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唐摭言载:“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奎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人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2 明初中央“ 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
2、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3 清代军机处“ 名不师古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它的设置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 ) 。(A)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互相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实现了皇帝“票拟” 和“ 批红”的设想(C)取代了丞相,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D)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4 苏轼曾经指出:“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
3、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5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 这反映了自耕农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存在(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状况6 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以下对此理解不
4、正确的是( )。(A)北宋城市、坊不再严格分开(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7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促使这一生产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改进(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8 魏源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他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韵是哪国的制度? 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
5、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9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 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演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已找到了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10 毛泽东认为:“ 中国
6、的秘密在农村 ”。为此,他在 20 世纪 20 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A)参加中共一大(B)领导南昌起义(C)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11 “府院之争 ”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12 1936 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甘救国”。该“ 主张”最早见于( ) 。(A)“八一宣言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 “国共合作宣言”(D
7、)论联合政府13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其重要作用是什么?( )(A)促成国共合作(B)缓解当时紧张局势(C)打击了国民党内部的阴谋(D)有利于推动抗日运动14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 50 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A)(B) (C) (D)15 某村村主任二混子者也,变卖村里的 50 亩水田,村民获悉后,联合启用程序罢免村主任,保住了水田,这个事件反映了村民( )。(A)可以随便罢免村官(B)有较强的维权和民主意识(C)不能盲目选村官(D)目无领导,为所
8、欲为16 福建厦门环岛路上挂着一个巨型条幅:“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 。(A)20 世纪 80 年代,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规定港澳台享有同样的自治权(D)在解决香港问题上首次得到成功运用17 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 )。(A)民主只
9、限于公民范围内(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18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 ,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 “有功之臣”。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人文明时代(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19 “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需为上帝而辛劳致富,
10、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 )。(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C)路德教派的教徒(D)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2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征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作为创作主题(C)注重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形式(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21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 )。(A)1787 年美国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B) 1787 年美国宪
11、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C) 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22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论点。下列表述属于“ 论点” 的是 ( )。(A)二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实行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C)从 1989 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D)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合理的符合国情的民主制度23 1971 年 7 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
12、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 。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 1961 年开始的越南战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B) (C) (D)24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家舞台的事件是( )。(A)亚非独立国家的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兴起(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D)亚太结合组织建立25 “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没有理论、思想,其中包括那些倡导学术自由 的人。”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A)历史研究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B)历史研究必须有充分的史实证据(C)历史研究必
13、须有统一的理论指导(D)历史研究应该有充足的史书依据二、简答题26 简述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27 简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28 有效的教学设计包含着怎样的特征?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 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 年 11 月 11 日)29 概括指出孙宝琦
14、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30 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3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教师在文艺复兴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1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32 试结合有关课程目标的知识,分析其问题。3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明治维新是指 19 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政治上“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经济上“ 殖产兴业 ”,发展近代工
15、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对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 武士道” 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明治维新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33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34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设计至少两个课堂提问。
16、35 请列举课堂提问的类型。四、教学设计题36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 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2)课文摘录:辛丑条约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 ”和“预备立宪“ 的幌子,进行一些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1911 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聚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一个课堂导入,并说明设计
17、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科举制度。阅读分析材料,把握材料观点,“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示减八九百人”说明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故选 B 项。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的用意是让各机构互相制约,便于皇帝独揽大权。A 、B 、D 三项也是朱元璋的用意,但实质还是强化君主专制。本题答案为 C 项。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
18、人裁决,这表明专制集权达到了顶峰。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地主(“民庶之家”)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是为收租,并非为了同情别人(“行仁义”),当遇到灾荒之年还要减免地租、借给他们种子粮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指地主)心里害怕佃农不再租种他们的土地而离开,导致土地荒芜,那样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地租带来的损失高几倍的缘故。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材料中“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可知 C 项正确;B 项说法超出了材料所述的内容;材料只体现了 “耕”的环节,没有体现“织”,A 项错误;自耕农的生产资料有限,不可能过上富裕祥和的生活, D 项错误。
