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98.50KB ,
资源ID:89788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78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gO 2 占有的体积约为 224L(B) 224LN 2 含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水的质量约为 18g(D)22gCO 2 与标准状况下 112LCl 2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2 某元素质量数为 51,中子数为 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0(B) 1(C) 2(D)3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戊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C)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 Na2CO3 溶液

2、加以区别(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4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 +Mg 2+O 2(B)稳定性:H 2OH 2SPH 3(C)酸性:H 2CO3H 2SO4HNO 3(D)熔点:SiO 2NH 3NaCl5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7H9O5(B)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 H+6 W、X、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

3、 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 Y(B) Z 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 Y 的(C) X、Y、Z 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 Y(D)Z 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7 纯净物 X、Y、Z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元素可能是金属铜(B) Y 不可能是氢气(C) Z 可能是 NaCl(D)Z 可能是三氧化硫8 25时,在 10mL 下列关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未加盐酸时,c(OH )c(Na +)=c(NH3.H2O)(B)加入 10mL 盐酸时,c(NH 4+)+c(H+)=c(OH )(C)加入盐酸至溶液 pH=7 时,c(C

4、l )=c(Na+)(D)加入 20mL 盐酸时,c(Cl )=c(NH4+)+c(Na+)9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中加入铁屑:2Fe+6H +2Fe 3+3H2(B)用 CH3COOH 溶解 CaCO3:CaCO 3+2H+Ca 2+H2O+CO2(C) FeCl3 溶液中加入 Mg(OH)2:3Mg(OH) 2+2Fe3+2Fe(OH) 3+3Mg2+(D)Cu 溶于稀硝酸:Cu+2H +NO3 Cu 2+NO2+H2O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 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2000mLKMnO 4 溶液(B)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5、的 pH 值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 一级主题的是( )。(A)身边的化学物质(B)化学反应与能量(C)科学研究(D)物质构成的奥秘12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 过程与方法 ”范畴的是( )。(A)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13

6、 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应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中的( ) ,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A)课程性质(B)课程基本理念(C)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D)课程设计思路14 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汁的基本要求的是( )。(A)以系统观点作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15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中,自己概括得出事物关键特征的学习策略是( )。(A)概念形成策略(B)概念图策略(C)问题解决策略(D)

7、概念同化策略16 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17 某化学教师在学期教学中,将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评价,该教师进行的是( )。(A)个体内差异评价(B)个体间差异评价(C)最佳表现评价(D)典型表现评价18 某化学教科书在呈现新知识之前,通过“活动探究”“资料”等栏目及图片学习情景的设计,引导学生对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联想,驱动学生探究的动机,明确探究的任务和意义,这种设计主要运用了( )。(A)认识结构教学理论(B)多元智能理论(C)最优教学理论(D)先行组织者理论19 下列关于初

8、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20 在实际情景中,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改进而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A)调查法(B)行动研究法(C)观察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二、简答题20 课堂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方法,有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 式教学,变为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的合作式教学;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变为积极的思

9、考者、探索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适应课程改革,主动运用启发诱导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教学效率和综合素质。问题:21 你认为现代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教学技能?22 谈谈教师在贯彻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时应该怎样做?22 素材 1 公元前 5 世纪,安培多克勒提出四种原质说,认为世界皆由水、火、气、土 4 种原质构成。在公元前 4 世纪,四原质说为亚里士多德所发展,他在四原质的基础上提出四原性:冷、热、干、湿。冷与干则是土,冷与湿则是水,热与干则是火,热与湿则是气。由于四元论具有感官表象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的四元论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并统治

10、人们长达 2000 多年。素材 2 1784 年左右,卡文迪许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占 ,氧气占 。此外,他还确定了水的成分,从而肯定了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元素,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1789 年,拉瓦锡在化学概述论中明确提出了元素的操作定义:用现有的化学分析手段都无法分解的物质,可姑且称为“ 元素 ”。按照这样的定义,化学家们渐渐意识到早在人们学会利用火进行化学分析的时候,就已经能分解出 11 种单质:铜、铁、金、锡、银 1800 年,戴维对伏打电堆做了改进,发现很多在火的作用下不分解的物质却经不起电的作用。18071 808 年,戴维用电化学方法分解出钠、钾、钡、钙、镁、锶

11、 6 种活泼金属,使分解某些活泼的金属化合物得以实现。18141817 年,约瑟夫.冯.夫琅禾费制造了一个棱镜光谱仪可以观察到 600 多条暗线。本生和基尔霍夫证明,根据两谱线在光谱中的位置可以得知某种特定金属的存在,利用这种方法都可以检测到含量极少的金属元素。素材 3 1803 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原子论的核心是:每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因此,测定原子量的工作成为当时化学的重点工作,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分别以氢和氧为基准,对原子的质量进行了测量。1869 年,人们已经发现了 63 种元素,门捷列夫按原子量的大小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列成一张

