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六艺”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 )(A)礼乐(B)射御(C)书数(D)经义2 “高原现象 ”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的 ( )(A)初期(B)中期(C)后期(D)各阶段都可能3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是( )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4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
2、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 在西方,古罗马的( ) 在他所写的演说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A)奥古斯丁(B)苏格拉底(C)昆体良(D)西塞罗7 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要有个结束语,这是教学评价的(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个体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8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这是( )教学方法的做法。(A)发现法(B)探究一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9 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在人的头脑中的反应是( )(A)知觉(B)感觉(C)思维(D)想像10 下列哪
3、项不属于知觉的恒常性表现( )(A)大小的恒常性(B)重量的恒常性(C)形状的恒常性(D)颜色的恒常性11 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12 存储短时记忆信息的有效方法是( )(A)组块(B)编码(C)联想(D)复述13 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
4、)形式运算阶段14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外部动机15 4 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使他得知自己错了。于是现在他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性迁移16 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 )(A)精细加工策略(B)调节策略(C)努力管理策略(D)组织策略17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
5、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D)课堂气氛18 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19 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20 ( )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A)黏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抑郁质21 节俭属于性格的( ) 特征。(A)态度(B)行为(C)意志(D)情感二、辨析题22 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
6、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23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24 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25 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三、简答题26 简述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27 简述中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28 简述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29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一臂之力。有一天,于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这个老师行使班主任“ 职权” 呢 ?于是她决定试试,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郑莉莉做
7、第一个“ 试验 ”对象。这使郑莉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 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于老师绝不插手。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 。自从学生来当 “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上获得“流动红旗” 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问题: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加以分析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 体现出她
8、怎样的教育思想? 达到了怎样的良好效果 ?31 材料: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问题:(1)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 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 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是西周的主要教育内容,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高原现象”指在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通常在技能学习过程的中期容易发生“高原现象”。3 【正
9、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内容是霍尔的观点,他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认为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教育只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缓),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22 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西方,古罗马的昆体良在他所写的演说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
10、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知觉的含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知觉恒常性包
11、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并且不可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复述,即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即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已经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12、能做一定的概括,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例如,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都属于间接性的动机。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顺应性迁移也叫协调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根据题意,答案选 B。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些常用的组织策略:
13、列提纲; 利用图形,例如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和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例如一览表和双向表。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的概念。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级并不等于班集体。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黏液质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性格的态度特
14、征: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如爱祖国,关心社会,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待人诚恳等。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23 【正确答案】 错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4 【正确答案】 错误。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一种对
15、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不会持久保持。25 【正确答案】 错误。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即智商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智商越低,一般学习成绩越差。但它们并不是因果关系,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此外,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智力受遗传影响较大,智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1)生物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的方向与难易。(2)社会文化因素:决
16、定了人格的共同特征。(3)家庭环境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个体的人格特征。(4)儿童早期经验:童年幸福或不幸的经验会影响人格的发展。(5)自然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具有决定作用,但对人的某些特定行为具有一定解释作用。(6)学校教育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7)个人主观因素:环境作用通过个人的主观解释影响人的行为。27 【正确答案】 中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包括:(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28 【正确答案】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
17、;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第二,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言语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讲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29 【正确答案】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主要的成长途径有以下几个:第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第二,开展微格教学。第三,进行专门训练。第四,反思教学经验。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
18、)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 体现出班级民主管理的思想,表现了她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具体分析如下: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念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于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信任,让学生当“代理班主任
19、” ,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正是符合学生的本质属性。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学生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方面,并加以指导。于老师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实践。(2)“代理班主任”所起到的良好效果。它减轻了班主任的不少工作负担和压力,使班主任
20、能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密切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给了学生真正的信任和支持,打破了师道尊严的清规戒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于老师的实践就是这样一种真正的教育。而且于老师的眼光看得更远:除了教学以外,教师的工作应该主要放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事实上,她的做法也起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而且还在于“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 。31 【正确答案】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21、马斯洛于 1 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
22、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认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审美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