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56KB ,
资源ID:89103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10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2009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9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1、2009 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是按照从上到下法则和从中心到边缘法则进行的。这反映了心理发展的( ) 。(A)连续性和阶段性(B)不平衡性(C)定向性和顺序性(D)差异性(E)扩散性2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是( )。(A)激活功能(B)定向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功能(E)激励功能3 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

2、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自我控制法4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 )。(A)全身松弛训练(B)肯定性训练(C)自信训练(D)系统脱敏法(E)自我控制法5 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儿童的探究欲,6 品德最显著的特性是(

3、 )。(A)品德形成具有先天性(B)品德内容具有社会性(C)品德表现具有行为性(D)品德结构具有稳定性(E)品德抉择具有自觉性7 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B)想法 检验(C)问题分解(D)“手段 目的” 分析(E)问题怀疑8 贾德的概括说所依据的主要是他在 1908 年所做的( )实验,这个实验被看作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A)记忆实验(B)水下击靶(C)肯定性训练(D)猫开笼取食的实验(E)“量杯” 实验9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可以把游戏分为( )等。(A)结构游戏(B)功能游戏(C)建筑游戏(D)假装游戏(E)规则游戏10 ( )是感知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

4、期,也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奠基阶段。(A)幼儿期(B)儿童期(C)青少年期(D)青年期(E)成人期11 影响幼儿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有( )。(A)知识经验(B)兴趣爱好(C)准确地示范与讲解(D)必要而适当的练习(E)充分而有效的反馈12 发展学生的移情能力可以从( )等几方面着手。(A)表情识别(B)情境理解(C)情绪追忆(D)知识学习(E)游戏转移13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 提出的。(A)班杜拉(B)瓦拉斯(C)韦纳(D)马斯洛(E)伍德沃斯14 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有心理健康辅导的( )。(A)指导模式(B)治疗模式(C)

5、介入模式(D)发展模式(E)社会影响模式15 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的有(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示范法(D)暂时隔离法(E)自我控制法16 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由( )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创。(A)艾里斯(B)弗洛伊德(C)罗杰斯(D)詹姆士(E)雅各布松17 游戏准备活动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 )等。(A)游戏时间(B)游戏地点(C)游戏材料(D)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E)游戏难度18 下面对操作熟练的动作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动作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B)动作问高度协调、连贯(C)各个动作间的干扰消失(D)动觉控制增强,不需

6、要视觉的专门控制(E)疲劳感、紧张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19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标志“守恒”观念形成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20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 )的过程。(A)惯性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E)真心自我21 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 )。(A)教学设计(B)材料组织(C)信息交流(D)课题组织(E)教学活动组织22 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 )。(A)以无意记忆为主(B)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C)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D)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

7、差距越来越小(E)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23 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 )等。(A)课堂纪律(B)课堂照明(C)师生关系(D)教学设施(E)座位排列24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E)他律道德阶段25 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8、(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26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巩固原则27 ( )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A)动机理论(B)品德学习(C)问题解决(D)知识学习(E)学习理论28 ( )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驱力。(A)学习诱因(B)学习需要(C)学习压力(D)学习策略(E)学习能力29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相似性(B)知识结构(C)原有认知结构(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E)教育与教学指导30 加涅把( ) 作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A)辨别技能(B)概念技能(C)规则技能

9、(D)高级规则技能(E)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31 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_方式较好。32 奥苏贝尔认为,_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同化的固定点,_则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同化的方位点。33 如果一名 7 岁儿童不仅通过了 7 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 8 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 8,则该儿童 IQ 是 _ 。34 学习过程指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伴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刚获得知识、_和_的过程。35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_的核心。36 1936 年,

10、美国的 _提出了“离差智商” 。37 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_和控制的作用。38 _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39 幼儿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_三个层次。40 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_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41 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如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叫_ 。42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_是行为的基本动因。43 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社会性、虚构性、自扫性和_。44 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的是_。45 问题解决的基

11、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_。三、判断说明题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46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47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48 素质教育下,幼儿犯了错误,不能批评和惩罚,要进行引导。49 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50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仅是教幼儿如何学习。四、简答题51 简述幼儿学习特点的特殊性。52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53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54 简述各种不同幼儿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五、论述题55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56 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有

12、哪些?2009 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定向性和顺序性概念的理解。定向性和顺序性是指在正常的条件下,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要注意的是,尽管发展的速度因个体差异可以有快慢之分,但是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有四个方面的作用: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和调节功能。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13、析】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故选 A。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故选 D。5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本题干扰项在 B 和 C 之间。无结构问题的解法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常常没有可以预见的、唯一的标准答案。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品德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其最显著的特性就是品德内容

14、的社会性。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手段目的”分析有利于学习者把当前的运算、操作与问题的目标逻辑地、有意识地联系起来,形成合理有序的程序步骤。但是,这种策略会因为学习者不断地、有选择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日标的某些侧面上而造成很大的认知负担。因此,这种策略常常会妨碍学习者对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解法思路的意识和反思,不利于相应问题图式的建立。问题分解是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问题,再对各个子问题进行逐项分解,逐步简化,直到每个子问题都能解决,从而找到解决总问题的方法。它与手段目的的分析策略类似,问题分解策略也会对学习者造成额外的认知负担,十扰问题图式的获得。8 【正确答案】 B【试

15、题解析】 本题是对经典实验的考查。贾德的概括说所依据的主要是他在 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9 【正确答案】 B,C,D,E【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游戏分类的考查。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可以把游戏分为:功能游戏、建筑游戏、假装游戏和规则游戏。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幼儿期是感知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奠基阶段。11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幼儿操作技能的学习受知识经验、准确地讲解与示范、必要而是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等因素的影响。1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发展移情能力可以从以下方

