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 年 10 月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主张学习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 )(A)人本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认知学派2 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公式原理时,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把握所学的内容,这属于(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整体性3 学生法语学得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容易,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4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
2、中组织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5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52 组块(B) 72 组块(C) 52(D)726 某学生回答“ 什么是圆的 ?”的时候,说出“老鼠洞是圆的 ”,“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型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A)流畅性(B)独特性(C)组合性(D)多维性7 科学家用蝙蝠飞行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 )(A)问题表征(B)迁移(C)定势(D)原型启发8 某人智力年龄是 8 岁,实际年龄是 10 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A)80(B) 90(C) 100(D)1
3、259 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A)注意分散(B)粗心(C)知觉整体性(D)定势10 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11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12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4、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13 计划安排学习进程,属于学习策略的( )(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4 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5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二、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16 思维17 关键期18 从众19 创造力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 简述实验法的主要内容。21 简述奥苏伯尔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理论。22 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原理。2
5、3 简述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24 如何根据迁移的原理有效地组织教学?五、案例分析题请结合以下案例回答问题。24 小明转学到 A 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25 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26 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
6、的原因。27 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2009 年 10 月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概念;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在知觉过程中,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对它们进行清晰认知的特征;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只觉得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出来的知觉特性
7、;知觉的整体性指的是人将知觉对象中的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知觉特性。学生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理解,并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知觉的理解性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因此,正确答案是 D。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则称为逆向迁移。一种学习促进另一种学习,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阻碍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学生法语学的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容易,是顺向正迁移。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白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5 【正确答案
8、】 B【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72 组块。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其中,流畅性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独创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问题表征是对问题情境的表征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 D。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比率智商 IQ=智
9、龄/实龄100 ,因此这个人的智商是 80。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校对自己的文章时发现错误困难是因为前一个心理操作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在起作用。因此答案是 D。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利,中等水平最佳。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1218 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习的时间、环境、付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都属于学习资源。资
10、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原型内化,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也就是智力活动离开了原型中的物质性客体及外显形式,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二、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16 【正确答案】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17 【正确答案】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
11、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18 【正确答案】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19 【正确答案】 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 【正确答案】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21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
12、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着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22 【正确答案】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13、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3 【正确答案】 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24 【正确答案】 (1)改善心智功能。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2)传授基本知识。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详细而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3)有效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及时的
14、指导,给他们最需要的帮助。(4)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教学中,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把握好难度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6)设计情境性教学。创造引人注意的情境,比如设想,举例或者换位思考等。五、案例分析题请结合以下案例回答问题。25 【正确答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7 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动力越强。小明的归属与
15、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融入班集体,有种不及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26 【正确答案】 马斯洛把 7 个基本需要中的前四种称为基本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27 【正确答案】 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具有调节作用,所以小明应该转变心态,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上,并有信心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本领最终会实现个人价值,受到社会的尊重。他可以把学习优异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此外还可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待人热情,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另外,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帮助小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