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97.50KB ,
资源ID:89789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78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 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 NaOH 溶液解毒(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2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NO 2(g) N2O4(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3

2、对于反应 CO(g)+H2O(g) CO2(g)+H2(g) H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 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过程中只有热能的变化4 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A)6 种(B) 7 种(C) 8 种(D)9 种5 X、Y、Z 、W 、R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基态原子有 2 个未成对电子,Y、R 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X 核外电子数的 4 倍,

3、Z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 2 种元素,W 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 、R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 Z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 W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低(C) Z 的单质可以在 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R 的强6 下列各组离子,在室温下既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共存,也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共存的是( ) 。(A)NH 4+、 Cu2+、Cl -、NO 3-(B) K+、Na +、SO 32-、S 2-(C) K+、Na +、AlO 2-、SO 42-(D)Ba 2+、 Fe2+、NO 3-、 Br-7 某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 I,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B)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C) 1 mol 该有机物最多能和 7 mol NaOH 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8 对于以下烷烃,最容易由相应的环烷烃加氢开环生成的是( )。(A)CH 3CH2CH3(B) CH3(CH2)2CH3(C) CH3(CH2)3CH3(D)CH 3(CH2)4CH39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说明浓

5、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将 1 一溴丙烷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元素(D)常温下,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加少量 BaSO4 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常温下 Ksp(BaCO3)K sp(BaSO4)。10 下列图 2 中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的 NO2(B)装置 可用于证明溴乙烷与 NaOH 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C)装置 中 x 为 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 HCl,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气体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中包

6、含 5 个一级主题和( )个二级主题。(A)17(B) 18(C) 19(D)2012 在一节新课开始,某教师本来准备提几个问题引入新课,但看到学生精神状态饱满,他临时改为开门见山进入主题,结果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该教师的这种调控属于( )。(A)教学内容调控(B)教学方法调控(C)课堂环境调控(D)课堂时间调控13 在初中化学中,学习化学符号、化学式的相关知识时,适合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联系一预测策略(B)练习反馈策略(C)可视化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14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

7、式15 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 1年版) 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16 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文献法 观察法调查法 实验法(A)(B) (C) (D)17 在实际情景中,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改进而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A)调查法(B)行动研究法(C)观察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18 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三种学习目标,以下哪个目标不属于三种学习目标?( )(A)认知性学习目标(

8、B)技能性学习目标(C)探究性学习目标(D)体验性学习目标19 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20 合作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个人学习(B)现场学习(C)班级学习(D)小组学习二、简答题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进行学生学习评价,首先要具有正确、科学的评价观,符合化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其次要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主体。问题:(1)简述中学化学

9、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学业评价方式?(2)简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22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在金属材料教学中,教师引导:金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金属材料是最古老的材料,从青铜器开始到现代的合金,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问题:(1)材料中教师采用了什么方式创设情境。(2)结合实例设置另外一种创设情境的方式。三、诊断题23 下面是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如何区分纯碱和小苏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

10、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方案 1:加热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方案 2: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有无沉淀生成方案 3:加入少量盐酸 有无气体生成方案 4:放入试管中 加热 有无水滴生成巩固提高 略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化学原理,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可行? 请说明理由。(2)请你针对方案 3 和方案 4 的设计进行评价。(3)从评价类型看,上述教学摘录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四、案例分析题24 案例: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老师用镁条替换了原本的磷,测得的结果总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是瓶塞没有塞紧,燃烧过程中瓶外的

11、空气进入瓶内所致。 问题:(1)学生的分析正确吗? 为什么?(2) 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如果这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自己的答案没有错,设计实验证明这部分学生的分析是不够全面的。(4)谈谈化学实验的功能有哪些?五、教学设计题25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的部分内容: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 1 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 2 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

12、3 节自然界中的水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观察与思考 如图 213 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通常情况下,1L 水中大约能溶解 1L 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时就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饮料中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少,溶解在饮料中

13、的二氧化碳就会外逸,并与水作用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物质碳酸。碳酸是溶解于水的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稍加热就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像这样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也是化合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碳酸受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像这样的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reaction)。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等物质的反应也是分

14、解反应。化合物反应和分解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问题:(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写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4) 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红外光谱仪可以准确判断有机化合物含有哪些官能团,核磁共振仪可以测定有机物中含有多少种 H 原子,质谱仪可以准确地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A项正确;明矾溶液中 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 Cu2(OH)2CO3,溶于酸性溶

15、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 项正确;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含有羧基、酚羟基,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可以用 NaHCO3 溶液解毒,NaOH 是强碱有强烈的腐蚀性。C 项错误;肥皂的有效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高级脂肪酸钠盐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D 项正确。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及百分含量保持一定,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此反应为气体压强减小的反应,在定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

16、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因为此反应为气体分子减少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本题选 B。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不变,所以H 不变, A 项错误;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变,B 项正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C 项错误;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不放出热量而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D

17、项错误。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考虑立体异构,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8 种:CH3CH2CH2CH2CH2Cl、CH 3CH2CH2CHClCH3、CH 3CH2CHClCH2CH3、CH 3CH(CH3)CH2CH2Cl、CH 3CH(CH3)CHClCH3、CH 3CCl(CH3)CH2CH3、CH 2ClCH(CH3)CH2CH3、CH 2C(CH3)2CH2Cl。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X 的基态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则 X 为 C 元素,Y、R 同主族,且两者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X 核外电子数的 4 倍则 Y 为 O 元素、R 为 S 元素

