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简述人格的特征。2 简述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3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4 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5 简述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6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7 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8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9 简述综合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10 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11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2 简述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及其矫正方法。13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14 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5 简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16 简述课程设计的意
2、义和基本要求。17 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8 简述 ABC 理论。19 简述系统脱敏法及其步骤。20 简述帮助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21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和意义。22 简述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23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24 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25 简述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人格的特征有:(1)独特性;(2)稳定性;(3)整体性;(4)功能性。2 【正确答案】 (1)强化法;(2)系统脱敏法;(3)认知疗法;(4)来访者中心疗法;(5)理性情绪
3、疗法。3 【正确答案】 (1)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折与紧张、困扰情绪的宣泄、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差异等。(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威信等。(3)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课堂的物理环境等。4 【正确答案】 培养和组建班集体,班主任需做的工作包括:(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5 【正确答案】 (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
4、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6 【正确答案】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模式。对
5、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7 【正确答案】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教师领导风格的影响来实现的。(2)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民主型领导和专制型领导对课堂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3)班级的状况课堂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状况。而班级的状况又包括班级规模的大小和班级的性质这两个方面。(4)
6、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班级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和在与教师的接触过程中,会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形成定型期望。他们希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这种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8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的累积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这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 12 岁) 、形式运算阶段(1
7、215 岁) 。9 【正确答案】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有:首先,打破学科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其次,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再次,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10 【正确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11 【正确答案】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8、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12 【正确答案】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其症状表现主要有: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洗手;强迫性自我检查;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常用的矫正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主要用于控制当事人的刻板行为;建立支持性环境;森田疗法,强调放弃对强迫行为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 忍受痛苦,顺其自然 ”的态度。13 【正确答案】 (1)抑郁症;(2)恐惧症;(3)焦虑症;(4)强迫症;(5)网络成瘾。14 【正确答案】 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9、有:(1)科学性原则。管理学生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依据,不得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2)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发展、审美素质的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发展等。全面发展的原则意味着教师应当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3)集体性原则。集体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时,要依靠集体、培养集体、教育集体,并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4)主客体统一原则。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为顺利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在客观上要求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在思想上、行动上统一起来,协调一致地投入到教育管理中,共同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中。(5)平等
10、与尊重原则。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15 【正确答案】 (1)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每一门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2)教材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材。16 【正确答案】 课程设计的意义:(1)产
11、生新的课程方案;(2)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合目的性;(2)合科学性;(3)合发展性。17 【正确答案】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存在认知方式、智力等方面的差异。(1)每一种认知方式都有长处,也有不足;既有促进学习的一面,也有阻碍学习的一面。学生根据个人的偏好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学习。教师应在教学上采取和学生认知方式一致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应针对认知方式的不足进行弥补性教学。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较大,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针对不同认知方式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对策。(2)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但并
12、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所以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更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各自适当的速度得到最好的发展。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调整教学的手段、方式和组织形式,做到因材施教。18 【正确答案】 ABC 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件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 必须” 成功,别人 “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等。该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其主要观点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 A 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
13、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即 B 所引起的,B 才是 C 的根源。A 指诱发性事件,B 指个体对事件的解释与评价, C 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可以是健康的抑或是不健康的,取决于 B)。因此,埃利斯认为个体要为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混乱负主要责任。19 【正确答案】 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进行全身放松训练。第二,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最前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
14、虑的刺激。第三,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20 【正确答案】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2)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21 【正确答案】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
15、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22 【正确答案】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具体性。这是指这一阶段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如果只用言语叙述问题,则儿童推理就感到困难。(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儿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这是指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
16、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23 【正确答案】 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入手,使其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包括:(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努力工作,学会休闲;(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6)保持健康的身体;(7)学会调控职业压力;(8)避免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24 【正确答案】 (1)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种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种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
17、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3)行为塑造法。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5)惩罚法。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25 【正确答案】 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的广度,也称为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任务、个人经验和知识。(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影响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分配的能力因人而异。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现象。影响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是原有注意的强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意志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