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3 ,大小:102.50KB ,
资源ID:88959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895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学类试卷]中医综合模拟试卷14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学类试卷]中医综合模拟试卷144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医综合模拟试卷 144 及答案与解析1 “寒生热,热生寒 ”体现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换(E)以上皆不正确2 周学海读医随笔里说:“大血犹舟也,津液水也” ,“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说明(A)津停气阻(B)气随液脱(C)津枯血燥(D)滓亏血瘀(E)以上皆不正确3 宗气的分布是(A)上出息道,下止气街(B)熏于膏膜,散于胸腹(C)通行三焦,流行全身(D)与血同行,环周不休(E)散于四肢体表4 以下不是按照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酸、苦、甘、辛、咸(B)青、赤、黄、白、黑(C)风、暑、湿、燥、寒(D)握、忧、哕、咳、栗(E

2、)呼、笑、歌、呻、哭5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所体现的治疗的原则是(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以上皆不是6 灵枢.五色篇中,将颊侧称之为(A)明堂(B)阙(C)庭(D)藩(E)蔽7 心脾两虚证的审证要点不包括(A)心悸失眠(B)面白无华(C)神疲食少(D)腹胀便溏(E)慢性出血8 类剥苔主病为(A)胃气阴两伤(B)痰浊未化止气已伤(C)久病气血不续(D)肾气亏虚(E)胃气暴绝9 虚里其动欲绝而无死候多见于(A)宗气内虚(B)宗气外泻(C)过惊(D)痰饮(E)瘀血10 小儿脉象浮滑主(A)痰食(B)风痰(C)寒(D)湿(E)滞1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食

3、易饥多由于胃火亢盛(B)饥不欲食多见于胃阴不足(C)偏嗜食物属于病态(D)食少纳呆多属脾胃气虚(E)脘闷纳呆多属于湿邪困脾12 久服较大剂量,每易,引起浮肿的是(A)山药(B)甘草(C)大枣(D)黄精(E)玉竹13 当归的归经是(A)心、肝、脾(B)心、肺、脾(C)肝、脾、肾(D)肝、心、肾(E)肺、脾、肾14 夏枯草的用药部位是(A)全草(B)枝叶(C)根(D)带花的果穗(E)叶片15 以下哪味药不是治疗梅毒的药(A)大风子(B)苦参(C)硼砂(D)轻粉(E)土茯苓16 乌贼骨的功效不包括(A)收敛止血(B)固精止带(C)制酸止痛(D)收湿敛疮(E)补气助阳17 以下各药中,能养心阴,益肝血

4、而宁心安神的是(A)琥珀(B)茯神(C)柏子仁(D)远志(E)酸枣仁18 以下各药中,哪一个既能降逆止呕,又能涩肠止泻(A)蒲黄(B)艾叶(C)茜草(D)灶心土(E)三七19 原方用法要求服药后“饮粥两升” 并“当一口食糜粥”的是(A)小建中汤(B)吴茱萸汤(C)桂枝汤(D)大建中汤(E)五苓散20 以下各药中,既可补肾阴,又可补肾阳且能固精缩尿的是(A)紫河车(B)沙苑子(C)菟丝子(D)锁阳(E)蛤蚧21 枸杞子的归经是(A)肝、肾、肺(B)心、肺、肾(C)肺、脾、肾(D)心、肝、脾(E)心、肺、脾22 归脾汤首载于(A)济生方(B) 世医得效方(C) 校注妇人良方(D)医方集解(E)和剂

5、局方23 以下各药中,既可上敛肺气又可下滋肾阴的是(A)五味子(B)乌梅(C)五倍子(D)浮小麦(E)赤石脂24 银翘散治温病初起,若见衄者则可去掉(A)银花、连翘(B)竹叶、薄荷(C)荆芥、豆豉(D)桔梗、牛蒡子(E)甘草25 引起胃失和降的病理因素不包括(A)寒气蕴蓄(B)燥热内盛(C)气郁痰阻(D)气血亏虚(E)瘀血阻滞26 虫病临床常见的共同症状不包括(A)面黄肌瘦(B)精神萎弱(C)时见腹痛(D)或有异嗜(E)不思饮食27 患者,面色萎黄,通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如常,小便反多,苔薄腻,脉象软弱,治宜选(A)实脾饮(B)猪苓汤(C)参苓白术散(D)济

