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 “千红一窟”、有酒名为 “万艳同杯”,其谐音为“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 在 2005 年进行的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2、)郡县制3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B)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C) “同光十三绝” 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4 “精耕细作 ”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5 西汉宣帝年间出现了一次天文现象,宣帝立即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A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B) “大一统” 主张(C) “天人感应” 主张(D)“无为而治 ”主张6 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北宋城市、坊不再严格分开(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7 明史记载“ 居正为政 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
4、折射出( )。(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8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 世纪 20 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 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 唯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民主共和观念传播文明开化之风流行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B) (C) (D)9 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
5、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10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直接发动 “滇黔独立”的是( )。(A)袁世凯(B)张勋(C)宋教仁(D)蔡锷11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解放了人们思想(C)维护了民族尊严(D
6、)挽救了民族危亡12 1950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 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3 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的“ 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
7、与发展的时代潮流14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B)乙(C)丙(D)丁15 国史概要一书说:“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 )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 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 3 000 担,价值白银 24 万两,利润达 36 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中国处于人超地位(C)葡萄牙建立殖民霸权(D)中国成为原料产地16 GDP 是反映一个国家经
8、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下图为17001890 年世界 GDP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B)工业革命的开展(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亚洲国家的衰落17 全球通史说:“ 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材料中的描述应该出现在( )。(A)18 世纪晚期(B) 19 世纪前期(C) 19 世纪末期(D)20 世纪中期18 观察下图,1870 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
9、竭(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利用19 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在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社会制度方面差异很大。为此,APEC 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A)(B) (C) (D)20 经济大危机(19291933 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
10、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21 某学者这样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 )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 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排斥、抵制(B)怀疑、选择(C)顺应、理性(D)独立、自强22 1961 年 9 月,南斯拉夫前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
11、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 )(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23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书目是( )。(A)遂初堂书目(B) 郡斋读书志(C) 直斋书录解题(D)中兴馆阁书目24 ( )是二战后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二代领袖和史学大师。(A)吕西安费弗尔(B)马克布洛赫(C)费尔南布罗代尔(D)雅克勒高夫25 “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没有理论、思想,其中包括那些倡导学术自由 的人。”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A)历史研究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B)历史研究必
12、须有充分的史实证据(C)历史研究必须有统一的理论指导(D)历史研究应该有充足的史书依据二、简答题26 简述蒸汽机的运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27 有效的教学设计包含着怎样的特征?28 请简述历史教学导入技能的原则。三、材料分析题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材料二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 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
13、衣食无所矣。古今图书集成之苏州府志材料三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关,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
14、马,何尝不先行断发哉?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四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孙中山工业建设会趣旨问题:(1)据材料一,土地对农民来说意义何在?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建社会土地的占有情况。(2)材料二中所述现象出现于何时何地?“ 计日受值 ”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段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康有为依据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提出了断发的哪些理由?当时,他的主张没有实现,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又是在何时发生的?(4)材料四中孙中山为什么会认为“ 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3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教师在“1787 年美国宪法
15、”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后多种因素促成了1787 年宪法诞生的史实,知道美国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结构,获得阅读材料和归纳历史事实的能力。分析、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规律。掌握两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两党政治对美国的影响,提高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尝试不同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探究及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学会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各类历史资料的研习,评价美国政治制度的特征,初步
16、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美国从邦联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试结合有关课程目标的知识,分析其问题,并进行修改。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位教师在讲授“ 辛亥革命 ”时以孙中山为主线展开,首先出示了 “时尚的中山装”,接着出示 “中山装”的设计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 、前襟的五粒纽扣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
17、权、监察权);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1)结合材料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得当。(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四、教学设计题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课文摘录: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
18、渴望也日趋强烈。自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 寻金”。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19、C【试题解析】 红楼梦创作的背景是清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因而该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故本题选 D 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对“精耕细作”这一概念的理解,它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多投入多产出。故 B 项错误。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中把皇帝的言行与天文现象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
20、应”思想,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故正确答案为C 项。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明中叶以后,金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 B 项违反史实,符合题目要求。同时也说明文学作品带有虚构成分,故 D 项正确;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A、C 两项符合北宋社会现实状况。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反映出张居正在生前拥有很大权力,死后以罪状示天下,这说明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内阁无实权,也不是行政机构,故不能制约皇权,皇权与内阁并不存在矛盾。故 A、B、D 三项说法不正确。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分析题干,其主张是把旗袍改成暖袍,对传统的旗袍名称提出了异议或者说是挑战
21、,而题干中旗袍改成暖袍的理由是旗袍代表了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组织,这是狭隘排满的做法,题干主旨没有涉及民主内容,故排除,本题选C。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在近代外文报刊中,出现了介绍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相关信息,并且强调“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袁世凯称帝后,云南都督蔡锷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发动“滇黔独立”指的就是蔡锷。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前期传播科学、民主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
22、想,推动当时社会思想的转变,解放人们的思想。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两国缔结什么性质的条约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决定,20 世纪 80 年代起,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欧盟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政治合作组织,它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而上海合作组织不是经济政治合作组织,不可能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所以 A 项是欧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欧盟和上海合作组织都有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故都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B 项属于两个组织的共同特点,可以排除。两个组织都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也都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C、D 两项也都是两个组织的
