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体现了哪种选官方式? (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 汉代海上对外交通的港口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当时,( )是两汉王朝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通道。(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 公元 39 年,东汉光武帝刘秀颁布“度田令” ,在全国丈量土地亩数,核实户口。这一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A)清查农业人口数量以颁布奖励农耕政策(B)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抑制豪强地主奴役人口数量的增长(D)掌握确实的人口和垦田数量以增加赋税收入4 东汉的
2、“党锢之祸 ”引发了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等群体的反宦官斗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得到民众的同情与支持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意识和不畏强暴、奋力抗争的精神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A)(B) (C) (D)5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代杨炎“两税法” 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6 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7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
3、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 玄武门之变” 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早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8 14 年的抗日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中国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中军衔最高的是( )。(A)左权(B)张自忠(C)宋哲元(D)杨靖宇9 中国近代史上,( ) 曾组织人手,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著作。(A)魏源(B)林则徐(C)黄遵宪(D)严复10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曾谈道:“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众可可之,众否否之 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由此可知魏源( )
4、。(A)主张实行总统制(B)主张实行议会制度(C)建议实行君主立宪制(D)介绍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11 毛泽东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2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13 我国第一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5、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资产阶级已被消灭(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14 1954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15 在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B)陪审法庭(C)五百人会议(D)十将军委员会16 亚史密斯曾说:“ 科学是宗教迷信最有效的解毒剂。”下列哪些近代科学成就沉重打击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 )牛顿力学体系量子论
6、进化论相对论(A)(B) (C) (D)17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 ,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18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9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道:“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 15
7、00 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 4000 万只,猪 700 万只,马 400 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造成饥荒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业集体化运动20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 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1 有学者认为“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得出
8、此观点是基于( ) 。(A)摆脱了“ 斯大林模式” 的束缚(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C) “发达社会主义” 的建成(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22 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 )。(A)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B)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C)日本将山东主权归还中国(D)使中国再次陷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3 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优点的是( )。(A)生动性(B)广泛性(C)民主性(D)主观性24 下列选项中与史记汉书合称“前四史”的是( )。(A)隋书周书(B) 三国志后汉书(C) 后汉书隋书(D)国语春秋2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
9、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A)革命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二、简答题26 简述隋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27 简述历史课堂板书可能存在的问题。28 简述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包含着怎样的特征。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二:“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
10、,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 年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 20 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鲁迅全集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
11、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 100 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到 2010 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 4 天诞生 1 所的速度增加。新华网问题:29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30 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史实依据是什么?31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32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33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如何评价辛亥革
12、命的教学过程描述表。(一)辩题:辛亥革命是否成功?正方: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反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二)辩论人员全班分为正方、反方两个大组,既有同学代表进行辩论,又有全体同学自由发言参与辩论。(三)辩论规则和程序(1)要求: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证恰当,分析透彻,史论结合。(2)辩论程序: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阶段】正方、反方各派三名同学发言,阐明本方的辩论立场。【自由辩论阶段】正方、反方向对方提问并回答相关问题,继续阐明和论证己方观点。【总结阶段】正方、反方分别总结陈词,针对辩题、己方的立论和整体的辩论情况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问题:请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33 材料:师:讲新课之前,
13、我先提几个问题。同学们,我手上拿的是什么 7生:银行卡。师:对,正确的说是信用卡。信用卡是做什么用的?生:买东西用。师:对,用信用卡可以购买东西。它是一种进行商品交易的工具。在现代消费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信用卡,因为它用起来方便。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来进行交易的呢?生 1:以物易物。生 2:五铢钱。生 3:刀币。生 4:纸币。师:学生们都回答的很好。中国古代有很多种货币,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大家看这几张图片,它们是中国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货币(逐个解说一下)。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何时?是什么?生:宋代,交子。师:很好,回答得非常正确。众所周知,货币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14、,而商业的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宋代,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纸币,可见宋代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究竟宋代的经济繁荣到了何种程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又产生了何种影响?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问题:34 根据材料,推测本课课题以及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35 请指出其中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四、教学设计题36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材料二:课文摘录:约公元前 2070 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
