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A)正确(B)错误2 体育是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正确(B)错误3 最早提出“ 终身教育” 思想的是法国的朗格朗。 ( )(A)正确(B)错误4 智育等于教学。( )(A)正确(B)错误5 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A)正确(B)错误6 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 )(A)正确(B)错误7 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中,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2、是赫尔巴特、涂尔干和巴格莱等。 ( )(A)正确(B)错误8 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活动。 ( )(A)正确(B)错误9 “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没有目的。( )(A)正确(B)错误10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策略实施,而不是脱离全面发展教育另搞一套。 ( )(A)正确(B)错误11 非制度化教育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A)正确(B)错误12 终身教育就是成人教育,是许多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A)正确(B)错误13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 )(A)正确(B)错误二、简答题14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5 制订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
3、6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17 什么是学制? 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 ?18 简述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19 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20 简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三、案例分析题21 某学校为贯彻上级减负精神,决定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的课外活动不再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自修,而是让学生去操场上活动。结果发现,学习用功的好学生,任凭老师怎么劝也不出去,而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却玩得很高兴。后来,校领导发现了问题,说:“ 等检查过去了,一定要收回来 ”结合这一材料,谈谈你对减负问题的认识。22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普
4、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 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要求,情况令人担忧,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联系案例,谈谈你对学校体育的认识。23 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前程,中国父母现在唯一要做的不是帮助学生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到学校的侵害!”请你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24 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 8 时前来到了某某学校。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
5、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等等,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正确吗?为什么?四、论述题25 试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26 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阐述了智育的概念。【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
6、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由此可知题干正确。【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70 年,法国的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智育一般是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的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智育不等于教学,教学既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体、美、劳诸育的任务。【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多种途径,智育只是其中之一
7、。【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智育的任务不仅包括要教学生学习文化,而且还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只是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之一。【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
8、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非制度化教育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它是现代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但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是片面的。【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教学的根本目的
9、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形成面向术来的态度,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说,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能够统一起来的。【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二、简答题14 【正确答案】 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5 【正确答案】 (1)教育目的的制汀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的制订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
10、的规律。(3)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制订出科学的教育目的。【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6 【正确答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
11、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7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学制确立的依据是:(1)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2)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3)学校教
12、育制度的确立还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5)学制的确立还需结合本国的人口发展状况。【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8 【正确答案】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增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把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4)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5)建立终身教育体系。(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7)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9 【正确答案】 素质教育的提法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从本质上讲,二
13、者是一致的。(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历史上和现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 为基础的。(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纠正教育实践对教育目的的背离,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过于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的情况等等;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日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控的一个结果,当然也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0 【正确答案】 (1)改变教育观念。(2) 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
14、造良好的校同文化氛同。【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三、案例分析题21 【正确答案】 (1)沉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严重阻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是国家减负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2)该校贯彻国家的减负政策,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从具体做法上来看,似乎认为,减负就是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首先,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努力而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其次,这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无可厚非,但学生在外面毫无指导地“ 玩” ,这不仅仅是对课外活动的误解,
15、对素质教育和减负政策的误解,也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 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综合素质强。学校贯彻的减负政策并没有实质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实际执行。这种“减负” 实则增加了素质教育展开的难度和阻力。【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2 【正确答案】 (1)学校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
16、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3)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来完成的。面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3 【正确答案】 (1)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它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的各级各类教育工
17、作。案例中的观点指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即:当前中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完全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基本依据。学生完全变成读书的机器,即使有天赋也被扼杀了。(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正在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和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方式,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案例中的观点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4 【正确答案】 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不正确的。(1)国家教委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
18、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4)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我们要做到: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去
19、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5)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所以,校长将素质教育仅仅归结为课外活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四、论述题25 【正确答案】 (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 样样都好” 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
20、育同“ 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日寸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互代替。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其各自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
21、育的方向,是“五育” 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因此,“五育” 各有其相对独立性。(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6 【正确答案】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凋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 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