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2 对黑猩猩做“ 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3 学生学习“ 功= 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4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 ”属于( )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5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2、(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6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7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8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9 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A)标准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
3、(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0 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B)领导批评(C)家长意见(D)社会舆论11 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对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回答;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坚信自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 )。(A)沉思型(B)冲动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12 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13 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A)攻击性行为(B)亲社会行为(C)性别角色的获得(D)观察能力14 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4、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麦克里兰德(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15 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6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A)一门自然学科(B)一门社会学科(C)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D)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17 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18 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
5、说的区别是( )。(A)试误是顿悟的前奏(B)顿悟是试误的结果(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19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20 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21 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22 心理
6、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23 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24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5 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A)总体目标(B)具体目标(C)产生条件(D)行为准则(E)教学目标三
7、、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 1903 年心理学家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27 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28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_。29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30 发散性思维常被用作衡量创造性的指标,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变通性和独特性。31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或动作技能和_。32 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稳定性和_。33 成就动机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由两种成分构成:追
8、求成功的动机和_。34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称为_。35 _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36 _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37 _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38 所谓_,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9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40 _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
9、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41 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_三个要素构成。42 _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43 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_。44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叫_。45 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_法。四、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46 心理发展47 诱因48 教学方法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9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0 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应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51 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5
10、2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53 简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不同。54 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55 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56 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7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
11、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认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强迫行为的定义,选 D。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从众的概念。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坚信自己答案的学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其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12 【正确答案】
12、 D【试题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的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15 【正确答案】 C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定位的理解。17 【正确答案】 A,D,E【试题解析】 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
13、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试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试误取决于学习情境或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短,顿悟一下子产生;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长,顿悟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产生。19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20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D 属于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E
14、 选项为程序性知识。22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23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认知策略。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E 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25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行为目标的陈述的三要素是: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准则。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正确答案】 桑代克27 【正确答案】 感觉记忆28 【正确答案】 性格的类型差异29 【正确答案】 认知能力差异30 【正确答案】 流畅性31
15、 【正确答案】 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32 【正确答案】 控制性33 【正确答案】 避免失败的动机34 【正确答案】 组块35 【正确答案】 个性心理特征36 【正确答案】 情绪和情感37 【正确答案】 正迁移38 【正确答案】 变式39 【正确答案】 预测40 【正确答案】 集体41 【正确答案】 学习方法42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的高涨43 【正确答案】 主体参与模式44 【正确答案】 心境45 【正确答案】 口语报告四、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46 【正确答案】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47 【正确答案】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16、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48 【正确答案】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9 【正确答案】 (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是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2)有意义言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在奥苏贝尔看来,同化既包括把新的信息纳入或归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也包括改变已有认知结构以容纳新的信息。可见,奥苏贝尔所称的同化包含着皮亚杰的“同化” 和“顺应”两种含义。50 【正确答案】
17、 (1)所教的学科知识;(2) 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诸如课堂管理的原理、有效教学、评价等);(3)课程材料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4)教特定学科所需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例如以最佳方法对能力差的学生解释什么是负数;(5)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6)学生学习的环境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7)教学的目标和目的。51 【正确答案】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
18、激,如铃响,这只狗就会逐渐“ 学会” 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从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52 【正确答案】 健康是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正确的自我意识; 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情绪正常、乐观、稳定; 人格结构稳定协调。53 【正确答案】 (1)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2)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72 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3)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
19、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的表达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用语义编码,也可用形象编码。54 【正确答案】 (1)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2)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3)影响教师管理的情景因素是班级本身的性质;(4)教师的期望。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55 【正确答案】 (一) 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可分为: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
20、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排除相互干扰。在安排复习时,要尽量考虑预防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影响。另外,要尽量错开学习两种容易混淆的内容。学习时,还要充分考虑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 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强调。(2)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为了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可分为:位置记忆法;缩简和
21、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 提问。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表象。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3)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组织策略。可分为:列提纲。 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二)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1)计划策略。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
22、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2)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3)元认知调节策略。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包括: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
23、(3) 努力资源的管理。(4)学习工具的使用。(5)人力资源的利用。56 【正确答案】 (1)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认知。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2)人格是先天后天的 “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遗传是我们不可改变的,我们所应把握的就是环境的因素。父母和社会应共同塑造下一代良好的人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