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 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 )(A)刺激泛化(B)刺激比较(C)刺激分化(D)行为强化2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3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收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
2、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4 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苛勒5 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比较性组织者(D)固定点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
3、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8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识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9 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力必须超过 ( )(A)100(B) 120(C) 140(D)13010 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B)桑代克(C)布鲁纳(D)布卢姆11 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 )(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12
4、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13 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 )(A)6、7 岁-11、12 岁(B) 11、12 岁-14、15 岁(C) 8、9 岁-16、17 岁(D)6、7 岁-14、15 岁14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15 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6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
5、阶段。( )(A)正确(B)错误17 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A)正确(B)错误18 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现,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A)正确(B)错误19 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A)正确(B)错误20 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 )(A)正确(B)错误21 一般迁移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A)正确(B)错误22 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A)正确(B)错误23 研究表
6、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A)正确(B)错误24 功能固着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A)正确(B)错误25 测验的效果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_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 ”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27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_。28 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认
7、为它包括对自己作为活动者的认识、对_的认识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使用方面的认识。29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和_智力测验量表。30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31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_等心理成分。32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_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33 在认知风格中,与“ 场独立 ”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34 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_。35 学生学习了 m(a+b)=ma+mb 后,错误地得出 1g(a+b)=1ga+1gb,这在迁移心理学
8、中称_。36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_的过程。37 _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38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认知阶段、_阶段和自动化阶段。39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 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_的健康。40 心理学家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_三个发展阶段。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9、42 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43 简述性格的基本特性。44 简述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45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6 试述加涅提出的“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47 论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2004 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D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10、D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D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A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B25 【正确答案】 B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正确答案】 桑代克27 【正确答案】 关键期28 【正确答案】 任务29 【正确答案】 斯坦福一比纳30 【正确答案】 维果茨基31 【正确答案】 道德行为32 【正确答案
11、】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3 【正确答案】 场依存34 【正确答案】 诱因35 【正确答案】 负迁移36 【正确答案】 心理自我37 【正确答案】 社会38 【正确答案】 联结39 【正确答案】 道德40 【正确答案】 关注学生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正确答案】 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
12、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组合律。指空间下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42 【正确答案】 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
13、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43 【正确答案】 性格的基本特征一般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
14、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44 【正确答案】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等。由于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
15、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45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足问题解决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启发式即依
16、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榆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最佳的假设。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6 【正确答案】 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主要理论是: (1)信息流。信息从一个假设结构流到另一个假设结构中去的经过。首先,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
17、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对该信息的合适性做进一步的考虑,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寻找信息,也可能是通过反应发生器作出反应。 (2)控制结构。除信息流程之外,在信息加工学习模式中,还包含着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正是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
18、,教师给予的反馈才会具有强化作用。换言之,反馈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反馈能肯定学生的期望。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认知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47 【正确答案】 (一)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 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
19、行再创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
20、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二)建构主义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1)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
21、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足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 l 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 (2)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
22、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 S-R 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三)根据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23、,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 告诉” 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