18、,Z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结合 X、Y、Z、W、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 Z 为 Mg 元素、W 为 Al 元素。则 Y、Z、R 形成的离子半径的大小为 r(S2-)r(O 2-)r(Mg 2+),A 项错误;Z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为 MgO,W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为 Al2O3,其中 MgO 的熔点较高,B 项错误;Z 的单质。Mg可以在 N2 中燃烧,C 项正确;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2CO3,R 单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2SO4,酸性 H2CO3H 2SO4,D 项错误。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中的 NO3-在酸性条件下有

19、强氧化性,会把 Fe2+氧化成 Fe3+,当溶液呈强碱性时,溶液中的 OH-会与 Fe2+反应生成沉淀。故本题选 D。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物质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A 项正确。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B 项正确。该有机物的水解产物含有 6 个酚羟基和 2 个羧基,1 mol 该有机物最多能和 8 mol NaOH 反应,C 项错误。羟基、羧基、酯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D 项正确。故本题选 C。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五元或五元以上的环烷烃和链烷烃的化学性质很相像,对一般试剂表现得不活泼,也不易发生开环反应

20、。三元、四元的小环烷烃分子不稳定,比较容易发生开环反应。对于环烷烃,碳数越少,环越容易打开。故本题选 A。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若某溶液中含有 SO32-或者 Ag+,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溶液。A 项错误;蔗糖变黑,体积膨胀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B 项正确;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化钠,需酸化后,再用硝酸银检验卤元素,C 项错误;有气泡产生,说明产生了 BaCO3 沉淀,是因为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 CO32-的浓度较大,需要较少的 Ba2+就能形成 BaCO3 沉淀,能发生这种转化的前提是沉淀结构(AB) x 型相同,K sp 相

21、差不大。D 项错误。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NO 2 能够与水反应生成 NO,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NO2,A 项错误;卤代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正确。四氯化碳溶液的密度比水大并且不溶于水,因此 X 为CCl4;氨气或氯化氢易溶于水中,应将导管口插入水层中, C 项错误;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D 项错误。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中包含 5 个一级主题和 19 个二级主题。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该教师将“问题引入”改为“开门见山”

22、,属于新课导人方法的改变,因此这种调控属于教学方法调控。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符号、化学式的相关知识属于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用语时适合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多重联系策略。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教学模式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规定,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17 【正确答案】 B【试题

23、解析】 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活动表现评价是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学业评价方式有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成长记录档案

24、袋评价、纸笔测验评价。(2)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目标必须与“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要按照本标准来确定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方式的选择。实施学业评价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不同,评价的方式也有差异,常见的有纸笔测验、学习活动表现和建立学习档案等。教师可以依据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标准的制订。

25、学业评价标准必须具体、清晰,有很强的针对性,以确保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评价工作的实施。教师是学业评价的主要承担者,但也需要学生、同伴和家长等予以协同,以保证评价更加全面。评价结果更为可靠。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评价结果要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宜根据分数公布学生的名次。22 【正确答案】 (1)材料中教师主要采用了具体事实情境(金属利用的发展史)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2)运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教师演示“ 滴水生火” 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使学生头脑中的“ 水火不相容 ”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话说 “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呢? 告诉学生那是钠的

26、功劳,使学生迅速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三、诊断题23 【正确答案】 (1)根据化学原理看,方案 2 不可行,因为纯碱(Na 2CO3)和小苏打(NaHCO3)均可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2)根据化学原理看,方案 3和方案 4 均可以,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盐酸的量不容易控制,所以方案 3 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3)从评价类型看,教学评价有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和成长记录评价。本教学摘录属于活动表现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综合评价,用于对课堂科学探究、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活动的评价。四、案例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1)学

27、生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燃烧过程中放热,气体受热膨胀,瓶内压强增大。即使瓶塞没塞紧,瓶内燃烧消耗氧气,但瓶外空气进入瓶内只能是很微量的,恢复到室温后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2)真正原因是用镁条替换了原本的磷,而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使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3)另取两瓶分别装满氮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还是利用题巾的原装置,将红磷换成镁条进行实验,镁条用量与前面老师实验的用量必须保持一致,以便证明镁条与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对氧气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大。(4)化学实验的主要功能有: 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观念;

28、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五、教学设计题25 【正确答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探索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3)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分别将一瓶普通饮料和一瓶碳酸饮料打开。 【观察现象并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 学生回答】 普通饮料打开没有现

29、象,碳酸饮料打开瓶盖瞬间汽水会喷出来。碳酸饮料里面有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二氧化碳带着饮料喷出来。 【教师总结】碳酸饮料里面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实验操作】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教师总结补充】在通常情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生产汽水

30、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瓶内压强降低,CO 2 溶解度降低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再加热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现象 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现象 2:溶液又变紫。 【实验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O 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 2CO3 CO2+H2O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环节三:巩固提高 反应类型 【教师引导】观察以上两个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

31、察】CO 2+H2O=H2CO3 有两个反应物,一个生成物。 H 2CO3 CO2+H2O 有一个反应物,两个生成物。 【教师总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水的反应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作业】思考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4) 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O2+H2O=H2CO3H2CO3 CO2+H2O3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