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是(A)燕子矶幼稚园(B)南京鼓楼幼稚园(C)湖北省立幼稚园(D)河北幼稚园2 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3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A)感觉(B)知觉(C)刺激(D)表象4 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A)个体适宜性(B)性别
2、适宜性(C)个性适宜性(D)身体适宜性5 提出“白板说 ”的思想家是(A)华生(B)洛克(C)卢梭(D)格塞尔6 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7 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 敏感期 ”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B)卢梭(C)福禄贝尔(D)杜威8 陶行知批评 20 世纪初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存在( )三大弊病。(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9 学前儿童美育的
3、重点在于培养儿童(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B)表现美的技能(C)鉴赏美的能力(D)评价美的能力10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11 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 ,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活动目标(D)远期目标12 1996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 )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A)跳舞(B)游戏(C)唱歌(D)识字13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A)幼儿已有
4、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阈限(C)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D)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14 对于 02、3 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15 矫正幼儿口吃的主要方法是(A)密切关注(B)严格要求其改正(C)让幼儿多说话(D)解除紧张16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17 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被称为(A)实体法(B)程序法(C)成文法(D)不成文法18
5、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学说(B)建构主义学说(C)官能心理学(D)行为主义学说19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20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狼孩” 的事例,这说明(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遗传孝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21 智力游戏22 时间知觉23 教师违法行为24 教育法规25 程序教学26 情绪三、简
6、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27 消极强化与惩罚有什么不同?28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有哪些区别?29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30 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阶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31 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2 试述巴甫洛夫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五、案例分析(共 14 分)33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结合实例说说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
7、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卢梭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
8、验。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蒙台梭利提出“敏感期”理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 世纪初陶行知指出国内的幼稚园有三大弊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美育不是专业的学习,而是发展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提出来的。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活动目标是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9、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 02、3 个月的婴儿,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应为色彩鲜明的小球。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除紧张是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也称制定法。18 【正确答案】 C
10、【试题解析】 官能心理学是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是不起决定作用。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21 【正确答案】 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22 【正确答案】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23 【正确答案】 教师违法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24 【正确答案】 教育法规是一切
11、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25 【正确答案】 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26 【正确答案】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27 【正确答案】 (1)消极强化是指当刺激减少后,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反而增加;(2)惩罚是指给予刺激,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消除行为的再次发生;(3)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时企图消除行为,
12、两者目的不同。28 【正确答案】 (1)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2)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3)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4)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5)公布的范围不同。29 【正确答案】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30 【正确答案】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31 【正确答案】 (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摹写,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
13、解释或假设,因此,它必然随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和改写;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被个体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生成的;在建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会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2)幼儿观:幼儿在学习中不是一块“ 白板”;幼儿是主动的建构者;(3)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儿童看作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看作是在不断进化的经验世界中主动活动的主体。学习不是简单地将信息从外部向内部输入,而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断生成新理解的过程。32 【正确答案】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 19 世纪末
14、 20 世纪初,他和同事研究了狗的消化过程,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在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中,一个起初不能引起反应的中性刺激(如铃声)与一个无条件刺激(如肉粉)配对出现,进而能够诱发反应(如分泌唾液)。(1)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以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
15、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作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2)评价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能较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
16、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3)经典条件反射与幼儿教育经典条件反射是幼儿早期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它是幼儿较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体现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五、案例分析(共 14 分)33 【正确答案】 (1)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例如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把一些材料拿回家,就是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妈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
17、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 。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 “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交流,多参与幼儿园的集体,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相处不融洽,很少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2)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不像
18、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 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