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学历史教育目标在历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包括( )。(1)导向(2)激励(3)调节(4)教化(5)认知(A)(1)(2)(3)(4)(B) (1)(2)(3)(5)(C) (2)(3)(4)(5)(D)(1)(2)(4)(5)2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作者获取史料的方式主要是( )。(A)考古发掘(B)实地调查(C)道听途说(D)文献查
2、阅3 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 ”的诞生(B) “火烧曹宅” 的真相(C) “长沙会战” 的胜利(D)9.11 事件的揭秘4 汉武帝“独尊儒术 ”、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 、“文革”中的“ 批林批孔”、当前的“ 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 的比较合理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
3、姑娘(C)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历史就是今天无休止的对话”5 春秋左传记载:“ 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说明( )。(A)按年龄大小确定(B)靠占卜来解决(C)嫡亲是首要条件(D)贤德与占卜兼顾6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中国古代的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这种学说属于( )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 读下表,判断朝代为( ) 。(A)汉(B)唐(C
4、)宋(D)明8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历史的是( )。 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A)(B) (C) (D)9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记载:“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面纱主要依赖进口(B)面纱产量大量积压(C)经济危机已经出现(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0 1896 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
5、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材料反映了( )。(A)政府呼吁开禁(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政府允许自由办厂(D)政府准许采用官商合办形式11 1902 年 7 月 27 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社会习俗变革史 “西学东渐”史报业发展史 民国婚姻史(A)(B) (C) (D)12 下表为一张整理某一法律文件主要内容的笔记,据此
6、判断该法律文件为( )。法律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规定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规定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有解散议院之权、统率陆海军之权,总揽司法权。但其权力受到议院、内阁和司法机关的制约。(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3 1930 年 5 月,红旗发表了署名信件,明确指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发展农村工作,革命形势占据了广大农村后,就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这样必将取得
7、胜利。材料表明当时的革命斗争需要( )。城市革命连为一体 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 建设根据地(A)(B) (C) (D)14 下图信息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人心(B)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C)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D)“一国两制 ”政策得到切实执行15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 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业生产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集约化土地流转16 罗马法
8、史中写道:“航海家和商人们活动的蓬勃发展早在罗马统治扩张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它一直伴随着并且最终超越了罗马的扩张,商业繁荣自然而然地导致形成一系列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由此可见( )。(A)商人们成为罗马法的主导者(B)核心内容是保护商品经济发展(C)罗马法的形成导致罗马人扩张(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形成相辅相成1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权反复较量,对于国王的存废就曾做过三次选择:第一次处死国王,第二次请回国王,第三次进口国王。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处死国王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请回国王反应君主专制统治传统深厚(C)进口国王说明内外力量对比失衡(D)国
9、王存废体现制度设计斗争中的智慧18 亚当.斯密竭力倡导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二十世纪的突出表现为( )。(A)国民经济军事化(B)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国家干预调控(D)普遍推行福利政策19 美国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记载农业调整法规定:对于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津贴,对于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贷款,而将其耕地减少 30的棉花种植者课用其收成作担保。这种新农业政策的目的是( )。(A)扩大就业(B)克服生产过剩(C)解决农民福利(D)提高耕地利用率20 1948 年、1962 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 的黄金所占份额如下
10、图,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D)美苏争霸改变了美国发展方向二、材料分析题20 近代中国文化交流改变了传统文化领域,使近代文化丰富而复杂。材料一 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末的 100 年间,在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 。汉学家赖赫准恩在中国与欧洲一书写道:那些耶稣会中的人,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读者不但要诵读它,且须将中国思想见诸实行,他们不知道经书中的原理,刚好推翻了他们自己的教义,尤其重要的,就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且将中国实际的政情亦尽量报告给欧洲的学者,因此欧洲人对中国
11、文化,便能逐渐了解,而中国政治也就成为当时动荡的欧洲政局的一个理想的模型。材料二对于我国固有之学,研一概菲薄,当思有以发明而光辉之。对于外国输之文学,不可一概拒绝,当思开户以欢迎之的原则是:吸食与保存两主义并行。材料三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的、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持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于一炉。如果有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英)汤因比历史研究2013 年 3 月 23 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关于学院的演讲中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21 材料一中,“ 中国热
12、” 正值欧洲思想界什么时期?理想的模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2 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外来文化持怎样的态度?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近代中国还存在哪些主张? 概述其理论依据。23 综上材料,归纳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你认为应当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3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材料一全球化的第一次波动,通过航行方式把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同各条内陆河流连成了一体,第二次波动(18701914 年)是第一次波动的成果大为强化,并将其发展到内陆地区。麦克尔著西方的兴起材料二为了保全自身,不惜毁灭世界经济,各个国家纷纷以提高关税,实施配额和其他的方式来阻碍贸易。它们使各自本国的货币贬值,提高税率,
