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B 级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 )(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洛克2 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 ( )(A)卢梭(B)裴斯泰洛奇(C)克伯屈(D)鲍尔斯3 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的 ( )(A)论语(B) 学记(C) 孟子(D)中庸4 教育者就是 ( )(A)教师(B)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者(C)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D)传道者5 被公认为现代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
2、作是 ( )(A)理想国(B) 大教学沦(C) 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6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B)凯洛夫(C)加里宁(D)勒图尔诺7 构成教育这个社会子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 (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组织形式(D)教育影响8 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 )(A)伦理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9 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 ( )(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D)隐性功能10 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
3、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11 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是 ( )(A)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D)理论本位的价值取向12 按照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观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政治制度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D)教育与经济基础相结合13 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思想的教育(B)政治立场的教育(C)思想道德的教育(D)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14 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的教育家
4、是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15 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的依据是 ( )(A)作用的对象(B)作用的方向(C)作用的呈现形式(D)作用的目的16 在教育起源的问题上,最古老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7 在教育起源的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道德“无意识模仿” 的观点被称为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8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于 ( )(A)各类动物生存的本能(B)各类动物竞争的本能(C)无意识的模仿(D)社会性生产劳动19 据可查证的资料
5、,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公元前 1000 年左右(B)公元前 1500 年(C)公元前 2500 年左右(D)公元前 1500 年左右20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 ( )(A)夏朝(B)商朝(C)秦朝(D)唐朝21 首次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 ( )(A)培根(B)康德(C)梅伊曼(D)狄尔泰22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 )(A)教育漫话(B) 大教学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设计教学法23 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杜威24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是“现代教育之父” 的是 ( )(A)卢梭(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6、D)康德25 明确提出“ 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的是 ( )(A)卢梭(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26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拉伊(B)狄尔泰、斯普朗格(C)杜威、克伯屈(D)鲍尔斯、金蒂斯27 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拉伊(B)狄尔泰、斯普朗格(C)杜威、克伯屈(D)鲍尔斯、金蒂斯28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拉伊(B)狄尔泰、斯普朗格(C)杜威、克伯屈(D)鲍尔斯、金蒂斯29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拉伊(B)狄尔泰、斯普朗格(C)杜威、克伯屈(D)鲍尔斯、金蒂斯30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
7、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谋生功能和隐性功能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31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 )(A)思想(B)政治(C)经济(D)文化(E)体育32 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比,教育制度具有 ( )(A)客观性(B)取向性(C)任务性(D)强制性(E)历史性33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 (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社会教育 34 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 ( )(A)教师的道德形象(B
8、)教师的文化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D)教师的外部形象(E)教师的教学形象35 学生的主体性具体包括 ( )(A)独立性(B)选择性(C)调控性(D)创造性(E)自我意识性36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 ( )(A)强调内容的统一性(B)强调内容的实用性(C)课程主要内容来自儿童的经验(D)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E)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37 师生关系可分为 ( )(A)社会关系(B)教育关系(C)心理关系(D)朋友关系(E)合作关系三、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38 形成性评价39 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40 个体社会化41 义务教育42 课程标准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
9、列问题。43 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44 简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45 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46 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势。47 简述班级组织的特点。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8 试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49 试论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B 级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D8 【正
10、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B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D26 【正确答案】 A27 【正确答案】 B28 【正确答案】 C29 【正确答案】 D30 【正确答案】 B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1、。31 【正确答案】 B,C,D32 【正确答案】 A,D,E33 【正确答案】 A,B,C,D34 【正确答案】 A,B,C35 【正确答案】 A,B,C,D,E36 【正确答案】 A,B,D,E37 【正确答案】 A,B,C三、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38 【正确答案】 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39 【正确答案】 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40 【正确答案】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
12、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的过程。41 【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42 【正确答案】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3 【正确答案】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44 【
13、正确答案】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有:(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45 【正确答案】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46 【正确答案】 当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势有:(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47 【正确答案】 班级组织的特点
14、主要有:(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8 【正确答案】 为了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第一,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创新是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孤立地谈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活动与人对世界的认识、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乃至人的身体素质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乃是
15、创新能力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最可靠的保证。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对于教育者来说,除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外,重要的是在学生创新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资助和自由,容忍他们可能出现的失败乃至错误。离开了学生自主、自由的活动,就不可能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第三。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 的辩证关系。创新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破旧立新。任何创新都不是绝对的无中生有,都必须在人类既有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下进行。所谓创新,是要求人们在旧中求新。离开既有的基础,否认已经被实践证实了的科学结论,而奢谈所谓创新,其结果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是徒劳无功。所以,尽管要花大力气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的改革,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传递知识方面应该肩负的使命。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任何创造思维、创新活动都必须育一定的价值承担。因此,创新活动决不能偏离政治和道德的准则,否则,所渭创新只能给社会和人类带来混乱和灾难。离开了正确的导向,所谓创新人才必将误人歧途,最终导致教育本身的毁灭。49 【正确答案】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地位。(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