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为物理实验室常见的一种螺旋测微器,用它测量长度可准确到( )。(A)110 -2mm(B) 110-3mm(C) 110-4mm(D)110 -5mm2 如图所示,在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后返向回到零刻线,闭合开关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 M 迅速插入线圈 N 时,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左偏转(B)线圈 M 迅速插入线圈 N 后,电流计指针稳定指向零刻线右侧某一位置(C)线圈 M 迅速插入线圈 N 时,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偏右转(D)线圈
2、 M 迅速插入线圈 N 后,电流计指针不动3 如图所示,一小球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 A 点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分别为 a、b、c ,它们距离斜面底端 A 点的距离分别为 s1、s 2、s 3,对应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 t1、t 2、t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从半球形玻璃球面射向其球心 O,经折射后分别为两束单色光 a 和 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 b 光的折射率(B) 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的频率(C)在玻璃中,a 光和 b 光传播的速度相同(D)a 光子能量小于 b 光子能量5 半
3、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 ,则在距离球面 R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6 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图甲乙丙所示的过程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等温过程,该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B)甲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该过程气体内能不变(C)乙为等容过程,该过程气体内能不变(D)丙为等压过程,该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7 如图所示,发光字母 F 经凸透镜 L 在毛玻璃光屏 M 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毛玻璃屏后 E 处观察,则他看到屏 M 上的像为( )。(A)F(B)(C)(D)8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 O,最低点为 O,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4、可视为质点)甲和乙,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甲球的轨迹平面高于乙球的轨迹平面,甲乙两球与 O 点的连线与竖直线 OO间的夹角分别为 =53和 =37,以最低点 O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 ) 。(A)甲、乙两球运动周期之比为 34(B)甲、乙两球所受支持力之比为 34(C)甲、乙两球运动周期之比为(D)甲、乙两球所受支持力之比为二、简答题9 在某学校的物理教学计划中“物态变化” 一章的教学含 “温度计”“温度的测量”“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五节新课和一节复习课,针对该教学计划简述“物态变化 ”复习课的目的,并根据复习课内容举出相关实例。10 “从
5、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的基本理论之一。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例简述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义。三、案例分析题11 案例: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热量、比热容和热传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有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初始温度相同,若铁块和铝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触。则A热量由铁块传给铝块 B温度由铁块传给铝块C热量由铝块传给铁块 D铁块和铝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
6、计教学片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2 案例:李老师在初中物理“ 运动与静止 ”一课的教学中,讲述了运动、静止和参照物的概念后展示了一幅同学在操场跑步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李老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幅图片描述的是什么场景?小亮:接力跑。李老师:对,如果我们坐看台上观看比赛那我们会说这些运动员在小鸣:运动。李老师:对!运动员在运动,那运动员看我们,他会认为我们也在小亮:运动。李老师:很好!小兰:老师,我认为不对,我们实际上是坐在看台上不运动的,怎么能说我们在运动呢?小亮:书上说了,这种情况在运动员看来,我们就是运动的。小兰:可我们却是静止的呀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方面
7、存在的问题。(2)分析学生关于“ 运动与静止”的原有观念对学习的影响。(3)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 运动与静止” 的相关物理概念。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密度 ”的内容标准为: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涪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 密度”一节中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内容如下: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我们用铝块做实验,研究铝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后计算出它
8、们的体积,列出表来,然后以体积 V 为横坐标,以质量 m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成一条直线。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体积为 0 时质量是 0。所以根据 m=O 和 V=0 也可以做出一个点。通过所做的图像可以直观的看到铝块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与你的猜想一样么? 结论:铝块的质量跟体积_。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质量、质量的测量等知识。 任务:(1)写出密度的定义。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 300 字)2014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
9、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螺旋测微器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但最后一位为估读,故其精度可达到 110-2mm。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一下,说明线圈磁通量增加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当将线圈 M 迅速插入线圈 N 时,则线圈的磁通量也是增加,则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C 正确,A、D 错误:当电流计指针稳定后磁通量不再改变,无感应电流不会发生偏转,B 项错误。故答案为 C 选项。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个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设为 a,初速度分别为v1、v 2、v
10、 3,由运动学公式得 v12=2as,v 1=at1,联立两式可得 。同理可得所以答案为 C 选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因为 a 光的偏折角度大于 b 光,所以 a 光的折射率大于 b 光的折射率,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所以 a 光的能量大于 b 光,由 知在玻璃中,a 光的速度小于 b 光。所以答案为 B 选项。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距球面 R 处取一个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 E.4(2R)2= ,由此可得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过程描述的是等温过程,所以气体内能不变;乙过程是等容变化,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该过程气体内能增大;丙过程是等压过程,体
