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59.50KB ,
资源ID:89895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989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0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四县,郡所设在番禺。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广州建制之始。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世袭(B)他实际是南海郡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2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 的理解错误的

2、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实现统一后的政治需要(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D)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3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D)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4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罗马

3、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A)(B) (C) (D)5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6 文献记载钢铁是“ 杂炼生 (生铁) 缫(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7 明代闽部疏载:“ 凡福之纳 (绸) 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

4、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8 严复认为:“ 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 )。(A)实行君主立宪(B)学习西方民主(C)争取国家独立(D)实现个人自由9 1925 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 激进”的表现是( )。(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10 一幅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

5、的儿童的照片于 1937 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这一照片的流传( )。(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B)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C)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D)激化了美日两国在上海附近的矛盾11 1926 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这反映了毛泽东 ( )。(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12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

6、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 “大跃进” 运动(D)土地改革13 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A)(B) (C) (D)14 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 。所谓 “修辞学”就是“ 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

7、,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A)苏格拉底(B)普罗泰戈拉(C)孟德斯鸠(D)康德15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 1688 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国家权力的重心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6 “政府中的大小官员甚至首相都是女王意志的执行者,国内外所有繁琐的事务都要按照女王的

8、指示去做。可事实上与之完全相反,政府官员和首相都是在选举中产生的,到女王那里也就是走个形式。”上述材料说明(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C)英国的法律制度已经非常完善(D)英国没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 “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这段话适用于解说(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18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美国1787 年宪法(B)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 1875 年法兰西第

9、三共和国宪法(D)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框架之内运作的”。他实际上强调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资本主义的逻辑决定世界各国的发展(C)当今整个世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20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

10、)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D)联合国的调节机制效力不足21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但不干涉主义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国家主权和防止种族灭绝。”基于此理论,美英于 1999 年轰炸南联盟,2003 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体现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 ) 。(A)打击恐怖分子(B)维护世界和平(C)人权高于主权(D)尊重各国主权22 据统计,“1965 年,美国最大的 100 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 36,经理控制的占 64” 。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A)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使得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企业

11、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 出现23 唐代前期是修史的“ 黄金时期 ”,相继问世了八部断代史书,号称 “唐修八史”。下列选项不属于“ 唐修八史 ”的是( )。(A)北齐书周书(B) 梁书陈书(C) 隋书晋书(D)唐六典唐会要24 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是( )。(A)汉书刑法志(B) 史通(C) 通典(D)通志25 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B)重点突出原则(C)系统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二、简答题26 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

12、及其影响。27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理念下,课堂的有效教学除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外,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28 简述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三、材料分析题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有的一种人物。(这种人物) 已经被排斥于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五代乱离,幸存的士族失去了庄园,流徙各地宋太祖、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名额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隶了。

13、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城市,疏离、独立于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摘自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材料二 从 12 世纪末到 15 世纪,是英国贵族“如日中天” 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

14、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 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的特点及产生此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0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 辛亥革命 ”一课的教学片段,分析内容并回答问题。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南京中山陵的一组照片,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照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们产生了怎样的历史联想? 结尾一一再现中山陵的图片,老师深情地说:当我们步入南京中山陵那长长

15、的甬道,抬头抑望,只见一层层台阶,象征着革命道路坎坷艰辛。登顶俯视,又见到另一番景象,一层层的台阶意味着战胜困难、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将是一片坦途。当我们站在庄严的孙中山纪念堂前,面对中山先生遗像时,我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下对历史的感悟。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有感而发,既受到心灵的震撼和内心的感动,也留下一段激情的回忆。当讨论到“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时候,老师对同学们回答的每一个原因都给予积极的回应。忽然听到有一位同学小声说:“孙中山真傻” 。老师听到后立即请他大声说,并请他讲出自己的理由。然后老师从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以及

16、南京临时政府所处的形势展开分析,说明孙中山辞职的缘由。他总结道:“ 这位同学的想法让我想起一句话,旧时代最后一位统治者(宣统皇帝)和新时代的开创者(孙中山)都同时离开了,何其匆匆!又包括了多大的历史巨变与不变的真实和复杂呢?”他又说: “这位同学虽然是小声说的,但是很好,以后大胆些,其他同学也要有话就说。当然是历史的话语,而不是为了上课的需要而随意讲话。”班上的同学都会心地笑了。问题:(1)您认为听课、评课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素?(2)成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1 以下是某老师在准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请在观察案例后回答: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

