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3 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题1 以下不属于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的是( )。(A)平行游戏(B)合作游戏(C)指导游戏(D)旁观游戏2 游戏娱乐说是( ) 提出的。(A)霍尔(B)拜登代克(C)斯宾塞(D)拉扎鲁斯3 创造性游戏中最有特色、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是( )。(A)结构游戏(B)角色游戏(C)功能游戏(D)假装游戏4 某阶段操作的动作呈现较差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这是哪个阶段的特征?( )(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C)操作整合阶段(D)操作熟练阶段5 加里培林认为,真正的心智活动始于( )。(A)定向活动阶段
2、(B)物质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6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 )。(A)既定疑问(B)刺激情境(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7 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是( )阶段。(A)依从(B)认同(C)内化(D)同化8 黑格尔说:“ 一个人做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道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句话反映了道德结构的( ) 。(A)时效性(B)稳定性(C)持续性(D)对象性9 以下不属于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范围的是( )。(A)强度(B)时间(C)计划(D)方向10 马斯洛的需要层
3、次说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1 ( )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A)诱因(B)学习需要(C)压力(D)外部奖励12 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的理论学说是( )。(A)形式训练说(B)概括说(C)共同要素说(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13 在儿童的世界里,( )关系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A)亲子关系(B)师生关系(C)同伴关系(D)社会关系14 ( )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A)自我意识(B)生理自我(C)人格自我(D)社会自我15 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的是( )。
4、(A)水下击靶实验(B)概括说(C) “量杯” 实验(D)迷箱实验16 在儿童的言语发展过程中,( )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A)03(B) 13(C) 25(D)5717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出现的年龄是在( )。(A)02 岁(B) 27 岁(C) 711 岁(D)712 岁18 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的是( )。(A)复演说(B)认知动力说(C)剩余精力说(D)游戏觉醒寻求理论19 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进行划分,其中,( )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A)无所用心游戏(B)单独游戏(C)平行游戏(D)合作游戏20 幼儿心理健康初级
5、预防的重点是( )。(A)危机调试(B)早预见儿童生理缺陷(C)进行养成性教育(D)及早发现幼儿心理问题征兆二、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21 _是指个体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产生的想象。22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定律是准备律、_、_。23 “游戏治疗 ”这一实际运用源自 _的理论。24 一般来说,学生的_决定着学习需要的性质。25 某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渐解除了“自我中心性” ,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能用别人的观点来校正自己的观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我们可以判断这是_阶段。26 711 岁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他们还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
6、的看法,这体现了此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_。27 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_。28 认知动力说的提出者是_。29 柯尔伯格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种水平,分别是_、_和后习俗水平。30 1926 年,瓦拉斯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准备期、_、_和验证期。31 在科学发现活动中,包含两种主要的成分:_和_。32 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和_的发展方面。33 根据加里培林心智理论观点,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的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是_。34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_与_。35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
7、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_。三、名词解释题36 图式37 问题情境38 学习动机39 “先行组织者 ”40 附属内驱力四、简答题41 简述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42 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3 什么是技能? 技能有什么特点 ?44 什么是品德? 品德有哪些特征 ?45 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五、论述题46 联系实际,谈谈行为改变和行为演练的方法有哪些?47 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03 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有平行游戏、合作游戏、指导游
8、戏,所以旁观游戏不属于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游戏理论相关知识的考查。游戏娱乐说的提出者是拉扎鲁斯,故选 D。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特色、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故选 B。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小知识点的考查,因此,提醒考生复习时不要疏忽小的知识点。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呈现较差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故选 B。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加里培林认为,在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真正的心智活动开始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问题”的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
9、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和品德,虽然水平低,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它们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的考查方式较为灵活,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较高层次的提炼。黑格尔的这句名言很好地反映了道德结构的稳定性,故选 B。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因此,计划不是调节的范围。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自我实现需要是针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
