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48KB ,
资源ID:89487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48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4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个体身心发展(B)培养四有新人(C)实现共产主义(D)培养政治人才2 下列选项中,主张内发论的学者是( )。(A)洛克(B)华生(C)弗洛伊德(D)荀子3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平衡论4 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基本理论中,外铄论认为( )。(A)个体的身心发展由自身的需要决定(B)个体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强调教育的力量(C)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D)个体的身心发展是

2、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儿童中心论(D)家庭教育论6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是( )的观点。(A)性善论(B)性恶论(C)善恶皆有论(D)性不善不恶论7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手里,就全坏了。” 这是( )的观点。(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

3、C)孟德斯鸠(D)卢梭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由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体差异性9 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0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1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反映的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12 “

4、因材施教 ”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13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了( )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A)遗传因素(B)环境(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学校教育14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抓住关键期” 分别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B)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顺序性(C)顺序性、个别差异性、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顺序性、不平衡性15 学记中所载的“ 当其可之谓时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16

5、两个同为 6 岁的儿童,一个儿童的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已经掌握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概念进行运算;另一个还不能脱离实物进行运算。这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7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对教育的启示。(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18 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A)遗传素质(B)环境因素(C)学校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9 小学生的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生的教学则采用抽象的讲解。这体现

6、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0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的观点。(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反映论21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论(D)综合论二、多项选择题2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3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分别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

7、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4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经过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道德认知分别有( )几个发展阶段。(A)前习俗水平(B)感知运动阶段(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25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D)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填空题26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_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27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_实验证明,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28

8、 人们常说的“ 聪明早慧 ”“大器晚成”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_。四、判断题29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发展,与心理无关。 ( )(A)正确(B)错误30 “孟母三迁 ”的故事体现了遗传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31 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32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六、论述题33 试论述如何利用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工作。七、教学设计题34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 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 20 岁左右,则“泯

9、然众人矣” 。请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来分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4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内发论强调个体的身心发展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身心的发展实质上是由这种自然因素按照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出来的。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等。洛克、华生、荀子是外铄论的代表。【知识模块】 教育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霍尔认为“

10、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属于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外铄论强调个体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名言,华生是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知识模块】 教育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出自荀子.性恶,意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这是性恶论的观点。【知识模块】

11、 教育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是法国教育学家卢梭的名言,卢梭是性善论者,主张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主张顺应自然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知识模块】 教育学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为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句话显然是在夸大遗传的作

12、用,忽视后天的教育,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差异性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虽然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条件。“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自然能得到健康成长,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的环境里,也会变坏。【知识模块】 教育学14 【正确答案

13、】 C【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个体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因此,在教育中,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即因材施教。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知,个体身心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因此,个体身心发展必须抓住关键期,一旦错过,难以补偿。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的表述出自礼记.学记,意为:在学生适合教诲的时候予以教导,叫作合乎时宜。等过了适当的学习时期再去学,虽然勤奋苦学也难有成就。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教育应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 A。

14、【知识模块】 教育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这种个别差异性的表现之一即是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题干中的两位儿童的表现就属于这一状况。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学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知识模块】 教育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

15、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知识模块】 教育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题干所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性本能冲

16、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故属于内发论。【知识模块】 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2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学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依次出现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这一时期,婴儿主要通过视、听、触等感觉与手的动作,吸收外界知识。(2)前运算阶段(27 岁),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3)具体运算阶段(7 一 11 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

17、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4)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知识模块】 教育学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和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学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

18、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普遍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可以接受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更快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其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知识模块】 教育学三、填空题26 【正确答案】 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知识模块】 教育学27 【正确答案】 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知识模块】 教育学28 【正确答案】 个别差异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四、判断题29 【正确答案】 B

19、【试题解析】 人的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学五、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3)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32 【正确答案】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有利于青

20、少年的身心发展。(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知识模块】 教育学六、论述题33 【正确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这些规律,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人从出

21、生到长大成人,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不能“揠苗助长 ”“陵节而施”。(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个体从出生到成长,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

22、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抓关键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品质、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继续得到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

23、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求教育者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人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他们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身心的协调发展。(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与教育。从群体角度来看,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其次,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也不尽相同;再次,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也不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七、教学设计题34 【正确答案

24、】 (1)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个体身心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能够排除一些外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年轻一代朝着健康、正面的方向发展。(4)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5)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通过先天得到的,是遗传素质为其发展提供的生理前提。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处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没有达到要求。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知识模块】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