17、书)师:“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同改良派论战,叉一次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性质如何?学生: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教师情景设置,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论战)师:通

18、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先生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的角色转变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学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1)该教师在讲解这一板块时运用的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2)你觉得该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讲解时的情景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四、教学设计题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课文摘录:在蒸汽

19、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 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0答案与解析一、

20、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命,不享有封邑,所以 D 项说法是错误的。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分封制产生了很多诸侯。造成了后来诸侯争霸的局面,因此 A 项说法正确。秦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郡县制就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强化地方独立性,故 D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此项改革的用意是削弱宰相的相权,A 、B 两项是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C 项是削弱中央将领军权,D 项正是将相权分割的措施,故D 项符合题意。4 【正确答案】 D

21、【试题解析】 北宋初期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不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传输的,排除,故答案为 D 项。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诗文明确表达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这一信息,与小农经济的特征相符,其余三项则不符合题意。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所说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涉及水路交通,但未能反映其发达,故排除 A 项;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 C 项;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

22、显然没有体现,故排除 D 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福建的商品经济活跃。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意可以解释为国家当前的形势下,“小己自由”即民主权利,不是迫切必行的,由于异族入侵,所以“国群自由”即国家的民族利益是最迫切需要维护的,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是民主权利的内容,是“小己自由”。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据材料中“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可见反帝是明确的。新三民主义于 1924年提出,故材料中激进的反帝行为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内容,A 项正确。B、C、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日

23、本对上海的侵略,结合时间信息“1937 年”可知此时国民政府开展淞沪会战,因此照片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故答案选B 项。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军队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并未参加,排除 A 项;C、D两项与史实不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时间“1926 年”,则可排除 B 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 1927 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才形成的;“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这是比较中肯的,因而没有“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故 C 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分析国民革命有什么影响,故 D 项不正确;“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则可知 A

24、项正确,符合题意。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目中所给的民谣很明显的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发展规律。符合题意的是 C 项,1958 年的“大跃进” 犯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有“翻身 ”,应该是指新中国的建立; 出自毛泽东 1963 年 1月 9 日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突出斗争和动荡;中有“食堂、公社”,应该是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5 年); 中有“承包”,应该是改革开放时期,所以其顺序是: 。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智者学派。在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于是,出

25、现了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这些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英国国家权力重心自国王转至议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自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开始,故排除 A 项;B 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D 项是 19 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结果,与题意不符。 1688 年的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统治,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英国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答案为 C 项。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权力受到限制,不掌握实权,“统而

26、不治”,但英王仍旧是国家的象征并非没有作用。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知道这一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赐”观点,所以本题选择 A。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1787 年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共和政体,议会能较好地制约政府的权力,故选B 项。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框架之内运作的”,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张,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故选 A 项。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二战后,世界长期处在美

27、苏两国的控制下,第三世界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追求平等互利和维护国家利益成为其合理的诉求。正是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区域性国际组织大量涌现。D 项符合题目要求。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干涉主义”其实就是“新干涉主义”,它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人权高于主权”是新干涉主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美英轰炸南联盟、发动伊拉克等战争就是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进行的。故选 C 项。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反映出的信息就是企业的所有

28、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即“经营者革命”。在这个变化中,企业的所有权没有变化,企业所有者只是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因此答案为 B 项。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代前期,官方相继主持编撰了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八部史书,号称“唐修八史”。唐六典是专记职官沿革的职官体史籍,唐会要是专记唐代社会各项制度沿革的会要体史籍。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历史教学

29、重在将历史事实同相关理论相结合来探索历史演进的规律,A 项符合题目要求。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措施:废行省,设三司,改革地方机构; 废丞相,以六部治国,加强皇权; 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控制;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加强特务统治; 杀戮功臣,提高皇权。(2)影响:通过以上措施,明初统治者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为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明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已到晚期。专制主义的强化,必然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

30、瓦解,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27 【正确答案】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还应包括:(1)教学的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2)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率观念,只有努力提高有效教学时间才能提高教学效率。(3)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师的科研能力等都将影响教学的效率。28 【正确答案】 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清楚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既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也

