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9KB ,
资源ID:89846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84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为了更深刻地体会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教师给学生提及了几部中外爱情悲剧著作,下列不属于这一类著作的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B) 红楼梦(C) 少年维特之烦恼(D)简.爱2 教师布置搜集整理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的任务,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A)(B) (C) (D)3 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他借用典故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诗词,下列不

2、符合要求的是( )。(A)李商隐锦瑟(B)杜牧 赤壁(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D)曹操短歌行4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置入所罾鱼腹中(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以光先帝遗德(D)人恒过,然后能改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教师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长征的伟大意义)(B)蜡烛一生虽然短暂,却把毕生心血化为光明来照亮别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颂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C)白发

3、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愁多易老)(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对敌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6 教师讲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中“兵”的词义,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兵连祸接,三十余年(D)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7 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上,教师讲解常见的四种写作的线索,除了人物之外,下列不适合作为记叙线索的是( )。(A)时间(B)事物(C)主题(D)感情8 某教材飞夺泸定桥一课配有一幅插图,这属于教科书的( )。(A)助读系统(B)知识系

4、统(C)练习系统(D)选文系统9 某教材把语文知识的介绍、语言素材的积累放进课后练习,设置了“资料袋”“宽带网”“阅读链接”等版块,并增加了“读读记记”日积月累” 等练习题。对上述练习题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以积累文章的精彩片段(B)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C)可以积极有效地积累知识(D)锻炼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 )。(A)语文实践(B)知识传授(C)积累感悟(D)语感训练11 阅读下列作文题目,按要求答题。题目一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去年两

5、名农民工乘大巴回家过年途中,被同车乘客怀疑感染“甲流”而被赶下车。请从上述事例或实际生活中任选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二庄子有云:“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根据这句话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对上述作文题目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考查叙事能力,后者侧重训练写作技能(B)前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后者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C)前者侧重考查说明能力,后者有具体的说明对象(D)前者侧重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后者侧重分析问题的能力12 阅读爱莲说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课文中写“ 莲” 的句子有 “出淤泥而

6、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谁来说说莲所具有的特点? 生:“莲”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不受沾染。生:“莲”外表笔直,香气飘得很远。师:如果“ 莲” 让你想到了某类人,你认为这种人又具有什么特点? 生:君子。书上不是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吗?师:“君子 ”又具有什么高贵品质 ?生:从“莲 ”的外在形象和特质的描写看,把 “莲”比喻成“ 君子”,是因为它和君子一样,不受污浊环境影响,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引导学生用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B)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体验与他人交流分享的乐趣(C)教师

7、通过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D)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大,对学生没有较大的启发作用13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程导入,按要求答题。由学生讲故事导入生: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 “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 ,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用许多肉、果供奉祖先,倪刚过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在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财主为什么对倪刚狂妄的行为毫无办法?生:(笑后深思) 因为倪刚对“ 别人不吃的东西”和 “别人不做的活”的理解角度与财主不同

8、。所以他才敢钻财主的空子,财主也才对他毫无办法。 师:说得好,对事物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三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边说边板书课文标题)对上述课程导入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故事型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由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C)教师的讲述是根据故事而得出的自己的经验总结(D)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学生的思考14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要求答题。语文老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读名著,走进名著,思考名著。而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开展好节选部分名著的教学,激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方法

9、:一是以激情感染学生,用情节去吸引学生;二是还原人物“立体感” ,让其原汁原味地去吸引学生;三是激活个性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对上述教学论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名著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B)教师要有名著积累才能用激情感染学生(C)教师的讲解分析可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D)引导学生自觉走进名著,挖掘人物性格的多样性15 阅读背影的课例讲评(节选),按要求答题。本课是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着重体现伟大父爱的散文。首先,提问学生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适当予以肯定。其次,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特别是文中父亲的话,虽然不多,