16、面人手:(1)表情识别;(2)情境理解;(3)情绪追忆。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14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心理健康辅导模式的考查,选项 ABDE 是正确答案。15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1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是由雅各布松首创。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游戏有效指导的相关内容。在准备游戏阶段,要充分考虑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

17、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18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操作数量相关内容的考查,五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表述。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考查。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21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材料组织、信息交流、教学活动组织、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22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幼儿记忆力特点的考查。幼儿记忆力的发展特点:(1

18、)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2)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3)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23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照明) 、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考查。可逆性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

19、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ABCD 是正确答案。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29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教育与教学指导。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不同的学习水

20、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性程度,依次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其中,加涅把辨别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二、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31 【正确答案】 顺向示范32 【正确答案】 稳定性 清晰性33 【正确答案】 11434 【正确答案】 技能 态度35 【正确答案】 人格36 【正确答案】 韦克斯37 【正确答案】 预测38 【正确答案】 学习迁移39 【正确答案】 诊断和治疗40 【正确答案】 操作整合41 【正确答案】 高原期42 【正确答案】 寻求理解43 【正确答案】 愉悦性44 【正确答案】 桑代克45 【正确答案】 序列性三、判断

21、说明题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46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47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如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4

22、8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评价的方式一般有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两种类型。以奖励为主是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必要的,有助于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但是要注意,多的批评、惩罚可能导致幼儿产生习得性无助,逐步丧失学习动机。因此,当幼儿犯了错误时,需要一定的批评和惩罚,但处罚不可过度。另外,也要分清和体罚的区别。49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如,使个体疲劳、没有兴趣,使错误作定型化等。50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3、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围绕幼儿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而非仅仅是教幼儿如何学习。四、简答题51 【正确答案】 幼儿的学习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2) 幼儿学习注重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3)幼儿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52 【正确答案】 (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53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认为,在新学

24、习的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引导性材料比新学习的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能使新的学习清晰明了。这些引导性材料被奥苏贝尔称为“组织者” ,它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由于这些材料的呈现一般先于正式呈现的学习材料,故又称为“先行组织者”。“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其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似材料的异同,从而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54 【正确答案】 (1)早期的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剩余精力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剩余精力说” 。他认为,生物都有保护自己生存的能力(精力),身体健

25、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娱乐论(松弛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提出了娱乐论(松弛说)。他认为,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19 世纪末,德同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从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于是提出了游戏的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儿童进行游戏就是要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 ,让个体摆脱原始的、

26、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做准备。(2)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体验快感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动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3)认知动力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同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游戏的本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4)社会性活动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5)游戏的觉醒 寻求理论伯莱恩、哈特、埃利斯等人提出了以探讨游戏发生的

27、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的游戏觉醒一寻求理论。游戏是儿童用以调节环境刺激以达成最佳觉醒状态的工具。(6)元交际的游戏理论1952 年贝特森提出了元交际的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是一种元交际的机会。五、论述题55 【正确答案】 (1)提高幼儿道德认知的水平道德认知是品德结构中的引导性要素,幼儿教育首先要通过道德直观,然后再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的方法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让幼儿明白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应当怎样做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有感染力的、生动有趣的材料,通过讲故事、说儿歌、

28、观察图片、看影视作品等形式,耐心地反复给幼儿讲解他们需要掌握的行为准则。(2)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移情能力的培养。发展移情能力从以下方面着手: 表情识别。即通过对方的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态度、需求和情绪、情感体验,这可以通过照片、图片等来训练。情境理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从他的处境去感受他的情绪体验,考虑他需要的帮助。情绪追忆。针对一定的情境,通过言语提示唤醒学生以往与此有关的感受,并对这种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事件进行追忆,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境之间的联系。羞愧感的产生。羞愧感是“ 人的良心受到谴责”这一心理状态赖以产生的基础。库尔奇茨卡娅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儿童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儿童个性正

29、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东西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在培养和教育幼儿的道德品德时,应当看到每个幼儿都有积极肯定自己、希望得到他人表扬的强烈愿望,这是幼儿得以遵守道德规范的条件之一。因此,教育者首先要体察幼儿的感受,尊重、信任幼儿,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要保护和利用幼儿的同情心,以此为基础来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等善良的品质。另外,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幼儿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人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人的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认知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儿童对榜样行为进行

30、观察学习的结果。班杜拉等人主要采取实验来研究品德形成问题,他们提出了三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观察学习:我们常说的“ 耳闻目染”与“潜移默化” ,说明了儿童通过模仿学习社会行为的历程。班杜拉指出,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改变。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新的行为;消退已有的行为;抑制已有的行为;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赏罚控制: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要运用赏罚的办法培养品德。当道德行为合于预期标准的行为时,就给予奖赏,以期同样的情景重现时能再出现同样的行为。抗拒诱惑:抗拒诱惑是道德社会学习论的

31、基本概念。社会中求得生存,必须学会两种求生的方式,即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违反社会的约定,“抗拒诱惑” 是针对后者。要养成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树立良好的榜样; 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的物质奖励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过多使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32、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言语批评或皱眉头、摇头等非言语暗示等;二是取消幼儿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或不允许幼儿做他想做的事等。要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幼儿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情绪障碍等。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要以对幼儿的关心、尊重和热爱为前提。56 【正确答案】 (1)不断提高幼儿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首先,要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其次,要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最后,要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第四,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的能力。(3)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问题解决,应考虑问题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各种问题。(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幼儿经常对平常事物进行观察,主动发现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然后要求幼儿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