19、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城市经济。明中叶以后,金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 B 项违反史实,符合题目要求。同时也说明文学作品带有虚构成分,故 D 项正确;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A、C 两项符合北宋社会现实状况。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耕作方式与生产力水平高低、土地制度、农业政策密切相关,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不四载即受代”可以看出,“这一国家”应是美国。再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一主张很少有人理解,在当时几乎没什么影响,故选 C 项。9 【正确答案】 D
20、【试题解析】 材料反映出李鸿章认为日本富强的原因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可见李鸿章并未认识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与提议不符合;B 项与毛泽东无关; D 项时间不吻合;故选 C项。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所要求的“从根本上”。A 项是“府院之争”的性质;B 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府院之争”的激化没有多大的关系;C 项是“府院之争”的焦点,是其激化的具体表现,是 “府院之争”的内容,它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的东西。D 项体现的才是实质。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 (1916 年至 1917 年)总统府与国务
21、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故选 D 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从时间上看,A 、B 、C、D 项分别是 1935年 10 月、1935 年 12 月、1937 年一 1945 年。A、 B 项时间最接近“1936 年之去年”,但结合“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等信息,可知本题选 A 项。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建交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亚、非
22、、拉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发起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是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部分国家。故选 A 项。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村民获悉村主任变卖村里的 50 亩水田之后,联合启用程序罢免村主任保住了水田。从这一事件结果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村民有较强的维权和民主意识。故选 B 项。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台湾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而港澳地区则不可。港澳地区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是不可能和台湾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故选 C 项。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暴君的独裁统治”和“军费”
23、的用途方面分析。这段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A 、B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是现象。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但同时又对外谋求霸权,故 D 项符合题意。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恶魔”和“有功之臣”分别体现了哥伦布的远航活动给印第安人带来的灾难和给欧洲带来的发展。故 C 项正确。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中“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需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主张。故选 D 项。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目中给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
24、,一切以人为核心,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基本以宗教题材为主,但是弘扬人性,所以选 A项。抨击教会腐败,是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不是美术创作,所以 B 项不正确。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形式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所以 C 项不正确。D项是浪漫主义时期,不符合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所以 D 项不正确。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787 年宪法确定了美国的政体为民主共和制,明确了美国民主政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存在着很多局限,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1787 年宪法得到了不断的修正。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上海合
25、作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四国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和美国没有关系;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于 1949 年,故排除。20 世纪 70 年代,面对苏联的战略攻势,美国实施了两项措施,一是从越南撤军,一是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就是中美关系改善的产物。故符合题意。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从 20世纪 70 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
26、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的方式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本题的重点落在“理论、思想”上。B、D 项与题意强调的“理论、思想”无关;C 项与“学术自由”不符。A 项符合题意,当选。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1421 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削藩。思想、文化方面: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束缚知识分子,阻碍社会的进步。27 【正确
27、答案】 第一,充分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第二,教师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第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的课程资源。第四,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如各地图书馆及历史遗存等。第五,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第六。重视利用学生自身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课程资源。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历史作品展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展览、评比和共享,积极参与到学校每个假期组织的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相关课件和网页,学生从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28 【正确答案】 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是能够依据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和历史课标的要求、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的历史
28、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往往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效的。然而,在众多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中,蕴涵着一基本的共性特征。明确历史教育价值取向;适应学生的需求、知识和能力水平;科学地整合学习内容;强调探究发现式的教学策略。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伺机扩大对华侵略;实行共和成为大势所趋。 30 【正确答案】 起初,清政府拒绝实行共和,派兵镇压革命军;后来,迫于革命形势发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31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
29、想解放运动。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现,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给封建思想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32 【正确答案】 “ 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都属于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 在目标叙述上,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33 【正确答案】 国外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思想文化:自由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国内:幕府专权(幕藩体制、等级制
30、度),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政策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幕府政权孕育着危机。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领导阶层:下级武士)。1853 年佩里叩关,结束了日本闭关锁国的状态,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倒幕运动的发展和胜利(获得明治天皇的支持)。34 【正确答案】 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异同点。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35 【正确答案】 课堂提问的类型主要有:直接提问式、兴趣启发式、问旧启新式、情境启示式、设疑置难式、讨论式、比较式、阶梯式、评价式、综合式、化用式,等等。四、教学设计题36 【正确答案】 课堂导入:师:同学们,孙中山是中
31、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人们对孙先生的一生给予高度的评价。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相关文字材料,如下)毛泽东说:“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是因为他能够视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说:“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这项近于完全的革命工作。”(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集外集拾遗)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江泽民在纪年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师:以上材料中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给予高度赞扬,那么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具体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意图:此导人是富有启发性的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该导入还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