23、共同之处,因此均可排除。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明显不符合题意,“言论”不能作为直接的史料来论证这一观点;B 项“陶片 ”不能全面反映论点,不够严谨;D 项 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不能论证“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也不够严谨。本题选 C 项。根据所学知识,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伴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澳门、果阿成为殖民地,材料描述了殖民地与宗主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商品的交
24、流,说明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体现了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中国、印度 GDP 的变化情况,故选 B 项。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科学与工厂的相互关系变化来看,科学的重要性增加了,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从时间推断来看,故选 C 项。A、B、D 三项与材料所述的时间不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石油的消费比重不断增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内燃机和以其作为动力来源的各种交通工具,所以石油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能源。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
25、上的创新,被称为 APEC 方式。四个选项都属于亚太经合组织的共同原则。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济民族主义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B 项符合题目要求。 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材料的关键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善于昕和善于观察”“逐渐完善促其实现”等可判断选择 C 项。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铁托的话反映了当时南斯拉夫不参加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表明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南宋藏书家晁公武编纂的郡斋读
26、书志是我国第一部现存的最早、附有提要的私家书目。 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是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一代领袖。雅克勒高夫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人物。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的重点落在“理论、思想”上。B、D 项与题意强调的“理论、思想”无关;C 项与“学术自由”不符。A 项符合题意,当选。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蒸汽机的运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转变;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27 【正确答案】 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是能够依据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和历史课标的要求、充分体
27、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的历史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往往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效的。然而在众多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中,蕴含着一些基本的共性特征:明确历史教育价值取向:适应学生的需求、知识和能力水平:科学地整合学习内容:强调探究发现式的教学策略。28 【正确答案】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2)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3)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4)符合不同课型的需要。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意义: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占有情况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占有土地很少,还因为土地兼并
28、而失去土地;封建国家控制部分土地。(2)现象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计日受值”指的是雇主与雇工之间的雇佣关系。说明的问题是在明代中后期的部分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理由:生产和工作不便;士兵作战不便;生活不便;形象不雅。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出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4)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皇权,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业的投资热情。30 【正确答案】 (1)“获得阅读材料和归纳历史事实的能力”“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规律”“ 学会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
29、法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些都是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太多,一节课根本完成不了。修改示例:从北美独立战争后的形势及美国民众对政治的认识两个角度掌握美国宪法的历史背景,结合美国宪法条文和漫画作品分析美国宪法的原则,初步学习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提出问题的方法,感悟美国宪法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31 【正确答案】 (1)这位教师以“ 中山装”为切人点来讲解辛亥革命既突破了以往授课过程中关于历史人物过于死板的讲解方式,又把辛亥革命中重要的思想形象地表述出来,
30、非常有新意,值得肯定与借鉴。(2)增加趣味性。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与时事联系。在讲解历史过程中,在事件与时间方面多与时事联系,贯通古今。比较式学习。在讲述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时,多与学生熟知的、形象的事物进行比较说明,便于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四、教学设计题32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基础知识,理解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认识“商业革命” 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掌握葡萄牙、西班牙走在开辟新航路最前列的原因和航海家的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辩论
31、赛等方式,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奋发图强、复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2)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今世界的航海业相当发达,你们知道人们进行远洋航行都是为什么
32、吗? 学生们给出自己的回答。 教师:同学们列举的内容都不错。如果我说 500 多年前有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驾驶简易帆船,到一个传说的地方寻找黄金,不知大家信不信?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辟新航路 ”,来验证这个传说。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开辟新航路”)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授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油画西欧商人清点钱币。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油画中的内容,帮老师分析一下这幅画要表达画家的意图。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予以阐述。 教师:大家观察得很细致。整幅画突出男女主人公,而二者又将目光聚集在桌面上的金币。画家想
33、通过这幅画反映当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给人们造成普遍的一种心态对金钱的崇拜。 教师:在这种心态下,西欧商人渴望通过与东方进行贸易获得财富。然而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陆路贸易,于是西欧商人将目光转向辽阔的海洋。所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寻金热; 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影响东西方陆路商道的通畅。 教师:既然具备开辟新航路的意愿,当时的西欧又具备哪些条件呢? 下面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和老师准备的 PPT 课件,请两组同学分别在组内研究一下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都有哪些? 两组学生经过讨论选出代表发表组内的讨论意见,教师予以点评并形成新航路
34、开辟的主客观条件: 1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14、 15 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拓展使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二)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中的内容,五分钟后老师会随意请出四位同学来补充 PPT 表格中缺乏的内容。五分钟后,教师找出学习程度不同的四位同学填充表格内容。(完整的表格如下)(三)走向联合的世界 1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 15
35、17 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 发现” 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1517 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对地球科学的进步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范围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国际交换具有了普遍性。各个国家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和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相协调,形成普遍的世界交往,这样作为流通过程要素的狭义世界市场把各个国家联结为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经济整体,这就是广义的世界市场。世
36、界市场的初级阶段是从 15 世纪末到 18 世纪 60 年代,这时的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 3商业革命: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发生转移、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推动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进程。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三、巩固提升 教师:欧洲各国忙于探索新大陆的同时我国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在进行伟大的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试着比较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异同点。 (具体教学过程略,异同点见下面表格)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系统学习,我们知道了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四位航海家的航行历程及航路开辟对世界造成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当时欧洲国家对向外发展的渴望和积极探索,感受到四位杰出航海家的勇气与坚持,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提供了重要动力。由此我们知道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都应保持对外开放的心态,不断吸取外来文明的积极成就发展自己。 设计意图:简要回顾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教师适当总结,巩固理解与记忆。 五、布置作业 结合学习内容与其他材料,谈谈自己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形成不少于300 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内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