12、表,这便是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假说跟以往假说相比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对当时测不准的 9 种元素的原子量做了必要的修正;二是根据原子量的增长是有规律的这一科学假设,给周期表预留了 6 个空位;三是从当时的原子量测定数据来看,碲比碘重,钴比镍重,门捷列夫根据这两对元素的性质,将它们的位置做了必要的调整。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23 从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始末,归纳出科学的化学理论发展需要经过哪些阶段。24 从上述材料概括出影响化学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5 恩格斯说“ 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三、诊断题25 某老师在化学

13、测验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是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的小结,其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酸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7B一与酸反应生成的 CO2 的盐一定含CO32 C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难溶于水的盐一定不能参与复分解反应【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6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27 试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28 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四、案例分析题28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老师用镁条替换了原本的磷,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

14、了百分之二十,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是瓶塞没有塞紧,燃烧过程中瓶外的空气进入瓶内所致。 问题:29 学生的分析正确吗? 为什么 ?30 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1 如果这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自己的答案没有错,设计实验证明这部分学生的分析是不够全面的。32 谈谈化学实验的功能有哪些?五、教学设计题32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5、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 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 2 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 3 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观察与思考 如图 2-13 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通常情况下,1L 水中大约能溶解 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16、。生产汽水时就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饮料中。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少,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外逸,并与水作用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物质碳酸。碳酸是溶解于水的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稍加热就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选出,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碳酸 二氧化碳+水 H2CO3 CO2 H2O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像这样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也是化合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碳

17、酸受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像这样的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等物质的反应也是分解反应。化合物反应和分解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问题:33 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4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5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36 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 两项没有说在什么情况下,故表述错误; C 项,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224L 水的物质的量不是 1mol,故质量

18、也不为 18g;22g 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 A,标准状况下 112LCl 2 含有的分子数也是 05N A,故 D项说法正确。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某元素质量数为 51,中子数为 28,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5128=23,则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34s2。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戊烷有正戊烷(CH 3CH2CH2CH2CH3)、异戊烷()和新戊烷( )三种同分异构体;B 项,乙烯、聚氯乙烯和苯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CH2=CH2、 只有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苯含有离域大 键; C 项,乙酸和 Na2CO3

19、 反应有气体生成,乙酸乙酯不与 Na2CO3 溶液反应,溶液分层,所以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 Na2CO3 溶液加以区别;D 项,单糖不可以发生水解反应。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故离子半径:Mg 2+Na +O 2 ;B 项,非金属性:O S P ,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体氢化物越稳定,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H 2SPH 3;C 项,非金属性:NS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2CO3H 2SO4HNO 3; D 项,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熔点:SiO2NaCl NH3。5

20、【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分子式为 C7H10O5;B 项,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D 项,在水溶液中羟基不能电离出 H+。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W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这指的是铵盐,W 是 N 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 为氧元素、Y 为硫元素、Z 为氯元素。A 项,非金属性 OS,则阴离子还原性 S2O 2 ,故 A 错误; B 项,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 Y 的含氧酸酸性强,故 B 错误;C 项,非金属 OS,Cl S ,则其氢化物中 H2S 最不稳定,故 C 正

21、确;D 项,Cl 2 在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故 D 错误。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X+YZ,Z 电解生成 X、Y,说明电解电解质本身,所以 X可能是金属铜,Y 可能为氯气,反应 X+Yz:Cu+Cl 2 CuCl2,Z 为 CuCl2,电解 CuCl2 溶液:CuCl 2 Cu+Cl2,故 A 正确;B 项,X+YZ ,Z 电解生成X、Y,说明电解电解质本身,所以 X 可能是氯气,Y 可能为氢气,反应X+YZ:H 2+Cl2 2HCl,Z 为 HCl,电解 HCl 溶液:2HCl H2+Cl2,故 B错误;C 项,Z 如果是氯化钠,Z 电解:2NaCl+2

22、H 2O 2NaOH+H2+Cl2,不符合 Z 电解生成 X、Y 条件,故 C 错误;D 项,Z 如果是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SO3+H2OH 2SO4,电解硫酸本质为电解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符合 Z 电解生成 X、Y 条件,故 D 错误。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NaOH 和 NH3.H2O 混合溶液中,NaOH 完全电离,NH 3.H2O部分电离,因此 c(OH )01 molL ,c(Na +)=01mol L,c(NH 3.H2O)01molL,故 c(OH )c(Na +)c(NH 3.H2O),故 A 错误;B 项,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 10mL 盐酸,