15、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成为“夏历”。夏朝历经 400 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
16、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 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
17、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方式为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汉代海上对外交通的港口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当时,南海是两汉王朝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通道。东汉中叶以后,从地中海经印度洋到南海的海路交通得以开通。3
18、【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东汉初年的地方豪强拥有很大的势力,刘秀为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以及掌握确实的人口和垦田数量,增加政府赋税收入进而颁布“度田令”。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客观上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得到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这一斗争表现出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忧国忧民的天下意识,不畏强暴、奋力抗争的精神也激励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中所引用的话正是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针对反对意见提出的“三不足”,意在激励宋神宗打破固有的祖宗家法,通过限制官僚地主特权来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
19、状,锐意改革。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的标志是奴隶制下的生产方式井田制瓦解,开始被按照田亩数目和质量好坏收取租税的“初税亩”所取代。使用铁器和牛耕,是造成该标志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早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皇位。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40 年,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成为抗战中牺牲的军衔最高的烈士。左权和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抗日作战中牺牲的高级指挥员,因八路军、东北抗日
20、联军未实行军衔制,不符合题干要求。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的解答要点应是题干中的四洲志华事夷言。由这两部著作可知,其组织翻译者是林则徐。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作为早期关注世界局势的中国人之一,魏源只是搜集整理资料,向国人介绍西方国家实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并未明确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秋收起义受挫以后,毛泽东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他不断总结革命经验,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总结出了这一思想。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战期间,工农
21、武装割据思想早已形成,故排除 A 项;C、D 两项出现于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晚清时期出现的“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和机构都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迫使封建专制政权对原有体制作出调整,适应新形势下的现实需要。A 项内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 项错误,应该是半殖民地化的表现;D 项错误,虽然这些机构的出现是列强侵略带来的结果,但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49 一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2、。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 1956 年底,故 B 项正确;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还没有被消灭,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是在 1958 年,故 A、C 两项错误;国家的性质和经济基础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D 项表述不准确。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1954 年 12 月”进行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于 1953 年颁布并开始实行,A 项不正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1956 年底,B 项不正确;中共八大于 1956 年秋召开,D 项不正确。 1954 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
23、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世纪神学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按上帝的旨意活动。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否定神是运动的根源;进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万物说。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的对微观和宏观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科学理论,不符合题干要求。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通过题中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法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是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将企业生产化整为零,在为各个家庭提供生计的同时,逐渐推动工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C 项有较强的迷惑性,看似农村家庭在进行加工,似乎农业经济在转型,实则不然,因为题中并未涉及当时法国
24、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情况。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汽船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故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符合题目要求。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内战时期苏俄要集中人、财、物力确保战争胜利,不可能大肆宰杀牲畜,不应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A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生产上的粮食税,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题意相反,故 B 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题中没有反映重工业的信息,故 C 项错误。为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强制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出现了题中消极应对现
25、象,D项正确。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中列宁所说的这番话意在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立足现实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造资本主义因素。新经济政策即列宁比较成功的“实验”。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 A 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社会和经济的一些领域进行改革,取得一些成效。加上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大量出口能源,换取外汇,与改革成效叠加,出现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B 项正确。勃列日涅夫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对苏联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不断降调,所以 C 项错误。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并不是基于他继承了什么政策,而是看改革是否有效,D
