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6)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向结合2 (201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以上这段我国古代有关“ 教学相长”的论述出自( )。(A)论语(B) 学记(C) 礼记(D)中庸3 (2014)
2、中国宋朝以后, ( )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A)四书五经(B)六艺(C)三科(D)四学4 (2011)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 新三中心”指的是 ( )。(A)教师、书本、课堂(B)儿童、活动、课堂(C)儿童、经验、活动(D)儿童、书本、活动5 (2013)( )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裴斯泰洛齐6 (2012)我国出现学校教育形态是在( ) 。(A)原始社会(B)夏代(C)汉代(D)唐代7 (201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教育起源说的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8 (2010)首
3、次把 “教”“育” 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见于( )。(A)论语(B) 学记(C) 孟子(D)说文解字9 (201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 因素决定的。(A)政治(B)经济(C)文化(D)人口10 (2015)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论(D)综合论11 (2014)格赛尔有关双生子爬楼梯的比较实验,证明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环境(D)教育12 (201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 的发展。(A)身体和心理
4、(B)智力(C)个性(D)社会性13 (2016)“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B) 学记(C) 孟子(D)中庸14 (2015)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面向全体学生(B)是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C)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D)能否提高学生的成绩15 (201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16 (2011)( )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A)义务教育(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评价17 (2016
5、)某初级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取消年级排名靠后的部分学生参加中考的资格,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这些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B)隐私权(C)受教育权(D)教育权18 (201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B)多样化(C)复杂化(D)专门化19 (2015)( )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A)教师威信(B)教学效能感(C)教学反思(D)职业承诺20 (20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 )的特点。(A)教育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创造性21 (201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 关系。(A)
6、授受(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朋友22 (2011)课后反思的形式主要有评价性反思、专题性反思以及( )。(A)图表性反思和札记性反思(B)图表性反思和说明性反思(C)说明性反思和札记性反思(D)说明性反思和叙事性反思23 (2010)教师对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以便日后更正或引起他人思考而写的文字,这被称为( )。(A)教育智慧(B)教学反思(C)教学计划(D)教学总结24 (2015)同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 ) ,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围际社会广泛认同,并称为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 ”。(A
7、)“学会学习 ”“学会工作”“ 学会生存”“学会成长”(B) “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C) “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25 (201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A)1902(B) 1924(C) 1912(D)190426 (2010)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27 (2015)综合实践
8、活动中,实践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C)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8 (2010)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A)班级活动(B)文学艺术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公益活动29 (2014)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文献研究法二、简答题30 (2016)结合 “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请简述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三、论述题31 (2010)结合实际论述教育中
9、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为: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故 D 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句话出自札记.学记,意为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上的困惑,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代以后,儒家思想被精缩至“四书”和“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四
10、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三科是文法、修辞、辨证法,四学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三科四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主要内容,统称为七艺。【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三中心论是: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故可以排除 A、B、D 三项;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三中心论是: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主动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中所述是著
11、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始社会还没有真正的教育形式,基本都是经验的传授,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到了奴隶社会的夏代,才开始有了学校。【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教育起源说。所以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中国,最早把“教”“育”二字连成一词使用的是孟子.尽心
12、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济即生产力,它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和人口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故题干所述为内发论的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格赛尔有关双生子爬楼梯的比较实验,说明了成熟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启示我们,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
13、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14、教育目的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标准的规定及其所体现的超前性,使它具有导向性。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是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反映。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所以本
15、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提高升学率,取消年级排名靠后的部分学生参加中考的资格,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其担任的角色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
16、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它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碰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教育性体现在教师的教书育人中;示范性说的是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创造性体现在教师的因材施教等方面。【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所以本题选 A。【知
17、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后反思的形式主要有评价性反思、专题性反思、说明性反思和札记性反思。说明性反思是日常工作交流使用的,札记性反思是自己改进工作方式使用的。所以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为了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教育应围绕四
18、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称为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知识模块】 学校教育制度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大臣张百熙“上溯古制”,并参照日本学制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由于 1902 年为旧历壬寅年,故这一学堂章程又叫“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做了初步的规定。【知识模块】 学校教育制度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双轨学制以英国为代表,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知识模块】 学校教育制度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9、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故本题应选 C。【知识模块】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2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文献研究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题干描述的是文献研究法的概念,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二、简答题30 【正确答案】 (1)教育能够控制人口的数量。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2)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的质量。教育能使
20、总体人口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3)教育能够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和流动。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部门或工作类别合理分布,以适应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结构的需求。全面实施“二孩 ”政策,将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三、论述题31 【正确答案】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
21、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几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1)放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方式,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在放任型教学模式之下,当教师不在场时,学生反而更加
22、努力,学习成绩更好。(2)专制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在专制型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是在教师的威慑下努力学习,把学习的目的当作是为了教师而不是为了自己。(3)民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朝着目标进行学习。在民主型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习成绩较为稳定。大量事实表明,在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而在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下,师生关系对立。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跟上时代的步伐,尊重学生的人身基本权利,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应该说,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体现。【知识模块】 教师和学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