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他所说的三维是( )。(A)内容、操作、图形(B)操作、产物、应用(C)产物、内容、操作(D)内容、产物、图形2 以下关于迁移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从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B)在同化迁移中,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只得到某种充实(C)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垂直迁移(D)定势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3 一个安静、稳重、动作缓慢、不易激动、情绪不易外露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2、( )。(A)胆汗质(B)多血质(C)抑郁质(D)粘液质4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5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 ”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6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7 按照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前运算阶段(B)具
3、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8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 。(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9 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0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 )接近。(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产生式理论(D)学习定势说二、填空题11 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
4、高而逐渐加强。_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12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_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13 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内驱力。14 _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15 学习的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_和负迁移。16 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_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17 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_与品德转化的关键。18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_。19 训练和改进“ 心灵” 的各种官能
5、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_及其训练价值。学习要想取得最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20 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_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三、简答题21 简述学习的本质。22 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常见心理矛盾。23 阐述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24 联系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谈怎样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25 请叙述常见的几种认知策略。26 简述大学生怎样进行自我教育。四、案例分析题27 大二学生小李进入大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
6、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现在所就读的大学很不满意。于时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老师一提到要考试他就开始准备,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而考试的结果却每每使他失望,所以每当要考试他就十分紧张,但越紧张注意力却越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他很着急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问题:1请分析小李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之中?此种状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李此种心态产生的原因。3怎样帮助小李改变当前的状况?五、论述题28 论述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29 论述创造性思维以及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
7、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吉尔福特理由因素分析法用三个维度的立体形状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这个立方体的三个维度为内容、操作和产物。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柑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上层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层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粘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
8、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视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它包括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画线等。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来帮助学习的方法是画线法,属于复述策略。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后习俗水平的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即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群体
9、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11 岁至成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头脑风暴是通过集体讨论,是思维碰撞的思维训练方法,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无论是对于学术主题探讨或日常事务的
10、解决,都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唯需谨记的是使用者切不可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因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生动灵活的技法,应用这一技法的时候,完全可以并且应该根据与会者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所创新。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心理官能(指记忆、思维等一般心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
11、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这种说法与皮亚杰的观点相似。二、填空题11 【正确答案】 间接性12 【正确答案】 激活13 【正确答案】 交往14 【正确答案】 学习迁移15 【正确答案】 正迁移16 【正确答案】 概括化17 【正确答案】 能力18 【正确答案】 官能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难度20 【正确答案】 共同成分三、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与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则专指学生的学习。为了认识学习的本质,许多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观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
12、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这个定义说明学习的实质包括:(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了某种稳定的变化。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就是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可以是知识、技能、能力的获得,也可以是兴趣、信仰、价值观的形成,还可以是情感、态度、人格的养成。(2)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人只有通过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实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的学习不同于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育情境中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
13、而策略地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22 【正确答案】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2) 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3)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5)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6)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23 【正确答案】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一结构论,该理论主要包含下面两部分内容:(1)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
14、地建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 发现” 自己的编码系统。学习的过程。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炼,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不管新旧知识关系如何,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
15、行转化,人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编码系统的图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2)结构教学观学习理论是
16、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它只说明实际情况怎样。教学理论是约定俗成的,是一种规范化的理论,它阐明有关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最有效的方法和规则。因此,结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迁移,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第一,动机原则。几乎所有
17、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 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第二,结构原则。为了使学习者容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第三,程序原则。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或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第四,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知道强化结果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24 【正确答案】 学习的迁移现象广泛存
18、在,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促进学习更好的迁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确立系统、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由于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网络结构,因此,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而具体,不能含糊笼统,应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
19、涵义,以发挥它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在选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事实材料,脱离事实材料只讲概念、原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材内容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虽然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但随着当代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原来作为学科基本内容的教材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地位,而被新的、更重要的、迁移范围更广的原理、原则代替。因此精选教学内容,必须注
20、意用科学的新成就来代替过时的材料,不断取舍,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如果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编排得不合理,则迁移的效果就小。合理编排教材的基本标准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应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内在关系。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应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既要防止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互相干扰或机械重复。教材的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联结点与联系线(联结线索),这样不仅利于教学过程中充分
