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编制户口(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2 2012 年 5 月 4 日,参加 2012 中华旅游小姐环球大赛暨武则天故里旅游形象大使全球选拔赛的 60 国佳丽走进广元皇泽寺,祭拜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创立行省制度(C)完善科举制度(D)修建大运河3 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江苏省大致相当(B)通过没置行省
2、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代晚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5 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穆叔出使晋国。晋国国君招待他,酒席宴间,先演奏迎天子之曲肆夏,穆叔没反应;再演奏迎国君之曲文王,穆叔还是不答拜;最后演奏规格最低的鹿鸣,穆叔三拜表示答谢。穆叔只接受规格最低的音乐并拜谢的主要原因是( ) 。(A)晋国君颠倒了宗法制的大小宗关系(B)晋国君违背
3、了分封制下鲁晋两国的等级(C)演奏 鹿鸣曲符合周礼乐制的等级规定(D)体现了鲁大夫穆叔的傲慢心理6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7 “以民为本 ”的思想自古有之。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政在得民” “民贵君轻”“存百姓”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B) (C) (D)8 1902 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 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 “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 概念从产生到被
4、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C)资本主义缓慢发展(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9 “1912 年 2 月 12 日,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清帝退位。宣读完退位诏书,隆裕太后失声痛哭,一个统治中国长达 268 年之久的王朝,在孤儿寡母的涟涟泪水中走到了终点。”导致清帝退位,清朝灭亡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 2009 年 2 月,佳士得拍卖行举行中国圆明园青铜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的拍卖会,两件文物最终以天价成交。这两件文物应是在( )期间被掠出国境的。(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5、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11 邓世昌是伟大光荣的民族英雄,其光荣事迹鼓舞着我们,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革命情怀,在( )里得以体现。(A)黄海海战(B)渤海战役(C)胶州湾战役(D)威海卫战役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最终确立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 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 ”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新的
6、国家领导入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14 在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B)陪审法庭(C)五百人会议(D)十将军委员会1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它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 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16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
7、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7 有学者指出,“ 那些为 17 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 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治国家(B) 17 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 17 世纪就开始孕育(D)欧洲在 17 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18 “兴起于
8、 18 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 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指的是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19 中新网 2013 年 4 月 8 日电:据英国媒体报道,被称作“铁娘子” 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女男爵 8 日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 87 岁。她曾经主导的“撒切尔主义”主宰英国政坛 20 余年。 “撒切尔主义”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 共识政治”。据此判断“撒切尔主义”( )。(A)反对自由市
9、场经济理论(B)主张增加福利投入(C)支持平等主义,积极促成社会公平(D)主张发展混合经济20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道:“他们(农民 )屠宰的牝牛有 1 500 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 4 000 万只,猪 700 万只,马400 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造成饥荒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土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业集体化运动21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
10、“ 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2 有学者认为“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得出此观点是基于( ) 。(A)摆脱了“ 斯大林模式” 的束缚(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C) “发达社会主义” 的建成(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23 唐代前期是修史的“ 黄金时期 ”,相继问世了八部断代史书,号称 “唐修八史”。下列选项不属于“ 唐修八史 ”的是( )。(A)北齐书周书(B) 梁书陈书(C) 隋书晋书(D)唐六典唐会要24 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是( )。(A)汉
11、书.刑法志(B) 史通(C) 通典(D)通志25 下列评价方式中,在教学之后实施的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二、简答题26 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条件和胜利的原因。27 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28 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三、材料分析题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19 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
12、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问题:(1)概述 1819 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30 下面是初中某位历史教师关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3、 课堂教学内容所做的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谁可以帮助老师总结一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背景吗?生:发动对外战争的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师:嗯,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其他方面的原因?生:领导对外战争的君主个人的雄才大略和扩张野心。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一下?生:交战双方存在地缘、商业、宗教等方面的冲突。生:师:大家总结的都很好,本节课我们讲了三个战争,谁能分别介绍一下大致经过?生: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各城邦团结起来同波斯三次交战,最终取得胜利。生:亚历山大大帝经过十年征战,先后打败希腊、波斯、埃及等国和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
14、的帝国。生: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以上内容就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的大致内容。正是在这些战争的促进下,各地区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被打破,通过帝国的政治和交通网络联结起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物质上的交换。这些为之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战争外,以商业、文化传播为主的和平方式也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讲解。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1)对上述课堂小结进行分析。(2)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初中历史教师王某为新课“大变革的时代” 准备教学设计。她的教学设计流程大体如下:首先,教师通过一个有关商鞅以辕门移木行赏,借此树立在