13、降低公共开支以平衡预算,有的国家甚至拒绝承兑债券使很多企业破产关闭。他们还放弃金本位的货币体系,结果所有国防交易都更为艰难。每个国家都试图减少进口以扩大本国的生产和国内就业。换言之,所有国家都试图从不景气中摆脱出来,然而,却使经济萧条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加剧。摘编自(美)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夫新全球史材料三 1945 的历史上新体制再次推动了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空前增长,并在诸多方面暂时的减少了社会不平等。1980 年以后,技术和政策的结合使全球的步伐大大加快,然而这一次却伴随着不平等的迅速加大。摘自(美) 约翰.R 麦克维尔著,王晋新,宋保宇全译人类之网24 根据材料一,
1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全球化波动的成果与动力。25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6 材料 3 中的“ 新体制” 指什么 ?分析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的时代背景。27 综上材料,谈谈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27 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 ,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 。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 9 等征收,正税为
15、每户平均纳调帛 2 匹,絮 2 斤、丝 1 斤、粟 20 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 1 匹 2 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 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 40 亩,桑田 20 亩;妇女 20 亩露田加倍或加 2 倍以备休耕,年满 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
16、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 10 亩,妇人 5 亩。废除宗主都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 4 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 8 人,耕牛 20 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494 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
17、,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28 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9 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30 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三、论述题31 刘大年在当前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近代 110 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两个问题内容不一样,又与之相关,不能分离。”综合所学知识,请从背景、过程、结果、相互关系及各层次方面,就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调理清楚,史论结合,语言流畅。四、综合分析题31 雅典
18、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教科书“雅典城邦的政治民主”一课时,某位老师考虑到“雅典民主 ”的评价是一个重点、难点,因而为了掌握让同学们它,便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宣布准备班内选举一名历史课代表,除了讲明历史课代表的职责外,他更多的鼓励学生参选,但有一个条件,每位参选者必须准备 23 分钟的竞选演讲,阐述自己当选后准备如何提高班级的历史学习成绩。在讲完了雅典民主的内容之后,这位老师便宣布准备采用雅典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历史课代表。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这种兴奋来源于对雅典民主的向往,来源于自己能参与。等到选举时,教师请有意参选的
19、同学到讲台前,然后宣布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资格。他首先宣布借读生没有选举资格,再宣布没有本市户口的同学没有资格,这样就有几名同学被迫退出选举,对此大家似乎没有太大争议。可当老师宣布女同学没有资格时,女同学大呼不公平,直到老师不得不解释这是按雅典民主程序进行选举后,大家才安静下来。然后老师再宣布每个小组只能出一名代表,又有人退出。随后在剩下的竞选者演讲完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后,由剩下的具有选举权的同学举手表决,这样才选出了历史课代表。选举结束后,老师既请当选者谈感想,也请落选者、女同学、借读生等谈感受,等大家都谈完了,对雅典民主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水到渠成了。32 分析该体验式教学案例,你认为该教师在教
20、学中抓住了哪几个重要环节,并加以评述。此外,有哪些不足?33 就历史教学而言,采取体验式教学有哪些难点,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015 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学历史教育目标在历史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包括认知、导向、激励和调节作用。正确答案为 B 项。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材料信息分析,司马迁游历地区广,采集历史遗址文物,到处讲学求教,如“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这些都与他直接实地考察有关。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口述史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必须通过调查采
21、访等直接手段,从特定主题的当事人或相关人那里了解和收集口述资料,以其为依据研究历史。巴黎公社发生在 1871 年 3 月 18 日到 5 月 28 日,见证者已不可能存在;火烧曹宅发生在 1919 年 5 月 4 日的五四爱国运动中,见证者也几无可能存在。长沙会战时期的老人还有健在的,把他们的见闻记录下来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按照科学的方式,2014 年中国人均寿命男性为 74 岁,女性为77 岁,而见证和参与长沙会战(19391944 年)的人,有记忆的年龄平均要在 80 岁以上,超出了国人均寿命预期,也就是说找到见证者的概率十分小,而且也越来越小,这增加了做口述史的难度,也降低了口述史
22、本身史料的丰富性。而 911 事件幸存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口述材料,编辑成书,如永志不忘:9.11 口述历史。而且现代媒介已经使得口述史可利用的工具极为便利,通过网络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联系。此外 9.11 事件幸存者大多为中年人。可调查范围广。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说明了孔子在后世历史中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曲折沉浮,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历史中寻求合理的理论和史实依据,从这一角度出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D 项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观性,C 项强调历史的客观性,B 项强调历史要经过人的理性思维和判断。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谈到了贤德与占卜在继承
23、制度中的作用,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即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但是材料中“王后无适”的“适”通“嫡”,即周王后代中无正妻所生。所以才考虑年龄贤德与占卜。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中“回归大自然”“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都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这种学说应为道家学说。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观察材料中的财政支出,军费占了最大比重,属于北宋冗费的特点。并且材料里有“岁币”出现,进一步说明该朝代为宋朝。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图中显示先秦到清朝城市整体绝对数量呈上升趋势:右图显示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的数量超过以政治功能为主的数量;左图显示南方城市绝对数量