6、生肾气丸(E)五皮饮28 聚证虽以实证多见但如反复发作可常服(A)逍遥散(B)木香顺气散(C)平胃散(D)六磨汤(E)香砂六君子汤29 患者,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阻涩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脉沉,治宜选(A)沉香散(B)代抵当丸(C)春泽汤(D)六磨汤(E)入正散30 热痹化火伤津证见,关节红肿疼痛,人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治宜用(A)白虎桂枝汤(B)宣痹汤(C)薏苡仁汤(D)犀角散(E)桃红饮31 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治疗积聚的医家是(A)张子和(B)朱丹溪(C)刘河间(D)李东垣(E)李中梓32 治疗阴虚发热,最佳选方为(A)麦味地黄丸(B)一贯煎(C)清骨散(D)当归

7、六黄汤(E)左归丸33 癃闭与淋证的共同症状是(A)小便频数(B)小便短涩(C)小便刺痛(D)小便量少(E)小便不通34 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是(A)气阴两伤(B)阴阳俱虚(C)阴虚燥热(D)阴亏阳亢(E)肾阳不足35 患者,烦渴引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治宜用(A)消渴方(B)二冬汤(C)白虎加人参汤(D)玉女煎(E)沙参麦冬汤36 患者,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治宜用(A)桃仁红花煎(B)独参汤(C)人参养营汤(D)通瘀煎(E)四味回阳饮37 患者,两目不黄,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光泽,小便通畅而色不黄,倦怠乏力,眩晕耳鸣,心悸少寐,大便溏

8、薄,舌淡苔白,脉象濡细,治宜用(A)六君子汤(B)茵陈蒿汤(C)香砂六君子汤(D)黄芪建中汤(E)茵陈术附汤38 患者,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用(A)良附丸(B)香苏散(C)沉香降气散(D)失笑散(E)理中丸39 积证久治不愈可转变为(A)黄疸(B)血证(C)水肿(D)痿证(E)鼓胀40 以下哪项不是惊悸的特点(A)情志诱发(B)时发时止(C)久成怔忡(D)病情较轻(E)虚证居多41 哮喘实证取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是(A)膻中(B)气海(C)关元(D)内关(E)天突42 列缺穴的简便取穴法为(A)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所至凹陷处(B)腕横纹上一横

9、指(C)两手虎口交叉,无名指尖所至凹陷处(D)两手虎口交叉,中指尖所至凹陷处(E)腕横纹上二横指43 治疗痛经虚证的主要处方是(A)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B)足三里、三阴交、气海、次髎(C)关元、气海、地机、三阴交(D)关元、中极、地机、三阴交(E)中极、地机、气海、次髎44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四肢末端(B)头面部(C)头项部(D)胸部(E)下肢部45 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A)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B)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E)针尖垂直经脉,逆经而刺46 针灸甲乙经中所载的腧穴有(A)361 个(B) 34

10、9 个(C) 365 个(D)160 个(E)354 个47 根据本经子母补泻法,肺经虚证应取(A)中府(B)鱼际(C)太渊(D)尺泽(E)经渠48 治疗牙痛除主方外,胃火盛者配(A)行间(B)外关(C)鱼际(D)内庭(E)巨髎49 手太阳之别络由何穴分出(A)通里穴(B)内关穴(C)外关穴(D)支正穴(E)偏历穴50 足阳明之别络由何穴分出(A)丰隆穴(B)公孙穴(C)大包穴(D)飞穴(E)大钟穴51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过食生冷寒从中生(D)脾肾阳虚阴寒内生(E)肾阳不足阳虚阴盛52 肾主纳气的主要的生理作用是(A)有助于元气的生成(B)有

11、助于肺气的宜发(C)有助于气道的通畅(D)有助于固摄精气(E)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53 由于实邪结聚组织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A)由实转虚(B)虚实夹杂(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因实致虚54 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首见于(A)景岳全书(B) 寓意草(C) 医学心悟(D)辨证录(E)四诊抉微55 昏睡露睛多由于(A)小儿痰热内闭(B)小儿肝风内动(C)小儿脾胃虚弱(D)小儿脾肾双亏(E)以上皆不是56 手厥阴之别络由何穴分出(A)通里穴(B)内关穴(C)外关穴(D)支正穴(E)偏历穴57 十二正经中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交于督脉何穴(A)风府(B)大椎(C)命门(D)

12、腰俞(E)长强58 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阳胆经59 奇经八脉中从主干分出,属肾的经脉是(A)任脉(B)督脉(C)冲脉(D)阳维脉(E)带脉60 痰浊蒙蔽心窍,其神志改变特征是(A)狂言谵语(B)神昏痴呆(C)善悲欲哭(D)烦躁不安(E)疑虑不定61 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先天禀赋不足(B)后天饮食失养(C)劳倦内伤(D)久病耗伤阳气(E)金刃虫兽所伤62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依赖于(A)肺主气(B)肺主呼吸(C)肺朝百脉(D)肺主宣发肃降(E)肺主皮毛63 在望色中,五色属(A)阴血(B)神气(C)气血(D)阴精(

