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0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东(地主)佃(雇农)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 这里的“政府”是指( )。(A)苏维埃政府(B)抗日民主政府(C)解放区政府(D)人民民主专政政府2 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该理念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成功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召开(B)两极格局的形成(C)万隆会议成就的取得(D)“冷战”政策的出笼3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
2、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经济建设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4 1962 年 3 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先抓吃穿用 ”,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钢为纲5 从 1978 年到 1992 年,历经 14 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 方向” 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3、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同时代的哲学巨人,两者相比( )。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同对道德、知识的态度不同对政治的价值取向不同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A)(B) (C) (D)7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一(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订产生了深远影响8 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较,其共同特征是( )。(A)代表早期资产阶
4、级的利益和要求(B)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C)反对君主专制(D)强调“公民意识 ”9 19 世纪 80 年代初,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 一栏。可是,1895 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 25000 人,到 19061907 年,则达 107000 人。这主要说明( )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D)世界各国进入了“ 电气时代”10 “二战”后,“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 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A)建立
5、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 ”组织11 在下列关于国联与联合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B)都曾受到大国操纵(C)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D)总部都设在美国12 “二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 “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B)受 “冷战” 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C)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D)受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13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提出 “尤里
6、卡计划”,日本采取“科学技术立国 ”战略。这些计划的出现主要说明了( )。(A)各国加强对高科技的扶持和资金投入(B)科技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C)各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D)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14 2010 年 1 月第 40 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重新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D)动荡局势的加剧15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相比,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
7、物(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16 19 世纪末,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形成“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激烈(C)英国要继续维持其世界殖民霸权地位(D)德国要和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17 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因为( )。(A)参战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C)战争严重削弱了所有帝国主义
8、国家(D)战争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8 历史学家德.阿宁在谈到十月革命时认为:“还是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完成,首先有赖于列宁的百折不挠的狂热和托洛茨基的恶意煽动。如果没有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们的发难,也就不会有十月革命。”他想要说明的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主要是列宁的功劳(B)十月革命是主客观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C)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恶意煽动(D)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政府的错误19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政府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恢复发展拓展了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C)规范企业行为(D)举办公共工程20 到
9、了 20 世纪,昔日显赫一时的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不断衰落并渐次消失。这说明( )。(A)资本主义的扩张方式发生了变化(B)第三世界兴起(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1 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 )很快就迁怒于中国,十二月十二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指挥一些党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 ( )。(A)越南战争(B)柏林危机(C)朝鲜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0、这个“新秩序” 形成的标志是(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3 二十世纪末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列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B)欧盟(C)东盟(D)亚太经合组织24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 1991 年 12 月 25 日发表的辞职演说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重重(B)资本主
11、义国家的经济封锁(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于西方(D)长期军备竞赛的沉重负担25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指出,对基础物理学来说,20 世纪是最伟大的世纪,它见证了物理学三个概念性的革命,而 20 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个人创建了其中的两个理论,并对第三个理论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此物理学家是( )。(A)牛顿(B)普朗克(C)德布罗意(D)爱因斯坦二、简答题26 试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教训。27 简述制定教学策略的原则。28 简述高中历史的课程设计思路。三、材料分析题29 材料一:公元 1500 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
12、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到 19 世纪,他们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这种西方的霸权在 19 世纪时不仅欧洲人而且非欧洲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在人们看来,西方的优势地位几乎是天经地义,是由上帝安排的。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完全是一个封建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君主专制。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东来,它们既是“强盗” ,也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科学技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 19 世纪“
13、 西方的优势地位” 表现在哪些方面?(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在鸦片战争后是如何向西方“先生” 学习的?30 历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活动一探究教学模式等,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指出其采用了何种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简单的介绍。案例:教学内容:伟大的文艺复兴 教学准备:(1)查找与文艺复兴有关的图片资料、书籍、音像制品、艺术作品。(2)总结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摘取其精华片断。(3)布置学生课前列出相应表格,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进行总结。教学步骤:(1)用幻灯片播放图片蒙娜丽莎,导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2)学生自由发言,扼要讲解所收集的资料
14、。(3)根据学生课前的整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小组选出最全面的总结展示给大家。(4)各小组进行比较,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5)教师归纳总结。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教学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导入:教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哪次?学生: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教师:对。大泽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是不是历史上的每次农民起义都能推翻上一个王朝的统治呢?近代史上的农民起义是哪个呢?学生:太平天国运动。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也是一场农民起义,那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这一课的学习中进行总结。请回答:试
15、对此课堂导入进行评价,并说明课堂导入的要求有哪些?四、教学设计题32 请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 第 1 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写一篇说课稿。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0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民主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同时,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团结了地主阶级共同抗日。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孔子的话强调和谐、和平、共存等,而万隆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故本题正确
16、答案为C。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通过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横批是“综合平衡”。这副对联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周恩来对经济建设的一贯主张,即以
17、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顺序安排工农业生产,处理国民经济如何按比例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92 年我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4 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都重视道德的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对待道德、知识的态度是相同的。故本题答案为 C。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和平”和“持久”可知这段材料意在说明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反对君主专制”是中国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共性。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德国电力工业从无到有,电力工业工人数量的增长速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德国工业生产中的比例日益加大。C 项为正确答案。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9、析】 从“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等信息可以看出,题干材料指的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A 、B 、D 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故本题答案为 C。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产物,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 A 项是错误的。国际联盟是 “一战”后帝国主义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在成立之初也是由美国操纵的,因此 C 项也应排除。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但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所以 D 项也是错误的。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而联合国在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故本题应选 B 项。1