24、增加且在所有城市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图中显示不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故不符合题意。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说明自然经济下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纺织业逐渐衰败,实质上反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中赔款达 2 亿两白银,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材料中的描述就是出现在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一定程度上准许民间设厂。其目的是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中不能体现报刊的发展演变,排除。
25、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保留了君主,并赋予君主以大权,保留“臣民”称号,是清政府颁布的,因此是钦定宪法大纲。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没有城市革命的内容,排除。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文字及图片关键信息,题干的核心意思即在强调国共两党、大陆和台湾当局都在积极抗日的史实,都尊重对方在抗日中所做的贡献。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 三项的表述题干及图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1
26、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材料“农业奇迹”“农业生产率”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时期与邓小平时期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不同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时期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是单一的公有制;而邓小平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商业繁荣自然而然地导致形成一系列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表明调节商品经济关系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形成相辅相成。航海家和商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但不是法律的主导者,A项错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调节各
27、种社会关系以稳定统治,B 项错误;C 项实际是罗马人扩张导致罗马法不断要适应新形势,改变内容。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整体,从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到进口国王,体现了依据国内国际形势,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在国家政治制度上的角逐和妥协,最终选择了适应英国国情的保留君主的传统又巩固议会统治反应社会变化的君主立宪制。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中“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 ”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限制了经济的自由竞争,这与最初的亚当.斯密倡导的经济自由化相违背。其他选项没有理解“异化”的含义,即“相似或相
28、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或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济危机的表现之一即为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农民利益受到损失,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其目的即为克服农业生产过剩,保证农民的利益。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表格所知,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 1962 年超过了美国。但在 1948 年所占比例和美国差距较大。这些变化体现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实力上升。A 表述有误,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实力正处于鼎盛时期;B 表述错误,当时是两极格局;D 项与题干无关。
29、二、材料分析题21 【正确答案】 时期:启蒙运动。核心内容:理性主义。22 【正确答案】 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其他主张:晚清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 ”的局面。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是彻底否定。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理论依据:“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23 【正确答案】 特征: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是正确认识、利用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或我们应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正确方向,
30、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国文化。24 【正确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汽船、蒸汽机;动力: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汽车、内燃机;动力:电力和石油。25 【正确答案】 经济危机后各个国家提高关税;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进口配额制度;宣布货币贬值。影响:政治上,国际关系恶化,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经济上,国际贸易急剧缩减,各国争相抢夺世界市场。26 【正确答案】 “ 新体制 ”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作为世界金融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也在国际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背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
31、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区域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兴起、发展推动区域、全球的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联系更为紧密,推动全球化。27 【正确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的一种效应,是由经济因素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造就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是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各民族国家的国际产业分工及利益分享。28 【正确答案】 主题:孝文帝改革。29 【正确答案】 教学提纲:北魏孝文帝一、孝文帝改革前的背景二、改革的具体措施1建新制:均田制、三长制2汉化措施三、影响30 【正确答案】 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相结合呈现。三、论述题31 【正确答案】
32、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具体的过程如下:(一)起步阶段 (18401895 年)面对西方的侵略,这一时期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
33、想。(二)整体发展阶段 (18951927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强。此阶段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三)曲折前进阶段 (19271949 年)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四、综合分析题32 【正确答案】 情境
34、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代人感。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 。不足: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与学生互动关系失调。教学活动停留在师生互动者居多,生生互动者少,师生互动当然必要,但师生活动的面有局限,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狭小。师生互动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到思想和体验的旋涡中去,许多学生处于旁听或陪坐的地位。该案例中学生就始终处于教师的引导下,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33 【正确答案】 难点有以下三点:课前:确定主题、搜集资料; 课中:引导参与 情境创设实践探索成果交流;课后:总结知识、提升能力。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将教学主体定位为学生;体验活动的主题及内容应符合课程目标,切忌偏离主题;教师应促成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