21、发挥整合作用,而且便于教师与学生了解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及断裂点和今后学习中的发展带及发展点。(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有了编排合理的教材,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的作用,就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整体安排,即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不论哪一方面,首先要把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分化” 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以达到“ 综合贯通”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引
22、导学生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消除学生认知的矛盾。如果教学程序设计不合理,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不良后果。(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学习方法这种经验中不仅包含有关知识,而且还包括有关学习的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实验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等。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
23、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25 【正确答案】 常见的认知策略有以下几种:(1)注意策略注意策略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阅读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策略,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若问题涉及材料的基本结构,则学习者注意材料的主要内容;若问题涉及材料的细节,则学习者注意材料的细节。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沣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设计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提问,自己回答问题,逐步从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2)编码与组织策略信息要长久地保持,最有
24、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编码和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网联策略等多种形式。描述策略即将孤立的单词组成描述性句子;表象策略即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归类策略即将离散的项目按语义类别组织成序列,以减少记忆项目的数量。这三类策略主要适合简单知识的学习。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表现为学习者识别材料中各种思想间的主要内部联系的“网联”策略。(3)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地加工活动,即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
25、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记忆术是典型的精细加工技术。它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有人在利用记忆术帮助记忆外语单词的研究中创设了“关键词方法” ,即在记忆外语单词时先在本族语言中找一个读音与外语类似,且能产生有趣联想的词。(4)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使用复述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自发使用复述策略。要想通过复述真正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宜采用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划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凸显出来。划线能
26、使学生快速找到和复习课文中重要的信息,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划线只应划出重要的和相关的信息,如果在无关信息下划线,反而会降低对重要信息的回忆。对于没有掌握划线策略的学生,教师可以教授他们以下方法:首先向他们解释课文中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其次教他们划出一段课文中少量的、最重要的句子;最后应教他们对划出的句子进行复习,并用自己的话予以解释。26 【正确答案】 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1)全面认识自我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和
27、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己,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持有认可、肯定的态度。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3)努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四、案例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1小李处于一种考试焦虑的状态之中。考试焦虑的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2产生考试焦虑往往与个体的生理、认知评价、知识经验、应试技能、外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小李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导致其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也缺乏体育锻炼,因此会影响其考试时的生理
28、状态;其次,小李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对考试的定位有误,考试动机过于强烈,而过强的学习动机会影响其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同时,每当要考试小李就十分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说明其缺乏应试信心和应试技能。3第一,要端正考试动机。明确考试只是衡量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之一,考试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更扎实地掌握文化知识。第二,要保持身体健康。考前复习阶段和应试阶段,要充分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增加营养,可以进行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第三,要增强应试信心。要分析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29、对自己树立起信心,相信以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全能考出好成绩,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基础制定切合自己的努力目标,不作过高期望,减轻心理压力。目标一旦达到,更能增强应试信心。第四,要掌握应试技巧。知识水平相当时,学会运用应试技巧,能有效消除考试焦虑和怯场。比如:对应试心中有数,考前对考试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以及评分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应试时要注意倾听老师的说明,尤其是对老师交待的试题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以免紧张时遗忘;平静放松,当心理感到紧张时,可以作深呼吸等放松训练,情绪稳定后再去答题;答题中采用先易后难等技术,以保证用平静、放松的心情考试。应试心理调适的方法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30、进行调适。五、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关于遗忘原因的解释有如下几种理论:(1)衰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问的推移自动发生。这一假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尽管许多心理学家对痕迹衰退说提出了种种怀疑,并做了大量实验,但至今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中留下的记忆痕迹可以永久保持而不会衰退。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观点也符合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一般规律,所以痕迹衰退仍然被认为是导致遗忘的原因之一。(2)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
31、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这种遗忘理论得到了大量实验的支持,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研究证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在系列学习、配对联想学习和自由回忆的记忆实验中,都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两端的项目学习快、记忆得牢一些,而中间部分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一些。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差,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较好。是由于仪受到倒摄抑
32、制或前摄抑制的结果。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记忆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一时提取不出来,当排除了这种干扰以后,提取就能成功。(3)同化说同化说是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一种解释。这种理论认为,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学习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在有意义学习中,或者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
33、或者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也有可能以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这是一种消极的遗忘,教学中必须努力避免。(4)动机说动机说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也称为压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有一种把创伤性经验有选择地重新编码为中性的甚至愉快的经验的倾向。人们倾向于重新组织自己的童年经验,以便记住过去的“美好时光 ”,但实际生活并非如此,只是 “应当如此”而已。29 【正确答案】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34、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它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分别如下:(1)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的想像。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直觉思维是依靠直觉突然地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预感到问题或情境的意义和结果,并直接指向日标。直觉思维过程。没有明显的分析活动,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维进程完全不同。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辐合思维遵循单一的模式归一地求取答案,思维过程就是要明确地指向这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
35、案,思维的方向往外发散,寻找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指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当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弱时,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必须达到一定的阈限,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末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起来。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而相应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
36、法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寻求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要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训练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头脑风暴法 ”的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做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规则: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
37、缓评价) ;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戈登技术是美国学者戈登于 1961 年提出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技术,是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问题之前向与会者或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但戈登技术只提出一个抽象的问题。创造性的提高是知识、技能和策略几方面同时发展的结果。创造性培养的基本策略,应是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还应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进行智慧活动的训练。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是日常教学活动。当然,也不排斥直接的智慧训练的一定效果和可行性,不排斥课堂教学之外的作为辅助手段的创造发明发现等活动,对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与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所起的作用。脱离专业知识教学的其他做法,不应干扰或取代作为学生创造性培养的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否则将是舍本逐末。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