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要学生列举筷子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都在餐饮用具范围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6安徽)(A)流畅性好,变通性好(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C)流畅性差,变通性好(D)流畅性差,变通性差2 与意志坚韧品质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2015陕西)(A)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B)任性和怯懦(C)盲从和独断(D)顽固和动摇3 小王是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际,多家知名企业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小王陷入纠结之中,此时小王面临的是( )。(2015河南)(A)趋避冲突(
2、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 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2015河南)(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2015浙江 )(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2015辽宁)(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审美的需要(D)求知与理解的需要7 下列关于能力和知识、技能关系的说法,正确
3、的是( )。(2016福建)知识、技能等同于能力能力的强弱与知识、技能的多少成正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A)(B) (C) (D)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 (2015陕西)(A)记忆力(B)节奏感(C)曲调感(D)色彩鉴别能力9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 是指( )。 (2015江苏)(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0 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2015四川)(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
4、忘11 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处理数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要的能力称为( )。(2014山东)(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三元智力(D)情绪智力12 下列不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2015河北)(A)记忆力(B)想象力(C)意志力(D)思维力13 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2015山东)(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14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典型的( )。(2015山西)(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15 日常生活中,人所具有的勤奋、诚
5、实、善良或马虎、自大、奸诈等都是关于( )特征的描述。(2014 陕西)(A)气质(B)性格(C)能力(D)品德16 多血质的人较难形成( )的性格。(2014贵州)(A)忍耐与坚持(B)自制与细心(C)主动与果断(D)勇敢与灵活17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2015湖南)(A)情感(B)意志(C)兴趣(D)性格18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2015浙江)(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19 我们倾向于认为美国人热情,中国人内敛,德国人纪律性强,这种现象称为( )。(2015江苏 )(A)首因效应(B)
6、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印象20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2015湖南)(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21 要求列举“ 铅笔” 的各种用途时得到答案可能是:“写字、画画、武器、礼品、润滑剂、画线的直尺” ,这种思维属于 ( )。(2016广西)(A)直觉思维(B)抽象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22 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谩”“ 幔”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相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张老师用了知觉的( )。(2016安徽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3
7、有些人生病时又想病快点好,又不想吃苦药。这种冲突属于( )。(2016安徽)(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24 人们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相对较易,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相对较难。这说明情绪具有( ) 。 (2016安徽)(A)动机功能(B)信号功能(C)适应功能(D)组织功能25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2015河北)(A)陶行知(B)潘菽(C)房东岳(D)廖世承26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2015贵州)(A)学生的学(B)教师的教(C)教学环境(D)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7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8、 )。(2014湖北 )(A)弗洛伊德(B)巴甫洛夫(C)斯金纳(D)桑代克28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的是( )。(2013 山东)(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谢切诺夫29 小红知道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说明她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2015江苏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0 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 )。(2015广东 )(A)关键期(B)学习准备(C)最近发展区(D)刻板现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7 答案与解析一、
9、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其中,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题干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好;但是都在餐饮范围内,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变通性差。因此,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盲从的人不了解自己行动的意义,极易在别人的怂恿下从事不符合个人意愿或社会需要的行为。与果断性相反的特性有两种。一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
10、的人表现为犹豫不决,疑虑重重,该断不断,其结果常常是错失良机。二是鲁莽。鲁莽者办事很少迟疑,说干就干,但却不善于事前做周密考虑和斟酌,结果多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指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怯懦指在行动中畏缩不前,惊慌失措,这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意志的坚韧性既不同于动摇,又不同于顽固。有动摇性的人或缺乏坚定的行动目的,对既定的目的持怀疑态度,或对实现目的缺乏信心和决心。性格顽固者,则只能刻板地依照一成不变的计划行事,不能敏锐地觉察情势的变化,不善于及时根据新情况,相应地对行动方式、行动目的做出修正,一意孤行。因此本题选 D。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
11、志行动过程中,在准备阶段存在四类动机斗争,包含: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这二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有些学生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本题中小王在择业时面临多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利有弊,正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按出现的
12、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层称为基本需要、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需要。本题中志愿者能够在生理需要不能得到全部满足的情况下支教,说明高级需要的满足并不一定非以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即低级和高级的需要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此答案选 C。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只有有充足的粮
13、食和衣物能够保证吃饱穿暖,才能够懂得礼节明白荣辱。其实就是在昭示高级需要的满足要以低级需要为基础。所以体现的是需要的层次性。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层称为基本需要,后三层称为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均由于生理或心理上有某些缺失而产生,因此又可称之为缺失需要。这是一般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共有的。其特征是,一旦获得满足,需要强度就会下降。根据选项,只有 A 项符合题意。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能力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
14、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一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记忆力属于一般能力,其他三项则属于特殊能力。因此本题选 A。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这代表了社会实践活动对能力的影响。影响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主观能动性。社会实践属于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个体的能力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10 【
