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团队活动(B)课外活动(C)学科教学(D)校外活动2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组织文化(C)校园精神文化(D)校园制度文化3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2、D)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4 三年一班是某校公认的差班、乱班,班上不少同学具有较强的攻击性。陈老师刚接任班主任,就开始在课外活动或学生交往中记录了他们的攻击行为,以此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A)观察法(B)个案法(C)实验法(D)调查法5 人工呼吸的频率是每分钟吹气( )次。(A)1020 次(B) 1618 次(C) 6080 次(D)100 次左右6 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安置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7 某班主任在期末
3、考试结束后,给成绩好的学生颁发“学习小标兵” ,给乐于助人的学生颁发“爱心小天使 ”等奖状,他是运用了 ( )的教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B)激励法(C)榜样示范法(D)暗示法8 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中,( )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A)明确的共同目标(B) 定的组织结构(C)共同的生活准则(D)必要的活动9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玩 MP4,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 )。(A)大声喝止,公开批评(B)毫不留情,罚站上课(C)不闻不问,任其自然(D)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10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1 有学者说:“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
4、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2 ( )是指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学大纲13 新课程观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 )。(A)学生通过知识技能提高动手能力(B)学生通过知识技能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C)学生通过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D)学生通过知识技能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14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主要是( )。(A)随机应变提出的问题(B)为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出的问题(C)为维护课堂教学秩
5、序提出的问题(D)备课时设计的问题15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是看( )。(A)教师的语言表达(B)多媒体的运用(C)课堂的教学气氛(D)学生的学习效果16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7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 )的教育方针。(A)国家(B)参照优秀外国教育理念(C)国家教育和先进外国理念相结合(D)公平、公正、合理18 在一个英语学习分化比较大的班级中,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适当放低要求以鼓励差生(B)满足优生需要,对其他学生适当放低要求(C)按全班
6、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部分材料,其他部分则在以后适当进行补充(D)关注优生和差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19 在天空飞行的飞机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是它变小了,这体现了知觉的( )。(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20 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称为(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21 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22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
7、,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主要说明教学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直接知识(B)突出重点难点(C)及时巩固所学知识(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23 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的是( )。(A)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D)的研究与应用24 某生在学习上总是制订好计划,根据计划安排学习进程,及时总结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支配她这样做的认知因素是(
8、)。(A)元认知(B)社会认知(C)自我效能(D)自然认知25 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称为( )。(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持续性评价26 学生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A)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信息反馈、班主任评价(B)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C)信息反馈、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学生自评(D)信息反馈、小组评议、学生自评、班主任评价27 首次在我国提出了“ 趣味教育 ”的概念的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蔡元培(D)鲁迅28 人们在重大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体验称为( )。(A)
9、心境(B)激情(C)应激(D)感情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的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校园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
10、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 4 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其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
1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口对口呼吸法的操作方法是:伤员仰卧,头部后仰,把口打开(最好盖上一块纱布)。救护人员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用手掌根部轻轻压住环状软骨,使其压迫食道,防止空气进入胃内。另一只手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准伤员的口吹入,吹完一次后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 1618 次,直到伤员恢复呼吸为止。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发奖状属于激励法的一种方式。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集体形成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的生活准则和必要的活动。其中明确的共同目标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和基础,
12、班级成员只有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才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选正确答案并不难,A、B 选项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C选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问是教师放任学生的体现,只有 D 项符合德育原则中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以尊重学生为先,课后单独对他进行教育。这样的德育方法对学生品德的提高最为有效。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在依从阶段,儿童的行为还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个阶段是认同,这个阶段儿童的行为不
13、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儿童虽然对道德行为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但能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内化就是思想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的已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因此,第二个阶段是认同阶段。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进行编制,主张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体规定与要求。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
14、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前者着重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后者除了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要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而是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主要目的是为实现教学计划,顺利地完成本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而做的辅助工作。所以一般是备课时设计好的问题。课堂上也有教师随机应变提出的问题,但也必须是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提问。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
15、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6、】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人们不因为看到天空中的飞机小就觉得飞机小,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针对分科课程精细的学科化倾向,综合课程力图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的是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会学习。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1)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17、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各种教育思想为主。(2)发展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50 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心理测验和儿童心理学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高速发展,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20 世纪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的领域;20 世纪 40、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3)成熟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末)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
18、容和体系日趋集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教师心理的等,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所公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结合教学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 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学手段的改进。同时,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研究。在教育心理学理论方面,随着学习理论的研究深入,行为主义的机械论、还原论等的弊端日益暴露,认知学习理论越来越受
19、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人本主义的思潮也掀开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4)深化拓展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此外,80 年代后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的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学生运用的是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的一种。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抓题干中的关键词:过程。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
20、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进行得较频繁,如一个单元活动结束时的评估,一个章节后的小测验等。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也称前置测评。通过诊断性评价,既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乍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来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信息反馈和班主任评价。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与他的美育思想是相联系的,他首次在中国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概念。所谓“趣味教育”,实质上是情感教育或美育。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据情绪状态分类,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其中,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