15、民众中的威信的历史小故事来引出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接着,教师向学生交代数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其次,教师结合有关本课内容的视频和图片,详细地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经过。每当讲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试着就这一时期出现的铁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的兴修和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由学生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最后,通过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堂课内容中重点内容的记忆。(1)你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 请说出你的理由。(2)结合本课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教育时应该包括哪
16、些内容?四、教学设计题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课文摘录: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那时,清军在福建以北防务空虚,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十分惊恐,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 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清廷感到有失尊严,又同英军作战。但战斗一年多,清军节节失利,英
17、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与英军求和。1842 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 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商鞅变法后明确规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对农业生产发展起极大的促进
18、作用。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隋代开创的科举制度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和武举,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出现于秦朝,B 项出现于元朝,D 项出现于隋朝。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江浙行省管辖范围比今天江苏省要大得多,A 项错误;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B 项错误;元朝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D 项错误。琉球即今台湾地区,万里石塘为今南海诸岛,故 C 项正确。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异发明的,故答案选 D 项。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周代宗法制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通过制定礼乐制,对乐曲、
19、乐器、乐舞规模等有严格的规定,以维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穆叔只对规格最低的音乐接受并拜谢,说明穆叔严格遵守周礼乐制规定的等级观念,故选 C 项。A、B 两项的说法与题目材料无关,皆排除;D 项说法错误,排除。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既耕以饭,亦桑贸衣”可以看出田庄依靠耕作和种植解决自己的粮食和穿衣问题,即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也就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故选 C项。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强调的是执政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人选。此处的“人”不是指民众,可以排除。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正是西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0、的时期,西方列强纷纷在华划定势力范围,设立租借地。结合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及其普及的时间点可知背景应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所以选择 A。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青铜兽首兔首和鼠首铜像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洗劫圆明园时被盗出国境。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邓世昌是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成为一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
21、的指导地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故本题选 C 项。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其他选项都不是在这一年发生的。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属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具体表现,均强调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追求现实的享乐;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得救,
22、即因信称义,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所以选择 C 项。A项不符合史实;文艺复兴强调追求人的生活,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B 项不正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神的态度都是尊重的,二者不尊重的是腐朽的教会、教皇等,D 项错误。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论述了其创作主要是描摹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自我,即浪漫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故 C 项正确。古典主义主要是崇尚古风、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要求克制个人欲望和崇尚自然,故A 项错误。现实主义主要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
23、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故 B 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属于 20 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故 D 项不符合题意。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是在 17 世纪。新英格兰为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英国已获得自由与平等的原则即资产阶级革命已完成,故 A、B 两项错误。文艺复兴发生于十四、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故 D 项表述错误。正确答案为 C。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C、D 三项只是启蒙运动的特点,小适合作为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只能选 A 项。19 【正确答案】
24、 D【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主张新自由主义,因此 A 项错误,应为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理论:B 项错误,应为反对增加福利投入;C 项错误,应为反对支持平等主义。D 项正确,反对国家全面干涉经济,主张发展混合经济。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内战时期苏俄要集中人、财、物力确保战争胜利,不可能大肆宰杀牲畜,不应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A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余粮收集制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题意相反,故 B 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题中没有反映重工业的信息,故 C 项错误。为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25、,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出现了题中消极应对现象,D 项正确。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列宁所说的这番话意在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立足现实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造资本主义因素。新经济政策即是列宁比较成功的“实验”。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故 A 项错误。勃列日涅夫以后的苏联领导入对苏联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不断降调,所以 C 项错误。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并不是基于他继承了什么政策,而是看改革是否有效,所以不选D 项。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代前期,官方相继主持编撰了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
