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0.50KB ,
资源ID:89433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43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2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3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作(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4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 ”属于( )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5 下面属于“ 问题解决” 的是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2、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6 下面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A)共产党宣言(B) 四书集注(C) 哈利.波特(D)金刚经原文复印稿7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8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 每当想起杨利伟、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就会让人产生无比的爱国之情,并激励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B

3、)理想的道德感(C)伦理的道德感(D)想象性的道德感11 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经验,叫( )(A)理想性的道德感(B)直觉的道德感(C)伦理性的道德感(D)理念性的道德感12 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对儿童道德性发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沃尔朴(B)布鲁纳(C)科尔伯格(D)斯金纳13 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认识缺乏(B)道德意志薄弱(C)道德情感异常(D)道德行为不良14 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哈特斯(B)皮亚杰(C)科尔伯格(D)章志光15

4、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评价成分(D)行为成分16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 )(A)品德(B)态度(C)技能(D)意向17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18 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19 平常所说的品德就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B)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理智特征20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

5、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2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2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价值体系(C)策略系统(D)认知结构23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24 (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

6、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A)班杜拉(B)科尔伯格(C)皮亚杰(D)加涅25 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26 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2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28 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29 在科尔伯格的有

7、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权威水平(C)后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30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 【正确答案】 C【试题

8、解析】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基本特征。【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金刚经原文复印稿不具有原创性,小是创造性作品。【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

9、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克服所遇到的闲难和障碍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体现了个体的道德意志。【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想象性的道德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题目中的情境符合此定义。【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经验叫伦理的道德感,即以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

10、和原则为中介。【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对儿童道德性发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成为道德意志薄弱。【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行为成分。【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知识模

11、块】 学习心理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常所说的品德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即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12、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晶德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5 【

13、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两个阶段。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不限于遵从某个特殊的权威人物,而是与人共同承担责任。【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能抗拒诱惑显然是意志薄弱。【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