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53KB ,
资源ID:89835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83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小红养了一盆花,由于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花的根腐烂,植株死亡,其原因是( )。(A)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吸收作用(B)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2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B)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C)雏鸡属于早成雏,早成雏的亲鸟不具有育雏行为(D)哺乳动物的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组成3 一棵桃树要结出多种不同口味的桃子,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培育?( )(A)扦插(B)

2、嫁接(C)组织培养(D)有性生殖4 “孔雀开屏 ”、“蜻蜓点水”属于动物的( )。(A)繁殖行为(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D)取食行为5 单体雄蕊是指( ) 。(A)雄蕊多数、花丝连合成雄蕊管(B)雄蕊多数、一枚分离(C)只有一枚雄蕊(D)雄蕊多数、花药连合6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7 在研究绿色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时,发现植物体内的化合物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图中 a、b 分别表

3、示的物质是( )。(A)口是 CO2,b 是 O2(B) a 是 C5 化合物,b 是 C3 化合物(C) a 是 ATP,b 是 NADPH(D)口是 C3 化合物,b 是 C5 化合物8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内共产生酒精 2 mol,同时消耗氧气3 mol,则共释放 CO2 为( )mol。(A)2(B) 3(C) 5(D)79 下列对植物有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 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 CO2 和 H2O,产生少量的 H和 ATP(D)第三阶段是H 和

4、氧结合产生 H2O,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10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11 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中枢、膝跳反射中枢分别是( )。(A)垂体、大脑、脊髓(B)下丘脑、大脑皮层、脊髓(C)下丘脑、脑干、脊髓(D)大脑皮层、小脑、垂体12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内

5、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该植物的基因型为 AaBB 若该植物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若该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与该细胞的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A)(B) (C) (D)13 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A)血友病由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血友病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

6、上的显性基因控制14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 RNA(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15 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其目标是( )。(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16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 表示现代工程

7、技术,、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是核移植技术, 反映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若 c 是胚胎分割技术,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C) 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D)若 b 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17 下列有关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B)花生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与 RNA 聚合酶结合点位于编码区下游(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18 要想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下列各

8、步骤中正确的是( )。(A)分离原生质体一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一再生细胞壁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B)分离原生质体一原生质体自然融合一再生细胞壁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C)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D)分离原生质体一脱分化一再分化一杂种植株19 在叶肉细胞中,CO 2 的固定和产生的场所分别是 ( )。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A)(B) (C) (D)20 加酶洗衣粉中的“ 酶” 有多种,对各种污渍要考虑其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主要原因是( ) 。(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专一性(D)酶易受环境影响2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

9、011 年版)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B)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C)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D)增加学生的生物学知识22 教师在“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时,根据教材提供的文字信息,指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现象及得出结论,汇报展示成果进行表达和交流。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学生资源(B)师生互动资源(C)教材资源(D)生生互动资源23 教师在“输血与血型 ”教学时,先让几个学生表演小品:医生误将动物的血输人人体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又给其他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死了,有的病人却活了。进一步提出

10、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而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 )。(A)实例导入(B)复习导入(C)实验导入(D)情境导入24 在茎的输导作用实验中,教师取两枝生长健壮的植物枝条,把它们插人盛有红色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阳光下照射 23 小时后取出,学生观察发现叶脉变红;再用小刀把枝条纵向劈开,学生观察发现枝条中只有木质部是红色。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这种实验属于( )。(A)定性实验(B)演示实验(C)调查实验(D)分组实验25 “初中生物教材理论知识归纳概括和拓展的研究” 属于( )。(A)前瞻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基础性研究(D)开发性研究二、简答题26 下列是细

11、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1)在结构 A 上合成物质 C 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_。 (2)C、D 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 D 类物质的是( ) 。 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 血红蛋白 (3)在A 结构上发生的是_过程,其中以 mRNA 为模板,以_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 C、D 的原料运送到结构 A 上通过_(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

12、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 76 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控制泛素合成的基因至少有_个碱基对,转录后的 mRNA 由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_层磷脂分子。 人体内不需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以及细胞内被称为“消化系统” 的_(填一种细胞器)中。发生在消化道中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所需的酶有_。27 在充满 N2 与 CO2 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 2 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68 h 间,光合速率_(填“大于”或“小于”