11、积随温度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内能增加,所以答案为 D 选项。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字母 F 在毛玻璃屏上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是上下和左右同时倒立。观察者在毛玻璃屏后看到的像即为 D 选项所示。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甲、乙两球受力分析得两球的支持力分别为 。所以两球的支持力之比为 4:3;而两球的向心力分别为 F 甲 =mgtan,F 乙=mgtan,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1=Rsin,r 2=Rsin 由向心公式 得两球的周期之比为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复习的目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物态变化这一章,使学生对这章知识有个整体性的归纳。突出重
12、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和考点。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让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对基本方法透彻理解对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举例:例如本复习课中关于“ 气”“ 液”“固”三态之间的变化,以及三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之间关系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关于这个知识点可以设计水的“气”“液”“固” 三态变化来理解“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之间的关系。10 【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
13、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实例:电冰箱、电热水壶、电饭煲等家庭用电器,来学习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电能等。三、案例分析题11 【正确答案】 (1)正确选项为 A 选 B 选项的同学可能没有正确认识温度和热量的本质和内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描述的是物体的状态,不能传递。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过程量。选 C 项和 D 项的同学没有认识到质量、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和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关系,或者错误地认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铝的比热容而计算结果错误。(2)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首先看一下这个题干,仔细想一下,物体吸收热量之后,物体的温度会怎么样?生: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师:物体吸收一定热量后
14、温度升高的数值跟哪几个因素有关系呢?生:Q=cmt。物体温度升高t,就会吸收 cmt 的热量,那么物体吸收一定量的热量,还跟物体的 c 和 m 有关系。师:好,同学们看,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初始温度相同,铁块和铝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那么生:升高的温度跟铁块和铝块的比热容有关系,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低。师:哪一个比热容大呢?大家还记得吗?查看书上的比热表,发现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得到铁的温度高。生:铁的温度高,热量由温度高的铁块传到温度低的铝块,所以答案应该选 A12 【正确答案】 (1)该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时受到错误的生活观念的影响。(2)一部分同学比如小亮同学对于“ 运动与静止”的理
15、解都是正确的,但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兰同学关于“ 运动和静止 ”原概念是: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就是静止的,相对地球运动的物体就是运动的。事实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参考物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原有观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正确的物理前概念是物理学习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其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物理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体系。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对物理现象、过程、材料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前概念,会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新知识学习,甚至歪曲新知识的意义。变成学习的障
16、碍。(3)教学片断:教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张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情景?学生:接力跑。教师:是的,如果我们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这时运动员看我们的话,我们是静止还是运动呢?学生:运动。教师: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向他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学生:不同的人看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教师: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就要确定一个标准,先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再描述物体的运动。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学习的参照物。学生:恩。请学生列举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物体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教师:那么我们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子上,
17、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学生思考问题: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运动)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教师: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那么大家再来回答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四、教学设计题13 【正确答案】 (1)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体积的比值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18、 (2)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方法:实验、归纳、对比 三、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将同种
19、物质构成的物体分割成两半,其中体积被分割成两半,物质的量也被分割成两半。因此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天平,直尺,大小(体积) 不同的铝块若干; (2)实验方法和步骤:用天平分别测出各铝块的质量 m; 用直尺分别测出各铝块的边长,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V; 以体积 V 为横坐标,质量 m 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对用描点法得出的图像进行分析。 4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用描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5分析与论证:分析:(1)从实验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其体积也随之减少。(2)从图像可知,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正比例函数)。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