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和态度2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比较(B)变式(C)概括(D)直观3 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维果茨基(B)加里培林(C)加里宁(D)赞可夫4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是( )。(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5 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
2、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6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7 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8 学校的人际关系属于( )。(A)制度性隐性课程(B)心理性隐性课程(C)观念性隐性课程(D)物质性隐性课程9 (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A)关注(B)尊重(C)
3、真诚(D)同感10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斯金纳(B)布鲁纳(C)布卢姆(D)加涅11 (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表12 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A)1903 年(B) 1913 年(C) 1924 年(D)1930 年1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14 儿童在 3 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
4、 )阶段。(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虚拟自我15 下列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 9 位数字(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16 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强化可分为( )。(A)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B)正强化和负强化(C)自然强化物和人为近似强化物(D)强化和惩罚17 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的是( )。(A)基本的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感(D)勤奋感18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19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A)追求利益(B)追求刺激(C)避免困难(D)避免失败20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英语音标的学习的影响是( )。(A)一般迁移(B)特殊迁移(C)负迁移(D)垂直迁移21 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22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23
6、在学习中,( ) 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A)复述(B)组织(C)计划(D)调节24 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25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在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26 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7 ( )是继 2 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A)34 岁(B) 5
7、6 岁(C) 78 岁(D)810 岁28 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29 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 )。(A)阶层(B)阶级(C)集团(D)群体30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体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四个选项中,气质不是习得经验,所以不能迁移。2 【正确答案】
8、 B【试题解析】 题干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了该学说。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
9、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持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金纳论证了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使其更科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 1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
10、重细节的纠缠。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意识的发展在 3 岁以后进入社会自我阶段。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理解是通过思维进行的,如了解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弄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义等,都属于理解。只有领会材料本身的意义,把它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纳入人的知识系统,才能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识记,保持时间长,也较容易提取,但不一定十分精确。总之,在全面性、速度和牢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机械识记。根据题意答案选 C。16 【
11、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正强化与负强化是根据强化的目的和强化的性质划分的。 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最初发展的任务就是培养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即信任感。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 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负迁移。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操作模仿阶段这些特征较
12、差,而在熟练阶段这些特征高度发展,因此题干所指是操作整合阶段。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许多新信息,只有通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记忆内记住。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位置记忆法,位置记忆法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看作对问题空间的搜索,理解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头脑中形成问题 空间的过程。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78 岁是第二次出现强迫现象的高峰年龄。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一目标虽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但也只是对所学材料意义的把握。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是对群体的名词解释。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它的获得在个体记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画线目的是便于多次重复记忆,属于复述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