13、)呼吸速率,容器内的 O2 含量_,CO 2 含量_,植株干重_。 (2)9 10 h 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10 h 时不再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_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 O2 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_停止 ATP 的合成,_成为 ATP 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 8 h 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28 简单比较单组实验法和等组实验法的不同。三、材料分析题29 材料:影响金鱼生活的环境因素【问题情境】金鱼是有名的观赏鱼,它体形丰满、性情温顺。金鱼的故乡在中国,自南宋被发现后,迄今已有

14、很久的历史。它是由一种被古人奉为“天工灵物” 的金黄色鲫鱼发展而来的。我国金鱼品种众多,爱好者也很多。你知道影响金鱼生活的环境因素吗?你想了解怎么饲养金鱼吗?【面临任务】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了解影响金鱼生活的环境因素,掌握金鱼的生活习性。通过实验,要让学生了解金鱼的饲齐方法,以及金鱼与周围环境因素的关系,培养关注生活与环境的意识,增强生态责任感。【探究建议】本实验是一个开放性实验,各小组成员可针对小金鱼的生活适应性分别提出不同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水质、水温、氧、饲料、光线、声音、其他的鱼或生物等)。各组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方案,论证自己的假设。以下提供一个探究方案供你参考,相信

15、你设计的方案会更好。材料准备:金鱼、鱼缸、水温表、加热器等。知识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金鱼的有关知识。组织准备:1组建探究小组,但要保证每个探究小组至少有一人家中养有金鱼;2制订探究计划,实施探究方案。实验步骤:1准备三个小鱼缸,分别编号;2三个鱼缸内分别放入放置了一周左右的清水,使 1 号缸内的水温保持在20 28, 2 号缸内的水温保持在 35左右,3 号缸的水温保持在 0左右;3在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每个鱼缸内分别装入几条健康的金鱼;4持续观察并记录金鱼每天的生活状况(以半个月左右为宜);5改变鱼缸内的水温:1 号缸内的水温保持不变,快速将 2 号缸内水温降低10左右,将 3

16、号缸内的水温升高 10左右,然后再观察金鱼的生活状况,并做好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小组成员分析观察记录的情况,比较与假设是否一致。得出结论:【交流与讨论】各小组进行汇总,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讨论并总结影响金鱼生活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哪些因素是快速影响因素,哪些因素是慢性影响因素,然后撰写探究报告(以小组为单位) 。实验结束后,继续饲养金鱼,并做追踪性考察。有机会也可访问有丰富养鱼经验的养鱼专业户,进一步丰富以上得出的结论。根据材料回答:(1)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其特点是什么?(2)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请谈谈教师在选择探究性实验论题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四、教学设计题30 血流的管道血

17、管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首先介绍了血液,然后再讲述血管,之后是心脏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最后介绍血型和输血原则。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是本章内容的基础。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植物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浇水过多过勤,土中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导致花卉的根腐烂,最终植株死亡。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

18、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故 D 选项错误。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所结果实具有接穗的优点,因此一棵树上能结出不同口味的桃子,它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

19、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有性生殖是指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植物的有性生殖通常是用种子进行的繁殖,容易发生变异。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繁殖行为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攻击行为即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水中产卵,

20、属于繁殖行为。故选 A。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植物的一朵花内有雄蕊多枚,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彼此连接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这样的雄蕊称为单体雄蕊。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乳酸,而丙酮酸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中间产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而非在线粒体基质中;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中产生的 H最终进到酒精和乳酸中,没有积累;脂肪中 H 与。的比值较高,因此质量相同的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图所给的条件看,该植物一直处在有光条件下,而 CO2 浓度降低,引

21、起物质 a 上升,物质 b 下降。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理可知,当 CO2 下降,会引起 C3 化合物下降,而 C5 化合物会上升。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解 1 mol 葡萄糖需 6 mol 氧气,同时产生 6 mol 的 CO2,题中消耗 3 mol 氧气,应同时产生 3 mol CO2。无氧呼吸产生 2 mol酒精,同时产生 2 mol CO2。所以共释放 5 mol CO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为基础知识的考查。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只参与第三阶段,只有第二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

22、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H和少量的 ATP。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为 CO2,不产生水。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为水,同时产生大量的ATP。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来传递的,这是一种化学信号,突触后神经元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但是传递的形式是化学信号与局部电流相结合的,因此 C 项“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是错误的。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题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则细胞中无中心体,则是错误的