10、却含义丰富。引导学生找出父亲的话语,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最后,总结梳理,回扣主旨,引导学生抓住“背影” 这个聚焦点的写法,通过朴素的语言,深刻体会“深深的父爱 ”这一主题。对上述课例讲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教师善于聚焦一点,突出重点(B)教学内容设计激发真情,加深体验(C)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语言,体会真情(D)学生采用了多样化朗读形式,加深语句理解 二、案例分析题16 下面是一则教学案例片段,请做简要评析。在“谈天说地 ”课上,话题围绕 西游记展开,从 “孙悟空大闹天宫”到“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11、,说得津津有味。后来,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谈谈对他(她)的看法。学生说到孙悟空,说到唐僧,说到猪八戒,也有的说到了白骨精。生:我觉得,孙悟空不是个好徒弟,唐僧一批评他,他就生气,要用金箍棒打唐僧,后来还撇下唐僧不管,回花果山了。师:可后来孙悟空回到唐僧身边了吗?生:孙悟空后来不但回到唐僧身边,最终还帮助唐僧取得了真经。要是没有孙悟空,唐僧不可能成功。师:有句话说得好啊,不怕有过,就怕不改过。生:老师,我看白骨精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她为了吃到唐僧,肯动脑筋,有恒心有毅力。(此言一出,有好多学生竟然纷纷认同)师:请问,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生:坏事。师:白骨精坚持不懈地去做坏事,我

12、们应该佩服她吗?生:不应该。请对这则教学案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评析。16 下面是一篇初中学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下列题。今天属于我整天沉浸在紧张的学习中,唉,累死我了!今天我要过属于自己的周末,今天属于我。早上,一睁开眼就看见窗外投来的一缕阳光,阳光聚集到地上形成一个小光点,恍恍惚惚的光点给我的一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今天的阳光属于我。今天或许是幸福的。也许我会收到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也许我会接到同学问候我的亲切电话,也许我会看到妈妈久违的笑脸,也许我会得到爸爸的表扬:“不错,好样的 !”这些都来之不易,我会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记忆宝库里。回忆起来,这些事固然美好,但重要的是今天要好好珍惜,要

13、让这些美好永远留在我身边。今天的幸福属于我。今天或许是难过的。新穿的白球鞋也许会被别人踩一脚,出门时也许会遇到狂风暴雨,也许会因误会与邻居闹翻嗨!心里多不好受,算了吧,忘掉它似乎会好受一些。但这些记忆难道就这样丢掉吗?不!这些悲伤与今天一样都属于我的,生活本来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今天的悲伤属于我。今天的时间属于我。当我早晨吃饭时,时间在我的饭桌旁悄然而逝;当我到野外散步看风景时,时间又从我身边偷偷溜走;当我放下手中的笔与伙伴们一起嬉闹时,时间飘然地离我而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我读幼儿园时就会背,但现在想想却别有一翻道理。今天的时间属于我,不好好把握时间,就等于抛弃

14、了一件本属于我的美好的东西,多可惜!今天的繁华属于我,今天的小草属于我,今天的参天大树同样属于我。它们象征着我拥有三分之一的活泼、三分之一的坚韧、三分之一的成熟今天的一切都属于我,阳光、幸福、悲伤、时间、繁花、小草、参天大树都使我尽情地“ 享有 ”。唯有好好地把握,才能体会到今天的绚丽多彩17 请从第段中各找出一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加以改正。18 请结合具体内容对本篇习作进行评析。三、教学设计题18 下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的课文,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题。云南的歌会沈从文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这是种生面

15、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 ,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

16、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

17、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 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

18、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

19、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

20、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 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作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 ”,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单元导语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本单元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选编了 5 篇文章: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些文章,内容各不相同,但体裁基本相近,都

21、属于记叙类的文章。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 48 人。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19 根据单元导语的提示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要求,为本文设计教学重难点。20 如果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请为这篇文章设计两种导入语,并说明设计依据。21 请选择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导入环节除外),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罗密欧和朱丽叶、贾宝玉和林黛玉、维特和绿蒂的爱情都是以悲剧告终,而简.爱中的简和罗切斯特最终走在了