23、存在电中性原则:c(NH 4+)+c(H+)+c(Na+)=c(OH )+c(Cl ),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 c(Na+)=c(Cl ),即 c(NH4+)+c(H+)=c(OH ),故 B 正确;C 项,加入盐酸至 pH=7 时,溶液呈中性,即 c(H+)=c(OH ),那么 c(NH4+)+c(Na+)(Cl ),即 c(Cl )c(Na +),故 C 错误;D 项,加入 20mL 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 c(H+)c(OH ),那么 c(NH4+)+c(Na+)c(Cl ),故 D 错误,故选 B。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浓盐

24、酸中加入铁屑:Fe+2H +Fe 2+H2,A 项错误。CH 3COOH 是弱电解质,用 CH3COOH 溶解CaCO3:CaCO 3+2CH3COOHCa 2+2CH3COO+H2O+CO2,B 项错误。Fe(OH)3 比 Mg(OH)2 溶解度更小,Fe(OH) 3 更容易生成,C 项正确。D 项,Cu 溶于稀硝酸:3Cu+8H +2NO3 3Cu 2+2NO+4H2O,D 项错误。故本题选 C。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碱式滴定管有橡胶管,KMnO 4 具有氧化性,容易腐蚀橡胶,A 项错误。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会影响溶液的 pH 值,B 项错误。

25、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23,液体也不能蒸干,C项正确。钠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水反应,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不应将钠研成粉末,D 项错误。故本题选 C。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五大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所以选 B。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属于“知识与技能”的范畴;C、D 项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要做好现代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以系统观点作指导;以科学、可靠、先进、合

26、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要从实际出发。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概念形成策略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中,以比较、辨别、抽象等形式自己概括得出事物关键特征的学习策略。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二是把评价对象自身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18 【正确答案】 D【

27、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设计是运用了先行组织者理论。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包括起步阶段性,以化学物质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以实验为基础。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化学课堂导入技能;化学课堂提问能;化学课堂组织技能;化学课堂小结技能;化学课堂探究教学技能;化学课堂教学调控技能;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技能。22 【正确答案】 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

28、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学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善用“讨论”“质疑” 的方法。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手、眼、嘴,让他们去观察、思考、交流,培养他们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23 【正确答案】 从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始末,可以归纳出科学的化学理论发展需要经过 5 个阶段:量的积累阶段、假说阶段、验证阶段、完善阶段、解释阶段。

29、24 【正确答案】 化学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化学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化学分析手段的发展;化学科学的发展,有赖于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前人知识的总结。25 【正确答案】 关于量变质变规律,黑格尔以辩证法观点第一次对“质” 与“量”下了明确的定义,并阐明了两者的关系,指出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质变是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了量变质变规律,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充分反映出量变质变规律,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30、预测新的元素的存在和性质。三、诊断题26 【正确答案】 A27 【正确答案】 错选 B,可能是因为忽略了与酸反应生成的 CO2 的盐也可能是含HCO3 的盐;错选 C,可能是因为忘记了 NH3.H2O 也是碱,但是不含金属元素;错选 D,可能是因为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理解透彻。28 【正确答案】 A 项常温下,酸溶液的 pH 小于 7,正确;B 项,与酸反应生成的CO:的盐可含 CO32 或 HCO3 ,错误;C 项,NH 3.H2O 也是碱,但是 NH3.H2O中不含金属元素,错误;D 项,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难溶于水的盐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 CaCO3 可

31、以和 HCl 发生复分解反应。四、案例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学生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燃烧过程中放热,气体受热膨胀,瓶内压强增大。即使瓶塞没塞紧,瓶内燃烧消耗氧气,但瓶外空气进入瓶内只能是很微量的,恢复到室温后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30 【正确答案】 真正原因是用镁条替换了原本的磷,而镁不仅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还与空气中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使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31 【正确答案】 另取两瓶分别装满氮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还是利用题中的原装置,将红磷换成镁条,镁条用量与前面老师实验的用量必须保证一致,以便证明镁条与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对氧气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大。32 【正确答

32、案】 化学实验的主要功能有: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观念;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五、教学设计题33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探索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4 【正确答案】 【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35 【正确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两

33、瓶饮料:一瓶普通饮料,一瓶碳酸饮料。打开两瓶饮料。 观察现象并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普通饮料打开没有现象,碳酸饮料打开瓶盖瞬间汽水会喷出来。碳酸饮料里面有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二氧化碳带着饮料喷出来。 教师总结:碳酸饮料里面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实验操作】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

34、碳能溶于水。 【教师总结补充】在通常情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瓶内压强降低,CO 2 溶解度降低,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再加热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现象 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象 2:溶液又变紫。 【实验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O 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 2CO3=CO2+H2O 【实验结论】二

35、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环节三:巩固提高 反应类型 教师引导:观察以上两个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 CO2+H2OH 2CO3 有两个反应物、一个生成物。 H 2CO3CO 2+H2O 有一个反应物、两个生成物。 教师总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水的反应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作业:思考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36 【正确答案】 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O 2+H2O H2CO3 H2CO3CO 2+H2O 3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