26、北史八部史书,号称“唐修八史”。唐六典是专记职官沿革的职官体史籍,唐会要是专记唐代社会各项制度沿革的会要体史籍。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诊断性评价在教学之前实施,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之后实施。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战略决战的条件: 1948 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阶段。在人民解放军方面,军队
27、数量迅速增加,已发展到 280 万人。装备上有很大改善,建立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解放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广大农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在国民党军队方面,首先,军队数量迅速下降。其次,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遭到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处境十分孤立。国民党军队由于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重地,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2)胜利的原因: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决定决战方向并针对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
28、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27 【正确答案】 (1)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当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状态时,是提问的最佳时机。(2)提问的语言要具有激趣性。历史教师应努力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成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来寻求历史问题的答案。(3)化难为易,保持兴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教师适当地启发、引导,能在杂乱中理出头绪,难题中寻找答案,取得探索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28 【正确答案】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经济: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9、实现工业化。政治:近代民主政治确立并逐渐完善。(2)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美国企图称霸全球。(3)引进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注意的问题:理论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30 【正确答案】 (1)优点:这位老师采取了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课堂小结方式。在总结所学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回忆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达到了知识掌握的教学目标。同时在结束语中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做了相应的铺垫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下面新课的兴趣。不足:该教师在课堂小结过程中,
30、对学生总结的散乱、并不准确的回答未加以总结和纠正,教师精心准备的本课知识框架和科学归纳未能发挥应有效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和记忆。此外,该教师忽略了课堂上的习题演练和课后作业布置,造成授课内容和教学环节缺失,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2)在树立实践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的同时,应继续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实现德育;不拘泥于固定的课堂小结方式,在保证授课内容完成的前提下,创新课堂小结方式,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31 【正确答案】 (1
31、)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教师在准备授课内容时应该充注意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同本节课所讲内容之间的差距,即教学内容间的衔接问题。如果仅就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发展和商鞅在秦国变法的角度进行授课,会人为地造成知识间的割裂。对于时代的变革,应结合之前周王室的衰微及其统治基础的相关制度的瓦解将时代变革的原因提前交代,适当延长导入环节的时间。此外,本节课的教学实施环节缺少学生的充分参与,应结合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2)通过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帮助学生树立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理解当代中国所发生的变革。通过分析商鞅的历史地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2、的方法。四、教学设计题32 【正确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虎门折断烟枪图片。教师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那么英国人是否停止或者说放弃打开中国大门的想法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那好,如果没有,英国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本课的新内容。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导火索 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教师简单介绍鸦片战争前英国的发展:政治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在 19 世纪上半期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迫切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提问:此时的中国是什么情形呢?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此时清朝政治、经
33、济方面的发展情况。教师继续介绍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贸易:在最早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棉花和毛织品,中国则输出茶叶、丝、瓷器等。中国的商品供不应求,而英国的产品却在中国滞销。为了扭转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鸦片,并对中国产生严重的危害。教师提问:中国的有识之士会对此如何反应?清政府又有什么作为?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到鸦片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他们上书给道光皇帝希望可以禁烟,后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2林则徐虎门销烟教师播放“虎门销烟 ”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后,讲述“ 虎门销烟 ”的大致经过:时间是 1839 年 6 月 326 日(共 23 天);地点在
34、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110 多万公斤。通过讲述感受“虎门销烟” 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尊严。(二)鸦片战争经过和结果1鸦片战争的经过:教师提问: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那它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文字和鸦片战争示意图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并复述: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教师 PPT 展示表格,请学生补充完整。学生阅读课本,在书中找出条约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讲解赔款,结合课本脚注,解
35、释下这一时期的货币单位“元” ;教师展示五个通商口岸的图片,让学生在宏观上对地理位置有所把握,侧面理解沿海的被迫开放;最后教师解释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双方协定。教师继续提问:清廷战败,在英国的坚船利炮的逼迫下签订南京条约,这个条约体现了英国对当时我国的侵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分析一下鸦片战争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学生总结,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使得外国商品向中国倾销。教师进一步提问:相较于之前中国在政治上能够完全自主吗?在经济上、关税上是自己全说了算吗?学生意识到政治方面虽然形式上为一体,但中国已经丧失了一部分主权;经济方面受到外国经济的进一步冲击,由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予以点评。作业:课下观看影片鸦片战争,写一篇观后感。板书设计:鸦片战争一、导火线:虎门销烟林则徐二、战争经过三、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