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企图冲出美洲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是( )。(A)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B) 四国条约(C) 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2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定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
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5 对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6 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7 隋朝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 )。(A)九品中正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议政王大臣会议8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是( )时期。(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武则天统治(D)光武中兴9 在汉语
3、中,“ 鼎” 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秦汉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时期(D)商周时期10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1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御史台和( )。(A)中书省(B)尚书省(C)宣政院(D)行省12 下列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中,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 )。(A)齐民要术(B) 四部医典(C) 论衡(D)天工开物13 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短暂的春天,推动了中国经济近
4、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A)(B) (C) (D)14 清朝时,雍正帝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在近代打破这一禁令的是( )。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 望厦条约 (A)(B) (C) (D)15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 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 年“ 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 ”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人人心(B)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C)革命派不重视对共和思想的宣传(
5、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16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7 以下战役,从战略意义上讲,作用相同的是( )。萨拉托加大捷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诺曼底登陆战役(A)(B) (C) (D)18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 驱散乌云见太阳
6、 ”指的是( )。(A)1949 年新中国成立(B) 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C)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D)1953 年土地改革完成19 1953-1957 年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B)交通运输业(C)重工业(D)农业、商业2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B)革命中都处死了国王(C)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都推翻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21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义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
7、工业。”这段话的治国思想是( )。(A)学习西方(B)鼓励人民富起来(C)工业立国(D)文明开化22 1929-1933 年,一场空前的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下列对美国政府“新政” 所做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B)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D)彻底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23 1945 年 2 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协调三国对法西斯作战。以下不属于雅尔塔会议商讨议题的是( )。(A)战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C)决定实施诺曼底登陆(D)战后
8、成立联合国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利用高新技术成果(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发展新兴产业(D)充分利用欧洲的资金扶持25 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 1990 年尘埃落定。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 )。(A)阿尔及利亚的独立(B)埃及独立(C)埃塞俄比亚的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二、简答题26 简述“杯酒释兵权 ”这一历史事件。27 简述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28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 702 年到 777 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 6 次之多。使节
9、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日)井上清日本历史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 。他们醉心于此,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材料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1896 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 13 名。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03 年增至 1000 人,1905 年后半年骤增至 8000
10、 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这次高潮与隋唐时期第一次高潮的不同点是因为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所以中国人到日本去,学习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艺术,来挽救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瓜分危机的中国。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问题:29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0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0 阅读下面某版本历史教材中有关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表述,回答问题。那时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
11、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粱王要求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弟,汉武帝立即批准。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问题:31 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哪项建议来加强中央集权?你如何评价这项建议?32 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都从哪些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3 编者以叙述角度的口吻向学生介绍了推恩令,这种陈述方式是否会削弱学生解读历史文献的功力? 你怎样看待这种编排 ?请说明理由。3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某位老师,在讲授“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首先播放了
12、一段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问题:34 这位教师上课时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导人新课,相较于传统的复习导人,这样的做法有什么好处?35 简述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四、教学设计题36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凡尔赛和约使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冲出拉美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对抗的威胁;九国公约
13、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具有法律效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复到若干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由此可见,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42 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99 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14、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却是 1949 年通过的;1987 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故选 A。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都促进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两朝也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工程,都是由于其暴政导致农民战争而亡,都统治短暂,其灭亡的教训为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由此可知答案为 A。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时期,在
15、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在军机处设立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就名存实亡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唐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国力逐步增强,主要是针对社会政治方面说的,是治世,不可说是盛世;唐玄宗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是一个盛世的局面,而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文帝和景帝时期,即“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在东汉时期,东汉的建立经历了农民起义,造成了当时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光武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使社会安定下来,经济得到恢复,史称“
16、光武中兴”。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通过“鼎”字的形成,间接考查了考生对夏、商和西周文化成就的了解。商周时期,雕塑和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等代表名作,因此可以判断,“鼎”字的形成应至少追溯到商周时期。故本题答案为 D。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书省由元朝设立,与枢密院和御史台并存于中央机构中,为最高的行政机关,行使宰相之职;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在地方设置的行政机构。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部医典是由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13 【正确答案】
17、A【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战”期间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故应排除,所以此题应选择 A。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951898 年间为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变法维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工商业。故在这一时期“民主”出现的频率较高。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粱启超的话强调中国乃是中国人之中国的含义,可知,辛亥革命使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它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
18、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 年 2 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莫斯科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4 年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可
19、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萨拉托加大捷、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都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20、析】 根据材料最后一句,可知这段话的治国思想是工业立国。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不能从根源上消除。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 1944 年 6 月 6 日,早于 1945 年的雅尔塔会议,不可能是雅尔塔会议商讨的议题。故本题答案为 C。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二战”后美国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故 D 项说法错误。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
21、最终崩溃。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于 961 年,召集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将领举行酒会,以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作出的决策,所以史称“ 杯酒释兵权 ”。经过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把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权收回自己手中,但这只是其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赵匡胤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27 【正确答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注重综今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
2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28 【正确答案】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23、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交往频繁;以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技术成果
24、为主;日本来华以留学生居多。原因: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想尽力学习唐文化,改变落后状况。30 【正确答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中国向日本学习资产阶级文化;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的人数逐年增加。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而学习;日本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31 【正确答案】 该建议为实行推恩令。评价:这一建议的实行,使诸侯王的势力得到一定控制,西汉政权趋于稳定。32 【正确答案】 政治上:在中央,设立外朝,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在地
25、方上,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 13 州部,每部派刺史,作为地方监督机构。经济上:盐、铁收归国家,统一铸五铢钱,大力发展经济,消除地方割据基础,以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设立太学,察举人才,选拔官吏。军事上:抗击匈奴,维护多民族国家的主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3 【正确答案】 一方面以叙述角度的口吻向学生阐释有关历史事实,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注重历史文献解读的课本,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但容易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开放性的题目,言之有理即
26、可)34 【正确答案】 历史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整体性,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历史脉络的记忆,但是单一的导入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新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而结合多媒体导入新课,既符合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5 【正确答案】 历史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有讲述法(可分为叙述法、描述法、概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纲要图示法、直观教具演示法以及其他教学方法如说故事、资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情境模拟法、调查与访谈、参观访问等。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27、四、教学设计题36 【正确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 黄海大战” 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
28、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教学难点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方式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多媒体辅助课件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 和旗舰“松岛号”)、 黄海大战的片段、 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 马
29、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2教学导语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 年 12 月 2526 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2爆发;3重要战役;4结果;5马关条约。(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
30、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点拨: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3 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 黄海大战”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3)旅顺大屠杀承接上文:黄海
31、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在屏幕上打开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4)威海卫溃败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4 结果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 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5马关条约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32、割三地 “有什么危害?诱导:采用“ 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 50 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赔二亿” 又有什么危害?诱导:采用“ 三约” 复合图表进行比较。剖析并屏幕显示:“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 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
33、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开四口” 又产生了哪些危害?诱导:采用 “三约 ”复合图表进行比较。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综述并屏幕显示: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长江上游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小结:(五)教学总结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