15、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水平、能力表现的早晚和能力结构类型等方面。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人的能力有大小。如选项 A。能力表现早晚上的差异。有些人在少年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优异的能力、聪慧超群,这叫“人才早熟”;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晚,甚至到了晚年,能力才充分发挥出来,这叫“大器晚成”,即选项 B。能力结构类型上的差异是指能力的各种成分的构成方式上的不同。例如,在智力中,有的人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强,而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弱;有的人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强,而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较差。如选项 D。而 C 项多愁善感是气质特征,不是能力
16、特征。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等。而晶体智力是指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能力。题目所述处理数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要的能力是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即流体智力。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C 项意志力属于非智力因素。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对
17、此定义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特征。第二,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即气质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第三,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即先天因素占主要地位。因此没有好坏之分。第四,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虽然具有先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发生变化。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就在于:气质受生理影响较大,性格受社会影响较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
18、表现较晚。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得比较晚。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液说认为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分别是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各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如下:(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代表人物是张飞、李逵。(2)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代表人物是浪子燕青。(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
19、静,但缺乏生气。代表人物是林冲。(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代表人物就是林黛玉。因此本题选 B。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每个人对客观现实的不同态度,使人形成了各自的性格特征。气质与性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本题题干中所列词汇有明显的好坏倾向,因此描述的是人的性格。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
20、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因此这样的人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与毅力,较难形成忍耐与坚持的性格。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或她)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不只外表具有吸引力,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晕轮效应使得个体对他人印象的判断存在偏差。但通过这一途径建立印象,确实是最迅速、最经济的。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刻板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它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
21、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在关于人的自然特征方面,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系统的观念首先是同人们的性格、种族和外表吸引力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首先会根据这三个方面对人进行分类。当我们把某一个人归入其中某一个类别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类别的特征。根据定义可知,题干的描述属于社会刻板印象。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
22、成的直接的社会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直觉思维指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指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起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假设出发,不拘泥于一种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
23、合乎条件的各种回答。题干中对于铅笔的用途做出多种可能的回答,属于发散思维。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的选择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说,强度较大、色彩鲜明、活动性、变化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题干中张老师正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因此本题选 B。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趋避冲突是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两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题干中的描述正是趋避冲突的表现,本题选 C。24 【正确答案
24、】 A【试题解析】 情绪情感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动机功能能激活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题干的描述属于情绪的动机功能,本题选 A。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时,除了要知道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之外,还需要辨别清楚我国另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同为两个“第一”,前者是由我国学者编写的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后者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且由日本小原又一著,我国学者房东岳译。这一点要区分清楚,以免在答题的时候产生混淆。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5、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总结了美国机能主义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1913 年扩展为三大卷,1914 年又把它编成教育心理学简明教程。他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使教育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故答案选 D。28 【正确答案】 C【试
26、题解析】 康士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是 19 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并最早尝试在教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知识,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故答案选 C。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目通过给出一个生活表现的实例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题项中的四项。02 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同时了解了物体恒存。27 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是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泛灵论以及自我中心,出现了表象和形象图式。712 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可逆
27、转,理解了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化,思维向具体逻辑思维发展。12 岁以上的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已经能够运用假设进行推理。该题中,小红能够对认识到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其多少并没有变化,说明小红已经能够理解体积守恒的概念。一般情况下,78 岁的儿童才能解决体积和容积守恒的问题,910 岁的儿童能够解决重量守恒的问题,11 岁以上的儿童能够解决体积守恒的问题。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B、C 都是描述个体身心发展过程差异特点的术语。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的一种现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