10、的基础,故选B。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故选 C。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的是贾德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儿童的言语发展过程中,13 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1、析】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出现的年龄是在 27 岁,故选 B。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游戏觉醒一寻求理论的考查。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的是游戏觉醒一寻求理论,故选 D。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无所用心游戏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儿童并未参加游戏,只是注意着偶尔引起兴趣的事情。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幼儿心理健康初级预防的重点是进行养成性教育。二、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21 【正确答案】 无意想象22 【正确答案】 练习律 效果律23 【正确答案】 弗洛伊德24 【正确答案】 品德
12、25 【正确答案】 规则游戏26 【正确答案】 去自我中心27 【正确答案】 桑代克28 【正确答案】 皮亚杰29 【正确答案】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30 【正确答案】 酝酿期 豁朗期31 【正确答案】 假设 实验32 【正确答案】 坚持力 自制力33 【正确答案】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34 【正确答案】 闭合型操作技能 开放型操作技能35 【正确答案】 逃避性条件作用三、名词解释题36 【正确答案】 “ 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37 【正确答案】 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的、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38 【
13、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39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就如何贯彻“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技术一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40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四、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幼儿的个性发展
14、特点:幼儿个性的特点可以包括多方面,其中自我意识是比较突出的一项。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有所进步。自我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从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逐渐向自己独立评价发展;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从带有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发展到初步的客观性的自我评价; 已经具有一定道德评价能力。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幼儿白我情绪体验主要有以下特点: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理情绪体验向社会
15、性情绪体验发展;幼儿自我情绪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 幼儿自我情绪体验还表现出易变和受暗示性。(2)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的发展。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但要注意的是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性别化的发展。23 岁的儿童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但还不能认识性别的不可变性。45 岁的儿童能理解性别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67 岁儿童能理解性别不会因服饰、形象活动的变化而变化。42 【正确答
16、案】 (1)社会性。游戏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幼儿的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直观地反映到游戏中来,也必然带有社会性。(2)虚构性。游戏虽然是对真实生活的反映,却不是真实生活的复制,而是借助想象,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的活动。(3)自由性。游戏的自由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幼儿是受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进行游戏的,在游戏中他们没有被动的去完成某项任务,是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还会对前人的游戏不断的进行更新、修改、完善,还能创造新的游戏。(4)愉悦性。幼儿的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主动参与的活动,其在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且伴随着愉
17、快的情绪体验。43 【正确答案】 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44 【正确答案】 (1)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品德的特征: 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品德内容具有社会性; 品德表现具有行为性;品德结构具
18、有稳定性; 品德抉择具有自觉性。45 【正确答案】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 SR 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五、论述题46 【正确答案】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望的良好行为后,我们予以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代币奖
19、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为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或很少完整出现过,此时我们就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暂时隔离法当儿童发生不良行为后,我们将他立即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直到定时器响了以后方可离开。暂时隔离意味着奖励、强化、关注、有趣活动的终止。此方法对改变孩子冲动、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比较有效。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
20、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从理论指导来说,它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其好处是,强调当事人(学生) 个人责任感,增加了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氛。全身松弛法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肯定性训练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
21、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肯定性训练是通过角色扮演以增强自信心,然后再将学会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通过训练,当事人不仅缓解了焦虑情绪,同时,还发展了应付实际生活的能力。47 【正确答案】 (1)20 世纪 30 年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道自律的发展过程,他概括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 (25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尚不能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只是把外部环境当做自我的延伸,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因此,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权威阶
22、段 (68 岁)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非主观动机。可逆性阶段 (810 岁 )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规则是伙伴间共同约定的,是可以修改的。这一阶段是自律阶段的开始,而且规则已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给予的可逆特性。公正阶段 (1012 岁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不单单从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而更多的是从行为的动机进行判断。此时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已由权威性过渡到了平等性。综上所述,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让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要达到道德教育目标,需要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维护成人与儿童平等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