22、一起,结局是圆满的,不是一部爱情悲剧。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诗句中找关键词语。“黄梅”“蛙”代表夏天;“红叶”代表秋天;“庭霰”是落在庭院里的雪花,代表冬天;“燕草”“绿枝”代表春天。由此可得出答案选 D。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四句各用了一个典故;赤壁运用了火烧赤壁、曹操铸铜雀台、江东二乔等典故;曹操短歌行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没有运用典故,显然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选 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罾”本意为渔网,名词活用为动词,意

23、为 “用网捕”;C 项“光”,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发扬光大”;D 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 “犯过失”。只有 B 项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奔”意为“奔跑的马”,与其他各项不同。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主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把对敌人和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兵”是“兵器”之意。A 项中“兵”为“士兵、军队”,B 项中“兵”为“军队”,C 项中“兵”为 “战争”,只有 D 项中的“兵”为“兵器”,因此选 D。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常见的记叙线索有时间、人物、事物和感情等,但不包含主题,因此本题选 C。8

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插图属于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意在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阅读与理解文本内容。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一类练习主要是对字、词、句或文章的精彩片段的积累,还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呼应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联系了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知识积累方式。但这并没有达到锻炼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的目的。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本题选 A。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者是从一则新闻材料引出

25、作文题目,可知前者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后者从庄子的名言引出作文题目,可知后者意在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因此选 B。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述教学实录主要体现了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并未体现“自主质疑”与他人交流分享”的情况。问题难度虽不大,但层层递进,启发了学生思维。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的讲述是根据故事而得出的总结,并非自己的经验总结。因此C 项不正确。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 C 项不正确。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内容并没有指出学生采用了多

26、样化的朗读形式。因此 D 项不正确。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是学生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课堂教学应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智慧碰撞的对话过程。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表达与一些固有观念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不应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取向的中立者,抑或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进行打杀的独裁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白骨精也值得赞赏” 的问题,教师有必要进行说服引导,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

27、。17 【正确答案】 第段中的 “一翻”应该为“一番”,第段中的“ 繁华”应改为“繁花”。第段中的 “不!这些悲伤与今天一样都属于我的”应改为“不!这些悲伤与今天一样都是属于我的” 。18 【正确答案】 本篇习作内容新颖,详略得当,结构合理,流畅连贯,极富功底。首先,本文采用排比段的结构,一气呵成。文章围绕主题分别写了“今天的阳光属于我”“今天的幸福属于我 ”“今天的悲伤属于我”“今天的时间属于我” ,结构紧凑,极富形式感。其次,选材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详写“阳光、幸福、悲伤、时间” ,而对“繁花、小草、参天大树 ”只进行概括式的叙述。这样一来,文章繁简适当,不仅突出了中心,还使结构疏密有

28、致,让语言交映生辉。最后,紧扣主题,首尾呼应。文章开门见山,在第一段即表明了文章的主题。结尾处以“唯有好好地把握,才能体会到今天的绚丽多彩” 一句升华主题。这样就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紧凑,感染力强。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感悟生活的美好。20 【正确答案】 导入一: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和同学们在电视或广播中接触过的演唱会、音乐会大不相同,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呢?我们通过学习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设计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

29、认知特点,通过设疑导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导入二:播放歌曲阿诗玛问:这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民歌?他们主要生活在哪里?生:彝族,他们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师:谈谈你听后的感受。生: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云南民歌的一篇文章云南的歌会。(课件出示课题)设计依据: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1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一、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二、检查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迤(y)西譬 (p)喻糯(nu)米蹲(dn)踞忌讳(hu)酬 (chu)和铁箍(g)熹(x)微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

30、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有所顾忌,力求避免。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酬和:本意为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三、理清文章脉络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总分结构。第一部分(第 1 段) 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第二部分(第 23 段) 描写山野对歌。第三部分(第 4 段) 描写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第 5 段) 描写村寨传歌。 四、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在“ 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学生自评、互评。五、小结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六、作业 1课后练习。 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信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