横逆,则犯胃乘脾;肝郁化火
8、,则灼液伤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肾是生长发育的根本。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只有两个都正常,才会发育良好。【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阳、肾阳旺盛而正常。【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既济”一词源于易经中的“水火既济,坎上离下”。即坎上离下相济的意思。坎是水,离是火。既济,就是水火相交为用的意思。而中医学中的“水火既济”,旨在用五行学说中水与火相生相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
9、肾阳的相互关系。由于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相互协调,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因而,就被称为“水火既济”。【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是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从饮食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结合。宗气集于胸之宗膻中处。上出咽喉,贯注心肺之脉,下蓄经气街穴注足阳明胃经而下行至足。【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癫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改变。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
10、关系。【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血液丧失,导致津液不足,汗液则化生无源,故不可用汗法。【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又被称为“正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阳经与阳经的交接是在头面部,其中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鼻翼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五别络的名称以其别出处的穴位而命名,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大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临证指南医案说
11、:“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日风寒,兼暑则日暑风,兼湿日风湿,兼燥日风燥,兼火日风火。”【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火热之邪人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所以选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间脏,病气相传时,传变在相克的两个脏气之间的脏,即所生之脏。例如肝属木,应春;心属火,应夏;脾属土,应长夏肝胜脾,心就是间脏。所以,肝病传变心病就是间脏(传变);相反,肝病直接传变所胜之脏脾脏,就是不问脏。据上所述结合题中答案,肺病及肝属于“不间脏”传变。【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2、】 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并与发病部位、病程轻度有关。正气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中医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主导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反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季调神法是指人们为了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时令更迭的变化,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方法与其变化保持协调一致,以保持身心健康或达到长寿目的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其中四季气候更迭的基本特征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人们应该适应阴阳更迭的自然变化。【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