13、E)精气64 以下何脉象不主痰饮(A)滑脉(B)弦脉(C)促脉(D)结脉(E)革脉65 呃逆属于(A)肺气上逆(B)胆气上逆(C)胃气上逆(D)肝胆气逆(E)脾胃气衰66 肝脾不调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胸胁胀痛(B)易怒(C)纳呆(D)腹胀便溏(E)脉沉弦67 痱子多由何因引起(A)湿郁汗出不畅(B)湿热之邪郁于肌肤(C)肺胃湿热熏于皮肤(D)湿热火毒内蕴(E)以上皆不是68 语声寂然,喜惊呼者是(A)心膈间病(B)惊恐为病(C)骨节间病(D)惊风证(E)心脾有热69 偏外苔(舌尖为外) 多是(A)邪气入里未深,胃气却先伤(B)表邪虽减,胃滞依然(C)肾阳不能上蒸(D)肾阴不能上濡(E)阴精气

14、血皆伤70 上焦病证不包括(A)身热自汗(B)午后热甚(C)舌强肢厥(D)神昏谵语(E)口干咽燥71 心肝血虚证见不到(A)心悸健忘(B)失眠多梦(C)两目干涩(D)眩晕耳鸣(E)面色萎黄72 黄而枯瘦者多为(A)脾虚湿蕴(B)脾胃气虚(C)寒湿郁阻(D)胃病虚热(E)胃病虚寒73 斑秃的形成多由于(A)血虚受风(B)肾虚不足(C)血热上扰(D)大病虚损(E)以上皆不正确74 齿缝出血不痛不红微肿者多为(A)胃热伤络(B)肾火伤络(C)脾湿伤络(D)肺热伤络(E)心火伤络75 舌本干晦如猪肝色主病为(A)津液枯涸(B)热极津枯(C)气血败坏(D)热病伤阴(E)胃气将绝76 青舌黄苔主病为(A)

15、真热假寒(B)寒湿内盛(C)热毒遏伏(D)寒凝血脉(E)热入血分77 大蓟的功效是(A)凉血止血,散瘀消痈(B)凉血止血,解毒消痈(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D)凉血止血,清热疗疮(E)凉血止血,清热消痈78 最早提出,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决定药量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 名医别录(C) 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79 以下具有行气宽中、和中止呕作用的中药是(A)桂枝(B)紫苏(C)生姜(D)香薷(E)白芷80 以下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解表药是(A)薄荷(B)蝉蜕(C)桑叶(D)菊花(E)蔓荆子81 金银花的归经是(A)肺、胃、大肠(B)肺、心、胆(C)肝、肾(D

16、)心、肺、肾(E)心、肝82 甘遂入散剂的一般用量是(A)510 克(B) 36 克(C) 0.51 克(D)13 克(E)25 克83 以下各药中,那一个生用可行血化瘀,炒炭能收涩止血(A)三七(B)茜草(C)蒲黄(D)花蕊石(E)艾叶84 既能清气分实热又能退蒸的药是(A)栀子(B)芦根(C)知母(D)白薇(E)青蒿85 以下各药中,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的药是(A)水蛭(B)虻虫(C)泽兰(D)王不留行(E)苏木86 竹茹清胃热,止呕吐可与下列哪一种药同用(A)陈皮(B)黄连(C)半夏(D)生姜(E)以上皆可87 以下各药中,能泻肺,消痰平喘,治咳喘痰多甚效的药是(A)苏子(B)桑白皮(C)葶苈子(D)枇杷叶(E)白果88 胆矾的用量是(A)0.31.0g(B) 0.51.0g(C) 0.30.6g(D)0.30.9g(E)13g89 能补命门之火,治下元虚冷的中药是(A)干姜(B)肉桂(C)附于(D)乌头(E)细辛90 功能利水通淋、活血通经的药物是(A)扁蓄(B)赤小豆(C)灯心草(D)瞿麦(E)冬葵子91 原方对服法规定极严格,要求每日兔屎大一点一丸,加至三丸的方剂是(A)大黄蟅虫丸(B)桂枝茯苓丸(C)活络效灵丹(D)鳖甲煎丸(E)小活络丹92 安宫牛黄丸证、紫雪丹证、至宝丹证共同症状没有(A)高热烦躁(B)神昏谵语(C)中风昏迷(D)小儿惊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