26、项错误。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占的局面,使中国再次陷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口述史学因来自于普通民众内容广泛,编纂者与亲历者可以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具有生动性、广泛性和民主性的优点。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四史”指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的后汉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倡全球史观,所著全球通史正是其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二、简答
27、题26 【正确答案】 (1)原因:南北方各民族融合,民族隔阂削弱,成为促进统一的重要因素;南北方经济的发展,要求迅速结束政治上的对峙局面,促进南北经济交流;门阀大族势力逐渐衰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出现;北周和隋朝的改革,使北方力量上涨,造成了隋灭陈的趋势。(2)意义: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巩固和加强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为唐朝昌盛奠定了基础。27 【正确答案】 历史课堂板书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1)未能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做到四周空间适当,分片书写,字体、字距适当。(2)板书安排没有注意整体效果,合理布局。板书的上下左右,必须有一个全局安排,使之位次适当、编排合理
28、,给人以整体美感。(3)板书主次不明。在板位的安排上,不可主次不分,平面直推。应准确地把板书内容的圭次在板位安排上体现处理,才能使学生明确重点,便于理解和记录。(4)板书的内容没能突出教学重难点。(5)板书设计没能构成完整的知识线索。(6)板书设计不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8 【正确答案】 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是能够依据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和历史课标的要求,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的历史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往往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效的。在众多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中,蕴含着一些基本的共性特征:(1)明
29、确历史教育价值取向。(2)适应学生的需求、知识和能力水平。(3)科学地整合学习内容。(4)强调探究发现式的教学策略。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思潮是人文主义。三大事件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0 【正确答案】 第一期的史实依据是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第二期的史实依据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第三期的史实依据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31 【正确答案】 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32 【正确答案】 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在
30、全球的广泛传播,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及文化认同;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33 【正确答案】 (1)做法的优点:该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组织讨论课,为初中生展现了一个历史学习的崭新舞台。一方面,大量的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使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讨论的主题有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讨论和争辩又使他们相互间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得到交流与融汇,活跃学生的思维,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在该设计中,教师对辩题、分组、辩论的规则和程序等的安排思路非常清晰。(2)做法的不足:但是,要使本节讨论课顺利展开,在设计中还有必要增加
31、一些内容。首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的指导。教师应该让学生写出讨论提纲,并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多搜集资料。其次,在总结陈词部分,教师应作总结性的发言,给学生的辩论活动做概括评价,提出一些有关历史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和原则作为对学生发言的指导。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34 【正确答案】 本课课题为“经济重心的南移” ,该课主要讲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35 【正确答案】
32、 在这个历史教学片段中,该教师运用了以下教学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控制教学活动进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指导等。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探索历史问题,而不是单纯听教师讲课。在此次教学中,该教师教学思路明确,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一步步引出本课的主题。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是指历史教学中所用的材料要准确、观点要正确;思想性是指历史教学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发挥作用。该教师用信用卡做引子,生动而准确。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该教师使用的信用卡以及各类货币
33、的图片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他将多种货币进行归纳,又体现了教学的抽象性。灵活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该教师由货币的发展引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另外,他由与古代货币有关的当代人使用的信用卡引出古代货币,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四、教学设计题36 【正确答案】 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回顾之前所学的有关中国历史早期的社会情况,引出之后社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的疑问,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有关三皇五帝、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交代清楚夏朝建立之前社会政治状况,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导入。【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神话传说的讲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方便后续内容教学的展开。二、讲
34、授新课【教师活动】首先,教师通过对大禹去世前对继承人的选择和其子启与伯益、有扈氏间对王位的激烈争夺的讲述,阐明在原始社会束期,军事民主制下的部落联盟最终趋于瓦解,王位世袭制度最终取代禅让制,夏启即位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接着,教师可以将夏、商、周王朝间的更替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在限定的时间内由学生进行历史情景再现。【学生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小组内的学生以历史教材所给出的内容为主线,充分利用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可以适当地结合合理想象演绎夏、商、周之间的更替。表演结束后,可以由未参加表演的学生对本小组所演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凝练的语言将相关重要知识点说出。【教师活动】此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
35、对刚表演的内容进行学生间的互评,最终由教师做最终的总结和点评。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对于错误之处,要以循循善诱的态度加以指出,帮助其及时纠正。【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教师的相关提示自行阅读有关西周时期采取的分封制度。【教师活动】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有关西周时期各封国的具体位置,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较为深入地讲解,使学生明确西周分封制度的产生、分封的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新模式,践行新课标的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识记和思考解答问题能力;以知识拓展为载体,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和其他价值理念。三、归纳小结【教师活动】教师通过黑板上的树状知识结构图,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知识。通过对夏、商、周间的王朝更替,正确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演进规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学生活动】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和习题演练,保证内容总结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