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理论)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苏苏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别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A)正确(B)错误2 小刚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A)正确(B)错误3 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射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 )(A)正确(B)错误4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铃声是作为强化物而出现的。( )(A)正确(B)错误5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与传统知识观没有本质区别。( )(A)正确(B)错误6 有意义的
2、自由学习观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点。( )(A)正确(B)错误7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学生发现的程度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 )(A)正确(B)错误8 斯金纳认为“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复杂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 ( )(A)正确(B)错误9 人类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A)正确(B)错误10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A)正确(B)错误11 罗杰斯的学习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发现” 和 “探索”。( )(A)正确(B
3、)错误12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A)正确(B)错误二、简答题13 如何理解学习的内涵?14 简述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15 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6 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7 列举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18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9 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的主要观点。20 简述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三、案例分析题21 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吞地
4、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 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 老师的说法是: “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试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行分析。22 某小学三(1)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的作业总是潦草脏乱。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 2 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的作业工整干净,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 ”,并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获得 3 张好孩子的卡通画就把该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展览。试结合斯金纳的儿
5、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进行分析。四、论述题23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24 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25 为了消除一种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使用惩罚、消退等方式。它们分别有何优缺点?各自的适用范围怎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理论)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知策略学习指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智慧技能学习又可分为五小类: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6、。题干所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强化是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所做的自我奖励。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属于替代强化。【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观察学习认为学习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本人的行为不一定受到强化,但观察到他人学习的结果也是一种强化过程。【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食物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强化物,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引起狗的条件反射。【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知心理学的
7、知识观不同于传统的知识观。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的结果就是获得按一定方式储存的信息,也就是获得了知识。【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现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但不能因此忽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调行为塑造的重要性,他基于此思想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行为出现的概
8、率。【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罗杰斯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和“学生中心观”,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地发现和探索。【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主动建构性,并不把它看成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更不是最终答案。【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二、简答题13 【正确答案】 (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学习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学习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活动。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可以是
9、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4 【正确答案】 (1)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5 【正确答案】 (1)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3)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4)学习者能够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6 【正确答案】
10、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1)强化。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 )与负强化(撤销惩罚) 之分。(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作用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
11、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4)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7 【正确答案】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3)学习的情境性。【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8 【正确答案】 (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2)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一连串的新知识,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
12、和评价三个过程。【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9 【正确答案】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其联结公式为 SR。(2)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一一错误学习的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他指出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遵循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3)桑代克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惩罚只能暂时抑制一个联结,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一个联结。【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0 【正确答案】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三、案例分析题21 【正确答案】 (1
13、)建构主义认为,“ 教材是例子” ,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无论专家选出的文章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学生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理解。(2)建构主义的观点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观念变革,新观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造就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新型教育。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建构自己独立的意义。如果我们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模子去框住学生的思维,势必使学生丧失个性、丧失自我、丧失创造力。【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2 【正确答案】 (1)强化的作用。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老师发现学生作业潦草,决定帮助改正学生这一行为,就进行了强化。(
14、2)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斯金纳指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正如李老师针对学生作业潦草、脏乱的现象通过奖励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强化刺激,使学生得到了行为上的改变。(3)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的作用。本事例就是使用了积极强化。(4)儿童行为的变化和行为矫正。程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正如一次作业干净印一个小红花,三次得到小红花就盖一个“一级棒” 的大印章,通过强化作用,使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充分体现了斯金纳的儿童行为矫正理论。【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四、论述题23 【正确
15、答案】 (1)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
16、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 告诉” 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4 【正确答案】 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1)惩罚并不能使行为
17、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要尽可能地少用惩罚,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 一个经常惩罚孩子的家长或教师,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惩罚的目的可能没有达到,反而使孩子学会了粗暴的不顾别人自尊的处事方式。惩罚的运朋应该及时,即在学生做出某种行为之后,立即给予惩罚。惩罚紧跟在错误行为之后,与错误的行为之间建立联结。在惩罚时,最好选择一样替代反应进行强化,即指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后给予强化。(2)但是奖励也不是越多越好,教师在使用奖励的时候应该注意,在对学生的
18、行为进行奖励时,应注意避免外部奖励对内部兴趣的破坏。在很多情况下,维持行为的强化物是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这时再给予外部的奖励,就会使学生活动的目的逐渐变为获得外部奖励。因此,当学生已经自行从事某种活动时,教师应谨慎考虑奖励是否必要,避免给予不必要的奖励。奖励虽然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奖励的运用必须得当,否则便会强化不良行为。例如,小孩的许多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因为他们通过哭闹能得到诸如玩具、冷饮等强化物。【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5 【正确答案】 (1)惩罚。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通常是给学生呈现厌恶刺激,或者使用隔离性措施,让学生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方法能够立刻让学生从不适宜行为中脱离出来,但是其持久性不强,且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一般惩罚比较适合于比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打架斗殴等。但应用时,要把握好时机和程度。通常在教学中,我们不主张运用惩罚。(2)消退。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教学过程中运用消退比较困难,有时即使问题行为减弱,也可能突然重新出现,这是自然恢复现象。教师在使用消退时应注意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不好的行为,并且应结合使用其他的方法,如强化适当的行为。【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