23、,细胞中 A、a 存在一对姐妹染色体上,则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该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则这种植物的体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若该植物是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应是四倍体;若该植物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体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其生殖细胞中应该有一个染色体组。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方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该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转录发生在拟核区;乳酸属于无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的场

24、所是细胞质基质;衣藻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因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酵母茵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故 D项错误。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若 a 是核移植技术,反映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而不是整个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若 c 是胚胎分割技术, 中个体的基因型一定相同,但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环境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

25、是有健康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雌性动物。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是连续的,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是不连续的,是间隔的,或者说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不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非编码序列。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都有与 RNA 聚合酶结合的点,该点位于编码区上游。乳酸茵是原核生物,酵母茵是真核生物,只有酵母茵的基因结构中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细胞杂交技术首先要获得不同生物的体细胞,用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成为杂种细胞,再经组织培养的过程形成杂种植

26、株。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叶肉细胞中,CO 2 的固定发生在光合作用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O 2 的产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故 A 项正确。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生活中各种污渍成分差别很大,如油渍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血渍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同成分的污渍要由不同的酶来催化分解,从酶的专一性出发,在购买洗衣粉时应有所区别。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性质中明确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故答案为 A。22 【正确答案】 C【试

27、题解析】 生物教科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亲身体验,如动手实践、思考探究等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故选C。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情境导入即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从而引出正题的一种导入方式。题干中,教师通过学生表演小品的方式来设置输血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正题。故选 D。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演示实验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展示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故选 B。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础性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研究,它不以

28、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故选C。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丙氨酸(2)C(3)翻译 转运 RNA 脱水缩合(4)228 0溶酶体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试题解析】 本题图像包含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蛋白质的加工分泌过程,问题涉及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功能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等结构的作用。答题时,首先理解图意,然后根据具体问题,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作答。27 【正确答案】 (1)大于 上升 下降 增加(2)光照强度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29、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各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点,读图非常关键。(1)由图可直接看出,68 h 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以下三个空便能顺理成章地得出来。(2)推测可能的变化因素,可根据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推知此时变化的条件必然只影响光合速率,不影响呼吸速率,即光照强度。植物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其中叶绿体需在有光条件下,光反应过程中产生 ATP,线粒体需在有氧条件下产生ATP,细胞质基质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阶段都会产生 ATP。呼吸作用需要多种酶的参与,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冰浴条件下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随之下降。28 【正确答案】

30、单组实验法:它是向一个或一组(某一学生、某一个组或某一班)施加某一实验因子或数个实验因子,或者在不同时期施加另一(或另外几个)实验因子,然后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测出其所发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单组实验法有一些条件要求:一是后一个实验因子在实验对象中所产生的变化,必须不受以前实验因子的影响;二是由其他混杂因子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或者是无关紧要的,或者是在前后实验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三是测试必须准确。等组实验法,即就各种情况基本相同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对象,分别施加不同的实验因子,然后比较他们所发生的变化,看有何效果。等组实验法的要求是各组条件尽量均等。即除实验因子外,其他影响实

31、验的因素基本相等或相同。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是: 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实验使学生在“提出问题一猜想与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分析现象一得出结论” 的探究过程中,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学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性实验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实施的,在选择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去参与实验,在此过程中,他们始终处于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择内容到动手实验,得出结论,都应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成为实验的主人,教师只是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学习

32、。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念。探究性实验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培养学生逐步进入“会学” 的境界,它使学生通过设计、动手、观察、总结、交流进而体会学习的价值,使其思维领域不断扩大,开发出创新的潜力。(2)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论题;要选择容易获得资料和资源的论题;要与学科内外众多方面有丰富联系;要充分考虑实验的难度和实验需要的时间。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展示受伤工人血管出血的包扎录像,然后让学生相互切脉,感受血管的跳动,并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再利用挂图和课件进行直观的教学,最后归纳总结并用习题加强学习效果。本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

33、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往往比较快地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并容易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结合练习第 1 题进行教学。展示挂图,先让学生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看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甜青筋”(静脉)等,增强学生对动脉和静脉的认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医生在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是这种血管,用动脉行不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静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同时也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并对不同血管的功能、血管中血流速度进行合理的推测。在老师的引导下,各个小组选代表上讲台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新课内容学习完成后,给学生播放卫生部医学试听教材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鼓励全体同学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适当的练习。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挂图,学生观察、讨论、总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