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 2(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陶冶法(B)锻炼法(C)榜样法(D)说服法2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3 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4 既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的是( )(A)社会实践(B)教学(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
2、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6 榜样示范法是德育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种,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7 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8 利用校园文化去影响学生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教育法9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 ( )(A)自我调控(B)自我监督(C)自律(D)自我疏
3、导10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服教育模式11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2 柯尔伯格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其中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3 “学会关心 ”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4 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情感(B)道德意
4、志(C)道德认知(D)道德行为15 组织活动属于(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6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17 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二、多项选择题18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 )(A)政治教育(B)知识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19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它具有的特点是(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E
5、)继承性20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B)同伴群体(C)社会风气(D)态度定势(E)自我认知21 选择德育内容的基本依据有( )(A)德育目标(B)学生思想实际(C)学生身心特征(D)文化传统(E)时代特征22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A)动机作用(B)方向作用(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D)提升智慧(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23 贯彻德育的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D)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E)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6、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24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活动(C)课外活动(D)劳动(E)政治课教学25 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26 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A)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E)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27 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28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A)德育目标(B)教师素质(C)德育内容(D)学生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29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是( )(A)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B)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C)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D)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E)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30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 )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A)高尚思想(B)模范事迹(C)模范行为(D)卓越成就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