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考试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生物起源论 ”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2 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教育论(B) 教育漫话(C) 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3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5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2、 )。(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6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7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8 “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9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0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3、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1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理解教育” ,实质上体现了 20 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A)多元主义价值观(B)知识主义价值观(C)精英主义价值(D)主体教育12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13 教材包括( )(A)教科书(B) CAI 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14 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
4、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抑制说15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16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此时处于(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D)任务促成的纪律17 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18 由后天的学习而决定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晶体能力(D)流体能力19 关于自卑感以
5、下说法错误的是(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20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说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二、多项选择题21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A)陶行知(B)徐特立(C)蔡元培(D)杨贤江(E)朱熹22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D)教育与人
6、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23 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 )。(A)交往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认知领域(D)情感领域(E)思维领域24 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学习心理(B)个体人格及发展(C)品德心理(D)教学与管理心理(E)心理健康与辅导25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B)直线式(C)参谋制(D)职能式(E)直线职能式26 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E)自然形态的教育27 广义的教育包括( )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
7、庭教育(D)全民教育(E)素质教育28 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29 一般能力是指( ) 。(A)观察力(B)记忆(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30 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E)澄清和评估问题三、填空题3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32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
8、、_。33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34 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5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36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37 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38 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家长会、_。四、名词解释39 教育规律40 学校教育制度41 德育过程42 班集体43 先行组织者五、简答题44 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5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46 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47 简述班主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48 什么是课的
9、结构? 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六、论述题49 论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50 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七、案例分析51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考试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0、】 教育要循序渐进地施行,以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充分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的先驱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研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条件,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
11、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世界课程改革是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干扰主要有两
12、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两端的项目学习快、记忆得牢一些,而中间部分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一些。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我促成的纪律强调个体自觉程度。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
13、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答案为 C。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朱熹是我国宋代的教育家。22 【正确答案】 B,D23 【正确答案】 B,C,D24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各项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5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委员会制、参谋制不属于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26 【正确答案】 A,B,C,D,E2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14、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2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最后两个选项与题干不相干。29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能力的综合,题干中的五个选项都属于一般能力。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E 项不属于咨询原则,是咨询过程的内容之一。三、填空题31 【正确答案】 教育问题32 【正确答案】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33 【正确答案】 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素养34 【正确答案】 上课35 【正确答案】 遗传;环境;教育36 【正确答案】 孔子;苏格拉底37 【正确
15、答案】 学生发展38 【正确答案】 家访;书面联系四、名词解释39 【正确答案】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40 【正确答案】 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41 【正确答案】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42 【正确答案】 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43 【正确
16、答案】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五、简答题44 【正确答案】 制度化教育以教育为目的而设立,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而进行。有如下特征:(1)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2)明确的修业年限;(3)规范的教学组织;(4)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5) 严格的管理制度;(6)专业化的教育人员;(7)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45 【正确答案】 (1)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内
17、在主观动力,使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得到极大地发挥,也使得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并可促使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的形成,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因素。(2)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3)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参与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46 【正确答案】 (1)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
18、养学生品德素养。(2)内容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47 【正确答案】 (1)主要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2)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48 【正确答案】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 复习检查;讲授新教材;巩固新知识;布置家庭作业。六、论述题49 【正确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
19、遗传、环境和教育。(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没有从遗传获得的机体,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与此同时,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并不会转化为现实。(2)环境: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
20、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时可能起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但有时可能起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教育: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
21、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50 【正确答案】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几次教育就可完全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2)人生活环境和条件 (包括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文化的等等)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常常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的制约作用。(3)德育过程是多因素参与(有直接的,有间接的)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根据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把握好以下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不
22、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立竿见影” ,而应当循序渐进,坚持“百年树人 ”。长抓不懈;二是思想品德教育要抓反复,反复抓。七、案例分析51 【正确答案】 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让他们“在思维”,而且让他们 “会思维”。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即一是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二是看学生的情绪,学生是否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积极争论、勇于表态。三是看学生的意志,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是否继续认真地思考,另辟蹊径,尽力去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 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 ”的原则,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