20、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题干中要提取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信息:“二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二是欧洲经济的“区域割据”。“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西欧接受马歇尔计划 j受美国控制,东欧与苏联成立经互会,两者形成对峙局面,即“区域割据”。因此,只有 C 项符合要求。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为了夺取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世界许多国家研究和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把发展高科技作为兴国强军的战略重点和关键措施。由此可知,这些计划说明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
21、科学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三个重新”反映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要重建新的价值观、体制、国际机构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下,必须和谐共处,共同面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故本题答案为 C。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区域集团,一体化的水平最高;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跨区域的国际经济组织,具有松散性和开放性。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
22、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随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原来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的决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所以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盼非正义战争。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宁的百折不挠的狂热”属于
23、主观因素,“托洛茨基的恶意煽动”属于十月革命的客观因素。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 B。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积极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还能造福于社会,并为经济复苏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是带有浓厚封建性和扩张性的国家,他们对外扩张是赤裸裸的武力征服。随着这些帝国的消失,其侵略扩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 1962 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
24、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中国和印度发生边境战争,苏联领导入认为中国有利用自身拖住美国手脚的目的。根据题干中的“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可知本题答案为D。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七十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弊端有:在经济方面,它长期只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使国民经济发展比
25、例失调,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持续的提高;在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体制,缺乏民主的监督机制,致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被认为是体现党的领导的正常原则而被肯定下来。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 A。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20 世纪他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量子力学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2)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它
26、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4)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它起了推动作用。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27 【正确答案】 制定教学策略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针对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28 【正确答案】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
27、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 )、历史 () 三个学习模块,包括 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历史
28、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必修课每个模块为 36 学时,2 学分,共 108 学时,6 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 学时,2 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 3 个模块。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经济:19 世纪最显著的是西欧与北美因工业革命促成的技
29、术与经济上的进步。政治:民族主义兴起,使多数欧洲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现代国家,并开始建立与保存本国的历史与文化。在欧洲还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军事:这些工业国家透过强大的生产力与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数地区,并以倾销的方式破坏许多古文明国度,如中国、印度、土耳其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科技文化: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成形,并影响到社会科学(包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诞生或重塑。在艺术上,18 世纪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2)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器物阶段(鸦片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制度阶段( 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思想阶段(
30、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器物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分为两次尝试,这段时期中国人主要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技术与军事技术以期富国强兵,但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1843 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与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从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在 30 年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立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并开启了中国近代教
31、育的先河。制度阶段: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主张。1898 年的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推行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变法运动最后失败。随着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思想的传播,1905 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1911 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以及西方
32、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它宣传民主与科学,后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文化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最终成立,先进的中国人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求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梦想。30 【正确答案】 这一案例采用的是活动一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3、其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模式有它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缺点是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31 【正确答案】 材料中采用的是复习导入法进行导入,即由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设计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材料通过复习提问,从引导学生获悉农民起义的内容与太平天国运动密切相关,自然过渡到新课的过程,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并且容易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导入方法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
34、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导入的要求:要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要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根据不同课型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导入方法和内容。四、教学设计题32 【正确答案】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1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强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提高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2)通过辩论
35、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体味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教学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3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大禹治水 ”的故事吗 ?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呢?大禹正是因为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并于公元前 2070 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正是我们在这节课中所要学习的内容。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状态。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想想议议
36、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剧 汉武大帝吗?知道继承汉景帝皇位的人是谁吗? 是汉武帝刘彻继承了汉景帝的皇位。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由儿子继承父亲的皇位而执掌朝政,这种制度就是王位世袭制。那么王位世袭制是怎么产生的?它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有什么关系? 请大家结合大屏幕上的材料思考这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启继承禹的王位,说明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家天下” 时代开始。禅让制的最大特点是王位在一姓一家中传承。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师: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同学以列表的方式
37、,把商朝的主要官员及其职责板书出来。 从以上的分析中,归纳出夏商政治制度的三个主要内容。第一,实行王位世袭制;第二,商朝在中央设置百官,协助商王治理朝政;第三,地方上侯、伯有双重身份,他们对商王负有一定义务。其中大家要特别注意第一点和第三点,因为这两点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周分封诸侯类别的示意表) 从大屏幕上的西周分封诸侯类别的示意表中可以看出,有三种人被周王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即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这些人在做了诸侯后对周王朝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呢? 是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还是削弱了周
38、王朝的统治呢? 请同学们看教材和相关资料,然后就这一问题进行辩论。 教师总结指出:辩论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的统治和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不知大家在学习 “西周的分封制”时有没有注意到,周王与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同姓(姬姓)贵族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
39、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历史剧表演:请六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周王的嫡长子和次子、诸侯国君的嫡长子和次子、卿大夫的嫡长子和次子,然后一起表演一个历史短剧,剧名是“周王室的嫡长子与次子的对话” 。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总结: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在本支内称为大宗,而次子、庶子的后裔在本支内称为小宗,大宗要保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为了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宗法制所构成的一个庞大宗族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历史短剧和大屏幕的示意图上,大家还可以获取到什么历史信息? 教师总结: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宗法制内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周朝姬姓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3)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步骤及内容:本课学习了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过程。教师指出本课的重点内容为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便于学生对本课有个整体上的了解与把握。 (4)布置作业 学生课下自主分析分封制与现代姓氏的关系,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