31、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载体,是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第二,做好教材分析。首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其次,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再次,要认真研读教科书,对照课标、通读教材、专题研读和研究,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对比研读,要研读每一节课的教材,同时做好学科知识的储备。第三,以教科书为主,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第四,需要注意到新课程下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等,要突破传统的唯教科书是用的模式,在使用历史教科书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形式教材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的全

32、面发展。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特点:中国士绅:没有政治权力,但享有政治威望;与皇权的关系,由共存走向共治,最终沦为皇权的奴隶;主要在地方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作用。英国贵族:掌握了一定政治权力,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力量;在中央和地方,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原因:(中国士绅)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的发展,并始终占主导地位。(英国贵族) 通过建立和控制议会、颁布法律,借助政治权力和法制,极大地限制了王权;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展。(2)影响:(中国士绅 )在历史上曾起到限制皇权、防止暴政的作用;最终沦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维护

33、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延续。(英国贵族 )在历史上,曾经促进了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束缚英国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入,在工业资产阶级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最终走向穷途末路。30 【正确答案】 (1) 要制定高水平的评价标准。听课者的专业水平,对教学活动规律的把握,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的了解,对新理念的掌握,以及对学科、课型等方面的整体理解是评课的重要条件。要明确本次听课的目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常规是听课不可忽视的评课指标,有时也要根据每次听课的重点来确定听课、评课的侧重点。比如,某次听课主要是围绕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为侧重点的话,就可以从以

34、下方面人手,即教师教学目标是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是否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民主氛围,教师是否提出了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教师是否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等。评课者就要把这些问题转化为本次听课观察的重要指标,或在原有通用评价表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设计。要尽可能地对参加听课、评课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把这些背景条件作为评课的基础和依据。(2)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教学中的教育机智和创生情境,激励并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这也是教学艺术。总之,认真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堂好课的三个基本要素。31 【正确答案】 (1)教

35、学方法是情境实践教学法。情景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深入历史情境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材料中使用了角色情境类的情境实践教学法,将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论战,在创设历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动的特定背景下,学生通过这种心理活动的必然性充当历史的“当事人” ,去“导演”历史。教师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重难点知识,材料中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的内涵有更好的理解。材料中学生能够很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并按照正确的思路进行积极思考。说明这种教

36、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交流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2)该教师的情景设置有欠妥当。首先,将学生分为两派论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情境感。但该教师的做法仅进行了分组,并没对论战的背景和内容进行规范,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容易发挥过多,使得论战的内容偏离原有方向。应限定论战的三个范围“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此外,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论战扮演完毕后应让学生通过论战思考结果如何,而不是老师直接总结。这里教师的总结也偏离了原来的主题:辛亥革命的思想背

37、景。因此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限定内容范围,对学生的情境设置进行指导,并在最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论战后群众会站在哪一边,引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四、教学设计题32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理解“电气时代”的含义、垄断组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法,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究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两次工业

38、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辩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代价。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2)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卡尔.本茨设计的三轮机动车、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泡、贝尔发明的电话等。教师:同学们通过看这些图片能否解答下面的问题:(1)这些发明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应具备哪些条件?学生给出相应的回答。教师:同学们的回答还是可圈可点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内容学习。二、

39、新课讲授教师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探究题目进行讨论学习并向每组学生发放有关探究题目的相关材料。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小组得出如下结论:(1)政治上:经过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2)科技:19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3)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4)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

40、聚了大量的资本。在探究此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第一子目的板书,然后讲解工业革命的成就。探究二:1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点?2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有何影响?第二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1)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劣汰,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从而产生了垄断组织。 (2)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垄断组织跨出国界

41、形成国际垄断集团,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探究与讨论归纳第二子目的内容,导出第二子目的板书。探究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各是什么?第三小组得出如下结论:(1)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时间:16 世纪一 18 世纪中期;决定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范围及程度:以欧洲为中心扩展到世界各地,各地开始加强联系。第二阶段:时间:18 世纪中期一 19 世纪中期:决定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程度:世界各地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第三阶段: 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一 20 世纪初:决定因素:第 _次工业革命; 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亚

42、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2)影响: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探究活动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对于全面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起到辅助作用。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课堂总结:教师: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不同,它是“遍地开花”,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课后作业教师请同学们回家向长辈了解电灯、电话、汽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产品是何时进入人们视野的。了解足够信息后自行设计一份调查报告,字数、形式不限。设计意图: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